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为什么华为打不倒? 大众通常只看到聚光灯下的成功,但真正影响华为的,真正改变中国高科技产业进程的,往往不在大众视野范围内。 很多人不知道,中国在操作系统上的软肋比芯片更为显著。 本书作者历时4年收集一手资料,深度采访50余位华为专家,以欧拉操作系统近20年发展史为窗口,独家披露华为被美国制裁前后,解决“卡脖子”的根技术发展历程。 被时代浪潮卷入互联网技术革命的华为,出于自身业务需要逐渐萌生出做自有操作系统等基础技术的想法,一个沉寂十余年的项目“欧拉”诞生。 做基础技术烧钱又回报慢,与当下火热的“风口”格格不入,饶是华为自己的研发团队也看不到出头之日,毕竟直接用西方现有技术便捷又高效。然而2019年美国对华为挥起的制裁大棒,改变了整个局面。华为迎来了它的生存之战,“欧拉”也因此迎来命运转折点,成为华为突围“抓手”之一,从前的埋头苦干也成为华为不服输的底气! 作者简介 方兴东,浙江大学文科领军人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信息伦理工作组(IEWG)专家,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双聘教授,浙江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乌镇数字文明研究院院长,互联网实验室和博客中国创始人,全球互联网口述历史(OHI)项目发起人,中国“数字论坛”发起成员,中国信息化专家论坛主要学者。出版《口述历史系列丛书》《网络强国》《IT史记》《起来——挑战微软霸权》等高科技著作30多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目录 导语 序一 序二 自序 第一章 令华为几乎陷入绝境的“通知令” 被视为“竞争者”的惨痛代价 中国高科技第一个世界级战略浮出水面 美国不可能容忍一个平起平坐的竞争者 华为如何生存下去? 历史时刻,“欧拉”临危受命 第二章 “欧拉”的起源 “欧拉”是什么?“欧拉”为什么? 中国操作系统之路的辛酸泪 在CT中开始嗅到了IT的气味 DOPRA中间件,“欧拉”的历史源头 第三章 为“备胎”而战 欧拉部门成立,安安静静做“备胎” 研发的困境 认识到操作系统生态的重要性 配套初步获得成功 西球研究所组建第一个真正成规模的编译器团队 部署芬兰和加拿大滑铁卢研究所,赋能操作系统和智能终端 华为对于顶尖人才的投入 第四章 欧拉操作系统随着需求不断成长 国内外操作系统的环境落差 所有上层解决方案软件的一个底座 加强软件力量,同源规划,同源开发 最好的状态是“工程商人” 第五章 ARM生态——从移动端走向服务器 ARM芯片改写芯片行业的游戏规则 进军ARM服务器后,再次扎根探底 Linux Kernel社区——开源文化的启蒙 深度参与Linaro开源社区,华为开源文化的真正开端 建立规范,将ARM64 ACPI推到Linux的主线社区 第六章 “欧拉”的第一场真正较量 成为欧洲运营商公有云战略合作伙伴 遭到DX电信公司架构师库尔特的质疑 用技术实力说服合作方 华为合作云,伙伴云模式后期的发展趋势 第七章 攻坚操作系统内核 内核对操作系统的重要性 华为为什么一定要自研内核? 自研内核的里程碑 内核有何特别之处? “鸿蒙”诞生,内核应该具有怎样的“神力”? 第八章 美国商务部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 美国挥舞“长臂管辖”大棒,撼动华为的业务连续性 5.16,瞬间陷入绝境的夜晚 一封鼓励全员的信 立刻切到鲲鹏服务器 鲲鹏团队:好像在经历很伟大的事情 服务器操作系统团队,真正上战场时,内心反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 重新看待操作系统 国家战略层面,操作系统需要共享的根技术和根生态 CPU的“战国时代”,激发计算产业的生态革命 第九章 宣布开源,“欧拉”新的道路选择 第十章 上传代码,欧拉开源社区正式对外开张 第十一章 自己下场运作开源社区 第十二章 “欧拉”第一个社区版本推出 第十三章 极限压力下的意外:内核贡献全球第一 第十四章 生态,生态,还是生态 第十五章 “欧拉”贡献,共建共享共治 第十六章 “欧拉”的崛起 第十七章 “欧拉模式”启示录一:典型的“Loonshot”模式 第十八章 “欧拉模式”启示录二:引领数字时代创新的范式转变 后记 致谢 序言 奇迹诞生在人人开始悲 观的时刻 “欧拉”和“鸿蒙”,这两件 事情非常大,大到中国信息 产业可以分成“欧拉、鸿蒙 之前”和“欧拉、鸿蒙之后” :“欧拉、鸿蒙之前”是中国 信息产业的“混沌时代”,“ 欧拉、鸿蒙之后”是中国信 息产业对数字生态的“觉醒 时代”,可以说是数字转型 的新时代。无疑,这是一道 历史的分水岭,是中国信息 产业发展范式的根本转变。 在很多华为人的记忆中 ,2001年是神奇的一年。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2001 年3月写下了《华为的冬天 》一文:“如果有一天,公 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 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我 们公司的太平时间太长了, 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 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灾难。泰 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声 中出的海。而且我相信,这 一天一定会到来。” 文章力透纸背,迄今依 然是任正非诸多被热议的文 章中最著名的经典之作。那 年冬天,恰好入职华为的人 很少,行业也很萧条,文章 显得很应景。而深陷互联网 寒冬的整个IT(信息技术) 产业,无论是互联网行业, 还是通信行业,抑或是PC (个人计算机)行业,工作 都不太好找。这种境况下能 够被华为选中,已经是很不 错的结局了。2002年被华 为“收留”的研发人员直接被 分配到一线,干起了“体力 活”。七八个月下来,装机 架、装设备、走线等全都过 了个遍。他们至今感到最宝 贵的收获,就是在一线接触 了不少客户。 20年的时间,华为堪称 一路高歌,幸福的日子越来 越多,层层叠叠。 这段与客户们一起“厮混 ”的日子,完美复刻在了 2019年7月启动的欧拉开源 社区的基因里:因为做开源 最大的特征是直面客户,且 深入工作的过程,就像是从 地上打眼立架开始做起,建 立新天地。 但随着美国商务部的制 裁大棒越洋挥来,以及疫情 等因素造成的外部环境的急 剧转变,华为不断面临新的 挑战,甚至一度到了生死存 亡的紧要关头。 基于外部环境的变化, 华为进行了战略调整。 华为调整后的战略选择 是:“坚持实事求是,在市 场上的收缩要坚决。我们以 前怀抱全球化理想,立志为 全人类服务。现在我们的理 想是什么?活下来,哪里有 钱就在哪里赚一点。从这个 角度出发,我们要在市场结 构上调整,研究一下哪些地 方可以做,哪些地方应该放 弃。” 具体到业务选择上,华 为认为:“ICT(信息通信技 术)基础设施,还是我们的 黑土地粮仓,一定要收缩到 一个有竞争力的复杂硬件平 台与复杂软件平台,挂在上 面搭车的项目都要摘出来。 ”“军团是建基础信息平台, 更好地卖ICT,终端是未来 我们崛起突破的基础,但不 能盲目。现在要缩小战线, 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提升 盈利。”“华为云计算要踏踏 实实以支撑华为业务发展为 主,走支持产业互联网的道 路。” 而在云谲波诡的形势下 ,万众瞩目的两大操作系统 ——鸿蒙操作系统 (HarmonyOS)和欧拉操 作系统(EulerOS)——究 竟在华为的战略调整中处于 什么位置,无疑是公众的首 要疑问,也是公众最关心的 事情。 其实只要鸿蒙操作系统 和欧拉操作系统没有受到影 响,依然在华为战略的主航 道上,那么华为的未来就依 然是海阔天空。如同2000 年的那一场淬炼,使得华为 在2005年之后开启了在全 球通信设备领域的破土进程 ,并很快脱颖而出,踏上势 不可挡的强者征程,成为全 球通信设备的领导者。 那么,这一次淬炼,又 会将华为带向何方?毫无疑 问,这一次一定是华为整体 的范式转变,而欧拉操作系 统与鸿蒙操作系统,就是这 次脱胎换骨中的重中之重。 乌尔里希·贝克认为:工 业社会在为人类创造了巨大 财富的同时,也为人类带来 了巨大的风险,人为制造的 风险开始充斥整个世界,在 工业社会以后,人类已经进 入一个以风险为本质特征的 风险社会。在贝克出版《风 险社会》的1986年,PC革 命正如火如荼。互联网革命 还得七八年之后才到来。而 进入2022年,疫情的不确 定性,数字社会的不确定性 ,再叠加上地缘政治的不确 定性,贝克所说的风险社会 早已进入全新的升级版。在 这种形势下,悲观不需要理 由,乐观则很难找到令人信 服的理由。但是,对于真正 富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来说, 这可能是创新与变革最好的 时候。 社会在关注华为的时候 ,更多的是将注意力投射在 外部事件的新闻效应之上。 但是,真正影响华为的,真 正改变中国高科技产业进程 的,往往并不在人们的视野 范围之内。2022年,华为 的“欧拉”项目取得了很好的 进展,但相当低调,暂时被 大众所低估,甚至忽视。 但是,这可能是中国IT 产业有史以来最重要的突破 。这是第一次,中国的数字 生态有了自己的“根”,而且 “根”的成长有了自己真正的 独特模式。中国数字基础设 施第一次可以建立在自己的 底座之上。“欧拉” 这个名字,也真正与人 类发展进程的时代精神开始 了全新的对接。发生在16- 17世纪之间的科学革命,不 仅仅是现代科学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