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蒙台梭利教育精华(让孩子自信又独立)
分类
作者 (法)夏洛特·普桑
出版社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蒙台梭利教育源自欧洲,迄今已有上百年历史,是世界范围内的经典教育方法。关于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书有很多,除了晦涩难懂的原典,就是厚厚的大部头解读。这本书秉承国际蒙台梭利协会的培训体系,集专业性与通俗性于一身,将蒙氏教育全部核心理念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呈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普桑是国际知名蒙氏教育专家,这本书汇聚了她20年丰富的蒙台梭利教学经验,从儿童、教师、教学环境和教具四个方面叙述了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主要内容,并在附录中列举了经典蒙氏活动的操作方法。书中更是穿插了众多接受过蒙氏教育的学生及家长的现身说法,用薄薄的一本书将蒙台梭利教育的精髓呈现给读者,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迅速掌握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实用方法。
如果你是想为孩子选择蒙氏教育的家长,这本书是你快速、完整了解蒙氏教育的必选读物;如果你是蒙氏教育领域从业者,这本专家级的入门读本,将是你不离手的专业必读。
目录
推荐序一 教育的问题在哪里 陈禾
推荐序二 爱是教育的源泉 陈爱娣
推荐序三 给孩子一个明亮的未来 安德烈·罗伯弗洛伊德
引言 什么是教育
第1章 思想起源:蒙台梭利教育的星星之火
从医学女博士到享誉世界的教育家
成立第一所“儿童之家”
蒙台梭利教育惠及全球千万孩子
第2章 儿童发展:追寻自我的成长
吸收性心智就像一块海绵
找准孩子的6 个基本敏感期
识别孩子珍贵的专注时刻
孩子在每个发展阶段有不同的需求
第3章 蒙台梭利教育原则:以孩子为本
准备一个自由的环境
自律脱胎于自由
言传不如身教
尊重每个孩子的“节奏”
从经验中学习
激发潜能,为未来做准备
第4章 蒙台梭利学校:让孩子的心灵自由绽放
搭建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
用丰富的教具开发儿童潜能
蒙台梭利教师都是细致的观察者
混龄上课的蒙台梭利小学
第5章 蒙台梭利教育在家:自信独立从家庭开始
建立孩子对我们的信任
与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相处之道
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
与孩子交流要掌握分寸
家庭中的日常练习
结语 让孩子自己来
附录 蒙台梭利教具举例
致谢
译者后记
序言
什么是教育
“儿童是人类之父”
——《彩虹》,威廉·华兹华斯
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在《随笔集》中
写道:“教育,并不是填满一个花瓶,而是点燃
一团火焰。”毫无疑问,玛丽亚·蒙台梭利是受
此启发而写出“儿童不是需要我们填满的花瓶,
而是能够喷涌的泉口”这句话的。
我们常常听说蒙台梭利教育法,但它到底
是什么呢?是一种放任孩子,给他全部自由的方
法吗?还是一种培养“小皇帝”的哲学理念呢?
全都不是。这是一种将孩子置于教学中心的教育
模式,以最尊重孩子的方式,全面培养孩子的个
性发展。
教育法就是教育的科学。但什么是教育呢
?柏拉图将其定义为培养的艺术;苏格拉底认为
它是精神培养的艺术,通过谦卑、公平的方式,
帮助与之对话的人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教育
就是提出好的问题,然后由学生自己找到好的答
案,并且有组织地表达出来。因此,教育被看作
激发学习能力的催化剂。
同样,蒙台梭利教育法认为,教育是生命
的助力。教育孩子,并不只是抚育他成长,而是
要在他个人探索发展的路上陪伴他。当然,如果
不顾及我们的文化习惯也是行不通的。这种教育
法让我们改变对孩子的观念,不再把孩子看作需
要我们改造的未来的成年人,而是将他们看作一
个正在成长的个体,一个通过我们的帮助,可以
自我发展的完完整整的人。我们要尊重孩子与生
俱来的特质。教育者的任务就是陪伴孩子自我发
展,因此需要在“放任”和“管束”之间保持最
佳平衡。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孩子精神的发展
和提升成年人与孩子关系的质量。这种关系的质
量至关重要,我们越是以孩子为中心,越是用心
关注他们,孩子就越会愿意接受我们给予的教育

在传统的教育法中,教师传授知识,孩子
适应教师的节奏,但有时候孩子吸收知识的过程
是很被动的。例如,在一个有30 名学生的教室
里,教师讲解一个新知识的时候,可能有10 名
学生没有听懂,因为他们还没做好准备;另外10
名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这
个知识;只有最后的10 名,也就是1/3 的学生
,能够从中受益,因为这些知识讲得恰是时候。
这种情形对于前面那20 名学生是不利的。在这
种状况下,大部分学生会注意力不集中,干扰正
常的教学秩序,教师也不得不花费时间和精力维
持课堂纪律。如果换一种教学模式,教师能够跟
随每个学生的节奏,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同时
不让跟不上的学生感到有压力,也不阻碍学得快
的学生走得更远,这样不是两全其美吗?
只要在一个有利的环境中,教育者通过蒙
台梭利教育法激发孩子的兴趣,适应孩子的节奏
,孩子就能轻松学到知识。我们常常以为幼儿园
的孩子不能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然而,当孩子
选择了自己想做的活动时,就会表现出惊人的专
注力,原因在于那项活动满足了他内心发展的强
烈需求。相反,如果某项活动是强加给他的,就
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自由选择能满足孩子探索发现的需求。孩
子是个永远无法满足的小小探索者,时时刻刻在
寻找着自己的目标。随着他的现实体验不断增加
,他也在实际行动中学习知识。有时候孩子会不
停地重复同一项活动,直到有了进步,掌握了那
个动作或拥有了那项能力才会开心。当他完成工
作的时候便会感到无比充实。孩子专注的时刻就
是他自我建构的时刻。我们永远都爱看孩子那专
注的表情,体会他们小小的脸蛋上洋溢着的幸福
感!孩子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非常平静和安详
,他的求知欲也得到了满足。他学得越多,就越
想学得更多,他对知识的渴望永无止境!这难道
不是教育的目的吗?在我看来,热爱学习,知道
怎样研究、怎样发现,比起死记硬背那些很快会
忘记的知识更重要。
作为一个已经工作了很多年的蒙台梭利教
师,我以亲身经历证明,在一个尊重孩子的蒙台
梭利教育环境中和孩子们一起工作是一件多么幸
福的事。一个教室里二三十个孩子,每个人都做
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安安静静的,因为每个人都
很自律,并专注于自己选择的工作,都想完成得
最好。而且这里也没有评分和竞争。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全面地
发展,为此就要给他们提供一个个体化的过程,
和适应他们自己发展节奏的环境,这里没有超前
或者落后的概念。我们可以用学习走路来举例。
有的孩子在10 个月时就会走路了,有的可能在
18 个月时才学会,但最后所有的孩子都学会了
走路。什么时候走出第一步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要在孩子准备好的时候学习走路,这
样才可以让他保持自信。
蒙台梭利教育法鼓励孩子一切都自己来,
陪伴孩子的成年人要为此给予赞许和支持的目光
,这样能够增加孩子对工作的热爱。孩子天生渴
望学习和成长,在对的时间满足他的这种渴望是
我们能够给予孩子的最好礼物。给予他自由与内
心的平和,换句话说,就是给予他幸福!
在本书的结尾,你会看到几项蒙台梭利班
级的活动,但这只不过是一些小例子,关键是希
望你能从中受
导语
汇聚20年一线教学经验,国际知名蒙台梭利教育专家畅销读本。
一本书快速掌握蒙氏理念及实用方法。
打破蒙氏原典的厚重晦涩,提炼蒙氏教育精髓,还原成通俗语言,娓娓道来,从起源故事、核心理念,到学校和家庭的经典实用案例,200页带你读懂风靡百年的蒙氏教育。
《蒙台梭利家庭方案》作者、“在家蒙氏”领军人尹亚楠专业译作,时隔8年,倾心修订,重装上市。
AMI环球大使安德烈?罗伯弗洛伊德、AMI中国隶属协会创始人陈爱娣、亲子教育专家陈禾联袂作序,心元儿童之家校长张爱民鼎力推荐。
湛庐文化出品。
书评(媒体评论)
本书作者夏洛特·普桑是法国知名的蒙台梭利教育专
家,也是经验丰富蒙台梭利幼儿园的园长,更是蒙台梭利
幼儿园小朋友的家长。因此,普桑这本书不仅仅是为教师
而写,也是为家长而写。许多家长对蒙台梭利教育的误解
,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得到澄清,同时家长还能进一步了
解如何配合蒙台梭利幼儿园,引导孩子进行全面的学习。
陈禾
亲子教育专家
我希望读者在阅读这本凝聚了作者不少心血的书时,
能和我一样,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对孩子绵绵不尽
的爱意。正是这份爱,让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生生不息,薪
火相传。
陈爱娣
国际蒙台梭利协会中国隶属协会创始人
  蒙台梭利教育体系博大精深,但众多原著的译作
常失之于语言不够通俗,而一些诠释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
图书,作者又往往未接受过国际化、专业化的培训。普桑
女士的这本书不仅秉承国际蒙台梭利协会的培训体系,条
理清晰地呈现了精华内容,尤其难得的是,它通俗易懂、
娓娓道来,非常值得向关心儿童成长规律、愿意深入了解
蒙台梭利教育的家长隆重推荐!
  张爱民
心元儿童之家总校长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孩子身上拥有超越成
年人的能力和潜质。想象一下每个年轻人都自信、开朗、
无畏、充满创造力的世界吧!这样的世界是完全可能的,
这本书就是实现这种可能的答案之所在。
安德烈·罗伯弗洛伊德
国际蒙台梭利协会前主席、环球大使
精彩页
准备一个自由的环境
在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中,自由是最基础的概念,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蒙台梭利教育理念认为,孩子有与生俱来的任务,有自己成长的规律。孩子只有在能够自由选择满足他本能的活动中才能得到成长,而这种自由选择,也只有在为他准备的环境中才能实现。这也就是要很仔细地为孩子准备环境的原因。
蒙台梭利曾写道:
不是将孩子弃之不管,随便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要给他准备一个可以让他自由发展的环境。
这种自由,也不是没有任何限制的自由。自由会在每个孩子身上逐渐建构。内在的自由要在一种灵活的、适应个人的,而且始终如一的环境中才能得到发展。给孩子没有边界的自由,比没有自由更可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并不是自由,如果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孩子最终就会被隔离、被监禁。自由的孩子,是那种可以在一个属于他的有规则的环境中自由自在发展的孩子。这样,才可以帮助孩子变得自立、有责任感。不要让他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尊重规则是基本的要求,我们应该清楚地告诉孩子这些规则。每个人的自由,都会被别人的自由所限制。
不是说只要给孩子自由就足够了。孩子只有在成人的关怀下,在为他用心准备的环境中,才能得到发展。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独立,然而,为了独立,就先要有依赖。在孩子依赖成年人期间,需要在成年人和孩子之间建立一种完全相互信赖的关系,这是孩子安全感的基础。从那时起,孩子知道他总能依赖这个人。他知道他能够相信别人,相信生活,就是这种信赖感,给予他独立的力量。独立是介于孤立和依赖之间的状态,父母和教育者应该帮孩子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
根据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孩子要通过自由选择而学习。为此,蒙台梭利在她的教育法中推广了“自由选择”这个概念。自由选择激发了孩子的动力,这对于通往内在的自由和自律是非常有益的。
这种在规则范围内的自由,相对于某些传统学校所能给的自由来说,已经非常多了。蒙台梭利教室就是一个能够自由行动、自由交流的地方,当然,这种自由必须得在一定的规则内,在尊重这个工作环境的前提下存在。
自由选择教具
蒙台梭利教室里有促进孩子发展的教具,孩子可以很方便地在架子上取用自己想使用的教具,处于不同敏感期的孩子可以自由地选择。孩子在同一时间的需求并不一样,拿到教具后,他们可以随意练习很长时间。我们看到一些孩子为选择教具而寻寻觅觅、犹犹豫豫;另一些孩子则确切地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他们早上一来到学校,就径直走向之前就想好的教具。这跟时间有关,跟孩子的个性有关,或者跟他们的发展阶段有关。
教具想用多久就用多久,但是必须在用完之后放回原来的地方。如果这个教具不在原本该在的地方,就不要使用,即使这个教具放在桌子上没人用,那有可能是使用这个教具的孩子中途离开了一段时间。
自由选择只受一个条件的限制,那就是只有在和教师一起操作过这个教具后,孩子才有权利使用。因为除了个别教具之外,对大多数教具来说,使用前的讲解很有必要,孩子要先学会怎样正确地使用它。一旦教师讲解过一个教具的用法,孩子就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探索它,但前提是不能搞破坏。
自由交流
孩子在蒙台梭利教室里可以自由说话,但是声调要很低,不能打扰别人。尤其不能打扰正在专心工作的同伴,更不能打扰正在给别的孩子讲解教具的教师。我们要让孩子养成一个习惯:将一只手轻轻地放在教师的肩上,就表明他想和教师说话。只要孩子还有需要,教师就要在忙完之后尽可能地去询问这个孩子。孩子可以轻松习得这些有教养的、尊重别人的行为习惯。
自由行动
在蒙台梭利教育环境中,孩子可以随意走动,但是要控制动作,保持安静。他要先学习怎样尽可能小声地搬动一把椅子,甚至抬起一张桌子;他不能在工作毯上走动;他还要学会轻轻地关门,小心地放置东西,有时候甚至需要踮起脚尖来走路,不发出一点儿声响!正是因为有这些行动的自由,孩子才能得到成长。孩子能够控制动作,由此就能够学会自我控制、自律和专注。孩子通过行为来实现自我建构,蒙台梭利称其为“智力行为”。
即使孩子有很大的自由空间,蒙台梭利教室也安静得能听到虫子飞的声音。因为这个纪律来自孩子的内心。我们常常看到传统课堂由教师维持纪律,教师在时,教室里很安静;但教师一走,教室里就跟炸了锅似的,但蒙台梭利教室不是这样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