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名家笔下的老广州/名家笔下的中国老城市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济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融合了“读、思、行、研、作”的图书,共分八个章节,从老城历史、风景名胜、广府文化、饮食文化、名家琐忆等方面带您去领略老广州的风貌。希望这种独特的“读城”方式,可以将名家笔下这方水土的地理人文和他们如山似海般的开阔胸怀,将那跨越山海间的千年岁月以及融揉其中的美好生活想象,再现当代人眼前。
作者简介
邓妙珊,广东省特级教师,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爱教育、爱孩子,以赤诚之心追寻教育梦想;爱阅读、爱远行,追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追寻着自己的诗与远方。
目录
第一章 印象广州
荔枝蜜/杨朔
广州/余秋雨
春来忆广州/老舍
给广州的朋友/冰心
怪异的城市(节选)/易中天
广州组诗
◎群文探究
第二章 南粤春秋
五羊石(节选)/[清]屈大均
荔枝湾/钟敬文
梳髻修眉上岸来——珠江散记/紫风
波光灯影话珠江/黄雨
◎群文探究
第三章 漫步穗城
白云山/[清]钱以垲
读陈家祠(节选)/洪三泰
诗和美的凝聚——广州碑林漫步/张振金
粤语童谣两首
◎群文探究
第四章 印象花城
诗两首
花城(节选)/秦牧
木棉(节选)/[清]屈太均
菊展(节选)/陶萍
菩提树·菩提纱(节选)/叶灵凤
花城漫步(节选)/紫风
◎群文探究
第五章 食在广州
茶楼/柳嘉
荔湾·鸡扒·艇仔粥/黄天骥
老火靓汤或者凉茶/梁凤莲
荔枝诗三首
◎群文探究
第六章 广府风情
风雨看龙船(节选)/杨羽仪
珠江竞渡诗序/[清]傅维森
粤海饮茶/江励夫
粤韵悠悠/梁凤莲
粤曲《荔枝颂》/陈冠卿
◎群文探究
第七章 红色名片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孙中山
读书与革命/鲁迅
蝶恋花·辛亥秋哭黄花岗诸烈士/黄兴
◎群文探究
研学活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之城
序言
每座城都是一本书,
每本“城书”都有其独特的
精神气质。
生于此城,长于此城
,你便与城融在一起,成
为城的细胞。城的性格脾
气就是人的性格脾气。城
与人,相依共存。
一座有生命的城,少
不了市,故曰“城市”。
城市于人的成长是烙
印式的。无论你身在何处
,永远不能忘记的是家的
味道、城的气息、城的日
常。我们怀想它,念叨它
,也常会在某个时间点,
因见到所居城市的一处景
、一个人,甚至一株菜而
深情满怀、热泪盈眶。
作家池莉在回忆家乡
武汉的菜薹时写道:“我
对菜薹是情有独钟、不离
不弃到即便它们老了也要
养着,花瓶伺候,权当插
花……看花时,一回回,
心里暗叹:菜薹!哦,菜
薹真心是我对武汉最深的
一份眷恋。”
每一座历经千百年的
城市,都是一条生命涌动
的长河,于风云变幻间,
留下吉光片羽。
一座古老的城市,值
得我们细细品读。从显处
读,可以是让游人赏心悦
目的湖光山色,也可以是
令吃客垂涎欲滴的特色美
食。但是,仅读这些还不
够,我们还要走进城市深
处。风采卓绝的人物要读
,深厚的文化底蕴要读,
明亮的人文精神要读,这
样才能走进一座城市的灵
魂。
可是,谁敢说,我们
真正读懂了我们所生活的
城市?谁又敢说,我们真
正触摸到了城市的灵魂?
可能,在喧嚣的城市里,
孩子还没有静静凝视过家
门前那条不知源头的河流
,没有留心觉察过城市中
不断冒出的楼宇,没有仔
细聆听过城市发展的滚滚
车轮声。甚至,有这样一
种情形——生活在南京的
孩子不知道石头城的历史
,生活在苏州的孩子没听
过评弹,生活在西安的孩
子没了解过秦岭的前世今
生……
不得不说,这是生命
成长中的小缺憾。
中国有个性、有魅力
、有文化的城市何其多也
!若是有一套中国城市的
读本,以名家的文字为城
市代言,纵览历史发展脉
络,横看现代文明景观,
让青少年读者从书中读城
市的古今面貌,用脚步触
摸城市的现实温度,那该
多好啊!我的倡议得到各
地名师的积极响应,大家
一拍即合,快速行动。我
们希望,经由这套书,每
位大小读者从自己所居之
城开启城市阅读之旅,了
解城的古今,梳理城的脉
络,以城为荣,以城为傲

人是城市的核心因子
。人和城市的相处方式有
很多种,阅读城市理应成
为重要的一种。以中小学
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打开城
市阅读之门是我们的编写
初心。通过阅读名家优秀
的文学作品,让孩子建立
对城市的文化印象,让城
市发展脉络及精神气质化
入孩子的生命成长中。
经多次讨论,我们最
终把这套书命名为《名家
笔下的中国老城市》,初
定二十个老城市,分别为
北京、上海、杭州、南京
、武汉、西安、济南、青
岛、成都、重庆、绍兴、
厦门、苏州、福州、徐州
、广州、洛阳、开封、镇
江、淮安。“老城市”就是
有悠久历史、灿烂文明、
独特意蕴的城市,老城市
都是有故事的城市,读者
能从书中感受到厚重的城
市文化与个性迥异的时代
特质。城市不分大小,大
城有大城的宏伟,小城有
小城的韵味。
为城市编书代言,我
们深知其中的艰辛。一本
小书难以概括一座城市的
全貌和气质。尽管如此,
我们还是愿意倾尽全力。
我们组建了一支有深厚的
文化学识和城市情怀的编
写团队,他们多是在全国
有影响力的特级教师、正
高级教师、一线名师。有
的名师为了在书中呈现更
立体多元、经典可读的城
市风貌,通读了几百本相
关图书,仍觉得不够;有
的名师对“老城市”的“老”
做了精准的解读,对丛书
的助读系统提出丰富的设
计框架;有的名师带领他
的“学霸”团队,利用节假
日,走进博物馆、图书馆
,做了大量的文献检索…
…毫不夸张地说,每个城
市的编者都经历了艰苦的
“前阅读”。
然而,写城市的文章
太多了,选几十篇编入书
中,简直是沙里淘金,且
一定遗珠多多。选择什么
样的文字呢?经过几番讨
论,数易方案,渐渐地,
编写组达成共识。我们发
现,读城有迹可循。编写
团队做了这样的梳理:
1.依循城市纵横交错
的线索,确定框架。为打
捞丢失在历史尘埃中的城
市老时光,我们做了一番
细细耙梳、反复筛选的工
作,再沿着“纵”“横”两条
线索将占有的资料以主题
单元的方式呈现。“纵”即
城市的历史沿革、发展脉
络;“横”就是城市当下的
多面向文化叙事,包含景
观、习俗、人物、美食、
童谣等。这样编排,既有
历史的纵深感,又有现实
的亲切感,丰富博大的城
市概貌就有可能浓缩在一
本小书中。
2.充分考虑读者对象
,精准定位选文方向。本
套丛书的主要读者是中小
学生,兼顾其他年龄段读
者,所选文章多是可读性
、文学性俱佳的名家作品
。很多写城市的书只是给
大人看的,客观介绍一座
城市,文字也不够浅近,
孩子难免会觉得枯燥。从
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是一
套定制版的城市文学读本
,这一特色让本套丛书有
别于其他城市主题的书。
3.让“行读城市”成为一
种新的生活方式。读城市
,最终
导语
精选历代著名文人描写赞美广州的美文佳作,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活泼地展示广州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民俗风情,让学生通过读与思和群文探究,了解并热爱广州文化。
通过阅读历代著名文人描写赞美广州的美文佳作,不仅可以为中小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增强阅读能力,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更能引领他们通过文字感受到丰富的自然与人文世界。
书评(媒体评论)
《名家笔下的中国老
城市》讲述了一个个拥有
灿烂文化的老城市的故事
,可以让我们用最少的时
间触摸这些历史名城的前
世今生。这套书的编者是
一群最熟悉学生的语文名
师,他们不仅熟悉自己生
活的城市,更了解学生的
喜好和阅读品性。相信这
套以学生为特定阅读对象
的城市文学读本,一定会
受到学生们的喜爱。
——吴忠豪(上海师
范大学教授)
城市如人,每一座古
都皆有独特个性;城市是
树,每一圈年轮沉淀文化
基因。《名家笔下的中国
老城市》丛书为古老而现
代的中国城市代言,架设
当代学子与古代城市对话
的桥梁。北京、西安、洛
阳、开封、南京、杭州,
六大古都尽在其中。古都
名邑里,有数不尽的繁华
春色;小城烟火中,有道
不完的动人故事。
——王崧舟(著名特
级教师、杭州师范大学教
授)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一个人的见识与品性或
许和他生活的城市有着千
丝万缕的联系。《名家笔
下的中国老城市》,带你
走进历史的纵深,解读城
市的每个侧面,帮你解开
人与城的秘密。这套丛书
,可以边走边看,边看边
聊。老城市,新生活,都
值得珍惜,都值得珍藏。
——薛法根(著名特
级教师)
精彩页
荔枝蜜
◎杨朔
花鸟草虫,凡是上得画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爱。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说起来可笑,孩子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shi)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大人告诉我说:“蜜蜂轻易不螫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螫。一螫,它自己耗尽生命,也活不久了。”我听了,觉得那蜜蜂可怜,原谅它了。可是从此以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
今年四月,我到广东从化温泉小住了几天。四围是山,怀里抱着一潭春水,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刚去的当晚,是个阴天,偶尔倚着楼窗一望:奇怪啊,怎么楼前凭空涌起那么多黑黝黝的小山,一重一重的,起伏不断。记得楼前是一片比较平坦的园林,不是山。这到底是什么幻景呢?赶到天明一看,忍不住笑了。原来是满野的荔枝树,一棵连一棵,每棵的叶子都密得不透缝,黑夜看去,可不就像小山似的。
荔枝也许是世界上最鲜最美的水果。苏东坡写过这样的诗句:“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见荔枝的妙处。偏偏我来得不是时候,满树刚开着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新发的嫩叶,颜色淡红,比花倒还中看些。从开花到果子成熟,大约得三个月,看来我是等不及在从化温泉吃鲜荔枝了。 ……
广州
◎余秋雨
终究还得说说厂州。
前年除夕,我因购不到机票,被滞留在广州。许多朋友可怜我,纷纷来邀请我到他们家过年。我也就趁机轮着到各家走了走。
走进每家的客厅,全是大株鲜花。各种色彩都有,名目繁多,记不胜记。我最喜欢的是一株株栽在大盆里的金橘树,深绿的叶,金黄的果,全都亮闪闪的。一位女作家顺手摘下两枚,一枚递给我,一枚丢进嘴里。她丈夫笑着说:“不到新年,准被她吃光!”而新年就在明天。
那天下午,几位朋友又来约我,说晚上去看花市,除夕花市特别热闹;下午就到郊区去看花圃。到花圃去的路上,一辆一辆全是装花的车。广州人不喜爱断枝摘下的花,习惯于连根盆栽,一盆盆地运。许多花枝高大而茂密,把卡车驾驶室的顶都遮盖了,远远看去,只见一群群繁花在天际飞奔,神奇极了。这些繁花将奔入各家各户,人们在花丛中斟酒祝福。我觉得,比之于全国其他地方,广州人更有权利说一句:春节来了!
可惜,从花圃回来,我就拿到了机票,立即赶向机场,晚上的除夕花市终于没有看成。
……
春来忆厂州
◎老舍
我爱花。因气候、水土等关系,在北京养花,颇为不易。冬天冷,院里无法摆花,只好都搬到屋里来。每到冬季,我的屋里总是花比人多。形势逼人!屋中养花,有如笼中养鸟,即使用心调护,也养不出个样子来。除非特建花室,实在无法解决问题。我的小院里,又无隙地可建花室!
一看到屋中那些半病的花草,我就立刻想起美丽的广州来。去年春节后,我不是到广州住了一个月吗?哎呀,真是了不起的好地方!人极热情,花似乎也热情!大街小巷,院里墙头,百花齐放,欢迎客人,真是“交友看花在广州”啊!
在广州,对着我的屋门便是一株象牙红,高与楼齐,盛开着一丛丛红艳夺目的花儿,而且经常有些很小的鸟,钻进那朱红的小“象牙”里,如蜂采蜜。真美!只要一有空儿,我便坐在阶前,看那些花与小鸟。在家里,我也有一棵象牙红,可是高不及三尺,而且是种在盆子里。它入秋即放假休息,入冬便睡大觉,且久久不醒,直到端阳左右,它才开几朵先天不足的小花,绝对没有那种秀气的小鸟做伴!现在,它正在屋角打盹,也许跟我一样,正想念它的故乡广东吧?
春天到来,我的花草还是不易安排:早些移出去吧,怕风霜侵犯:不搬出去吧,又都发出细条嫩叶,很不健康。这种细条子不会长出花来。看着真令人焦心!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23: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