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对外政策偏好中的群体情感研究/郑州大学政治学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作者 王硕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为何急需经济援助的候选国塞尔维亚,在面对入盟巨大的经济收益诱惑下,对欧政策偏好却是保持距离、欲迎还拒;而对俄罗斯的非物质援助深表感激,甚至为支持俄罗斯主动牺牲自我利益,而坚持与欧盟政策相背离?以往关于欧洲化的行动逻辑,主要是从理性选择模式的结果性逻辑,抑或是从个人认知心理模式的适当性逻辑来分析,他们皆以简约的个体客观理性或主观理性作为狭隘的前提假定,导致经验世界与抽象理论错位,越来越无法解释现实国家对外政策偏好中的诸多“例外”,亟须国际关系理论创新。而理论综合是创新的主要方式之一,即从相关的多层次和多学科理论中拟合出简约且与相关理论平均差异最小的中介变量来搭建新的分析框架。本书以关系性逻辑为基础,在单位层次和体系层次选取适切的自变量,引入群体情感为中介变量作为黏合驱动剂,以此构建出能够解释塞尔维亚对俄欧的政策偏好差异的新视角。
作者简介
王硕,博士,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郑州大学当代资本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郑州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心理学、全球治理等,近年来在《国际展望》等期刊发表学术文章多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主要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点
第二章 群体情感:国家对外政策偏好中的中介变量
第一节 主流对外政策分析模式的偏好假定及评价
第二节 群体情感的引入及对两种模式偏好的弥合
第三章 以群体情感为中介变量的国家对外政策偏好分析层次
第一节 现实变化对对外政策偏好分析要素提出新要求
第二节 单元层次:共同历史记忆与本土实践
第三节 体系层次:地区安全结构与地区规范
第四章 群体内情感类别化进程是国家对外政策偏好形成的内在动力
第一节 历史记忆以基调情感为媒形塑国家对外政策偏好方向
第二节 本土实践以即时情感为介引领国家对外政策偏好选择
第五章 群体间情感比较进程是国家对外政策偏好形成的外部路径
第一节 地区安全结构以群体间情感碰撞为媒限定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环境
第二节 地区规范内化以群体间情感评价为介推进国家对外政策偏好转变
第六章 群体情感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塞俄与塞欧之间的比较
第一节 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偏好差异的特点
第二节 群体情感在塞对俄欧政策偏好中的中介作用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对群体情感研究质疑的回应
第二节 塞尔维亚的俄欧政策偏好差异对中塞情感外交的启示
第三节 对外政策偏好中群体情感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序言
本书的出版意图是,自
20世纪70年代起,伴随着
跨语言学、美学、神经科学
和脑成像技术的发展,西方
哲学思潮开始着眼于将“结
构转向解构”作为人文社科
领域研究的主线之一,国际
关系理论也陆续出现“语言
转向”“美学转向”“情感转向
”等交叉学科的研究,这不
但是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
内核和辅助假设进行扩充和
重新解读,也极大地缓解了
传统国际关系理论与现实之
间逐步扩大的张力。其中,
语言转向和美学转向是为国
际关系理论提供了新的本体
论和研究范式,情感转向则
是立足于传统国际关系理论
基础上的一种批判与超越。
有学者指出,虽然从语言维
度和美学维度能够对世界政
治中权力、安全、利益等核
心概念进行合理的理论解构
,但是这两种维度皆缺乏实
践性,如国家依靠独白式的
自传体叙述或美学表征无法
维护身份的稳定,且两者的
能动性主要是通过建构出不
同的情感并作用在行为体上
来表现的。换言之,在这两
种新的研究范式中,情感是
中介变量。对于(群体)情
感的研究,中国学者具有天
然的优势,因为西方是类别
化思维,其学术指向为知识
型哲学,体现的是科学理性
;中国是关系式思维,学术
指向境界型哲学,体现的是
实践理性,尤其是中国的儒
家理论对情感问题的见解更
为深刻且全面。在具体外交
实践中,中国也一直倡导“
情感外交”。习近平同志指
出,“要将推动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中国外
交的总目标,将和平发展作
为与周边国家合作的根本路
径,将亲诚惠容作为开展周
边合作的基本理念”。其中
,“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亲
诚惠容”等用词都蕴含着明
显的情感因子。然而,当前
中国学者对于世界政治中的
情感理论研究仍然远远落后
于国外学者。鉴于当前国际
关系理论发展的趋势及中国
外交政策对群体情感理论分
析的欠缺,本书将“站在巨
人的肩膀上”系统地梳理分
析国外学者对国际关系中关
于群体情感研究的知识图谱
和应用逻辑,全景式地再现
国外学者对该领域研究的时
空动态演化历程,希望能为
中国国际关系学派的生成和
发展寻找到一个有力的擢升
点。
本书的出版背景是自
2022年年初伊始,乌克兰
危机逐渐升级,欧洲国家在
俄罗斯和欧美的激烈博弈中
,纷纷表明自己的立场。土
耳其、摩尔多瓦、罗马尼亚
、克罗地亚、保加利亚、斯
洛文尼亚、阿尔巴尼亚、北
马其顿、黑山等国纷纷发文
谴责,“俄罗斯承认乌克兰
东部民间武装成立的顿涅茨
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
民共和国,明显违反了国际
法,并侵犯了乌克兰的领土
独立和完整”。但是,整个
欧洲只有梵蒂冈、白俄罗斯
、摩尔多瓦以及塞尔维亚没
有制裁俄罗斯。其中,梵蒂
冈作为袖珍国一直不参与此
类国际事务,白俄罗斯和摩
尔多瓦都是欧洲制裁的对象
,唯独塞尔维亚在欧美软硬
兼施下不仅保持军事中立,
还在媒体舆论上倾向于俄罗
斯,称“不管发生什么,不
管立场多么艰难,85%的塞
尔维亚人永远支持俄罗斯”
。除此外,塞尔维亚境内民
众还频频发动挺俄游行。这
已经不是塞尔维亚第一次在
如此艰难的境遇下面临抉择
,其在2014年的俄乌危机
中,亦是坚定地站在俄罗斯
一侧。作为一个亟须经济援
助且确实得到丰厚物质支持
的欧盟候选国,塞尔维亚本
应该与欧盟的对俄外交政策
偏好保持一致,但却坚持选
择与其背道而驰,这与传统
理性选择模式中的“成本一
收益”原则相违背。同时,
塞尔维亚历经多任性格迥异
的总统,对俄罗斯政策偏好
一以贯之地呈现出口头宣言
上积极加入欧盟,但实际行
动及精神上却严重支持和依
赖俄罗斯的特点,这与个人
认知心理模式中强调决策者
个体独特性的传统亦不相符
。也就是说,主流国际关系
理论对塞尔维亚在乌克兰危
机中的立场偏好选择的解释
力式微。这主要在于两种模
式间出现错位性对立,且皆
忽视了对外政策偏好的来源
。笔者通过引入群体情感这
一中介变量,为两种理论的
弥合搭建起桥梁,而且也为
客观分析塞尔维亚在乌克兰
危机中的立场偏好提供了新
的路径。
本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为何急需经济援助的候选国
塞尔维亚,在面对入盟巨大
的经济收益诱惑下,对欧政
策偏好却是保持距离、欲迎
还拒;而对俄罗斯的非物质
援助深表感激,甚至为支持
俄罗斯主动牺牲自我利益,
而坚持与欧盟政策相背离?
以往关于欧洲化的行动逻辑
,主要是从理性选择模式的
结果性逻辑,抑或是从个人
认知心理模式的适当性逻辑
来分析,他们皆以简约的个
体客观理性或主观理性作为
狭隘的前提假定,导致经验
世界与抽象理论错位,越来
越无法解释现实国家对外政
策偏好中的诸多“例外”,亟
须国际关系理论创新。而理
论综合是创新的主要方式之
一,即从相关的多层次和多
学科理论中拟合出简约且与
相关理论平均差异最小的中
介变量来搭建新的分析框架
。本书以关系性逻辑为基础
,在单位层次和体系层次选
取适切的自变量,引入群体
情感为中介变量作为黏合驱
动剂,以此构建出能够解释
塞尔维亚对俄欧的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5: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