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京剧和梅兰芳/海外中国戏曲研究译丛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作者 (日)村田乌江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由“梅兰芳小史”“中国京剧概要”“京剧的欣赏方法”“剧中的梅兰芳”“梅郎评”“常演剧本概要”“梅郎杂话”“名曲原本”“咏梅集”九个部分组成,正文前附有冯耿光、罗惇曧、大仓喜八郎、龙居赖三的题字和梁士诒、李宣倜的题辞,还有听花散人、乌江散人的序和梅兰芳的大量经典戏装照。通过此书,我们可以了解梅兰芳的生平,可以看到梅兰芳为京剧艺术的发展所付出的努力,可以看到梅兰芳成功背后强大的团队支持,可以了解中国京剧的相关知识和诸多经典的剧目,可以看到梅兰芳的绝代风华以及时人眼中梅兰芳的经典形象,也可以了解中日戏剧的相同和差异。
作者简介
张西艳,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学博士、博士后,曾任京都大学外国人共同研究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现任东华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日文学关系、日本汉学(中国学)。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出版专著1部、译著1部,发表论文、译文30余篇。
目录
名人题字
1.冯耿光题字
2.罗惇曧题字
3.大仓喜八郎题字
4.龙居赖三题字
名人题辞
1.梁士诒题辞
2.李宣倜题辞
名人序
1.听花散人序
2.乌江散人序
梅兰芳写真
一、梅兰芳小史
1.幽燕歌舞之地与梅兰芳的成长
2.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满城士女为之神魂颠倒
3.由新戏研究而产生的中国艺坛明星
二、中国京剧概要
1.沿革
2.曲种
3.角色
4.剧种
5.演出剧目和脚本
6.新剧
7.舞台背景
三、京剧的欣赏方法
四、剧中的梅兰芳
五、梅郎评
1.春柳旧主的梅郎评
2.谷崎润一郎的梅郎观
3.张豂子之评
4.美国公使和美国人的评论
5.龙居枯山的梅郎观
六、常演剧本概要
1.《黛玉葬花》
2.《天女散花》
3.《嫦娥奔月》
4.《游园惊梦》
5.《晴雯撕扇》(又名《千金一笑》)
6.《尼姑思凡》
7.《御碑亭》
8.《佳期拷红》
9.《贵妃醉酒》(又名《百花亭》)
10.《春香闹学》
11.《女起解》
12.《玉堂春》
13.《武家坡》
14.《汾河湾》
15.《游龙戏凤》
16.《金山寺》
17.《虹霓关》
18.《奇双会》
19.《琴挑》
20.《木兰从军》
21.《宇宙锋》
七、梅郎杂话
1.兰芳之剧目
2.女伶刘喜奎与兰芳
3.名士张謇之画扇
4.王闿运之诗
5.兰芳与苏三
6.御碑亭之诗
7.浔阳送别之图
8.守身如玉
9.多趣的兰芳
10.牵牛花之缘
11.写真照片与美国人
12.洛阳纸贵
13.梅兰芳的弟子
14.名士与佳人
八、名曲原本
1.《黛玉葬花》五幕
2.《嫦娥奔月》九幕
3.《天女散花》四幕
九、咏梅集
1.葬花曲为梅郎而作
2.博道人招观梅兰芳演《黛玉葬花》新剧
3.《天女散花》曲为梅郎作
4.和天琴老人散花曲
5.梅郎曲
6.观梅郎《天女散花》剧
7.梅郎生日赋赠
8.题梅郎小像置林溪精舍
9.重赠梅郎五绝句
10.七月十三日寄浣华
11.霓裳中序第一
12.观梅郎演《木兰从军》新剧调寄小梅花
13.上海晤梅浣华
14.李释戡《天女散花》剧本题词
15.题李释戡《天女散花》剧本
16.题《天女散花》剧本
17.题《天女散花》剧本
18.题释戡少将《天女散花》剧本
19.为畹华题《天女散花》曲本并示释戡
20.瘿公观梅郎《天女散花》剧作歌有一剧压千场之语柬以此诗
21.偶题
22.梅郎放鸽歌
23.观梅郎《麻姑献寿》剧戏作
24.赋牵牛花有序
25.观梅郎演《黛玉葬花》曲
26.赠梅畹华
序言
京剧是中国四大国粹之
一,而梅兰芳则是京剧“四
大名旦”之首,是当之无愧
的京剧艺术表演大师。作为
中国京剧历史上的标志性人
物,梅兰芳将中国传统文化
融入他的京剧艺术表演,创
造了大量优秀的剧目。作为
我国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
先驱,梅兰芳先后赴日本、
美国、苏联演出,为京剧等
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作出
了突出的贡献。
梅兰芳曾三次赴日本演
出,第一次赴日本演出的时
间是1919年。梅兰芳在《
东游记》中写道:“第一次
访日的目的,主要并不是从
经济观点着眼的,这仅仅是
我企图传播中国古典艺术的
第一炮。由于剧团同志们的
共同努力,居然得到日本人
民的欢迎,因此我才有信心
进一步再往欧美各国旅行演
出。”由此,我们可以明确
,梅兰芳赴日演出的主要目
的在于传播中国古典艺术。
而且,第一次赴日演出的成
功,为梅兰芳之后远赴欧美
演出增强了信心。当然,这
一成功离不开剧团同志们的
共同努力,其中一位日本媒
体人士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
视的,他就是在梅兰芳首次
赴日演出期间全程担任向导
的村田乌江。
村田乌江即《中国京剧
和梅兰芳》一书的作者,名
孜郎,号乌江,在书序中署
名乌江散人,日本九州人,
1912年与波多野乾一同期
毕业于上海东亚同文书院,
1919年时任大阪每日新闻
社上海分社社长,1945年
于上海离世。在日本著名作
家芥川龙之介的《上海游记
》中,经常会出现村田乌江
的身影。“中国戏曲的特色
,首先在于伴奏乐曲的音响
是高亢的,吵闹得超乎想象
……说实话,在我还没有习
惯之前,我总是用双手按着
耳朵。不这样,实在没法待
下去。我们这位村田乌江君
,可完全不一样。据他说,
只要伴奏的锣鼓声稍稍平稳
下来,他就觉得不过瘾。而
且,据他说,不仅如此,即
使在戏园子外面,只要一听
这锣鼓声,就能大致猜出是
在上演哪一出戏。‘那锣鼓
的响声,可好听啦!’每当
听他这么说时,我甚至怀疑
这位仁兄神经莫非有毛病。
”“那么一个人看场戏要花多
少钱呢?我想……我这里用
了‘我想’,是因为每次看戏
,都是村田君付账,他老是
不让我付钱。”“拿我来说,
在观赏一出戏的整个过程中
,我一直让村田君给我讲解
戏中的故事,或演员的名字
、唱词的内容等。”通过芥
川龙之介的描述,我们可以
想象村田乌江的戏迷形象。
作为一名媒体人士,尤其是
作为梅兰芳的铁杆戏迷,村
田乌江从1918年就开始撰
写《中国京剧和梅兰芳》一
书,并于1919年5月1日——
梅兰芳在东京帝国剧场开演
当日在日本发行,为中国京
剧和梅兰芳在日本的宣传作
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京剧和梅兰芳》
一书由“梅兰芳小史”“中国
京剧概要”“京剧的欣赏方法
”“剧中的梅兰芳”“梅郎评”“
常演剧本概要”“梅郎杂话”“
名曲原本”“咏梅集”九个部
分组成,正文前附有冯耿光
、罗惇曧、大仓喜八郎、龙
居赖三的题字和梁士诒、李
宣倜的题辞,还有听花散人
、乌江散人的序和梅兰芳的
大量经典戏装照。通过此书
,我们可以了解梅兰芳的生
平,可以看到梅兰芳为京剧
艺术的发展所付出的努力,
可以看到梅兰芳成功背后强
大的团队支持,可以了解中
国京剧的相关知识和诸多经
典的剧目,可以看到梅兰芳
的绝代风华以及时人眼中梅
兰芳的经典形象,也可以了
解中日戏剧的相同和差异。
关于《中国京剧和梅兰
芳》一书,我国学者么书仪
、李莉薇、李玲、秦刚等分
别在《晚清戏曲的变革》《
村田乌江与《中国剧和梅兰
芳》》、《品梅记》(译著
)、《芥川龙之介与日本在
华“戏通”》等作品中有或详
或简的介绍或论述。李莉薇
指出此书是“海外最早期关
注京剧的珍贵资料”,是“海
外第一本较全面介绍梅兰芳
的专著”,是“日本国内比较
完整地介绍中国戏曲的专著
”,也是“日本最早正式介绍
梅兰芳的专著”。秦刚指出
此书是“在日出版的最早的
一部完整介绍中国京剧的著
作”。《中国京剧和梅兰芳
》一书于1919年由日本玄
文社出版,已经过去了一百
余年。百余年来,中国京剧
和梅兰芳在海外产生了很大
的影响。在推动中国京剧和
梅兰芳走向海外的过程中,
此书的作用自然不可埋没。
在翻译此书的过程中,
译者根据书中的内容,结合
前人的研究和节译,认为书
名译为《中国京剧和梅兰芳
》更为贴切。书中日文原文
存在的个别小错误,有的直
接在译文中作了修改,有的
在脚注中作了说明。鉴于此
书作为珍贵史料的价值,译
者对原文中出现的重要人物
都添加了脚注说明。译文和
“咏梅集”中个别句读的划分
难免会有不足和纰漏之处,
敬请批评指正!
张西艳2021年季夏 于东
华大学镜月湖畔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