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这些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而医疗装备正是这些新技术集中应用的载体。 本书介绍的是医用设备的安全防护,安全性是高质量医疗设备的最基本体现,本书有助于医疗设备(系统)相关从业人员建立安全防护的理念和知识,侧重阐述如何实现安全,与医用电气设备安全标准解读不完全相同,希望本书能给读者在安全防护理念的建立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安全防护理念 第一节 危险的来源 第二节 安全防护措施 第三章 医用电气设备的分类 第一节 防电击类型分类 第二节 应用部分防电击程度的分类 第三节 对外壳防护程度的分类 第四节 运行模式分类 第四章 接地 第一节 保护接地 第二节 功能接地 第五章 漏电流的限制 第一节 电流对人体的效应 第二节 漏电流限值的确定 第三节 漏电流产生的方式 第四节 漏电流的测量 第六章 绝缘 第一节 影响绝缘的因素 第二节 固体绝缘 第三节 电介质强度试验 第四节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第五节 范例 第七章 机械危险的防护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运动部件的防护 第三节 不稳定性的防护 第四节 压力容器及受压部件 第五节 支承和悬挂系统的防护 第六节 其他机械防护 第七节 范例 第八章 辐射防护 第一节 X射线辐射防护 第二节 微波辐射的防护 第三节 红外辐射的防护 第四节 紫外辐射的防护 第九章 温度防护 第一节 设备表面超温 第二节 设备内部部件超温 第三节 温度测量 第十章 报警系统 第一节 报警状态 第二节 报警信号 第三节 报警预设及限值 第四节 分布式报警系统 第十一章 可编程医用电气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开发生命周期的活动文档化 第三节 关于可编程医用电气系统实施GB/T 25000.51的要求 第十二章 可靠性和可用性 第一节 可靠性 第二节 医疗器械可用性评价 第十三章 风险管理 第一节 概念的确立 第二节 结构 第三节 风险分析 第四节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第五节 综合剩余风险的评价 第六节 风险管理报告和生产后的信息 第七节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 第十四章 特定的安全防护 第一节 血液净化设备 第二节 超声诊断设备 第三节 呼吸机 第四节 高频手术设备 第五节 医用激光设备 第六节 多参数监护仪 第七节 可穿戴医疗设备 第八节 家用医疗器械 第十五章 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防护 第一节 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范围 第二节 与医用电气设备的区别 第三节 特定的安全防护 第十六章 范例及问答 第一节 安全设计范例 第二节 使用过程范例 第三节 安全标准问题的理解 第十七章 电磁兼容 第一节 发射试验 第二节 抗扰度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