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海货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阿占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对于山东半岛区域来说,海货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大汶口文化——2011年,考古发掘人员在即墨北阡大汶口文化遗址发掘出了大量石器和陶器,包括大量捕鱼工具以及贝类外壳、鱼骨兽骨。贝类外壳有螺壳、蚌壳、海蛎子壳、蛤蜊壳。来自6000年前的原始信息拼凑出了先民们的劳作与生活图景,在当时,渔猎活动已经相当发达,海货是主要食物之一。在海边,每一个用力生活的人都携带着与众不同的传奇。作者通过多次现场采访、口述实录等方式,用双脚追逐潮汐,用情感的温度点燃文字的温度。风干的渔把式、手工木船的最后传人、胶州湾养滩人、高峪村村志的完善者、码头补网人、船老大、海产养殖户、海产品牌的创建人、渔村里的匠人、渔家民宿老板娘、海岛游私人向导……他们用生命个体演绎出半岛的变迁,也随海洋的命途一起沉浮。本书用散文的形式记录了海货的故事。
作者简介
阿占,本名王占筠,毕业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供职于青岛市文学创作研究院。已出版《乱房间》、《青岛蓝调》三部曲、《一打风花雪月》、《私聊》、《海货》等十余部散文集。近几年以小说创作为主,小说发表、转载于《中国作家》《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新华文摘》《中篇小说选刊》《长江文艺·好小说》《芒种》《山东文学》等,入选“2019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排行榜”、《2019中国年度短篇小说》《小说月报2020年精品集》等多个重要年选与排行榜,获得第十九届百花文学奖、第四届泰山文学奖等。多次推出个人画展,并为多本畅销书插画。
目录
第一章 海货·潮
老船上岸
黑金鲍
如鸟似鱼
上钩吧,亲
在9月
时间黑洞
原乡的风骨
船老大风浪史
鱼在风中歌唱
与海蜇相杀相爱
全城欢动之行为艺术
后海往事
行走于刀锋
第二章 海货·味
恰是霜冷长天
熟醉
厨娘妖娆
鱼香这把密钥
物极则必反
虾皮小日常
吃蟹
诸神拌饭
柔软和坚硬
伏天混汤面
一棹春风
亲爱的烟火
饺子就酒
卓别林的皮靴
甜晒与乡愁
岬角之恋
第三章 海货·岛
凿头
岛上短笺
孤品一种
若有灵焉
渡船上
耐冬花和候鸟
守塔人
码头悲喜
一个人的“山海经”
匠人春秋
浮生半日
蚶子与鳀与几个片段
大风起兮
半岛的语文(代跋)
导语
本书是作者的一部散文集,在本书中,作者融入自己的情感,书写了山东半岛的山、海、渔、歌,这里的湾、港、船、岛,经过岁月的打磨,经过人类精神的整合,最终演绎成海湾的方志,海岛的语文,船舶的族谱,港口的记忆。
后记
半岛的语文(代跋)
先祖分别用“潮”和“汐”来
界定白天与晚上的海水上
涨,后来,约定俗成,潮
和汐也就统称为“潮”了。
抛却月球和太阳的引力
之说,我幻想着神话中的
海神真的存在——是海神的
吐纳呼吸,制造了海水的
涨涨落落。时间一到,迅
猛上涨;时间一过,层层
退去。如此循环往复,永
不停息。
潮水一旦退到远处,便
裸露出滩涂的肌理,抽象
画一般迷乱,又底牌一般
坦然,这种概念与形态的
冲突带来了撩人的戏剧感
,唯扑身其上,方解心头
爱恨。逢天文大潮,滩涂
空阔好似大漠,于阳光底
下泛着淡淡烟气,缕缕,
袅袅,那种时候,我便想
起了湮灭的远古。
父亲在莱阳路出生长大
。20世纪50年代的某个时
日,他啸叫着,冲出莱阳
路35号的镂花黑铁门,穿
过马路,来到鲁迅公园,
在那片难得一见的红色礁
岩之间,找到了最初的人
生演练场——演练少年的莽
撞,演练血性里的勇敢,
以及游戏的天分。后来,
我和妹妹也经历了相同的
过程。
事实上,若盘点海边生
长史,没有哪个孩子不曾
在礁石之间蹿跳,踩上黏
滑的海藻,身体失衡,摔
倒是常有的事。鲜血可以
很快被海水冲洗干净,生
命中的伤痕却留了下来。
滩涂上的那些孩子用整个
下午建造起来的城堡和宫
殿,似乎只是为了等待潮
水。后来,潮水在身体里
涌动,我完成了青春祭,
于海风中跳起玄妙的舞,
用自己的花朵打开一片天
空。
潮涨潮落,日子推移着
,到了春天,到了秋天,
鱼汛说来就来。凭借一股
神秘而无所不能的力量,
鱼群在深蓝里集体创作,
前行,上升,下潜,加速
,忽然的停顿,甚至转弯
时也保持着统一的角度。
它们在听命于一种神秘指
挥,或者,凭借天生的种
群沟通能力,遵循着内在
的秩序。不然,谁能解释
得通这一场场浩大而壮阔
的行为艺术?
捕鱼看潮水。来了好潮
水几天几夜不能睡觉,要
趁着潮水浪峰抢鱼。渔民
们习惯了随浪涌派遣心跳
,且从未停止过对于大海
的解读。口口相传的谚语
,是海上的自然规律,也
是潮水日子里的草根教科
书——“二月清明鱼是草,
三月清明鱼是宝。”“早上空
打空,晚上驮不动。”“台风
过,海蜇无。”这些说的都
是鱼汛与潮水的关系。
在半岛,每一个拼力生
活的人都有传奇,一段,
几段,乃至毕生。多年田
野调查,我被这些“传奇”感
染、渗透、启发,进而敬
畏,谦卑,歌唱。
山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
半岛,以东西二百九十千
米、南北一百九十千米的
体量伸入黄海和渤海。这
里的山、海、渔、歌,这
里的湾、港、船、岛,经
过岁月的打磨,经过人类
精神的整合,最终演绎成
海湾的方志,半岛的语文
,船舶的族谱,港口的记
忆。
我所要做的,就是忠诚
地书写这一切。
精彩页
老船上岸
一条二十年的老木头船,用凶恶的风浪做了文身,满布的杀伐之气,就像那些久经沙场的武士。现在,它被搁置在早春的岸滩上。正午时分,若靠近船身,能听见喑哑低闷的声音从深处传来——榫卯彻底相离,怕是生命里最后的动静了。
“咔吧”声!榫卯相扣,这是新船才有的资格。新船和新房子一样。从前新盖的大木梁架结构的房子,房架上柁没完全装到位,经过一段时间的居住,被烟火气焐热了,被人的呼吸落实了,会发出“咔吧”一声。新的,边簧和边槽之间即便较着劲儿,也不会开裂和变形。老船恰恰相反,响起来的,是散了架的声音。一声“咔吧”,便已归天。
再看老船,好像被烧刀子泡过,泛青,泛蓝,泛黄,泛灰,泛白,泛一切天翻地覆的狠颜色。烧刀子是什么?因为度数高、味浓烈、似火烧而得名。渔把式们都知道,烧刀子之烈,遇火则烧。入口如烧红之刀刃,吞入腹中燃起滚滚火焰。出海打鱼,在冰冷的天海之间,正是凭借这一腔刚烈,渔把式们才能找回存在感。
渡海的老船,当年渡的是苦难,渡的是艰险,能够从这中间抽身而过的,怕也只有仁慈了。老船身上的每一块木头都有灵性,早就成了雷电的一部分,成了风暴的一部分。老船曾经对主人说过,如果有一天老了干不动了,要将它留在大海上,随风浪漂泊,逐渐解体。或者在某个瞬间听凭风浪与礁石的夹击而粉碎,转眼沉入海底,坠入深蓝的深处——这些都可以让老船拥有从生到死一直属于大海的荣耀感。死于大海,老船相信还会有“来世”。
至不济,也要拥有滩涂一隅,对死亡保持觉知,潮汐涨落,时间显示出不动声色的力量,生命之光与死亡阴影重新融合,流沙如软金覆盖了所有的秘密。
主人肖老大没有背叛老船。在渔村,老船不能用了,拆卸变卖似是约定俗成,十个船老大有九个都会这么做——将头颅拆下来,卖给流动的小贩,改造成简易住房;躯体卖给家具商,打磨上漆,以老船木的噱头哄抬几番价格;心脏和脑子卖给收废铁的,与废弃易拉罐混为一谈……大多数船老大希望那些驾驶舱、发动机和螺旋桨能卖个好价钱。除了肖老大。他知道老船不想这样死。相会过千军万马,最后落得变卖残骸,这样的过程比结果还要疼痛。死亡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丢失未来,而在于没有了过去。唯肖老大与老船惺惺相惜。
不过是一条渡海的破船,留着干什么?人们不解地问,包括肖老大的儿子。肖老大陡然大怒,在儿子脸上甩了一巴掌。
回想起海上的苍茫日夜,一切背景都简化了,都退后了,只剩下孤独的海平线。肖老大和老船始终没有发现岸,他们固守着心中的石头,彼此默契。来了好潮水几天几夜不能睡觉,要趁着潮水浪峰抢鱼。在风口浪尖,他们一起扯着嗓子吼起来。肖老大到死都不会忘记那一年的农历九月初五,早晨出海还是漫天的胭脂彩霞,到了中午头海就怒了,眨眼工夫,灌满铁铅的云层越来越厚,沉沉地碾压过来。肖老大从没见过这么低沉的天空,他感觉快要憋死了。忽然,冰雹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最小的如鸡蛋,大的竟好比半块砖头。那浪啊,扯天扯地。一个浪峰过来,船被抛了出去;再一个浪峰过来,船又被接住了。渔伙计们不是吐出了胆汁就是吓破了胆,根本无从下手,只能听任上天安排。
一个又一个的浪峰之后,肖老大惊奇地发现船竟然没翻,自己还活着。这个时候,岸上的女人们早已哭声一片。冰雹把庄稼地都打烂了,那树叶一样的木头船还能在吗?她们哭上一阵,又憋了回去,齐齐地跑到码头上等着,死死地望向轰隆翻卷的大海,彼此只说宽慰的话,祖辈上那些翻船的老故事谁也不敢提半句,就好像村后的空冢从来不存在一样……
肖老大与老船相依为命,彼此的悲喜是连同着生死沉浮一起完成的。二十年前,肖老大正值壮年,那个吉日,他兴兴头头地置办了渔具,在新船上贴满了对子——大桅上贴“大将军八面威风”,二桅上贴“二将军日行千里”。
P3-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21: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