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在本书中,作者总结40余年的工作经验,介绍了自己和其他不同类型具有残余视力者的生活、工作案例,介绍他们如何利用补偿手段适应不同的情况(操持家务、工作)、积极开展独立生活的宝贵经验,活生生的案例对盲童家长、教师都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目录 前言 完善后的视障儿童教育分类 残余视力的不同性质与程度 有效利用光感的案例 有效利用光感和色觉的案例 有效利用手动视力的案例 有效利用部分形觉视力的案例 结语 参考文献 序言 在(俄罗斯)矫正教 育学文献资料中,有些本 身是残疾人的作者(如О. И.斯科罗霍多夫和А.В.苏 沃洛夫)对切身体会,自 己的成长发育、学习和培 养及实现社会化过程进行 了反思,介绍了使他们在 生活中取得一定成就的前 提条件:接受教育、找到 工作、安排自己的生活、 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类 似的文献资料无论是对矫 正教育学理论还是实践都 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因为 可以从残疾人的亲身经历 来展示他们康复能力的特 点以及利用哪些康复手段 可以增强残疾人的补偿功 能,积极开展独立生活。 在本书中,笔者用亲 身验证过的方法来说明, 在康复过程中视障者为提 高补偿功能的质量,完全 可以利用残余视力,同时 介绍不同类型视障者利用 残余视力的不同特点。 该问题的现实意义在 于,具有不同类型残余视 力的视力残疾人数量持续 增长,这反过来要求视障 学家了解由个体视觉能力 的差异决定的康复特点, 以及据此制定行之有效的 补偿手段和教育、社会融 合方法。 笔者之所以选择用亲 身验证过的方法阐述视力 局部障碍者的特点,不只 是因为介绍残余视力具体 利用方法的文献太少。我 在视障教育领域工作了40 多年,作为一名视力残疾 人,我基本上每天都在有 意无意地观察视障者的生 活,看他们如何适应不同 的情况,如何操持家务、 工作等等。随着视力残疾 人生活具体案例的不断积 累,我在上课时开始从自 身经验和观察出发,用各 种各样的案例来说明各种 各样的视障学问题。我这 样做首先是因为相关文献 严重缺乏,而上课只讲干 巴巴的理论而没有活生生 的案例,学员就不会产生 探究视力残疾人康复细节 的兴趣,而我恰恰要在他 们身上唤起这种兴趣。此 外,已有文献中结合理论 给出的案例要么与全盲者 有关,要么与弱视者有关 。与有微弱形觉的盲人有 关的材料比较匮乏。文献 中的案例无处寻觅,我只 能依靠自己的经验。特别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学员 (教师、康复学家、社会 工作者和残疾儿童家长等 等)恳请将我的案例整理 成文章发表,因为实际操 作人员迫切需要这些资料 来提高康复矫正工作的效 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