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技术哲学是哲学中一个年轻的分支,它是对技术的哲学思考,着重研究技术的本质、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价值,以及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如今,技术已经深入普罗大众的生活,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日常。如何处理技术与人类的关系,是现代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书探讨了技术的种种定义,讨论了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关系,并着重介绍了技术哲学中主要的研究课题,包括对技术理性的讨论,技术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技术专家治国论,技术决定论和技术自主论,现象学和解释学在技术哲学中的应用,女性、非西方人和原住民等常被忽略的群体的技术贡献,反技术思潮,以及技术的社会建构理论等。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关于技术哲学的整体而全面的知识,为批判性地研究技术的性质及其对我们的影响提供了必要的工具。 作者简介 张卜天,1979年生,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学士,北京大学科技哲学博士,现为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精通科学史与哲学史翻译。研究方向为西方中世纪和近代早期科学思想史。著有《质的量化与运动的量化——14世纪经院自然哲学的运动学初探》,“机械论的起源、演变及其问题研究”课题获得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主编和翻译“科学源流译丛”,主要译有《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韦洛克拉丁语教程》《世界图景的机械化》《现代性的神学起源》《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等近五十部著作。其译文优美流畅,广受读者好评。 目录 导言 第1章 科学哲学与技术 科学知识社会学 社会认识论 女性主义的、生态学的和多元文化的科学技术学 “科学大战” 工具实在论 结语 研究问题 第2章 什么是技术:对技术的定义或刻画 为什么要为定义费心? 定义的种类 定义的准则 技术的定义 技术作为应用科学 系统定义作为一种对技术的共识定义 研究问题 第3章 技治主义 柏拉图 弗朗西斯·培根 圣西门 奥古斯特·孔德 凡勃伦与美国等地的技治主义运动 技治主义与后工业社会理论 结语 研究问题 第4章 合理性、技术理性和理性 风险/效益分析 结语 研究问题 第5章 现象学、解释学和技术 唐·伊德《技术与生活世界》和扩展的解释学 德雷福斯与人工智能批判 结语 研究问题 第6章 技术决定论 马克思和海尔布隆纳论技术决定论 信息的形式:传播版的技术决定论 文化决定技术 研究问题 第7章 技术自主论 对技术自主论论题的批评 研究问题 第8章 人的本质:制造工具还是语言 头与手:人的本质是理性还是制造工具 海克尔、恩格斯和古人类学家论人是工具制造者 动物技术与人作为工具制造者的独特性的对抗 20世纪技术哲学中对人作为工具制造者的批判 马克思论人的本质、技术和异化 刘易斯·芒福德反对把人主要定义为工具制造者 马丁·海德格尔 汉娜·阿伦特论工作、劳动和行动 哈贝马斯论工作与人的本质的关系 结语 研究问题 第9章 妇女、女性主义和技术 妇女对技术和发明的贡献 技术及其影响,特别是对妇女的影响 工作场所技术和妇女 技术是男性,自然是女性:自然与技术的隐喻 科技变迁中的各种女性主义知识论进路 结语 研究问题 第10章 非西方技术和地方性知识 地方性知识 地方性知识与技术转移 技术与魔法的差异理论 魔法思维与技术思维:神话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对立? 技术与魔法在活动中的分离 中国传统科技与替代性高技术的可能性 研究问题 第11章 反技术:浪漫主义、勒德主义和生态运动 浪漫主义 勒德主义者 生态学、自然保护运动和政治生态运动 深生态学 生态女性主义 人口过剩与新马尔萨斯主义 可持续性 研究问题 第12章 社会建构论与行动者网络理论 知识社会学:建构论的序幕 建构了什么:建构论种种 温纳对社会建构论的批评 行动者网络理论作为对社会建构的替代 研究问题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