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西游记的八十一问(1)
分类
作者 李天飞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西游记的八十一问(1)》是“李天飞大话西游”系列文章的结集。书中既有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也有对流行的“阴谋论”“厚黑说”的正本清源,趣味开扒有关《西游记》的热点话题、百科知识。在李天飞的解读下,《西游记》不再是全程打妖怪的“四大名著”之一,而是现代人历久弥新的精神养料。
作者简介
李天飞,1981年生,知名学者、作家。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硕士,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组成员、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俗文学学会会员。主要作品:中华书局《西游记》校注,《万万没想到,<西游记>可以这样读》《李天飞精讲<西游记>》《为孩子解读<西游记>》《为孩子解读<三国演义>》《为孩子解读<水浒传>》《为孩子解读<红楼梦>》。
目录
《西游记》是吴承恩写的?
《西游记》抄袭了谁?
真的能长生不老吗?
金箍棒的原型竟是它?
弼马温到底是多大的官?
齐天大圣和孙行者:我大闹天宫,你却到处被打爆
说说李天王一家子
二郎神为啥这么清俊?
谁动了二郎神的ID?
孙悟空为什么有尾巴?
降伏孙悟空为啥要派二郎神?
谁在为玉帝效劳?
玉帝是一个人还是许多人?
太上老君住在哪里?
《西游记》的“籍贯”问题
孙悟空大闹天宫真的是造反吗?
“俺那里把你哄”
如来佛去哪儿了?
观音菩萨的长尾
唐僧一家的背景
看啊!唐太宗背后那个人
阎王叫你三更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轮回居然是这样的
《西游记》里的“四大部洲”
少年孙悟空的奇幻漂流
序言
我跟《西游记》的缘分
,算是非常深厚了。我识字
比较早,4岁时,无意中得
到了一本《西游记》的改写
本,约有几万字。虽然内容
少,但也基本上把《西游记
》的故事梗概体现出来了。
当时就很喜欢看,因为这书
比起其他连环画来,字算是
很多的,可以一看半天。约
9岁时,买到了一部《西游
记》原著,当然很多都看不
太懂,但是翻了许多遍之后
,也就慢慢把这部名著装在
脑子里了。当时我班上的同
学,课间一项消遣,就是听
我大段背《西游记》原文。
当然,少年阶段对《西
游记》的理解,还是很肤浅
的。除了对文本极其熟悉外
,和“学术”二字完全搭不上
边。后来考入了北京大学中
文系,读古典文献专业,才
略识学术门径。读研时,为
了谋生,接了一个“攒书”的
活儿,就是给中学生做一个
《西游记》的注释。虽然是
市场书,但我的专业是古典
文献学,很讲究“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就真刀真枪
地做起来。《西游记》的各
种研究资料,就是从那时候
积累的。
不过因为种种原因,这
本书并没有出版。硕士毕业
后,我进入了中华书局工作
,业余时间重新把这个旧工
作拾了起来。又经过四年的
整理,2014年在中华书局
出版了《西游记》校注,对
明代世德堂本《西游记》做
了深入的校勘整理,以及对
其中涉及到的各种问题尽量
做了注释、笺证,算是一个
阶段性成果。
又过了两年,正值2016
年,这一年是猴年。我开始
玩微博,并且打算在微博上
发一些类似“西游记小百科”
之类的知识分享。没想到一
发不可收拾,连续更新了
100期,涉及到《西游记》
的思想、文本、艺术、背景
知识诸多领域,后来结集成
书,这就是《万万没想到:
西游记可以这样读》。
应该说,这为期100天的
网络分享,以及这部书的出
版,标志着我和《西游记》
的缘分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此前,我一直生活在所谓“
学术”的环境里,使用着一
套学术界的语言,来讲述自
己的研究,比如论文,比如
学术会议,和我交流的,也
是身份差不多的学者们。但
是从这时起,我发现:在“
学术”之外,有着更为广阔
的一片天地,这就是大众对
《西游记》的需求。
事实上,这个需求一直
都在。只说我出生之后的事
情:1982年,中央电视台
开拍25集连续剧《西游记》
,于1986年春节首播(俗
称“86版”)。这部连续剧的
对国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它
反复放映了三十年,每到寒
假暑假,万人空巷,创造了
电视剧历史上的奇迹,成为
无数70后、80后甚至90后
的童年回忆。
此后,还有周星驰的《
大话西游》、今何在的《悟
空传》,再到后来,就是各
种玄幻、仙侠小说,电脑、
手机游戏,都从《西游记》
里直接吸取营养。有些人借
《大话西游》讨论爱情;有
些人借《悟空传》讨论自由
和成长;有些人从小说和游
戏中获得快乐:这些都是《
西游记》的大众基础。
比起《西游记》有几个
版本来,大家更关心的是孙
悟空的武力到底有多高,火
眼金睛到底有多厉害,取经
故事背后有没有事先安排的
阴谋……这些在搞纯学术的
学者那里,可能是不屑一顾
的,但在大家日常茶余饭后
的讨论中,却是热了又热的
话题。
这些话题并不是毫无价
值的,因为这代表了大众的
关注点。而大众的关注点,
就是文化娱乐产品的重要抓
手,很多剧本会据此编写,
这些问题就是推动剧情的力
量;很多游戏会据此开发,
这些问题会直接成为人物参
数设定的参考——老实说,
这些问题背后的社会价值和
经济价值,也是巨大的。
近二十年来(截止到
2023年),《西游记》在
学术领域的研究,没有取得
什么决定性的进展。这倒不
能苛求:没有新发现的资料
,没有新创立的范式,无非
就是一些老问题翻来覆去地
炒。学术的进展,往往需要
等待合适的时机,并不是匀
速前进的。但是,之前学术
上积累的这些研究,却长期
积累在论文里、专著里,大
多数没有和社会上的需求产
生关联,这不是一件很可惜
的事情吗?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我辞去了体制内的职务,出
来单干。我没有什么拿得出
手的学术成果,但是,我觉
得我对“讲述”这件事,有天
然的热爱。
除了在微博上分享,我
还在各种平台开了账号,用
音频、视频各种方式来讲我
对《西游记》的理解。甚至
还上过央视,拍过寻访西游
之路的纪录片。讲来讲去,
该讲的也讲得差不多了。接
下来还干什么呢?我发现了
另外一个领域:面向少儿的
普及。因为学龄前的孩子要
听取经故事,小学生被列为
必读书目,中学生被列入必
考知识。而且,孩子们对《
西游记》故事,尤其是对孙
悟空,有着近乎本能的喜爱
。面向少儿,我写了一些童
书,也和一些平台合作,开
发了不少讲《西游记》的课
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对这
部传承了四百年的名著,又
生发出更多的理解。时移世
易,促使我继续改变。直到
今天,我仍然在适应需求,
在做各种变化。
中间也发生过许多趣事
,例如本书里有一篇探讨性
的文章,认为金箍棒很可能
导语
读不懂《西游记》?这套书给你掰扯透彻!比小说还过瘾!与《西游记》原著同享!
会讲故事,能爆料。八十一问,陪你读透《西游记》的八十一难!带你玩转《西游》里的世态人情!一本书搞懂《西游记》的前世今生!
精彩页
《西游记》是吴承恩写的?
本篇的目的很简单,主要就是要讲一件事情:《西游记》的作者不一定是吴承恩,肯定有一个最终定稿人,但他也未必创作了多少。
过去的小说往往经历了很长时间,辗转很多人之手,很难说谁是主要作者,越著名越如此,这就像一块大石头,要经一锤子一斧子的雕琢,慢慢才成了雕像,而不是一次冲压成型的。
摆在我们眼前的这部《西游记》是明代中晚期的作品,并未说是吴承恩写的。它原来只署名“华阳洞天主人校”,我们不知道这个“华阳洞天主人”是谁,也不知道他只是校对了一番呢,还是最终的定稿人。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有一个高手做了《西游记》全书的统稿、编排、润色工作,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他绝不是凭空写出来这一百回的。那时文人和书商合作,或者书商本身就是文人,对书稿一商量,你加一段,我改一段。所以很难说一本书究竟是什么人写的。《西游记》里有许多前后照应不到的漏洞,一般来说就是这样形成的。不必看到什么就说:“吴承恩又错啦!”或者说:“这样写是有深意的啦!”如果不确立以上这个认识,谈什么“深意”恐怕都会跑题。
另外,古代的文人,基本都要考秀才、举人,写这种通俗小说,不是多么值得晒的事。他在自己的朋友圈里,一般不怎么会提的。像地方志、史书这样的官方出版物,更是瞧不起通俗小说,不会给版面的。
如今红遍网络的小说就是一个人写的吗?也未必。据我所知,很多小说其实是一个团队写出来的。他们往往一天更新好几万字,您想,这是一个人所能承担的吗?有些人负责搭故事框架,有些人负责故事衔接,有些人负责文笔润色,只是最后用一个ID发而已。
《西游记》是名著吗?
有人说,《西游记》是名著啊,是经典啊,伟大啊,怎能和今天的网络小说相比?
其实《西游记》在当时就是消遣用的。
古代朝鲜有本书叫《朴通事谚解》,就是“跟朴翻译学汉语”,里面都是些常用的汉语对话。也有假设的对话人,就像李雷和韩梅梅似的。这本书成于元末明初,其中有一段对话是这样的:
甲:“我们两个买文书去。”
乙:“买什么文书去?”
甲:“买《赵太祖飞龙记》《唐三藏西游记》去。”
乙:“买书买‘四书六经’也好,既读孔孟之书,必达周公之理,要那些平话做什么?”
甲:“《西游记》热闹,闷时节好看。”
我们看,这位朝鲜的“李雷”看《西游记》的目的,和我们今天地铁上刷网络小说是一样一样的。就是“闷”的时候图个好看。如此而已。那四书六经、孔孟之书,一般的人谁拿这些东西解闷?
有趣的是,这本《朴通事谚解》还保留了当时《西游记》的大量片段。其中车迟国一段,和今天百回本《西游记》里车迟国的基本情节就已经差不多了。
丘处机的乱入
百回本《西游记》关于修炼内丹的内容很多,所以这本书一定经过了全真道教徒的加工。甚至有观点认为,《西游记》就是全真七子之一丘处机丘真人写的。事实上,丘处机确实有一本《西游记》,但多了几个字,叫《长春真人西游记》。这个故事,在《射雕英雄传》里也有。丘处机从中原出发,千里迢迢跑到西域去见成吉思汗,“一言止杀”,劝说大汗不要滥杀无辜。这自然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经历,于是,丘真人的弟子李志常,就把这段经历写成了书,叫作《长春真人西游记》。
这本书写成后,似乎在社会上流传不广。但是因为丘处机实在太有名了,人们又模模糊糊地听说他有个什么《西游记》,于是纷纷认为,市面上流传的小说《西游记》就是丘处机写的。
P1-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6:5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