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赵匡胤(乱世枭雄开启文治盛世)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陈红晓 |
出版社 | 中国言实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赵匡胤建立的宋朝可以说是一个相当“憋屈”的王朝:辽、夏、金、元时刻威胁着宋朝的安危,甚至连大宋皇帝都被金人掳去,宋朝只能通过向他们纳贡来乞求和平。赵匡胤本人绝不是一个文弱的人,那么他在建立宋朝的过程中究竟遭遇了什么样的事情,让他这个战功赫赫的开国皇帝,最终竟然选择让一批文人来领导自己的王朝?这本书是一部关于赵匡胤成长历程的书,作者在书中以通俗易懂的笔法,向读者详细地讲述了赵匡胤的成长经历,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一代帝王的艰难“创业”路,体会赵匡胤选择文官主政的良苦用心。 目录 1 传说出世带香 2 历难 3 救了赵京娘 4 遇到一个和尚 5 干得出色,一路上升 6 有活干就是机会 7 跟着一位好皇帝 8 关键时刻显英雄本色 9 英雄还是赵匡胤 10 再次提升 11 大业未竟身先死 12 驾崩前托付后事 13 皇位并非专为他家设 14 陈桥驿黄袍加身 15 正式登基 16 真命天子 17 李筠不服 18 赵匡胤大战李筠 19 无心造反还是反 20 扫荡李重进 21 杯酒释兵权 22 谁也别想触及国家稳定 23 一切权力归中央所有 24 雪夜访赵普 25 机会得来全不费工夫 26 借道收荆南 27 比赛吃人肉 28 少年皇帝孟昶 29 天下最富的后蜀 30 孟昶的致命缺点 31 宋蜀大战之前 32 破梦入剑门 33 孟昶递降表 34 巧取豪夺 35 蜀地之乱难以控制 36 大力平乱 37 孟昶的结局 38 赵匡胤的奖惩 39 铜镜疑案 40 改变战略 41 兵发北汉 42 御驾亲征 43 淫乱荒唐的南汉 44 用兵南汉 45 利剑穿豆腐 46 李煜和周娥皇 47 移情小周后 48 曾为避祸迁都洪州 49 一味避让谦退 50 巧除绊脚石 51 兵发南唐 52 刀切皇甫继勋 53 两说赵匡胤 54 卢多逊一箭双雕 55 攻破金陵 56 李煜进中原 57 赵匡胤溺爱赵光义 58 迁都洛阳 59 不明不白暴卒 60 狗急跳墙 61 提升与残杀 62 所谓的金匮之盟 63 秘密立下一块碑 64 文人贪污腐败也要杀 65 预防贪污 66 以身作则 67 皇帝的影响力 68 驭将之术 69 结尾 序言 看到红晓关于赵匡胤的长篇小说,我颇有感慨。 红晓走着与他的许多同龄人不同的道路。 红晓在一条不宽不长名气却大的河流旁长大,河的 名字叫颍水。这条河哺育出许由、韩非、张良、徐庶、 司马徽、晁错、褚遂良等文人高士。在颍水边长大的红 晓,细胞里浸润着文学。 从红晓的身上,我看到了当年的我的影子。混迹于 坷垃堆,成长于庄稼棵,没想着咋捞钱,不考虑过日子 ,一门心思迷恋于文学,被左邻右舍目为“圣人蛋”, 一样。甚至在自己喜欢的姑娘面前总是显得手足无措, 晕晕乎乎,也一样。 也有不同处。红晓比我更痴迷,更有牺牲精神。家 境并不宽裕的他,自费跑到北京参加鲁迅文学院和《人 民文学》举办的创作班学习。红晓性格比我开放。我的 学习对象主要是书本,从不主动找老师求教。红晓刚写 了两篇小东西,就从偏僻的禹州乡村跑到许昌来找我求 教。其实,我就是比红晓走上文学之路早一些,就我那 两把刷子,哪敢当人家老师?后来,红晓又拜访了《原 野》杂志的执行主编路铁老师。再后来,他又投到大名 鼎鼎的刘震云老师名下。应该说,投师还是能走捷径的 。我是平稳前进,红晓是跳跃式上升。 红晓已写了四部长篇,编了两部文集,其中《父爱 如山》在全国有较大影响。 红晓选赵匡胤来写,是很有眼光的。 赵匡胤恢复了华夏主要地区的统一,结束了安史之 乱以来长达二百年的诸侯割据和军阀混战的局面,为社 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创造了良好条件, 使饱经战火之苦的民众有了和平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 从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藩镇权势过大。他们建立独 立王国,甚至犯上作乱。赵匡胤依据宰相赵普提出的“ 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十二字方针,分别 从政权、财权、军权三个方面削弱藩镇,以达到强干弱 枝、居重驭轻的目的。他通过几杯美酒,轻而易举地解 决了大将擅军权的问题,被誉为“最高政治艺术的运用 ”。 与历史上其他著名的王朝相比,赵匡胤创建的宋朝 以其鲜明的文人政治特色登上中国文治盛世的巅峰。赵 匡胤奉行“文以靖国”的理念,通过尊孔崇儒、完善科 举、创设殿试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彻底扭转了唐末以来 武人专权的黑暗局面,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赵匡胤 是五代十国野蛮政治的终结者、后世历朝文明政治的开 拓者。 赵匡胤不轻易杀人。他黄袍加身之后,对前朝的残 渣余孽并不斩草除根。我认为这是政治手段,是为了不 激化矛盾,免得与他同样想当皇帝的人以复仇为借口来 讨伐他。但不管怎么说,他因此落下了一个好名声。范 仲淹就说:“祖宗以来,未尝轻杀一臣下,此盛德之事 。” 赵匡胤的成才之路给我们以启示。他虽是“官二代 ”,却并不“拼爹”,而是靠个人奋斗,一步一个脚印 ,从士卒走到皇帝的宝座上。他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 以天下为己任。他心地清正,嫉恶如仇,宽仁大度,虚 怀若谷,好学不倦,勤政爱民,严于律己,不近声色, 崇尚节俭,以身作则,这种人格魅力是他成功的重要因 素。 红晓写赵匡胤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红晓写的是历史传记小说。历史传记小说的写法, 存在互相抵牾的意见。但我想,“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的说法也许能为大家所接受。如果大事也虚了,只有 人名是真的,恐怕说是历史小说就有些勉强。如果细微 的地方都要求真实,那就无法写成小说了。红晓也是遵 循这一原则来写的。这就需要:首先掌握大量历史资料 ,其次考虑怎样把互不关联的碎片联缀起来,把那些概 括叙述具体化起来,以使读者在愉悦阅读的过程中获得 知识。 作品中有一些生动的细节描写。如写幼年赵匡胤驯 马的细节:“小香孩儿和那马穿过城门的时候,由于那 马又高又大,且不是正身过去的,而是斜着跑了进去, 这样刚好就让小香孩儿的头撞到了门角上。那马来得极 其猛烈,把小香孩儿一下子撞飞了出去。他的父亲在远 处一下把眼睁圆了,大张着嘴再也合不拢了。一些人也 闭上了眼睛。想那活泼乱蹦的小香孩儿这下定是完了。 不想,那小香孩儿'噌'地又从地上跳了起来,以极快的 速度追上了那马,一个筋斗翻了上去。”这里把小匡胤 的勇敢机灵写得活灵活现。小匡胤读书读到长平之战的 时候,看到白起将四十万赵国俘虏全部坑杀了,当即跑 到离他们家不远的一座供有白起的庙里,把白起的塑像 扔了出来。这个细节很好地表现了小匡胤的嫉恶如仇和 心地善良。陈桥兵变前夕,赵匡胤在街上听到别人说他 就要当皇帝的传言,禁不住对家人说了这事。正在厨房 做饭的小妹妹,吓得大哭,提了擀面杖跑出来,照定哥 哥赵匡胤的身上就抡,哭道:“大男人在外面干大事, 干什么由你们自己来决定,跑回来吓唬我们妇女干什么 ?”写出了小姑娘的少不更事,也写出了兄妹间的亲密 关系,折射出男尊女卑的世态。这些描写虽是作者虚构 或加工的,但合情合理,使人感到真实。 史料中是不做具体心理描写的。史料要求的是真实 性,人物自己心里想的没有说出来,如果作者具体描 导语 本书以历史为依据,采用故事的手法,将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在轻松的文笔中向读者讲述五代末期北宋初期那段跌宕起伏的故事,故事以赵匡胤为主角,又不仅仅围绕赵匡胤,书中所展现的是整个时代的面貌,是赵匡胤心怀天下的气魄。 精彩页 传说出世带香 公元927年正是中国又一次大分裂的五代十国时期,唐朝已经灭亡20年了,北方已到了五代的第二代后唐,这时是唐明宗李亶(本名嗣源,称帝后改此名)在位,南方仍有不少分裂政权。先不说这些,单说这年3月21日,在洛阳夹马营一名将军的家里,伴随着一声啼哭,赵匡胤出生了。他生出来的时候,很是奇异,红光绕室,有一种非常好闻的牡丹香味一昼夜都没散去,他小小的身体,满是金色,像个小金人儿一样,三个月都没有褪色。这让周围的人都感觉极其不可思议;他父亲纳闷地说:“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呢?” 接生婆说:“我接生过多少个孩子,还从没见过这样的稀罕事!” 一旁伺候的丫环说:“真是太稀罕了,小公子长大后,肯定是个大贵人!” 一名老将军捋着胡子沉思说:“这小孩儿来历不凡,一定要好好教养他,这样他以后也许会有大的出息,为人造福,否则,可能会危害四方。” 这老将军的话一说出来,小孩儿的父母就谨记在了心里。他们下决心一定要好好栽培他,让他向好的方面发展。 母亲看着父亲,说:“给咱们的孩子取个名字吧。” 父亲思考了好半天,觉得自己一生没有达到理想的境地,希望这个儿子长大后不会这样,就说:“就叫他匡胤吧!” 于是,小孩儿就有了一个寄予着父母厚望的名字——赵匡胤。 然而,由于他出生的时候,香气绕室,人们都又亲热地叫他“香孩儿”。 赵匡胤的小名就叫“香孩儿”。 人们私下里都说:“这香孩儿出生的时候那么香,长大后怎么会干臭事呢?不用说,也不会的!” “定然是个大好人!” 这香孩儿果然是个大好人,在父母的严格管教下,他每一步都沿着正确的轨道行进。由于他在军营里长大,又遭逢那个乱世,士兵们整日在他周围习武,也使得小香孩儿对武功非常的喜欢。看大人们练习,他也跟着比划。大人怎么练,他也怎么练。这小香孩儿又是天生颖悟的人,什么都一学就会,把他的小体格练得非常棒,眼睛也很是发亮。练起拳来,起如风,击如电,闪身如猫,抖身如小猛虎,行如小游龙。他的父亲赵弘殷本来就是个将军,并且还是个非常勇猛的将军,少时就骁勇异常,擅长骑马、射箭,他将这些技能理所当然地教给儿子。 有一次,军营里搞来了一匹烈马,通身是红色,没有一根杂毛,又高又大,谁骑它,它都会把谁撂下去,摔他个骨断筋酥。小香孩儿说:“让我来试一试!” 周围的将官们都不让,说:“还是算了吧,它又高又大,你又小又矮,如果是摔坏了,我们怎么向赵将军交代?” 说什么也不让小香孩儿骑。 然而,这小香孩儿,非要试一试。大人们越是这样说他,他越是不服气。将官们没办法,只好让士兵去告诉他的父亲赵弘殷。赵弘殷来了后,看了看那匹高大的马,摸了摸马的屁股,又瞧了瞧自己的儿子,摸了摸儿子的头,有点担心,但还是说:“就让他试一试!” 又嘱咐小香孩儿:“一定要多加小心!” 小香孩儿很感激自己的父亲,心想还是父亲了解自己,对自己好。他冲父亲和众将官俏皮地微笑了一下,说:“请你们放心吧!” 众将官们也说:“你可一定要小心呀,摔下来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赵弘殷说:“给马拴上缰绳,套上马鞍!” 小香孩儿像那匹倔马一样桀骜不驯,说:“不用,您看我一定能驯服它!” 说完,“嗖”地一下就蹿上了马背。 那匹马一经人骑,就发脾气,只见它驮着小香孩儿像箭一样冲了出去,真有如风驰电掣。小香孩儿用双手紧紧地抓着那马长长的鬃毛,马被抓得生疼,就跑得更加的快。小香孩儿在马背上一颠一伏,人们都为小香孩儿捏着一把汗。眨眼工夫,那马已经奔上了城头的斜坡道。就在这时候,人们的心惊了,赵弘殷更是几乎跌倒下去。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小香孩儿和那马穿过城门的时候,由于那马又高又大,且不是正身过去的,而是斜着跑了进去,这样刚好就让小香孩儿的头撞到了门角上。那马来得极其的猛烈,把小香孩儿一下子撞飞了出去。他的父亲在远处一下把眼睁圆了,大张着嘴再也合不拢了。一些人也闭上了眼睛,想那活泼乱蹦的小香孩儿这下定是完了。不想,那小香孩儿“噌”地又从地上跳了起来,以极快的速度追上了那马,一个筋斗翻了上去。 那马又载着小香孩狂奔起来。穿过草地,涉越河流,翻过山冈,最后终于没劲了,才停了下来。当赵弘殷和众将官们找来的时候,那马已被小香孩儿驯服得服服帖帖了,在一片草地上吃草呢。 这下众人才放心了。 都说:“吓死了,吓死了!” “香孩儿像赵将军一样勇猛。” 赵弘殷当然很是高兴了,又担心地过来看小香孩儿身上的伤,竟是一点事也没有!原来,当那马载着小香孩儿快要撞到城门角的时候,小香孩儿一看大事不好,赶紧从马身上跳了下来,由于速度过猛,就摔在了地上;不过,一点事也没有。 当然,人们不知道缘故,一时在军营里传得神乎其神,都说小香孩儿的头是铁头。又把他出生时候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