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齐法家源流研究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黄辉明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专门系统研究齐法家的著作,力图重新界定齐法家并明确其代表人物,揭示齐法家由道入法的发展逻辑和道法结合的思想特征。齐法家出自稷下黄老而尚法,可称道法家。管仲是其先驱,代表人物是稷下先生淳于髡、慎到、田骈、尹文,邹忌是实践者。齐法家以道论法,以民为本,主张无为法治,反对严刑峻法。齐法家的实质法治与晋秦法家的形式法治代表着先秦两种法治类型,二者相得益彰,是中国现代法治建设的宝贵本土资源。 作者简介 黄辉明,男,1968年生,安徽桐城人,法学博士,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现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法政部教授,兼江苏省法律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法律史和宪法。著《晋法家源流研究》《西方制宪权法理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省部级课题。 目录 导论 齐法家概念及其代表人物的界定 一 以地域标准划分齐法家与晋秦法家的分类方法及其不足 二 以学派性质重新界定齐法家与晋秦法家 第一章 齐法家的源头 第一节 齐法家的历史文化背景 一 先秦地域文化 二 齐文化的奠基 三 齐文化的精神 第二节 齐法家的实践源头 一 齐法家先驱管仲 二 管仲变法 三 晋秦法家的变法运动 第三节 齐法家的理论渊源 一 老子的道家思想:贵无 二 道家的分化:性命与政治 三 《黄帝四经》的黄老思想:道生法 第二章 稷下争鸣与齐法家的形成 第一节 齐法家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 田氏代齐 二 稷下学宫的兴起 第二节 稷下学宫的百家争鸣 一 诸子百家的由来 二 稷下先生及学术流派简介 三 稷下学官百家争鸣的典型案例 四 孟子与稷下先生的人性论辩 第三节 齐法家的形成 一 齐法家是道法结合的产物 二 齐法家形成的标志:《管子》成书 三 稷下著作及稷下学发展脉络 四 齐法家代表人物界定 第三章 齐法家的法治思想 第一节 齐法家整体的法治思想:《管子》 一 齐法家的法治理念 二 齐法家的法治方式 三 齐法家的慎战思想 四 齐法家崇道融儒反对重刑 第二节 齐法家个体的法治思想 一 淳于髡的法治思想 二 慎到的法治思想 三 田骈的法治思想 四 尹文的法治思想 第四章 齐法家的法治实践 第一节 威宣之治及其成功要素 一 威宣之治 二 威宣之治的成功要素 第二节 邹忌修法 一 广开言路,尊贤纳士 二 谨修法律,实行法治 三 邹忌慎战主和 第三节 补充:齐国的法制 一 齐国政制 二 齐国的商业习俗 三 齐国的刑罚制度 第五章 齐法家的衰落与分化 第一节 为何统一天下的是秦国而不是齐国? 第二节 齐国与齐法家的衰落 一 五国伐齐与齐国的衰落 二 稷下学宫及齐法家的衰落 三 齐国衰落的思想文化原因 四 齐国衰落的体制原因 第三节 荀子对齐法家的改造与齐法家的分化 一 荀子对齐法家的批判 二 荀子对齐法家的改造:引儒济法 三 齐法家的分化 第六章 齐法家思想的总体评价 第一节 齐法家的演变与特征 一 齐法家的演变逻辑 二 齐法家的思想特征 第二节 齐法家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一 齐法家的历史进步性 二 齐法家的历史局限性 第三节 先秦法家两种法治类型 一 晋秦法家的形式法治 二 齐法家的实质法治 第七章 齐法家的历史影响与当代意义 第一节 齐法家思想的历史影响 一 齐法家思想在秦汉之际的传承 二 《淮南子》对齐法家思想的发展 三 齐法家思想在汉初的实践 四 儒道之争与齐法家思想的终止 第二节 齐法家思想的当代意义 一 法律与道德相结合,制定良法 二 无为与有为相结合,依法治国 三 以民为本,追求共同富裕 四 兼容并蓄,推进国学文化复兴 五 胸怀天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附表 附表1 晋秦法家与齐法家对照表 附表2 稷下学士生卒年及派系一览表 附表3 稷下学士著作一览表 附表4 稷下学宫大事年表 参考书目 后记 序言 建设中国式现代法治要 借鉴古代法治经验。习近平 总书记指出:“要传承中华 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晋秦 法家和齐法家是先秦法治思 想的两大资源,晋秦法家以 变法著称,齐法家以立论见 长,两者在多方面显著不同 ,对中国法治建设具有借鉴 意义。人们对晋秦法家(或 称晋法家)耳熟能详,却对 齐法家知之不详,这并不是 因为齐法家不重要,而是与 学界长期以来对齐法家研究 的相对不足有很大关系,因 此应该加强对齐法家的深入 研究。本书依据学派性质而 非国籍重新界定齐法家及其 代表人物,并将齐法家放到 稷下学术史中去考察,紧紧 抓住齐法家“由道入法”的发 展逻辑和“道法结合”的思想 特征,系统梳理了齐法家思 想史。 一 对法家进行重新划分 ,并对齐法家代表人物进行 明确认定 本书突破传统的法、术 、势三派分类研究方法,从 晋秦法家与齐法家的二分法 入手研究齐法家。学界一般 以地域(国籍)标准来界定 晋秦法家与齐法家及其代表 人物,将法家法、术、势三 派著名代表人物商鞅、慎到 和申不害及韩非、李斯全部 归于晋秦法家,而齐法家除 了春秋时代的先驱管仲外, 在战国时代没有明确的代表 人物,这与战国时期晋、齐 法家并驾齐驱的地位是不相 称的,也不利于深入研究晋 秦法家与齐法家的区别。 故本书提出以学派性质 而非国籍来重新界定齐法家 及其代表人物。齐法家一般 出自黄老而尚法,是道法结 合的产物。慎到虽然是赵国 人,但不宜归入晋秦法家, 作为著名的稷下学者,慎到 出自黄老而主张法治,应归 于齐法家;与慎到齐名的田 骈,本于黄老而主张法治, 还有由道至名、由名至法的 尹文也应列入齐法家;再加 上推崇管仲的淳于髡和齐法 家的主要实践者邹忌。这样 ,齐法家的代表人物就比较 明晰了,从而解决了长期以 来齐法家代表人物不明确的 问题。因此,这种新的划分 方法,调整并充实了晋、齐 两大法家阵营,比较符合历 史的原貌,对深入推进法家 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 揭示齐法家思想源头 和形成过程 齐文化是具有鲜明地域 特色的商业文化,尚自然, 重功利,孕育出了齐法家。 齐法家的实践源头是其先驱 管仲的变法实践以及晋秦法 家变法运动的经验教训;齐 法家的理论源头是道家尚自 然的无为而治思想。黄老学 是道家思想在稷下的发展, 齐法家由黄老道家转化而来 。 与晋秦法家单纯功利主 义法治思想不同,齐法家法 治理论的指导思想是道家的 无为主义思想。只不过道家 的无为而治更多停留在形而 上的观念层面,没有一套切 实可行的操作方案;而齐法 家的法治正是为践行道家无 为而治而设计的操作方案。 道家的守道无为与法家的守 法而为都有客观主义倾向, 具有天然的吻合性。 齐法家形成的路径是由 道入人法,在稷下学宫百家 争鸣中形成的。稷下学士运 用黄老思想研究管仲治国经 验形成齐法家思想。稷下学 宫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主场所 ,黄老学是田齐官方哲学, 为稷下主流学派。稷下学者 祖述黄老,传道家无为之道 ;杨墨等各派门徒纷纷来归 ,推动黄老学不断向前发展 ;慎到、田骈、尹文等以道 论法,将无为主义与功利主 义相结合,主张无为法治, 形成了齐法家思想。齐法家 上接黄老下启荀子,《管子 》成书是齐法家形成的标志 。 三 深入挖掘齐法家的法 治思想及其法治实践 齐法家的思想特征是道 法结合,集中反映在集体创 作的官方著作《管子》和私 人著作《慎子》《尹文子》 等书以及其他古代文献记载 之中。齐法家法治理念包括 自然法思想、民本主义价值 观和功利主义人性论。首先 ,齐法家提出自然法思想, 以道论法;其次,齐法家提 倡民本主义价值本位,以民 为本,从民所欲,藏富于民 ,追求均富;最后,齐法家 主张功利主义人性论,认为 法治要因循人性,贯彻功利 主义原则。可见,齐法家以 民本主义为价值本位,将道 家无为主义与法家功利主义 相结合,以法治国,追求富 民强国。 齐法家的法治方式是无 为法治。齐法家从大道无为 出发,将道家无为而治转化 为任法而治。首先,齐法家 主张因道立法,令顺民心, 将国法与天道民心联系在一 起,反对重刑主义;其次, 齐法家主张令尊与君,要求 君主无为,守法而治。此外 ,齐法家在文化政策方面是 包容和开放的,鼓励百家争 鸣;在对外关系上,齐法家 主张和平交往和自由通商。 可见齐法家在一系列治国政 策方面有着与晋秦法家不同 的鲜明特征。 邹忌是齐法家理论的重 要实践者,适应时代变化采 取了一系列修法革新措施, 修订法律,实行法治,鼓励 工商业,辅佐齐威王、齐宣 王实现威宣之治,使齐国成 为战国中期的强国。 四 阐述齐国和齐法家衰 落的原因及齐法家的分化 齐国采用齐法家法治方 式,成为战国中期能与秦国 相抗衡的强国,一度并称东 、西帝。除了军事外,齐国 经济文化等综合国力实则强 于秦国。然而,在五国伐齐 之后,齐国走向衰落,齐法 家也同时走向衰落,齐国最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