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十三篇(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威廉·福克纳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十三篇》是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创作出版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最早由美国Jonathan Cape & Harrison Smith出版社于1931年出版,后经企鹅兰登书屋再版。福克纳将该书题献给他的长女阿拉巴马(她在1931年1月11日出生的9天后夭折),以及他的妻子埃斯特尔。《十三篇》分为三个部分,三部分围绕的主题、人物、时间与地点都各有不同。第一部分包含《胜利》《飞向群星》《所有死去的飞行员》《裂隙》四篇,主要写的是一战右欧洲战场士兵的遭遇与精神困境,颇有“垮掉派”的颓废与虚无气质,语言较晦涩,象征意味浓厚;第二部分包含《红叶》《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公道》《头发》《夕阳》《干旱的九月》六篇,背景都是福克纳经典的创作内容,比如印第安人的历史、美国南方小镇的生活等,人物在各篇中串场,故事也与作家的长篇小说多有互文,语言也偏口语化;第三部分包含《密史脱拉》《那不勒斯离婚》《卡尔卡松》三篇,故事移步至法国南部和意大利,前两篇情节较为松散,气质独特,而收尾的《卡尔卡松》,更像幻想诗篇,气氛混沌、含义朦胧。
作者简介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出生于密西西比州新奥尔巴尼一个没落的庄园主家庭,5岁时随家人迁至牛津,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在这个小镇度过。他从小爱好阅读,但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只在密西西比大学待了一年多。青年时参加过皇家空军,但未正式参战,之后短暂游历过欧洲。20世纪20年代末期开始以写作为业,30年代曾为好莱坞写电影剧本解决经济问题。
他一生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与12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15部长篇与绝大多数短篇的故事都发生在约克纳帕塔法县,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喧哗与骚动》(1929)、《我弥留之际》(1930)、《押沙龙,押沙龙!》(1936)、《八月之光》(1932)等。这些小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福克纳成为欧洲现代主义小说创新潮流转移到了美洲大陆的象征。1949年,威廉·福克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目录
第一部分
胜利
飞向群星
所有死去的飞行员
裂缝
第二部分
红叶
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
公道
头发
夕阳
干旱的九月
第三部分
密史脱拉
那不勒斯离婚
卡尔卡松
标记——译后小记
导语
《十三篇》是威廉·福克纳短篇小说创作的第一次集合,成书时间介于《喧哗与骚动》(1929)、《我弥留之际》(1930)、《圣殿》(1931)与《押沙龙!押沙龙!》(1936)之间,同时期,他还在创作长篇名作《八月之光》,属于福克纳创作的第一个、并被文学圈认可的高峰期的产物。这次出版,打破了国内传统的福克纳短篇精选集的出版模式,遵循福克纳生前出版短篇小说集的编排方式,更清晰地对福克纳的短篇篇目进行时间定位,还原了福克纳短篇作品出版、传播和接受的原貌,也更突出了它们作为福克纳“长篇小说的缩影”的特质。同时,《十三篇》不仅包含了《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红叶》等名篇,而且收录了《胜利》《飞向群星》等较少为读者了解、却也十分优秀的作品,给予这些作品在福克纳创作谱系中足够的地位和关注,也有助于读者理解福克纳创作的动机,进一步体会他作品中的现代主义气质。
后记
万物在场,空无标记——
在书架上扫到策兰的诗
集,拨下来,像拜访一个很
久没见的老友一样翻到这行
。先见了面,盯着,相认,
再酝酿怎么寒暄。我低头愣
着。朋友用肘子捅了捅我,
抬眼,见他指立额前。顺着
他指的方向把头一仰,耳朵
才醒了似的听见商场的广播
:“……病例。本商场暂时
封闭……”朋友降下手指,
提了提口罩。我带上老友家
的房门,来不及道别。
“上了战场就是再见。”
朋友说。我们坐在书店的咖
啡吧里,没几个人,朋友眉
头一锁,专心刷起俄乌战争
的新闻,话也好像不只是对
我说的。我两腿盘着电脑,
修订《十三篇》的二稿。“
——跟自己说再见。”他说
。我点开一篇,想确认钱包
还在似的找到那句:
——因为他们都已死去,
所有老飞行员,都死在了
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十一

(《所有死去的飞行员
》)
发现钱包还在,又想确
认钥匙也在似的点开一篇,
找到了钥匙:
在旧世界里,我们知道
自己还活着;在新世界里,
照印度连长说的,我们都已
死去。
(《飞向群星》)
安心,提杯啜了口咖啡
。“……本商场暂时封闭……
”咖啡忽然在喉头变烫:
随即,那颗滚烫的铁球
又滚进我的胃里,爽快,真
实,又难以忍受;叉是那一
瞬间,你又开始念叨:现在
。现在……
(《飞向群星》)
“就是这样。”他补了一
句。我想起唐·希格尔的《
财色惊魂》里杀手对女主说
的:“只有已经死了的人才
不怕死。”是的:
就是这些。就是这样。
勇气也好,莽撞也好,随你
怎么叫它,不过一闪光亮,
一瞬升华——啪!又回到那
一片黑暗。就因为这样——
它味道太重,成不了日常食
粮。真成了日常食粮,它就
闪不了光,耀不了眼。
(《所有死去的飞行员
》)
咔啦一声,手机锁屏,
他望向窗外,我跟着望向窗
外,暮色灰得发青。对面大
楼的墙上,电影明星看向我
们,然后
……眼睛没动,目光却离
开了……
(《飞向群星》)
我们。不远处一个工地
砰砰敲出急声,像在和夜晚
赛跑,又像远在另一个大洲
的炮响。我看回电脑,继续
修订《夕阳》。“……本商
场暂时封闭……”脑袋像被
撕了个口子,太宰治的《夕
阳》往里一钻:没落贵族的
夕阳。反应过来,再一定睛
,看到那句:
“我就是个黑鬼罢了,”
南希说,“那不是我的错。”
(《夕阳》)
这莫非是没落黑奴的夕
阳?那么,是谁的错呢?又
朝窗外望去,天暗了些许,
电影明星亮了些许,她的微
笑像安慰着这座城市的夕阳
。霎时,慢慢渗出的夜渍着
几片雨云,好像在说:“我
就是个黑夜罢了,那不是我
的错。”接着是商场:“……
本商场暂时封闭……我就是
个商场罢了,那不是我的错
。”想着想着,自己忍不住
笑了。那么,是谁的错呢?
朋友像在等窗户回答。我想

(《密史脱拉》)
一个一身白裙的女生一
笔一画、认认真真填完表格
,再一步一定、静静稳稳地
走向玻璃大门,伸手一推,
那裙子哗地飘了起来。我看
着她。后面的目光也蹭着我
的头发、耳朵打向了她。那
裙子
……飘得轻快,带她——
又或被她带着——去向某个
地方:总之,它也在去向某
个地方,随她也因她而动,
又因为随她而动,并跟她一
起走向那一瞬间的失去而不
断失去那个被失去的她。
(《密史脱拉》)
朋友用笔捅了捅我。我
脖子一挺,哦了一声,拿住
。“外面等你。”他说。他头
也不回地走去,一样,每一
瞬都在走向失去。我在表格
里填上姓名、身份证号、住
址和手机号码。十一位手机
号码,写到第七第八个数字
时,还像模像样,
但写到最后,不知怎的
,字就舞了起来……
(《头发》)
风像堵墙。夜在凝固。
树影屏住呼吸。像墨绿的果
冻。车拉起扁平的光河。光
在跃动,但只是风的波涛。
我拉起兜帽,嘴里的烟碎成
火带。我摘下眼镜,脚下没
停,从腰带里抽出内衣,擦
起镜片。眼前,光散了。城
市糊在被风压住、逃不出去
的雨腥味里。地铁站湿淋淋
扯开大口,LED站牌红在唇
上,像不绝于耳的叮咛,
让我的骨头不停不停地
碰在一起……
(《卡尔卡松》)
我戴上眼镜,光不可追
悔地散着,散着,我加快脚
步,我不想失去,“……本
商场暂时封闭……”,现在
,就现在,
我想露一手大胆的、悲
剧的、严酷的……
(《卡尔卡松》)
——现在,就现在!——
可朋友拍拍我的肩膀,向我
道别。现在——就一下成了
过去。他头也不回地走去。
眼前清晰起来。我在回家的
地铁口站着,肩上似还被人
拍着。他头也不回地走去,
衬着右上方那永远离他十米
的一窗浓黄,融人——并成
为耀眼的黑。拍着。像要在
我身上留下标记。他拍着。
——是福克纳。他拍着我的
肩膀,话里只有慈悲:
“好了,孩子。只是个故
事罢了。”
叶紫
2022年10月28日
于杭州
书评(媒体评论)
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一
位人类心灵公正的分析者,
一位以辉煌的方式拓展了人
类对自我的认识的伟大作家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或许每一位长篇小说家
最初都想写诗,发觉自己写
不来,就尝试写短篇小说,
这是除诗以外要求最高的艺
术形式。
——威廉·福克纳
我们生活在一个惊人的
革命的时代,而福克纳运用
他出众的艺术来描写一个年
老垂死的世界,描写我们这
些人在那里喘气和窒息。”
——让-保罗·萨特
您的想象像新生出来的
一样将我们包容,又一次把
我们已经知道是无法磨灭的
内在经验传递给我们。
——尤多拉·韦尔蒂
他不是寻常意义下那种
观察行动与人物,然后把他
们编进一个故事的小说家。
他更像是一个用散文写史诗
、写谣曲的作家,他是一整
套神话的创造者,他把这些
神话,编进了一部南方的传
奇。
——马尔科姆·考利
精彩页
胜利
1
那个潮湿的清晨,在里昂车站看见他从马赛快车上下来的人所看见的是个个子高拔、动作有点僵硬的男人,铜黄的脸,尖翘的八字胡,几乎满头白发。见他一身素净、得体的正装,得体地携着得体的手杖,随身行李又少,他们都说:“这是个英国老爷”;“一个军人老爷。但他眼睛有点问题”。可这四年来,欧洲的男男女女,眼睛出问题的大有人在。他们就这么看他往前走去,挺着高出法国人半头的脑袋,眼神憔悴、紧绷,整个人似乎都刻意绷着,但同时也透着股自信:他坐进的士,消失在车站,即便还能在人们心中勾起一些联想,人们也只会觉得:“他还能到哪里去呢,不是在公使馆的办公室里,林荫大道的餐桌边,就是在布瓦的马车上和漂亮的英国女士坐在一起。”仅此而已。
而在巴黎北站看见他从同一辆的士上下来的人,他们会觉得“这位老爷正往家赶呢”;替他提包的搬运工用地道的英语问他早安,还说他也马上要去英国,在换来一道刺眼的、多半不出所料的英式目光后,把他安顿在接驳列车的头等车厢。仅此而已。连他在亚眠下车的时候,人们也没多想。英国老爷有时也会这样。只有在罗齐埃尔,他所过之处,人们才注意到他。关心起他来。
暮色里,他坐着一辆租来的汽车,颠过一条残破的街道,街边是残破的屋墙,无门无窗,碎成两排锯齿。不时有坍塌的墙体多多少少地堵在路上,砖石成堆,石缝里还冒着几撮野草;汽车开过空荡、荒芜的庭院,一个院子里停着一辆坦克,哑了,锈了,斜在乱草丛中。这就是罗齐埃尔;他一路不停,因为无人可见,无处可停。
车就这么一颠、一颠,爬出了废墟。裸着泞泥的街道通往一个村子,村里有用粗糙的新砖和铁皮建成的房子,房顶上盖着美国制的油毡。车在最高的房子前停下。房子和街道齐平:砖砌的墙上开着一门一窗,美国造的窗玻璃上写有“饭店”二字。“到了,先生。”司机说。
乘客开门下车,带着行李包、厚大衣和那根得体的手杖。他走进一个相当宽敞却不见摆设的房间,刚刷了石灰的墙壁透着阴冷。房间里有张桌球台子,三个男人在玩。其中一个回头一看,说:
“你好,先生。”④
来客全无回应。他穿过房间,经过镀了锌皮的新吧台,走近一扇开着的门。门后有个女人,看不出年纪,四十上下都有可能,她抵着大腿做着针线,抬头看了他一眼。
“你好,太太,”他说,“睡觉,太太?”
女人瞥了他一眼,瞥得短促、平静。“正是,先生。”她说着站起身来。
“睡觉。太太?”他略微抬高嗓门,胡尖上沾着几豆水露,潮湿掩不住那紧绷而自信的眼神。“睡觉,太太?”
“好的,先生,”那女人说,“好的,好的。”
“睡——”他刚想再试一遍,有人碰了碰他的胳膊,是他进来时从球台边冲他说话的男人。
“这边,英国先生。”男人说。他接过客人的包,另一条胳膊朝天花板一挥。“一间房。”他又碰了碰客人,脸往掌上一贴,眼睛一闭,又朝天花板打了个手势。而后,他穿过房间,走向一道没装扶手的木梯。经过吧台,他顺手拿上一截烛头,在楼梯口点上了烛火(大房间和门后那个女人坐的房间都有灯照着,电线从天花板上挂下,吊着孤零零、赤裸裸的灯泡)。
他们踩着时有时无的人影,登上忽明忽暗的楼梯,走进一条狭窄、阴冷、潮湿,像坟墓一样的走廊。墙面粗糙不平。石灰都还没干透。地板是松木搭的,没铺地毯,也没上油漆。廉价的金属门把手一左一右,成对地闪烁。凝滞的空气像无形的手,压着一汪烛火。他们拐进一个房间,里面比走廊还冷,也蓄着股湿石灰的气味;凝滞的阴寒稠得触手可及,仿佛在死去的内墙与新刷的外墙间,滞留不去的阴气像三分钟速成的专利甜品一样突然凝结。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