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院校金融学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进行编写。全书分十二章,阐述了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利息与利率、金融机构体系、商业银行、中央银行、金融市场、国际金融、货币供求均衡、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政策、金融监管等内容。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财经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基础教材,也可作为成人教育和在职人员的培训教材。 目录 导言 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二、金融是把双刃剑 三、金融学的产生、发展及演变 四、金融学的框架内容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和形态变迁 一、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 二、货币形态——从实物货币到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二、流通手段 三、贮藏手段 四、支付手段 五、世界货币与国际货币 第三节 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的概念及内容 二、货币制度的演变 三、人民币与中国的货币制度 本章小结 本章习题 第二章 信用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一、信用的含义 二、信用的产生 三、信用的发展 四、信用的作用 第二节 信用形式 一、商业信用 二、银行信用 三、国家信用 四、消费信用 五、股份信用 六、合作信用 七、租赁信用 八、国际信用 第三节 信用工具 一、信用工具的概念 二、信用工具的特征 三、信用工具的分类 四、主要的信用工具 五、金融衍生工具 本章小结 本章习题 第三章 利息与利率 第一节 利息的性质 一、配第的“使用权报酬”说 二、西尼尔的“节欲”说 三、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说 四、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说 五、费雪的“人性不耐”说 六、凯恩斯的“灵活偏好”说 七、马克思的“剥削论” 第二节 利率的种类 一、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 二、单利与复利 三、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四、市场利率与官定利率 …… 第四章 金融机构体系 第五章 商业银行 第六章 中央银行 第七章 金融市场 第八章 国际金融 第九章 货币供求均衡 第十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 第十二章 金融监管 主要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