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有些人工作努力、获得很多荣誉,但还是心存恐惧,觉得自己才不配位并且不够好。我们难以实现内心的平衡,疲于奔命又濒临崩溃。地球也是如此,由于人类的不满足,资源在不断被过度挖掘。
作者在书中提出“丰盈之法”,运用七种技巧,即丰盈型思维、对丰盈的许可、丰盈的存在、丰盈的边界、丰盈的资源、丰盈的发展、丰盈的联结,平衡“匮乏”和“过度”,从而说明为什么我们在生活的诸多方面严重失衡,如何适度地实现丰盈的生活,当我们真正接纳、践行“丰盈”时,我们将会得到怎样的改变。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松弛感(用丰盈法摆脱自我内耗)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英)贝基·霍尔 |
出版社 | 原子能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当下有些人工作努力、获得很多荣誉,但还是心存恐惧,觉得自己才不配位并且不够好。我们难以实现内心的平衡,疲于奔命又濒临崩溃。地球也是如此,由于人类的不满足,资源在不断被过度挖掘。 作者在书中提出“丰盈之法”,运用七种技巧,即丰盈型思维、对丰盈的许可、丰盈的存在、丰盈的边界、丰盈的资源、丰盈的发展、丰盈的联结,平衡“匮乏”和“过度”,从而说明为什么我们在生活的诸多方面严重失衡,如何适度地实现丰盈的生活,当我们真正接纳、践行“丰盈”时,我们将会得到怎样的改变。 作者简介 贝基·霍尔,拥有20余年作为领导力和生活导师的经历。专注于帮助人们建立威信、获得存在感和实现内在自信,并为企业设计和运营了许多关于韧性、领导力和文化变革的项目。 EMCC(欧洲导师与教练协会)的注册高级从业者,美国HeartMath(心脏数理研究院)教练。 目录 第一部分 接纳丰盈 技巧1:丰盈型思维——从丰盈充足的角度认识自己 技巧2:对丰盈的许可——找到归属的自由 技巧3:丰盈的存在——掌控自己,找到心流 第二部分 践行丰盈 技巧4:丰盈的边界——清晰一致的边界 技巧5:丰盈的资源——利用你的能量 第三部分 拥有丰盈 技巧6:丰盈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智慧 技巧7:丰盈的联结——用爱聚合丰盈 后记 丰盈的蜕变 参考文献 序言 我们为什么需要丰盈之 法 我坐在凯特(Kate)的 对面,她是我正在辅导的一 位高级管理人员。她告诉我 ,尽管她看起来事业有成、 前程似锦,但她所做的一切 都无法使她感觉良好。无论 她工作多么努力,也无论她 获得了多少荣誉(这些荣誉 是丰硕的),她都无法摆脱 内心的恐惧,觉得自己才不 配位,害怕随时有人出来检 举揭发她。这促使她拼命工 作,以实现一个遥不可及的 目标。凯特被困在这样一种 心态中:总觉得自己缺少了 点什么。她没有权利休息, 内心充满恐惧。她获得了许 多成就,但身心疲惫,她所 做的所有事情都无法消除她 内心的不安全感。在她看来 ,她就是“不够好”。 现在,让我们看看奥马 尔(Omar)。在新冠疫情 封锁期间,奥马尔在家工作 。他和他妻子,还有他们一 岁的儿子一起居住在一套两 居室的公寓里。奥马尔的工 作很辛苦,他向我描述了他 的工作情况:早上7点前就 端坐在办公桌旁,一整天接 二连三地参加在线会议。其 间,一封封电子邮件纷至沓 来,塞满邮箱。傍晚,他抽 出一个小时的时间陪伴妻儿 ,之后继续工作,直至深夜 。工作的强度和难度让他喘 不过气来,但又不能停歇。 可以想象,奥马尔几乎筋疲 力尽了。他似乎永远无法“ 做够”。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集中 在地球上。2019年,格蕾 塔·通贝里(Greta Thunberg)在瑞士小镇达 沃斯(Davos)说,“我们的 房子着火了”。联合国政府 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2018年10月发布 报告指出,我们的地球必须 在12年内从根本上转变碳使 用和碳排放的方式,以遏制 灾难性气候变化。在海洋深 处,塑料等大量垃圾形成一 座座塑料岛,面积等同于几 个国家的大小。根据联合国 儿童基金会的数据,在英国 86%的地区,儿童呼吸着有 毒空气,健康受到威胁。生 态环境的破坏导致生物栖息 地被破坏,很多物种濒临灭 绝。然而,个人、机构和社 会并没有迅速做出改变,我 们似乎并不知道该如何停止 破坏的步伐——我们拥有的 还不“够”。 这些故事并不罕见。20 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帮助 个人和团队,他们努力工作 ,力求为所就职的企业、大 学、慈善机构、研究机构和 政府部门提供更好的服务。 然而,我注意到他们中的很 多人难以实现平衡,如同坐 在跷跷板上,总在太多与不 足之间忽上忽下,从一个极 端滑向另一个极端。在个人 生活中,我们因缺乏内心的 平衡而饱受折磨;在对外活 中,我们又疲于应对纷繁复 杂的世界;在元层面上,我 们地球的生态系统濒于崩溃 。 我相信,让人们从内到 外掌握丰盈之法是这个时代 所面临的挑战。本书试图探 讨以下三个基本问题: 我们为什么在生活的诸 多方面严重失衡? 我们如何在适度的原则 下实现21世纪丰盈的生活? 当我们学着接纳、践行 和拥有丰盈时,我们会有哪 些可能? …… 技巧练习 本书中的每一个章节探 讨了一个技巧,并穿插案例 分析,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 阐释观点和看法。这些实践 练习整合在每一章节,使你 有机会反思自己的生活。我 称之为练习,是因为生活中 很多事情不是只做一次就够 了,“平衡”当然也不是。为 了更加自信、从容地应对, 我们需要一次又一次地练习 。每个练习都有一个标识— —从象征丰盈模型的花瓶中 采撷一朵花或一片树叶。这 些花朵或树叶象征着在你学 习寻找丰盈的路上,不断收 集、编织属于自己的花束。 成虫细胞:从努力奋斗 到羽化成蝶 在全书中,我引用了自 然界中的一个变形记——毛 毛虫变蝴蝶。关于蜕变,令 人惊讶的一件事是,将毛毛 虫转化为蝴蝶的细胞一直存 在于毛毛虫体内,它们被诗 意地称为“成虫细胞”。这些 细胞在毛毛虫生命刚开始的 时候已经悄然存在。毛毛虫 在生命初期阶段只是贪婪地 啃食树叶,然后变成蛹,最 后分解成有时被称为“有机 汤”的东西——一种富含蛋 白质的浓浆。这时,成虫细 胞被激活,它们决定了毛毛 虫未来的模样——蝴蝶。这 是一个很怡当的隐喻:从一 开始我们就拥有蜕变的能力 ,但往往不自知。 这个形象在我们寻找丰 盈之法的过程中有着特殊的 意义。在每一种“技巧”中, 或许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都有成虫细胞——我们拥有 的知识和潜力——在我们发 现丰盈的过程中,它们随时 有可能被唤醒。记者丽贝卡 ·索尼特(Rebecca Solnit) 利用这一形象,呼吁“我们 中最优秀、最有远见、最具 包容性的人成为成虫细胞, 帮助人类走出21世纪初面临 的多重危机”。 在每一章的结尾,你都 会看到一只带着成虫细胞的 蝴蝶。我把成虫细胞设想为 “技巧”的关键,当我们在学 习接纳、践行和拥有丰盈时 ,我们就在激活自己的“成 虫细胞”。与此同时,我们 或许能够远离当下普遍的生 活方式——殚精竭虑,开始 从内而外、像蝴蝶一样破蛹 而出,绽放光彩,这会让我 们感到惊喜和快乐。 导语 生活导师20余年研究发现,掌握松弛感的方法是实现丰盈!摆脱“匮乏(还不够好)”和“过度”(疲于奔命)状态,需要刻意练习“丰盈法”。 7大技巧帮你摆脱焦虑、压力、紧张情绪,找回安全感、找到心流、建立边界、与自然建立联系,实现内心的平衡。 感觉还不够的状态,远不局限于个人。正因人类的不满足感,资源在不断被过度挖掘。追求“丰盈”思维不局限于缓解个人情绪,还有助于为地球实现生态平衡及社会资源有效利用。 后记 丰盈的蜕变 到山崖边来,他说。 我们害怕,他们回应。 到山崖边来,他说。 于是他们来了。 他推了他们一把, 他们飞了起来。 ——纪尧姆·阿波利奈尔 (Guillaume Apolinaire) 七种技巧的探究之旅使 我们了解了如何从内到外活 出丰盈。我们讨论了如何平 衡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的 外在生活以及我们所共享的 更广阔的世界。我希望你能 在本书中找到你所需要的内 容,帮助你获得你想要实现 的丰盈,让你在自己的世界 里蓬勃发展。 我们每个人会对不同的 技巧感兴趣,有时,我们会 在人生中的不同时刻重温它 们。它们不分先后,更像是 一段楼梯,我们沿着它上上 下下,在不同的台阶驻足。 “丰盈之法”绝非一成不变, 需要持续努力和关注,所以 在不同的时间我们需要关注 不同的技巧。无论哪种技巧 能唤起你的共鸣,我的愿景 都是,丰盈之法成为一个跳 板,使我们在2l世纪初可以 按照我们迫切需要的方式蓬 勃发展。 有时我们知道自己的方 向,有时我们又不得不静观 其变。回到贯穿全书的毛毛 虫和蝴蝶的映像,当我们每 个人在学习接纳、践行和实 现丰盈时,不知我们是否看 到了自己的转变?当我们联 系在一起时,这些个人转变 将带来世界的转变。 让我们提醒自己,每一 项技巧的实质都是“成虫细 胞”,它们使我们蜕变: 在“丰盈型思维”中蕴藏 着富足。 在“丰盈的许可”中,我 们找到了自由。 在“丰盈的存在力”中蕴 藏着心流。 在“丰盈的边界”中,我 们获得了清晰的认知。 在“丰盈的资源”中蕴含 着能量。 在“丰盈的发展”中,我 们找到了智慧。 在“丰盈的联结”中,我 们找到了爱。 在全书中,我们使用了“ 丰盈法”模型——一个天平 ,“丰盈”在“匮乏”和“过度” 之间得到平衡。当读到书的 结尾时,我看到了一个画面 ,模型自己变成了蝴蝶。模 型的中轴像毛毛虫一样变成 了蛹,并且利用每一个技巧 中的“成虫细胞”破茧成蝶。 当蝴蝶的翅膀慢慢展开时, 我们看到“过度”被“爱”所取 代,“匮乏”被“富足”所取代 。在两翼之间是“丰盈”的身 体,在那里我们是自由的, 我们处于心流状态,具有清 晰的认知、能量和智慧。 我的梦想是,在从内到 外寻找“丰盈之法”的过程中 ,我们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 、工作和世界,把它们变为 可以预见的、美好的、可持 续的世界。当我们学会接纳 丰盈、践行丰盈、拥有丰盈 时,我们就能蓬勃生长,发 挥我们的潜力,成为我们共 有的地球的守护者,并与之 一起实现繁荣。 设想丰盈 献给你最后一个形象化 的描述,以帮助你设想自己 的转变,这种转变源于“丰 盈之法”。 想象自己怀着丰盈走向 悬崖边。在你面前,陡崖之 外是广阔无边的风景——一 个生机勃勃、美好动人的场 景。这个场景在邀约你,要 你成为其中之一,要你献出 自己,为这个可再生的、可 持续的世界做出贡献。你站 在那儿深深呼吸。随着每一 次呼吸,你感觉自己处于生 命的丰盈状态;你呼吸着自 由的空气;你精力集中、内 心平衡,处于心流状态;你 有明确的目标做指引,有资 源做支撑;你利用智慧,感 受到联结之爱。然后,你再 深吸一口气,闭上双眼,相 信自己将找到一席之地,与 其他人一起蓬勃发展。你向 前一步,张开双翅在风中飞 翔。 书评(媒体评论) 如果你渴望拥有更美好 的生活,希望世界变得更加 美好,那么你应该阅读本书 。它充满智慧、实用且通俗 易懂,每个人都应该感受它 的魅力。 ——当代知名管理思想大 师、《第二曲线》作者 查 尔斯·汉迪 精彩页 约翰是一家极为成功的律师事务所的首席执行官,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他把律师事务所的规模扩大了一倍。当我提醒他这些成就时,他只是说:“噢,这多亏了运气!如今,股东希望我把它发展得更大,但老实说,我觉得自己才不配位,像一个冒牌货。” 约翰并非个例。你是否也认为自己不够优秀?是否认为自己纯属侥幸才有现在的工作?是否认为自己配不上这份工作,所以为了不让别人有所察觉,你拼命干活?类似的念头不时在自己心里冒出。有时,当你想要做点什么——即使以前反复做过,一个声音总会在你脑海里小声地嘀咕:“我这么平平无奇,会什么啊?!”某个重要事件前的紧张焦虑——担心跌倒出洋相或忘词说错话,一时片刻的担忧,倒也无妨,反而使人谦恭、真实。然而,如果这种念头总是主导你的所作所为时,就令人担忧了。 每当我提到丰盈之法时,最先引起人们兴趣的却是这个词语——“不够好”。人们笑着认同,甚至说“真的!我一直觉得自己不够好!”对许多人而言,自我感觉良好是件极其困难的事。“冒名顶替综合征”困扰了许多人,和我交谈过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症状。当然,人们认识到了这一点,仍是还“不够”。对于“不够”,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有些人或许是不够了解;有些人或许是不够强壮、不够正确、不够成功、不够清晰、不够有创意、不够有经验、不够有活力,或者不太被认可。这一切的共同点就是我们内心的执念:要达到“够好”,我们还缺少了点什么。 我们根植于内心的信念决定了我们是谁、我们做什么,我们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培训实践中,我一次又一次看到,.客户对自己和世界所持的核心信念从根本上限制或成就了他们是谁,他们可以做什么。人们持有的信念界定了他们的人生——如果你活在“不够”的念头中,你会不断地做出弥补,以平衡不足,这往往容易矫枉过正。如果你认为世界对你不够友善,缺乏你所需要的资源,那这样的负念会影响你与周围世界的相处。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威克(Garol Dweck)创造了“思维方式”(Mindset)。这一术语。德威克在她的职业生涯中一直致力于研究自我能力的信念会怎样影响我们实现目标和克服挑战。对德威克来说,“思维方式限定了人们头脑中的一切想法,决定了整个解释过程”。 德威克发现,在界定如何面对生活时,主要有两种思维方式:成长型思维和僵固型思维。僵固型思维就是认为人们的技能、智力和能力是有限的——这种资源是不受控制的。与他人相比,这些资源或许是优势,或许是劣势。正是这种思维导致我们认为自己缺少一些东西。德威克的研究发现,“僵固型思维让人们产生了一种紧迫感,拥有这种思维方式的人需要一次又一次地证明自己”。 另一方面,成长型思维就是我们相信我们的基本素质,认为技能、能力和智力是我们成长的起点。有了这种思维,我们相信自己可以成长和发展,从错误中学习、从做得好的事情中学习,并允许他人帮助我们。困难的情景或挫折被看作挑战,而不是限制。不是没有能力,我们只是需要采取一种不同的方法。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对这一点进行了完美总结,他写道:“真正的发现不是找到新大陆,而是发现新视角。”。不要认为挫折不可克服,相反,我们应该展望未来,寻求解决途径。 下面是一个在实践中遇到的事例。我指导过一位极富才华的年轻女性。她告诉我说:“我不可能申请这份工作,因为我毫无经验可言。”我们讨论了思维方式,我请她运用成长型思维(一种跳出问题的思考方法)来思考问题。她从关注自己的不足转变为关注职位的意义和她能做出的贡献。这让她认识到,她可以很快适应这份工作,而且她擅长与人打交道,这正是这个职位所需要的。因此,她选择试试看。 正如德威克所说,如果思维方式决定了我们的解释过程,那么它就是我们在寻找丰盈之法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当觉得自己不够好,感到生活太过苛刻时,我们该如何重新调整看法?在丰盈法模型上,我们发现丰盈很好地平衡了匮乏和过度。这背后运用了怎样的思维?是什么决定了丰盈型思维?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P5-8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