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齐法家源流研究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黄辉明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专门系统研究齐法家的著作,力图重新界定齐法家并明确其代表人物,揭示齐法家由道入法的发展逻辑和道法结合的思想特征。齐法家出自稷下黄老而尚法,可称道法家。管仲是其先驱,代表人物是稷下先生淳于髡、慎到、田骈、尹文,邹忌是实践者。齐法家以道论法,以民为本,主张无为法治,反对严刑峻法。齐法家的实质法治与晋秦法家的形式法治代表着先秦两种法治类型,二者相得益彰,是中国现代法治建设的宝贵本土资源。
作者简介
黄辉明,男,1968年生,安徽桐城人,法学博士,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现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法政部教授,兼江苏省法律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法律史和宪法。著《晋法家源流研究》《西方制宪权法理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省部级课题。
目录
导论 齐法家概念及其代表人物的界定
一 以地域标准划分齐法家与晋秦法家的分类方法及其不足
二 以学派性质重新界定齐法家与晋秦法家
第一章 齐法家的源头
第一节 齐法家的历史文化背景
一 先秦地域文化
二 齐文化的奠基
三 齐文化的精神
第二节 齐法家的实践源头
一 齐法家先驱管仲
二 管仲变法
三 晋秦法家的变法运动
第三节 齐法家的理论渊源
一 老子的道家思想:贵无
二 道家的分化:性命与政治
三 《黄帝四经》的黄老思想:道生法
第二章 稷下争鸣与齐法家的形成
第一节 齐法家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 田氏代齐
二 稷下学宫的兴起
第二节 稷下学宫的百家争鸣
一 诸子百家的由来
二 稷下先生及学术流派简介
三 稷下学官百家争鸣的典型案例
四 孟子与稷下先生的人性论辩
第三节 齐法家的形成
一 齐法家是道法结合的产物
二 齐法家形成的标志:《管子》成书
三 稷下著作及稷下学发展脉络
四 齐法家代表人物界定
第三章 齐法家的法治思想
第一节 齐法家整体的法治思想:《管子》
一 齐法家的法治理念
二 齐法家的法治方式
三 齐法家的慎战思想
四 齐法家崇道融儒反对重刑
第二节 齐法家个体的法治思想
一 淳于髡的法治思想
二 慎到的法治思想
三 田骈的法治思想
四 尹文的法治思想
第四章 齐法家的法治实践
第一节 威宣之治及其成功要素
一 威宣之治
二 威宣之治的成功要素
第二节 邹忌修法
一 广开言路,尊贤纳士
二 谨修法律,实行法治
三 邹忌慎战主和
第三节 补充:齐国的法制
一 齐国政制
二 齐国的商业习俗
三 齐国的刑罚制度
第五章 齐法家的衰落与分化
第一节 为何统一天下的是秦国而不是齐国?
第二节 齐国与齐法家的衰落
一 五国伐齐与齐国的衰落
二 稷下学宫及齐法家的衰落
三 齐国衰落的思想文化原因
四 齐国衰落的体制原因
第三节 荀子对齐法家的改造与齐法家的分化
一 荀子对齐法家的批判
二 荀子对齐法家的改造:引儒济法
三 齐法家的分化
第六章 齐法家思想的总体评价
第一节 齐法家的演变与特征
一 齐法家的演变逻辑
二 齐法家的思想特征
第二节 齐法家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一 齐法家的历史进步性
二 齐法家的历史局限性
第三节 先秦法家两种法治类型
一 晋秦法家的形式法治
二 齐法家的实质法治
第七章 齐法家的历史影响与当代意义
第一节 齐法家思想的历史影响
一 齐法家思想在秦汉之际的传承
二 《淮南子》对齐法家思想的发展
三 齐法家思想在汉初的实践
四 儒道之争与齐法家思想的终止
第二节 齐法家思想的当代意义
一 法律与道德相结合,制定良法
二 无为与有为相结合,依法治国
三 以民为本,追求共同富裕
四 兼容并蓄,推进国学文化复兴
五 胸怀天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附表
附表1 晋秦法家与齐法家对照表
附表2 稷下学士生卒年及派系一览表
附表3 稷下学士著作一览表
附表4 稷下学宫大事年表
参考书目
后记
序言
建设中国式现代法治要
借鉴古代法治经验。习近平
总书记指出:“要传承中华
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晋秦
法家和齐法家是先秦法治思
想的两大资源,晋秦法家以
变法著称,齐法家以立论见
长,两者在多方面显著不同
,对中国法治建设具有借鉴
意义。人们对晋秦法家(或
称晋法家)耳熟能详,却对
齐法家知之不详,这并不是
因为齐法家不重要,而是与
学界长期以来对齐法家研究
的相对不足有很大关系,因
此应该加强对齐法家的深入
研究。本书依据学派性质而
非国籍重新界定齐法家及其
代表人物,并将齐法家放到
稷下学术史中去考察,紧紧
抓住齐法家“由道入法”的发
展逻辑和“道法结合”的思想
特征,系统梳理了齐法家思
想史。
一 对法家进行重新划分
,并对齐法家代表人物进行
明确认定
本书突破传统的法、术
、势三派分类研究方法,从
晋秦法家与齐法家的二分法
入手研究齐法家。学界一般
以地域(国籍)标准来界定
晋秦法家与齐法家及其代表
人物,将法家法、术、势三
派著名代表人物商鞅、慎到
和申不害及韩非、李斯全部
归于晋秦法家,而齐法家除
了春秋时代的先驱管仲外,
在战国时代没有明确的代表
人物,这与战国时期晋、齐
法家并驾齐驱的地位是不相
称的,也不利于深入研究晋
秦法家与齐法家的区别。
故本书提出以学派性质
而非国籍来重新界定齐法家
及其代表人物。齐法家一般
出自黄老而尚法,是道法结
合的产物。慎到虽然是赵国
人,但不宜归入晋秦法家,
作为著名的稷下学者,慎到
出自黄老而主张法治,应归
于齐法家;与慎到齐名的田
骈,本于黄老而主张法治,
还有由道至名、由名至法的
尹文也应列入齐法家;再加
上推崇管仲的淳于髡和齐法
家的主要实践者邹忌。这样
,齐法家的代表人物就比较
明晰了,从而解决了长期以
来齐法家代表人物不明确的
问题。因此,这种新的划分
方法,调整并充实了晋、齐
两大法家阵营,比较符合历
史的原貌,对深入推进法家
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 揭示齐法家思想源头
和形成过程
齐文化是具有鲜明地域
特色的商业文化,尚自然,
重功利,孕育出了齐法家。
齐法家的实践源头是其先驱
管仲的变法实践以及晋秦法
家变法运动的经验教训;齐
法家的理论源头是道家尚自
然的无为而治思想。黄老学
是道家思想在稷下的发展,
齐法家由黄老道家转化而来

与晋秦法家单纯功利主
义法治思想不同,齐法家法
治理论的指导思想是道家的
无为主义思想。只不过道家
的无为而治更多停留在形而
上的观念层面,没有一套切
实可行的操作方案;而齐法
家的法治正是为践行道家无
为而治而设计的操作方案。
道家的守道无为与法家的守
法而为都有客观主义倾向,
具有天然的吻合性。
齐法家形成的路径是由
道入人法,在稷下学宫百家
争鸣中形成的。稷下学士运
用黄老思想研究管仲治国经
验形成齐法家思想。稷下学
宫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主场所
,黄老学是田齐官方哲学,
为稷下主流学派。稷下学者
祖述黄老,传道家无为之道
;杨墨等各派门徒纷纷来归
,推动黄老学不断向前发展
;慎到、田骈、尹文等以道
论法,将无为主义与功利主
义相结合,主张无为法治,
形成了齐法家思想。齐法家
上接黄老下启荀子,《管子
》成书是齐法家形成的标志

三 深入挖掘齐法家的法
治思想及其法治实践
齐法家的思想特征是道
法结合,集中反映在集体创
作的官方著作《管子》和私
人著作《慎子》《尹文子》
等书以及其他古代文献记载
之中。齐法家法治理念包括
自然法思想、民本主义价值
观和功利主义人性论。首先
,齐法家提出自然法思想,
以道论法;其次,齐法家提
倡民本主义价值本位,以民
为本,从民所欲,藏富于民
,追求均富;最后,齐法家
主张功利主义人性论,认为
法治要因循人性,贯彻功利
主义原则。可见,齐法家以
民本主义为价值本位,将道
家无为主义与法家功利主义
相结合,以法治国,追求富
民强国。
齐法家的法治方式是无
为法治。齐法家从大道无为
出发,将道家无为而治转化
为任法而治。首先,齐法家
主张因道立法,令顺民心,
将国法与天道民心联系在一
起,反对重刑主义;其次,
齐法家主张令尊与君,要求
君主无为,守法而治。此外
,齐法家在文化政策方面是
包容和开放的,鼓励百家争
鸣;在对外关系上,齐法家
主张和平交往和自由通商。
可见齐法家在一系列治国政
策方面有着与晋秦法家不同
的鲜明特征。
邹忌是齐法家理论的重
要实践者,适应时代变化采
取了一系列修法革新措施,
修订法律,实行法治,鼓励
工商业,辅佐齐威王、齐宣
王实现威宣之治,使齐国成
为战国中期的强国。
四 阐述齐国和齐法家衰
落的原因及齐法家的分化
齐国采用齐法家法治方
式,成为战国中期能与秦国
相抗衡的强国,一度并称东
、西帝。除了军事外,齐国
经济文化等综合国力实则强
于秦国。然而,在五国伐齐
之后,齐国走向衰落,齐法
家也同时走向衰落,齐国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3:3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