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欧文·费雪,美国经济学家、数学家,经济计量学的先驱者之一。“百分百货币”,即把活期存款准备金提高到100%,这是欧文·费雪、米尔顿·弗里德曼等重要现代主流经济学家的基本观点,但被现实的银行业所忽视。作为货币主义学派创始人,费雪晚年通过对大萧条成因的思考,将其货币理论应用于政策建议,坚定地主张“百分百货币”,认为100%准备金系统有诸多好处,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府重新获得了宪法赋予的对货币的权力,同时消除了经济危机的一个主要祸根。费雪在本书中设想的货币委员会的运作,堪称今日美联储的操作指南。 目录 第二版序 第一版序 一位银行家的前言 第一部分 纲要 第一章 概述 引言 提案 优势 异议 结论 第二章 法规大纲 固定货币总供给 固定人均货币供给 固定货币购买力 其他标准 妥协形式 类似英格兰银行 第二部分 100%制度如何工作 第三章 准备金问题 阿姆斯特丹银行和旧100%制度 贷出准备金的十倍 不是现金的“现金” 销毁“支票货币” 以小博大的银行业 10%制度的本质缺陷 联邦储备体系作为补救措施 准备金一直起伏不定 支票货币逃避对纸币的准备金限制 当前的准备金问题 存款比纸币需要更多的准备金 第四章 100%制度如何进行存款 引言 100%制度运行的第一天 说明性资产负债表 基础数据 第一天之后的存款操作 在10%制度下取款 表格说明 现金争夺战 在10%制度下存款 第五章 100%制度如何进行贷款 100%制度不会使银行贷款减少 短路 在100%制度下银行贷款扩张与活期存款扩张无关 结论 第六章 在100%制度下货币管理如何进行 稳定的标准 通货再膨胀 三重程序 流通速度控制 10%制度相对难以管理 100%制度易于管理 买卖什么 100%制度与一场大战 总结 第三部分 100%制度的意义 第七章 泡沫与萧条 引言 债务和通货紧缩的作用 债务与通货紧缩相互加剧 过度负债是什么? 以1929—1935年大萧条为例 债务起因 四个心理阶段 结束语 第八章 对商业的意义 “通融”商业 通融的成本是什么 10%制度扭曲利率 100%制度通过顺其自然的利率来促进贷款均衡 逐步降低利率 延长贷款 少贷款多投资 总结 第九章 对银行业的意义 补偿商业银行 计算合理的补偿 补偿联邦储备银行 “浮存” 银行券背后的100%准备金? 存款保险 分支银行 100%制度下的小镇存款业务 防止将来的规避 定期存款的风险 这一变革将有利于银行业 银行家们在想什么 第十章 商业和银行业中不合理的观点 10%制度更容易获得贷款的观点 将存款与企业债务捆绑的观点 商业扩张必然提高价格的观点 萧条中货币充裕的观点 把货币和可贷货币混为一谈 关于通货再膨胀的观点 货币管理应交给银行的观点 “黄金是最好的本位”的观点 关于赎回的观点 黄金和纸币谁更稳定 可以提供100%黄金准备金 低准备金是一种节约的观点 美元永远不变的观点 任何商品的价格只由其自身供求决定的观点 混淆价格与价格水平 总结 第十一章 对政府的意义 100%制度不是政府从事银行业 关于美联储 货币委员会就像最高法院 对国债的影响 还清政府债务后,会发生什么? 这个工作量太大吗? 操纵 “华尔街”管理 不是万灵丹 资本主义制度 附录一 参考文献 附录二 两位银行家的评论 附录三 银行家们经常反对他们自己的利益 附录四 1935年《银行法》修正案 附录五 安杰尔教授论100%准备金观点 安杰尔教授文章摘要 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