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云崖暖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李兴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选取作者回忆性质的文章,是作者的往事追忆和岁月回眸。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对亲情、友情的回忆,对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和对地方风物的全景记录等,强调作家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对历史、文化的探究。作品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富有人文厚度,对当地的历史、传统和现实进行了深入挖掘和抒写;二是富有情感温度,感情真挚;三是富有视域广度,秉持“走不到的地方不写”的原则。 作者简介 李兴,四川人,现工作于云南省政协。有各类作品百余万字见诸报刊。获2022年度中国散文年会“十佳散文奖”“腾冲市政府文学艺术奖中篇大奖”“云南日报文学奖”等各类奖项,数十篇作品收入年度选本,著有散文集《行旅微音》《村庄的肖像》等。 目录 序 一株蓝花楹 昆虫记 腾越的脉管 绿毡上的芭蕾 梨花落春寒 木树朗的通途 六维显影豆沙关 乡声重奏 逆履岷江 司莫拉,那一张张笑脸 文韵流芳怅别离 翁丁遗韵 一夜冬寒憾天明 贡山行吟 村庄四季歌 节孝巷里听女声 东坡故里的仰望 那年春节 建筑工写意 一梦现实谒乡土 犹是晨风清新 疫被情驱离 我的河床 絮语之暖 稻绿谷黄 好好“打酱油”(后记) 序言 一株蓝花楹 徐剑 是夜,酒微醺,唾意来 袭。手机“叮叮”两声,来短 信了。是李兴,央我为他准 备出的一本集子写序,并发 来了文本的电子邮件。出于 近些年来较多接触非常好的 印象,我毫不迟疑地应下了 他的请求。年岁将生物钟搅 得七零八落,也或许是心里 挂着李兴的这个集子,凌展 4时我就醒了。索性披衣下 床,打开电脑阅读李兴发来 的文本。洋洋20多万字的散 文作品,让三个多小时在不 经意间流走,丝毫没有失眠 带来的倦息。阅读这些饱舍 深情的文字,体味春日早晨 乍暖还寒却充盈着温度的情 愫,我感慨颇多,不由得对 这个战友兄弟刮目相看。 日光推开晨雾,窗外绿 意盎然,我发现自己未曾关 注的那株蓝花楹竟在一夜之 间盛开了。那些虽不绚丽却 很夺目的蓝紫花朵,让我联 想到不声不响的李兴,以及 他捧出的这些淡雅的文字。 与李兴认识于23年前。 当时,我在北京的二炮部队 总部,他在所属的云南部队 基地。李兴利用到北京出差 的机会,冒着超过40℃的 酷暑,从礼士路倒车四次辗 转好几十公里找到我的办公 室,提出要对我进行专访。 由于急着赶写一个长篇报告 文学,我给的采访时间只有 一个小时。他采访得很细, 甚至不放过很多盘根错节的 细枝末节,时间不得不延长 了一个小时。采访完就到了 晚饭饭点,我提出在部队外 面请他吃顿饭,可他却火急 火燎地要到机场去赶最后一 个回昆明的航班。20天后, 李兴给我寄来了两张登载着 整版专访文章的《春城晚报 》。我的印象是这个基层部 队的新闻干事多少还有些功 力。与李兴的第二次见面是 19年后的2019年了。那天 ,昆明的媒体人好友、青年 作家温星,在有着近百年历 史的东方书店为我的新书《 经幡》举行首发式和家乡读 者见面会,已经转业的李兴 也慕名前来。尽管多年未见 ,我还是在一个非常靠后的 座位上看见了他,并主动与 他打了招呼。我发现,李兴 从始至终都在专注地倾听, 认真地记录。散场时,我提 出要赠送他一本书,可他早 就从书店购买了三本,唯一 的要求是让我在每本书上都 签上名。在此后从李兴发给 我的图片中看见,他的书柜 里,我的很多书作都赫然在 目。当晚,我特邀李兴参加 了主办方安排的晚宴。回家 时,他顺路坐上了我的车。 一个月后,他为《经幡》撰 写的评论《对藏地澄明与开 阔的深度诠解》相继被《中 国艺术报》《边疆文学》《 云南日报》刊发和转载。在 交谈中得知,李兴2005年 从部队转业地方后,冗繁的 公务和庞杂的公文,使他对 文学写作整整中断了十年。 直到2015年,李兴挂职腾 冲市副市长后,腾越边地厚 重的历史和人文唤醒了他的 写作激情。本书中近三成文 章为腾冲题材足以佐证。八 年来,李兴以平均每年刊发 十万字的速度,一发不可收 ,而且每每必有精进,每篇 都有亮色。对于一个省级机 关公务缠身的业余作者,其 艰辛和恒力着实让人钦佩。 去年回昆期间,温星带着他 同样兼具媒体和作家身份的 学生刘珈彤到长水航城我家 ,李兴也一起来了,共同就 长篇报告文学《天晓: 1921》一书,对我进行深 度采访。五天后,名记温星 和他的学生尚未动笔,李兴 就拿出了近万字的专访文章 ,面对他整理出来的50多页 采访录音和收集打印的40多 页相关评论,我就知道白天 还要上班的他,这些日子付 出了什么。访谈文章《心路 历程的虔诚书写》在《解放 军文艺》《云南日报》相继 刊发后反响不错。因为李兴 的友善和真诚,近几年在昆 明的文友小聚,我都会邀请 他参加。在这些场合,他都 表现得低调少言,即便有人 褒扬他的作品,他也会摆摆 手说,我只是个“打酱油的” 。相继获得全国散文年会“ 十佳散文奖”“腾冲市政府文 学艺术奖中篇大奖”“火箭兵 报文学年度头奖”“云南日报 文学奖”等多个奖项的李兴 虽然羽翼未丰,但这酱油却 也打出了效果。 话题还是要回到这本集 子上来。《云崖暖》这标题 很吸睛,让人充满想象。书 名这三个字出自毛泽东《七 律·长征》中的“金沙水拍云 崖暖”,抒发了革命队伍穿 越困境之后的暖意和乐观。 从字里行间明显感受到,生 长于蜀地,安身立命于滇域 ,在云南生活了整整30年的 李兴早已感受到了云南这片 热土的温暖。通阅《云崖暖 》后,我认为李兴的作品主 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富有人文厚度。如 果不到腾冲挂职,李兴的文 学写作之路可能就彻底终止 了。从冗繁的公务和庞杂的 公文中走出来,轻快惬意的 李兴自然不会对边城腾越厚 重的人文底蕴视而不见,潜 心对这里的历史、传统和现 实进行了深入挖掘和抒写, 相继刊发了《腾越的脉管》 《村庄四季歌》《边城散记 》《情牵涩梨树》等十余万 字的散文作品。《腾越的脉 管》是腾冲之旅的开篇之作 ,在动笔前,李兴利用了两 个多月时间进行储备,除阅 读了《腾冲志》《腾冲年鉴 》《徐霞客腾冲之旅校注》 等大量史料,还徒步近20个 小时翻越了茶马古道高黎贡 山南线。“高黎贡山母亲是 腾越的象征,寓意为高黎贡 山缔造了腾越神奇秀丽的山 川,哺 导语 往事追忆、岁月回眸,亲情友情的真切记录,地方风情的虔敬透射。 本书书名这三个字出自毛泽东《七律·长征》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抒发了从革命队伍穿越困境之后的暖意和乐观。从字里行间明显感受到,生长于蜀地,安身立命于滇域,在云南生活了整整30年的李兴早已感受到了云南这片热土的温暖。 后记 好好“打酱油” 没有天赋、没有题材、 没有时间,这些都是我为自 己一直没能写出好作品找的 借口。漂浮于散漫的写作状 态,我似乎已经习惯了“打 酱油”这么一个角色。 14年军旅生涯,虽然我 写的那些文字还算不上真正 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但它却 改变了我的命运,萌发了我 的文学热望。转业后,这个 梦就中断了。10年没有写出 一个字,这是一个怀揣文学 梦想者的悲剧。面对文友们 的惋惜和追问,我都选择了 沉默。是生活压力大,还是 工作任务重?或许是,又或 许不是,但这些都不是理由 。写作需要感觉,更需要激 情。在那种境地,让我这个 几近颓废的人写作,确实很 难。没有逆时针下流动的光 阴,更无法找到治愈后悔的 良药。在虚度十年的懈怠中 ,我为什么就不知道握一握 拳头,为自己鼓一鼓劲,给 自己加一加油? 一定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明白自己的斤两。在文贤 大儒们纵论文学高谈写作的 时候,我不得不保持沉默。 高人,是本事决定的,站在 他们的视线之外,可以悄然 汲取很多方法和经验。作家 ,始终要拿作品说话,谈资 始终要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储 备和必要的作品积累上。面 对徐剑老师在序言中的褒扬 和鼓励,我感到脸红心跳, 如芒剩在背。 我对腾冲充满感激,是 她丰厚的人文底蕴和火热的 边地生活激活了我的写作欲 望,我无法对那里的所见所 闻所感所悟充耳不闻、视而 不见。虽然突破胶囊之后的 药力之苦,也曾多次使我差 点放弃,但我还是跟跟跄玲 地坚持了下来。2015年至 2017年在腾冲市人民政府 挂职的两年间,我创作并刊 发了腾冲题材的散文作品近 20万字。所幸,这一势头在 之后的日子里得到了很好的 延续,较好地完成了每年刊 发8万至10万字的既定目标 。 我是一个经不起怂感的 人,尤其是在虚荣和诱惑面 前,我无法理智地作出抉择 。很多文友都出书了,他们 也建议我再出一本,趁着我 的热望还没有降温,就决定 再出一本。书名为什么叫“ 云崖暖”?徐剑老师已经在 序言中作了诠释,他的分析 与我的想法大体一致。日久 他乡成故乡,不能忘记艰难 中拔出泥脚的过去,更要珍 爱眼前休养生息的当下,这 是祖辈骨血里留传给我的隐 秘教导!写作中我始终谨记 ,情感是散文的底色,温度 凸显散文的质地,文章的烈 焰必须用发乎灵魂的生命之 大点燃,被深掘和创造的眼 光穿透。我希望自己的文字 ,也能散发出精神的微光。 我渴望带着文字天马行 空,但我的能力和恒心却不 允许我自视过高。对于今后 的写作,不停下来就行,好 好“打酱油”就好。一路走来 ,我需要感谢的人很多,他 们都铭留在我的骨子里。特 别要感谢既是首长又是兄长 的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徐 剑多年来的鼓励和扶掖,他 不但主动为我联系了出版社 ,还亲自为本书写了序。感 谢对本书给予充分肯定并题 写荐语的邱华栋、徐剑、关 仁山、潘灵等师友和中国文 史出版社美女老师李晓薇为 推出本书的默默付出。还要 感谢在我准备放弃出这个集 子时,黄运明、李焕刚、赵 道顺等好友给予的精神和物 资上的慷慨驰援。 学无止境,路犹远兮! 既然决意要走在这条“打酱 油”的路上,那就好好打。 2023年8月 于昆明圣华花园居所 书评(媒体评论) 情感是散文的底色,温 度凸显散文的质地。文章的 烈焰必须用发乎灵魂的生命 之火点燃,被深拥和创造的 眼光穿透。李兴的散文在交 织的情感中散发出了精神的 微光。 ——著名作家、中国作家 协会书记处书记 邱华栋 《云崖暖》这标题很吸 睛,让人充满想象。毛泽东 《七律,长征》中的“金沙 水拍云崖暖”,抒发的是红 军穿越困境之后的暖意和乐 观。生于蜀地,安于滇域, 日久他乡即故乡,他乡和故 乡都是吾乡。李兴的这些文 字无不透射出情感的温度, 值得品茗和深味。 ——著名作家、中国报告 文学学会会长、首届鲁迅文 学奖获得者 徐剑 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不懈 的深挖细掘,必然赋于散文 人文厚度,李兴书写边地腾 冲的一些篇目就颇见功力。 如果将这些篇目缀连起来, 无异于一部生动的腾冲简史 。 ——著名作家、河北省作 家协会主席,第五届鲁迅文 学奖获得者 关仁山 在一个四川男人的肉身 里,住着一个云南的灵魂。 行伍出身的李兴,有着纤细 而婉约的内心。他的敏感、 多情、细腻,铸就了他散文 温暖的品质。 ——著名作家、云南省作 协副主席、《边疆文学》杂 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潘灵 精彩页 昆虫记 昆明的天空碧蓝如洗,翠湖公园的繁花争奇斗艳,滇池湖畔的红嘴鸥翩翩起舞。冬日里的昆明和煦依旧,春城简单的外部面相和内在肌理天然契合。 时光流淌在我生命的旅程里,我将32年的青春年华都赋予了这座城市,又义无反顾地将余生托付给了这座城市。我的家庭、我的工作、我的事业,都已经深扎在这里,我的周身也已经充盈着这个美丽城市的血流,在昆明这座现代化城市的芸芸众生里,尽管我渺小得如同一只蝼蚁,但我乐意成为它的一只虫子。 一 在昆明之外的地方,特别是本省的州市,人们都将昆明人叫作“昆虫”。从百度中得知,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中超过50%,踪迹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很长一段时间,我对昆明之外特别是本省州市的人们对昆明人“昆虫”这样的称谓很是费解,但我认为,这样的称谓不会背离原旨,而会有自身的道理。 在费解中寻求答案需要时间和过程。七年前,我到滇西一个县级市挂职。是年国庆大假,经济复苏后的消费浪潮席卷了全省每一个大小景区,到处车流如织、人满为患。作为政府工作人员,我们服务和保障的压力很大,所有人员都不能休假,每个人都有工作任务。一名基层干部指着景区道路上齐刷刷挂着云A牌照的各种车辆说:“都怪这些‘昆虫’,蝗虫一样往下面跑,把路堵成了这样,害得我们放假都不得休息。”另一名工作人员接过话说:“景区里面更是挤成了一锅粥,酒店订满了不说,很多人还得打地铺、住帐篷。‘昆虫’们自讨苦吃不说,还把我们这里的物价抬高了。”哦,这就是所谓的“昆虫”。同样作为“昆虫”,我听后欣慰地笑了,心想这就是省城昆明实力的彰显。但是,我还是很快反驳了他俩的观点:“大量的‘昆虫”涌入这里,是好事啊。吃你、住你、消费你,既促进了当地的就业,拉动了地方经济,又提高了旅游收入,还增加了财政税收。你们说,我们该不该欢迎更多的‘昆虫’来到这里观光旅游?”两人都心悦诚服地说:“确实是这么个道理!”并且拍着胸脯表示,一定要为“昆虫”的造访搞好服务保障。 昆明一直在变。无论是经济体量,还是城市规模,都是省内城市无法企及的,这是省会城市的独特优势。作为经济欠发达的边疆城市,昆明的经济增长和人文建设却走在了全国前列,近年来已经几次跻身“全国一线城市”行列。抚今追昔,30年前我还是一名战士时,引以为荣的是能够到城市中心地带的“昆明市工人文化官”,坐电梯到十多层的顶楼看一次昆明市的全景。如今,这个标志性建筑已经消失不在,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四五十层的高层建筑比比皆是,填满了这座城市的各个地块。置身于近百层高耸人云的万达双塔脚下车水马龙的街区,我眩晕得恍若隔世。 都说云南人是家乡宝,观念上的桎梏使他们安于现状足不出户。当经济不再成为掣肘,当生活大为改善,他们思想和行动的边界就没有了藩篱。有了闲暇时间,每逢节假日,省内外的景区也会常常见到“昆虫”们组队旅游的欢声笑语。 二 每个群体都有独特的话语体系。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能够在传承中生生不息,就彰显了丰富的文化底蕴。从某种程度上说,方言不但代表一种文化特色,更是一种社会现象。昆明方言也不例外,古拙朴实的特点韵味十足。从部队到地方工作,交流的障碍首先是我的“川普”与昆明本地人的“马普”难以相融,常常遭遇尴尬,给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转业后的新单位昆明人居多,他们平素都以当地方言对话,我听不明白就干脆默不作声。一天,主管领导来到我的办公室,对我说:“你一天“闷出出的’,也不知道在‘整喃样’?”见我办公桌上有些凌乱,又说:“长得人五人六,桌子上却‘乱逼麻麻’,还不‘理麻’一下!”从表情上看,领导有些不高兴,但却使我如堕五里雾中。见我傻愣愣地站着,同事在领导走后立即向我做了翻译。意即:你一天默默无闻,到底在干些什么?长得精精干干,办公桌上却乱七八糟,还不好好收拾一下。是方言,使我“水土不服”,难以适应工作,影响了与同事共存。我瞬间顿悟,像我这样的外乡人,必须用更多的精力学习昆明方言,才能融入将要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的余生。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