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宗教文化译丛:日本佛教史纲(精装)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作者 (日)村上专精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文史研究者、爱好者、

《日本佛教史纲/宗教文化译丛》是日本佛教文化研究领域的早期代表著作。作者以提纲挈领的方式对佛教传人日本到明治维新时期的历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揭示了日本佛教史的纲要和主要内容、佛教在日本社会历史和思想文化发展中所发挥的重大影响。
如今距首版已逾百年,《日本佛教史纲/宗教文化译丛》在日本学术界和佛教研究领域仍占据重要地位。
《日本佛教史纲/宗教文化译丛》作者村上专精(1851-1929)是日本近代佛教史学的奠基人之一,曾任东京大学印度哲学教授、大谷大学校长等职。明治维新以后,他借鉴西方人文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日本佛教,主要著作有《大日本佛教史》《日本佛教史纲》《真宗全史》《因明学全书》等,被誉为明治时期佛教启蒙者和佛教史研究先驱。

内容简介
《日本佛教史纲/宗教文化译丛》是日本佛教文化研究领域的早期代表著作。作者以提纲挈领的方式将佛教传入日本到明治维新时期的历史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揭示了日本佛教史纲要和主要内容、佛教在日本社会历史和思想文化发展中所发挥的重大影响。当今距首版已逾百余年,世界范围内对日本佛教的研究已有相当大的推进,但本书在日本学术界和佛教研究领域仍占据重要地位。
作者简介
村上专精,博士,兵库县冰上郡船城村野山人,号“天爱痴人”“不住”,后号“舟山”。父野山教觉寺广崎宗铠,母松原氏。生于嘉永四年[1851]四月二日,六岁诵净土三部经,不久从柿芝町行云寺冈村波州受《大学》《中庸》,又从兵库县天田郡野花村教念寺矢野乾明、播州姬路善教寺结诚义导等修汉学。明治四年[1871]二十一岁时,入新潟县北蒲原郡水原町无为信寺武田行忠讲师之门,学唯识,在越后前后四年。明治七年[1874]四月到爱知县碧海郡重原村万福寺,五月人京都大谷派高仓学寮,因学寮发生纷扰,未几复归万福寺。明治八年为爱知县宝饭郡御马村入觉寺村上界雄之养子,第二年继同寺席位。明治十年[1877]春,从云英晃耀学《因明大疏》。十三年[1880]一月三十岁时,入京都教师学校,第二年七月,于高仓学寮结业,十五年[1882]五月,被任为“副讲”,讲授《唯识述记》。十七年三月,成为五等教师,七月,任越中高冈教校长,第二年四月辞任,在三河丰川妙严寺讲《因明大疏》《成唯识论》及《唯识二十论述记》等。二十年[1887]一月,受聘任东京“曹洞宗大学林”讲师,九月,任哲学馆特约讲师,第二年三月升为四等教师。二十二年[1889]三月于神田区今川小路创办佛教讲话所,六月发行月刊《佛教讲话集》杂志,从事传教。第二年一月,著《日本佛教一贯论》,七月任浅草大谷教校长,九月任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特约讲师,讲授印度哲学,时年四十岁。二十年[1887]十一月著《因明学全书》,二十五年[1892]升为三等教师,又任净土宗本校特约讲师。二十六年[1893]补任“拟讲”。二十七年[1894]四月,与境野哲海、鹫尾顺敬等发行《佛教史林》月刊,开佛教史研究之端。七月,大谷教学校改称第二中学寮,任第二中学寮长。二十九年[1896],兴起大谷派本愿寺改革之论,因参与此论议,第二年一月被削去学衔及教职。八月,著《大日本佛教史》和《日汉佛教年契》。三十年[1897]复职,任东京真宗中学校长。翌年八月,任侍讲,在浅草本愿寺为法嗣大谷光演和大谷莹亮讲本宗及外宗教典。九月著《日本佛教史纲》二卷。……
村上博士所著除前记外,尚有《佛教道德新论》《佛教三大宗摘要》各一卷,《文类聚钞百二十题抉择记》二卷,《佛教忠孝编》《真俗二谛辨》《村上博士佛教讲演集》《女子教育管见》《自省录》《自信录》《女性训》《教理和实践》《诚之道》《佛教概论》《通俗修养论》《实践修身讲话》各一卷,《女子修身启蒙》四卷,《六十一年》《一切经的由来》《道元和亲鸾》《成功的时机》《大乘起信论讲话》《人生之路》《和平的宗教》《亲鸾的开宗》《愚秃钞的愚秃草》《真宗的面目在那边吗》《随想录》《科注大乘起信论》《科注原人论》《大乘起信论达意》《俱舍论达意》《真宗要领》《安心立命谈》《佛教因果理法论》《佛教伦理》《立志论》各一卷(以上已出版);还有手稿本:《印度佛教史》三卷、《中国佛教系统论》九卷、《日本佛教发达史》十一卷、《佛教唯心论》五卷、《大乘论》四卷、《佛教概论》四卷、《禅宗史》三卷、《德川时代史》二卷等。
目录

自序
总论

第一期 三论宗和法相宗时代[552-784]
第一章 佛教的传入及物部、中臣二氏与苏我氏的斗争
第二章 推古朝的兴佛和圣德太子的出世
第三章 三论、成实两宗的传入
第四章 三论、成实两宗的起源及其教义
第五章 法相宗的传入及该宗的高僧
第六章 法相、俱舍两宗的起源及其教义
第七章 大化革新以后的趋势
第八章 东大寺及国分寺的建立
第九章 华严宗的传入和起源及其教义
第十章 戒律宗的传入及鉴真和尚的事迹
第十一章 戒律宗的起源及其教义
第十二章 皇室、贵族的皈依和营建诸寺(一)
第十三章 佛教与政治的关系
第十四章 关于佛教的制度(一)

第二期 天台宗和真言宗时代[784-1192]
第一章 天台宗和真言宗的创立以及两宗的入唐求法
第二章 南都佛教的大势
第三章 传教大师及其门徒
第四章 天台宗的起源及其教义
第五章 睿山戒坛的创立
第六章 弘法大师及其门徒
第七章 真言宗的起源及其教义
第八章 真言宗分派的渊源
第九章 益信、圣宝二僧正及其门下
第十章 宽朝、仁海二僧正的出世
第十一章 东密事相的分派
第十二章 密教的兴盛和修法法会
第十三章 慈觉大师及其门徒
第十四章 智证大师及其门徒
第十五章 睿山的兴盛及慈慧僧正的出世
第十六章 山、寺二门的分立
第十七章 慧心院、檀那院的二僧都及慧、檀两派教义的差别
第十八章 天台圆教的分派
第十九章 台密事相的分派
第二十章 东寺密教与睿山天台密教的关系及其异同
第二十一章 山、寺二门及南北佛教的倾轧
……

第三期 净土宗、禅宗、日莲宗时代[1192-1603]
第四期 诸宗持续时代[1603-1867]

作者略传
校后跋
附录

精彩书摘

根本大师传教的高徒虽然不止一两个,但在后代最有名的是义真、慈觉二人。义真和尚回国以后,曾大力帮助传教大师进行教化,在传教大师寂后,又在山上建立大乘戒坛、创立戒坛院,可惜不久就去世了;因此传教大师的规划全靠慈觉完成的然而智证大师从义真门下出现时,就与道誉、慈觉处于并列地位而慈觉、智证两位大师的门下,当时也都是英俊辈出的。慈慧僧正出于慈觉的门徒,在他当山门[睿山]座主的时候,门下出了不少俊杰;而当时智证的门徒当中,也有不少高僧接踵而出。其中的余庆僧正与慈慧僧正名声不相上下,他的门下有劝修穆算等名僧。于是两门的倾轧加深,最终关系破裂。

慈觉大师以后,金轮院的安慧当了第四代座主,接着是智证大师继安慧任五代座主。此后直到十三代的座主,除了长意一人之外,全由智证大师的门徒担任。而从义海开始,经过延昌、镇朝、喜庆到慈慧僧正时,都担任天台座主,才渐渐地巩固了慈觉门徒的基础。等到慈慧僧正寂后,余庆僧正继寻禅被命为天台座主时,两门之间从此非常嫉视,以致最后智证的门徒不得已逃避到山外去。从前后的图表,可以了解到这个情况。

由此看来慈觉大师的门下虽然不乏其人,但很明显,长久以来山门全由智证的门徒负责管理。直到慈慧僧正,再次扩张慈觉门徒的势力,其势披靡山上,他们竭力排斥智证门徒,而到了余庆僧正等人要重新掌权时,争端的再开已成自然之势。

余庆僧正,筑前早良人,其事迹不详。他在天元二年[979]担任园城寺长吏,四年受任为法性寺座主。他被称为“智辨大师或“观音院僧正”。一般把劝修、胜算、穆算、庆称为余庆门下的四杰。劝修即智静僧正。劝修、庆祚以下有志贺僧正明尊再下面有行尊,当时还有三井寺的增誉,天台宗的修验道就是由他们兴起的。最初余庆僧正担任法性寺座主时,慈觉的门徒到朝廷诉说:“贞信公[忠平]设法性寺以来,已经九代座主,慈觉的门徒常受此任,现在忽然以智证的门徒担任此职是没有道理的。”喧扰纷争,事不易决。天皇(圆融)大怒,说“忠平开法性寺,未必付诸慈觉一门,现余庆虽出于智证之门但已有智行之誉。败德之徒,徒事喧嚣,毕竟非清静僧侣之事!”下诏停止一百六十余人的封职。从此以后,两门之间的不和更形表面化了。

以后两门之间逐渐互相倾轧,智证的门徒渐渐离开容山分散了。当时流言四出,有的说座主良源[即“慈慧”]使其徒要烧千手院,要杀死余庆及穆算等。朝廷大惊,敕命守卫千手院的经藏,并且谕示座主停止这种行动。慈慧僧正上表说明这是无稽流言。此后,山上的智证门徒,由余庆率其门徒数百人一起下山住到观音院,胜算、劝修、穆算等也各率门徒分别下山居住。其余留在千手院的众僧,仅有百余人。然而到了永祚元年[989],寻禅辞去了座主之职,余庆受敕任天台座主职。于是慈觉的门徒进行抗拒,坚闭讲堂的门户,并在路上驱逐朝廷的命使。朝廷不得已再次派遣使官上山,让检非违使予以保护在前唐院宣布诏命,并且祭告慈觉大师之灵。因为众徒行为暴戾,诏命中有称众徒为“狮子身上之虫”的话。这就是有名的“永祚宣命”。余庆担任座主仅仅三个月,因山门僧众不服而辞职。到了正历四年[993],由于观音院一个叫作成算的童子的事情慈觉门徒一哄而起,烧了千手院的房舍,把胜算所管的四所房舍化为灰烬,连同莲华院(由冷泉天皇发愿建造)、佛眼院,以及已故良勇与房算的房屋、算所管的房舍共四十余间,全都烧毁,山上的一千余智证门徒都被赶出。庆祚等和其门徒一起移住三井寺。从此,山门(容山)、寺门(三井寺 )完全分立,长期没有相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