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驿路传诗与唐诗之发展(精)/唐诗之路研究丛书
分类
作者 吴淑玲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一条条驿路就是一条条唐诗传播之路,发达的驿传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支撑并推动了唐代诗歌的传播与发展。
本书通过对驿路、驿站与诗人、诗歌之间关系的梳理与剖析,探讨了驿路诗歌的生产方式、情感内涵和艺术特质,分析了唐代驿传在唐诗异地交流中的功能,厘清了比较具体的驿路传诗方式,进而廓清了唐代驿传与唐代诗歌团体形成的关系以及驿传与唐代诗歌风格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与突破性。
目录
原版序一
原版序二
原版序三
绪论
第一章 唐代的驿传体系与驿路网络
第一节 唐代的驿传组织制度
第二节 唐代驿路的覆盖情况
第三节 唐代驿路的传递速度
第四节 唐代驿传的兴盛和衰落
第二章 唐代驿传与驿路诗歌的生发
第一节 引发驿路诗人创作之缘由
第二节 唐代驿路诗歌的情感内涵
第三节 唐代驿路诗歌的艺术特质
第三章 唐代驿传在唐诗异地交流中的功能
第一节 驿路:诗人迁转各地的主要渠道
第二节 驿寄:诗人传递诗书的主要方式
第三节 驿壁:诗人沟通信息的特有凭藉
第四章 唐人驿路传诗的具体方式
第一节 驿路士人携诗行:驿路传诗方式之一
第二节 驿路行吟尽诗兴:驿路传诗方式之二
第三节 驿路旅客传诗情:驿路传诗方式之三
第五章 唐代驿传与唐人诗歌团体的形成
第一节 驿路与唐人诗歌观念的互相影响
第二节 唐代驿传与唐人诗艺的互相切磋
第三节 唐代驿传与唐人诗歌团体的形成
第六章 唐代驿传与唐代诗风的变迁
第一节 唐代驿传速度与诗风变迁
第二节 唐代驿传范围与诗风变迁
第三节 唐代驿传与唐代诗风变迁之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原版后记
再版后记
序言
詹福瑞
淑玲的又一项国家社科
基金项目《唐代驿传与唐诗
发展之关系》顺利结项了,
准备交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这次去参加河北大学的研究
生论文答辩,她很小心地问
我是不是还可以给她作序?
我理解她的意思,她的两本
著作都是我作序,她有点不
好意思了,而我非常愉快地
答应了。这几年,她的努力
,我看在眼里;她的善于拓
展研究领地,我喜在心里。
我愿意用为她书稿作序的方
式表示对她的鼓励。
《唐代驿传与唐诗发展
之关系》选择了一个已经拥
有一定成果但仍有许多值得
开拓的内容的课题进行研究
,对驿传与唐诗发展的关系
做出了很多新的阐释。
作为一名女性学人,淑
玲发挥了她对文学有敏锐感
悟的优势,对驿路诗歌的生
产方式、情感内涵和艺术特
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是
以往相关研究中没有进行过
统筹观照的内容。尤其是对
驿路诗歌情感内涵的揭示和
对驿路诗歌的文学特质的探
讨,有比较新颖的观点。比
如对驿路诗歌情感内涵的揭
示,她认为驿路上变动不居
的生活,长年在外的飘泊,
使得很多唐代士人不得不以
馆驿为家,驿馆、驿路,成
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而乘驿的诗人人驿之前
和入驿之后,生活和心态都
会发生很多变化,其所创作
的诗歌,也与常态生活下的
创作有很多不同,其羁旅行
愁之作、思乡恋家之作、留
别送行之作、酬唱应和之作
等类型的作品,都有不同的
情感内涵,这对理解行驿之
人的心态非常重要,它在一
定程度上揭示了唐代某一方
面的社会生活的深刻内涵。
她对驿路诗歌的文学特质从
风物描写的写实性、内容与
现实的疏离性、情感审美的
悲凉性等层面展开,深化了
对驿路诗歌的研究。比如在
“情感审美的悲凉性”部分谈
及驿路诗歌“因异乡感生成
的悲凉格调”,她引用杨发
的《宿黄花馆》后说:“馆
驿的生活,与‘弄儿床前戏
,看妇机中织’的生活迥然
不同,与‘榆柳荫后檐,桃
李罗堂前’的温馨画面更是
相去甚远,独处的诗人所能
关注到的,也尽是一些令人
伤感的画面:稀疏的槐叶、
萧条的孤馆、薄暮的蝉声、
送人的场景,都足以令诗人
切身地感受到一种自身不归
的伤感,诸多的带有伤情的
风物,组成一幅幽凄悲凉的
画面,映衬着诗人仰望‘迷
鸿’的无限彷徨和相伴‘数点
残萤’的可怜兮兮。”这样的
探讨,既给驿路诗歌的情感
特征定性,同时也给学术著
作增加了很多文学意味。
虽然有些地方写得很细
腻,但这本书的特点却是思
路开阔,不太受已有成果的
束缚和限制。书稿摆脱了人
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唐宋
时期馆驿制度及其与文学之
关系》的束缚,对驿传体系
的传诗功能、更加具体的传
诗方式、驿传与诗歌团体形
成的关系、驿传对诗风的影
响,都进行了探讨。尤显创
见的是最后两章。如第五章
探讨唐代驿传与唐代诗歌团
体形成的关系,认为驿传在
唐代诗歌团体的形成过程中
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尤
其是不同地域的诗人的聚合
、相距较远的文人之间诗歌
观念和诗艺的互相影响,都
需驿传之功,是驿传使得远
距离的诗人们能够较好地沟
通彼此之间的诗歌观点,是
驿传让他们互相寄送诗歌以
实现诗艺的互相切磋,是驿
传把一些诗人从四面八方连
接到一起。在这样的情况下
,才能够形成远距离诗人之
间诗风的共同律动并进而形
成诗歌团体。又如第六章探
讨了驿传与唐代诗歌风格之
间的关系,认为唐代驿传的
快捷使得唐诗在当时的影响
也很快,使得唐代的诗人影
响唐代诗人的诗歌创作得以
实现,某一阶段的唐代诗人
的创作影响同时代或稍后时
代的诗歌风格。因为驿传速
度和范围关涉诗歌的影响力
。比如元稹、白居易的诗歌
能够达到天下共追随的盛况
:“自衣冠士子,至闾阎下
俚,悉传讽之,号为‘元和
体’”,“巴、蜀、江、楚间洎
长安中少年,递相仿效,竞
作新词,自谓为‘元和诗’”。
而驿传受阻之时,受阻之地
就不能与唐代主流诗歌协同
变化,如敦煌陷蕃时期就未
能及时接受唐诗的影响。驿
路覆盖范围广,也能促使唐
诗在当时产生影响的范围很
广,敦煌的唐诗写本实例告
诉我们,内地的诗歌风尚都
能直接影响到边远地区,如
著名陷蕃诗人马云奇的诗歌
就颇受边塞诗歌的影响;驿
路风物和风土人情直接影响
诗歌的风格,杜甫、白居易
、刘禹锡等人的入蜀诗歌都
各自呈现出怪异的风格,就
与蜀道难行有关;邻近地域
的诗人或关系密切的诗人之
间容易在诗风方面互相影响
,白居易、元稹、崔玄亮之
间的“三州唱和”为邻近影响
,白居易、元稹的“通江唱
和”则是关系密切的诗人之
间的互相影响。
淑玲的书稿用大量的事
实和诗例,坐实了李肇在《
国史补》中所说的“大抵天
宝之风尚党,大历之风尚浮
,贞元之风尚荡,元和之风
尚怪”的观点,彰显了驿传
与唐诗发展的密不可分的联
系,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努力
。希望她能够在此基础上进
一步细致考证每一个诗歌团
体中的驿传因素(如孟浩然
主要是以驿路诗歌参与了盛
唐山水诗歌的建设),让这
部书稿更加扎实。是为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19:4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