《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的著名散文集,出版于1854年。书中详尽地描述了梭罗在瓦尔登湖畔度过的两年隐居时光,以及期间的关于自然、人生和人性的思考。这本依据他自己的生活体验写成的不朽名作,是他身体力行结出的丰硕成果,书中处处闪耀着宁静、恬淡、智慧的光彩。全书以春天开始,历经夏、秋、冬,又以春天结束,完成一个生命的轮回。文中分析生活、批判习俗处,语出惊人,见解独到,发人深思;描绘景物处,优美、细致,如湖水之清澈透明,山林之茂密苍翠。阅读《瓦尔登湖》,你不仅会感觉到心灵的纯净、精神的升华,还能学习动植物学知识和广博的人文、地理、历史知识,体会行云流水中振聋发聩的思想。
《瓦尔登湖》:
有时候我感到非常困惑,为何我们会这么轻率地——几乎可以这么形容——去推行贩运黑奴的奴役方式。南北的奴隶们,被那么多阴狠而又精明的奴隶主熟练地役使着。南方的监工非常狠毒,北方的监工更坏,不过成为自己的奴隶监工才是最坏最毒的。你想谈谈人有多神圣吗?瞧瞧大路上,马夫们不停地挥鞭赶往集市,他们的思想神圣吗?给马匹喂饲料喂水,这就是他们的最大职责!在运输的赢利面前,他们的命运又算得上什么呢?他们不就是在为有钱的老爷们赶马车吗?神圣、不朽,这些对他们有什么用?看看他们那卑膝潜行、胆战心惊的样子,与神圣、不朽差了十万八千里都不止。在对自己行业的认识上,奴隶或囚犯就是他们对自己的定位。比起我们的自知之明,社会舆论就像一个软弱乏力的暴君。一个人对自己的态度,决定了这个人的命运。想在西印度地区倡导心灵与想象的自我解放,但上哪去找第二个威尔伯福斯呢?再想想这片土地上的女人们,她们编织着梳妆用的软垫,以备临终时使用,却毫不关心自己的命运!似乎时光蹉跎对永生丝毫无损一般。
平静而绝望,这就是许多人的生活。所谓听天由命,就是那种深入骨髓的绝望。从绝望的都市走到绝望的乡村,你用水貂和麝鼠般的勇气来慰藉自己。甚至在人类所谓的消遣与游戏中,也潜藏着一种陈旧的、无法察觉的绝望。事实上,消遣与游戏都算不上玩乐,因为只有先去工作了,才能去玩乐。智慧的特征之一,就是不做绝望的事情。
在我们用问答教学法的方式去思考人生的目标是什么,真正的生活必需品和生活资料又是什么的时候,看起来好像人们故意选择了相同的生活方式,因为他们对其他方式不感兴趣,就喜欢这一种。事实上他们心里很清楚,只能选这种,根本没有别的选择。不过,太阳亘古常新,每个头脑清醒的人都明白这一点。什么时候摒除偏见都不会晚。没有确凿的证据,无论多么古老的想法或做法,都不能轻易相信。今天人人信奉或默认的真理,也许明天就被证实是谬论,不过也会有人认为它是雨云,会化为甘露洒向他们的田野。去尝试一下长者认为你做不到的事,你会发现,自己能做到。古人有古法,新人也有新招。古人不懂添上燃料就能保持火种不灭;新人却知道在水壶下面放些干柴,他们就能如鸟儿般绕着地球转。真应了那句俗话:“气死老头子。”的确,年长者未必有能力指导年轻人,因为老年人的收获不少,但失去的也不会少。我们不禁质疑,即使最聪明的人,他从生活中获得的具有绝对价值的东西又有多少呢?所以,年轻人根本不能从老年人那里获取什么重要的忠告,因为老人的经验也是片面的,老人们必须承认,他们一生中遭遇的种种挫败都是自己造成的;或许老人们还持有某些与自身经验相反的信心,可惜他们已经不再年轻了。在这个星球上,我已经生活了三十来年,却从未从长辈们那里获得过任何有价值的或者真诚的忠告。他们没告诉过我任何东西,或许他们根本就说不出什么中肯的话。这就是生活,它是一个试验,一个我在许多方面都从未体验过的试验;别人的体验对我并没有什么帮助。假如我获得了某些自认为有价值的经验,我绝对会这样想,我的老师们从来没有对我谈过这个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