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民族一词在德国的禁忌化导致了启蒙的欠缺和对德国民族的意义及角色的探讨不够深入。作者阿莱达·阿斯曼意图通过她的新作来激发这样的讨论,她主张重塑一种新的德国民族形式,这种民族将自身理解为民主、多元的公民社会,且能够以团结的方式迎接未来的严酷挑战。社会凝聚力不仅仅在德国是个问题,整个欧洲甚至全球都在遭遇因民族概念淡化造成的凝聚力不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理解民族在当下其他国家所遭遇的危机,就必然要对社会群体用以定义自己的过往、未来和身份认同的叙事加以研究,这些叙事被证明是解答“什么造成了民族分裂,什么能使其重新凝聚到一起”这一问题的关键。 目录 前言 绪论 1.立论:克服与重塑民族 欧洲神话与废除民族(乌尔丽克·盖罗特,罗贝特·梅纳塞) “方法论民族主义”与现代化理论的盲点 民族国家及其去民族化 对症模式:欧盟作为民族国家的保护伞 2.关于身份认同规则 布鲁塞尔欧洲历史之家 身份认同概念的历史回顾 从现代化理论到文化理论 集体身份认同(卡罗琳·埃姆克,卢茨·尼特哈默) 作为补偿的集体身份认同——柏林德国历史博物馆 历史对抗记忆(皮埃尔·诺拉) 文化身份认同是不存在的(弗朗索瓦,于连) “身份认同规则”总结概述 3.关于民族叙事规则 身份认同与泰莫斯(弗朗西斯·福山) 民族叙事是不存在的(吉尔·莱波雷) 以色列——一个拥有三重叙事的国家 民族叙事的建构和转换 民族与神圣 历史象征的转变 “德国的重生”或者德国人应该知道他们的叙事是什么 4.和平与好战民族 泰莫斯-情结 战争经历神话(乔治·莫斯) 朋友-敌人-思维模式(卡尔·施米特,拉斐尔·格罗斯) 在一个没有犹太人的世界里的存在守卫者 (马丁·海德格尔,阿隆·孔菲诺) 为民族解毒(斯蒂芬·茨威格) 怎样结束战争 5.包容与排他 东德人和西德人——这个被统一(被否定)的民族 移民:新型的我们 新冠疫情和共同意识:危机与机遇 结论:历史事件——共同意识,民族叙事和历史启蒙 人名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