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初版于1920年代,是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代表作,收录《超越愉悦原则》《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分析》《自我与本我》三篇文章。 为什么做事总喜欢拖延? 为什么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为什么一点小事没做好,就喜欢责怪自己? 这些习惯性的自我否定,本质上都是自我与本我在冲突。 弗洛伊德在书中,头一次描绘出人类内在的人格结构,讲清自我与本我究竟有何含义,如何影响我们日常行为和情绪,我们又该如何平衡它们,从而帮助人们洞察自我否定的根源。 读客《自我与本我(专家伴读版)》特邀心理学专家李孟潮专业导读、全书伴读,为读者讲解书中重要的概念,解析难点和重点,伴读者从头读到尾! 翻开本书,让弗洛伊德为你讲透自我与本我! 作者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出生于奥地利摩拉维亚一个犹太人家庭,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恋母情结”,“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等概念,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精神分析学始终坚持将性(爱)本能视为人类一切行为的主要动机,从上世纪以来就一直在学术界以及社会上颇具争议。因此,弗洛伊德一生毁誉参半,很难评判他在历史上的地位。有人认为他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也有人将他视为“欺世盗名的江湖骗子”、“变态色情狂”。 2000年,英国BBC将弗洛伊德与爱因斯坦、笛卡尔、牛顿、达尔文、康德、马克思、黑格尔、马克斯韦尔、阿奎那评选为千年来的十大伟人。 目录 直面心灵,遇见内在的自己(李孟潮) 第1篇 超越愉悦原则 【三颗钻专家伴读】(李孟潮) 第2篇 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分析 【三颗钻专家伴读】(李孟潮) 第3篇 自我与本我 【三颗钻专家伴读】(李孟潮) 重绘人类心灵地图的心理学大师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发展简史 序言 直面心灵,遇见内在的 自己 李孟潮 1.导言 从事心理治疗行业的这 些年,收到编辑邀请译介弗 洛伊德的书也有数次,都一 一婉拒了。主要有以下两个 原因: 其一,弗洛伊德的著作 ,翻译也好,介绍也好,难 度太大,往往是出力不讨好 。别的不说,就其行文逻辑 而言,既如博尔赫斯的小说 《小径分岔的花园》,又如 科幻电影中的多重宇宙故事 线,时不时要烧坏读者 的“CPU”(中央处理器)。 其二,弗洛伊德的作品 在由德文翻译为英文的过程 中,产生了较多差异。这种 差异让有些人产生了微小差 异的自恋[1],动辄因为微 小差异就把译介者送上“审 判席”。 时至今日,我开始回顾 ,对当年的自己——青年时 期的李孟潮进行了心理分析 ,发现现在我的这两大理由 都发生了改变: 其一,出力不讨好的关 键在于你想要讨好别人。人 生苦短,“出力”本来就够辛 苦了,还要去讨好别人,岂 不是苦上加苦?只要自己出 的这把力气,对得起头顶的 星空和内心的理想就好了。 其二,微小差异自恋者 真正讨厌的,是自己既非无 所不能又非无比可爱。我们 可以培养自己“被讨厌的勇 气”,对无能和丑陋的自己 充满无条件关爱。 所以,这次我欣然接受 邀请,为《自我与本我》一 书写导读和全书伴读。 本书收录了《超越愉悦 原则》《群体心理学与自我 分析》《自我与本我》三篇 文章,阅读它们的意义在于 “悟道”,帮助读者直面自己 的心灵:心灵从何而来?心 灵如何构成?心灵如何发展 ,去往何方?当我们了解了 心灵发展的来龙去脉后,就 会具有四种积极的心态,分 别是理解、接纳、放松和平 静,可以静观内心世界爱恨 情仇,笑看外在世界风云起 伏。 我们可以简单总结书中 三篇文章的悟道意义: 《超越愉悦原则》让人 领悟到生死相随,生之本能 和死之本能是生命内在的两 种力量。人们经常求生得死 ,向死求生,逐乐而死,所 谓“不作不死”。比如我们会 看到一些人美食成瘾,成瘾 背后其实是弗洛伊德所说的 “死之本能”在起作用。从这 个角度看,美食不单单是愉 悦的来源,更可能导致死亡 。 《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分 析》让人领悟到群体愚蠢而 疯狂,而自我又必须认同群 体而苟且偷生。比如现在很 多上班族每天加班加点工作 ,久而久之,大家发现班是 加不完的,但是领导和周围 的人都在加班,处于群体中 的个体只能跟着加班。直到 了解了群体与自我的关系, 大家才突然发现,自己之所 以埋头加班,是因为自己从 来没有质疑过群体。意识到 这一点后,有的人很快就看 清了群体的疯狂和愚蠢,产 生了弗洛伊德式的领悟,看 到了天天加班其实更多的是 在屈从于群体的意志。 《自我与本我》让人领 悟到自我是个傀儡,必然充 满内心冲突,焦虑不安。万 一有朝一日你发现自己的自 我不焦虑、不冲突了,那就 出大问题了——要么是你超 脱了,要么是你生病了。 生活中,我们也看到, 有的人虽然生活优渥、职场 得意,但是仍然时不时感到 焦虑。这种焦虑不安的状态 ,既有《超越愉悦原则》中 谈到的问题,也有《群体心 理学与自我分析》中谈到的 问题,还有《自我与本我》 中谈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 ,读者阅读完本书后会发现 ,只要我们有弗洛伊德说的 心灵结构,就必然会有焦虑 ,而我们的苦恼来自我们天 真地期望自己没有焦虑。 可以说,正是本书收录 的三篇文章帮助弗洛伊德建 构了精神分析元心理学,后 来的心理咨询师通过学习这 三篇文章的内容、帮助了大 量病患,完成了心理治疗一 心理咨询一心理分析这三个 阶段的成长。所以它们被称 为弗洛伊德元心理学模型“ 老三篇”。当然、它们既值 得心理咨询师研究,也适合 非专业读者提升心性。为了 协助读者更好地消化这三篇 文章的内容,本书导读和伴 读都期望以较为简单、直白 的方式,来总结相关内容。 …… 这个时期的内心冲突, 在于如何整合自体与社会的 亲近感和隔绝感。他需要学 会的防御机制是升华和人格 面具认同。升华,是指把爱 本能和死之本能,以各种不 太有性欲化、不太有攻击性 的方式表达出来。在超我发 展这方面,他应该具有道德 推理和道德反思的能力,比 如他开始理解,法律是一种 社会契约,而非铁板一块。 第七阶段为中年期:在 人生的前五个阶段,一个人 生活的客体世界,可以用客 体关系“六老”来总结,这所 有的客体都是形象客体,都 是人类客体。 随着人近中年,“客体” 增加了三组抽象的客体,分 别是社会、家国和宇宙。在 爱本能的驱动下,自体认同 一个具有繁衍生息感的中年 人,他想要在进入老年之前 ,让自我的潜能得到充分发 挥,即所谓自我实现的本能 。而在相反的情况下,他会 认为他的客体世界充满了“ 吸血鬼”。 有一部分中年人的超我 中的道德可以发展到“普适 价值”水平,但研究发现, 只有少数人能够稳定地留在 这个阶段。 第八阶段为老年期:老 年人要整合内心冲 导语 习惯性否定自己的人,其实是自我与本我在冲突! 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集大成之作,影响了20世纪人类自我认知的方式。 独创专家伴读:李孟潮(著名精神科医师、拥有26年从业经验)倾情导读+全书伴读,每章一篇,全面解析本书重点和难点。 全新德语直译:心理学专业译者德文直译,准确性高、流畅好读。 手绘思维导图:一图讲透自我与本我间的复杂关系。 全新人物小传:还原一个被误读百年的真实弗洛伊德。 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简史图。 附独创精美书签:精选弗洛伊德一句流传百年的金句。 精彩页 超越愉悦原则 我们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毫不迟疑地假定,心灵过程受到愉悦原则的自动调节。换句话说,我们相信,每当心灵过程被不愉悦的紧张所刺激,就一定会朝着使这种紧张退化的方向发展,即避免不愉快或获得愉快。从这一角度看我们所研究的心灵过程,就会引入一种经济的观点。我们认为,基于地形因素和动力学因素,再加上这种经济因素,就可以构成我们目前能想象到的最完整的论述,这才配得上元心理学(metapsychologische)的名义。 我们并没有兴趣去考察愉悦原则的建立与某种由历史决定的哲学体系有什么关系,而只是为了描述和解释精神分析领域日常观察的事实才提出这一猜测性假设。精神分析工作并不以开创性和独创性为目标,而我们之所以会提出愉悦原则,是因为它给我们的印象明显到了不可能忽视的程度。不过,倘若任何一门暂学或心理学可以告诉我们对人们至关重要的愉悦和厌恶感觉究竟有何意义,我们一定乐于采纳。可惜我们并没有找到任何有用的理论。这是心灵生活中最黑暗、最难以接近的领域,如果必须触及,我认为最宽松的假设是最好的。我们决定把愉悦(Lust)和厌恶(Unlust)与心灵生活中现有的——并且不以任何方式结合的——兴奋量联系起来,并认为二者以这样的方式相联系:厌恶对应于兴奋量的增加,而愉悦对应于兴奋量的减少。这里所说的并不是感觉强度与兴奋量变化之间的简单关系,更不是一种基于心理生理学经验的直接比例关系;对感受起决定性作用的,可能是在一定时间内兴奋量增加或减少的幅度。关于这些问题,实验或许能够派上用场,但是对于精神分析师而言,如果我们没有观察到非常具体的现象,就不应当进一步研究这些问题。 然而,一位具有深刻洞察力的研究者——费希纳(Fechner)—对愉悦和厌恶的看法基本上与我们从精神分析工作中得出的结论一致,这着实令人无法忽略。费希纳在一篇短小的论文中阐述了他的观点。该论文的题目为《关于有机体的创造史与发展史的一些想法》(“Einige Ideen zur Schopfungs-und Entwicklungsgeschichte der Organismen”),发表于1873年。文中写道:“只要有意识的冲动总是与愉悦或厌恶有关,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愉悦或厌恶与稳定和不稳定条件有着心理物理关系,基于此,就产生了这样的假设(我将在别处更详细地阐述这一假设),即每一个超过意识阈限的心理物理运动,如果在超过一定限度的同时伴随着愉悦,就会接近完全稳定;如果在超过一定限度的同时伴随着厌恶,就会偏离完全稳定。而这两个限度之间的区域可以被称为愉悦与厌恶的质变阈限,在这里存在着某种广度的审美上的冷漠……” 那些使我们相信愉悦原则在心灵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事实,也体现在这一假设中:心灵装置会尽量把存在于其中的兴奋量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至少不能任之上升。这只是换了一种说法而已,如果心灵装置能够保持低水平的兴奋,那么任何倾向于使兴奋水平上升的事物都被视作将造成功能失调,即让人感到厌恶。愉悦原则建立在恒存原则的基础上,其实,恒存原则也是根据那些让我们不得不接受愉悦原则的事实而被推断出来的。如果进行更细致的讨论,我们还将发现,这里假设的心灵装置的作用,其实是费希纳所说的“稳定倾向原则”的特例,该原则把愉悦与厌恶的感觉联系在一起。 但是,我们必须指出,所谓愉悦原则在心灵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说法,实际上并不正确。如果这种说法正确,那么我们的绝大多数心灵过程都必须伴随或产生愉悦,但是这完全不符合最普遍的经验。所以只可能是这样,即精神中存在一种强烈的愉悦原则倾向,而它同时受到某些其他力量或因素的抵抗,因此最终的结果并不总能够体现愉悦原则倾向。我们可以参考费希纳的评论(1873年):“由于朝向目标的倾向并不意味着目标的达成,而且目标的达成通常也只是近似而已……”那么,我们现在可以回到愉悦原则在哪些情况下会受到阻碍的问题上,这是我们所熟悉的安全领域,可以充分利用精神分析的经验来寻找答案。 P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