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朱元璋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吴晗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出身社会低层、终登帝位的帝王,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朱元璋传》用翔实的史料、生动的语言,细述明太祖朱元璋的多面人生,讲述他是如何在乱世中脱颖而出,力克群雄,成为一代开国皇帝的传记小说。真实生动地展现了一个既勤政又残暴、既有胸怀又重猜忌的复杂矛盾的封建帝王形象。
目录
第一章 小流氓
第二章 红军大帅
第三章 从吴国公到吴王
第四章 大皇帝的统治术
第五章 恐怖政治
第六章 家庭生活
附录 朱元璋年表
后记
朱元璋的少年时代
元末红军起义——《朱元璋传》的一节
朱元璋从军——《朱元璋传》的一章
序言
吴晗,原名吴春晗,字
辰伯,出生于1909年,是
浙江义乌吴店苦竹塘村人。
吴晗的父亲吴瑸珏是清末的
秀才,也曾在新式学堂里上
过几年学,毕业后当过公务
员。吴晗的母亲蒋山荫出身
贫农家庭,没有上过学,不
识字。
吴晗的父母亲对待孩子
十分严厉,加上吴晗又是家
中四个孩子中的老大,要起
带头作用,因此父母经常采
用打骂的方式管教吴晗,这
导致他在青少年时期与父母
,尤其是父亲的关系比较紧
张。也许是出于这个原因,
吴晗上中学的时候是个名副
其实的“坏学生”,拿他自己
的话说:“同班年岁大的学
生教我吸烟、打麻将,被学
校发现了,记了很多次过。
”不过吴晗自有别人不及之
处——他从小就非常喜欢读
书,尤其爱读历史著作,加
上他天资聪慧,记忆力也非
常好,让他的国文和历史成
绩非常优秀,因此“才没有
被开除”。
中学毕业后,吴家家境
不复往曰的殷实,无力承担
他继续深造的费用,他只好
在家乡谋得一份小学教员的
工作来糊口。不过是金子总
会发光,沉寂不久,他便通
过自己的努力以及朋友的帮
助,先后得到胡适、顾颉刚
等学者的赏识,最终来到清
华大学学习历史,专攻明史
,他的治学之路也就此展开

天才加上勤奋,使吴晗
的治学之路走得很顺畅,他
最终成为著名的历史学家,
尤其在明史研究方面取得了
丰硕的成果,是中国近现代
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之一。早在求学期间,他便
发表了令当时史学界颇为青
睐的《胡应麟年谱》《胡惟
庸党案考》《明代之农民》
等著述。而倾尽他几十年心
血、数易其稿的《朱元璋传
》更是研究明史的专家、学
者,乃至历史爱好者必读的
著作,这本书更是与梁启超
的《李鸿章传》、林语堂的
《苏东坡传》和朱东润的《
张居正大传》一起,被称为
20世纪华语世界传记文学的
四大巅峰之作。
除了在历史研究的本职
工作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之
外,吴晗在杂文的写作上也
成绩斐然。吴晗的杂文语言
博雅,文字质朴,题材广泛
,有的直指时弊,有的授人
以渔,还有的谈古论今……
这其中的多数作品虽是针砭
彼时之弊端,就当时之事而
论,但今天读来仍能读出大
学问家那至真至纯、忧国恤
民的胸怀。
斯人已逝,在缅怀故去
之人的同时,我们还可以继
承和发扬他的精神,学习他
的智慧。为此,我们选取吴
晗先生最具代表性的历史著
述出版,读者若能以此窥得
吴晗先生学问及精神之一隅
,便是对吴晗先生最大的怀
念。
导语
作者吴晗通过梳理、考订、辨析各类翔实的历史资料,用通俗、生动、情感丰沛的语言细述了朱元璋的成长和他的传奇建国史,将明太祖朱元璋这个复杂多面的帝王细致入微地展现了出来,并对他一生的功过是非进行了中肯的评述。另外,作者还讲述了朱元璋的家庭生活,分析了他的性格养成与变化,从侧面进一步丰富了朱元璋的形象。作者文思活泼,语言生动,在他笔下一个历经艰辛磨难、乞讨度日的小人物;一个英勇睿智、气度恢宏的统帅;一个勤政爱民、夙兴夜寐又猜忌心极重、杀戮成性的帝王,这些复杂矛盾的形象活灵活现,共同构成了朱元璋的多面人生。
后记
这本小书初稿写定于民
国三十二年,从这年七月七
日动笔,到九月九日写完,
一共才花了六十多天工夫,
由胜利出版社印行。而乃未
得同意,一书两名,胜利本
名《明太祖》,另一本名《
从僧钵到皇权》。所不同的
是胜利本多一个附录年表,
起元天历元年,迄明宣德八
年,和本书内容不相适应。
其所以然的道理,前年夏曾
在上海《文汇报》发表《明
太祖和从僧钵到皇权》(现
收人生活版《史事与人物》
)一文,详细说明经过。
我自己对于这个初稿极
不满意,加之,一书两名,
更感不快,决定回北平后,
多读史料,把它作废,重新
写过。
谢谢书店的好意,谢谢
胡绳先生的督促,使我有勇
气重写这本书。
从三十六年暑假,到三
十七年暑假,整整花了一年
零一个月的时间写作。篇幅
从原来的八万字,扩充到十
五六万字,差不多增加了一
倍。注明材料出处,又增加
了五百多条小注。更重要的
是有许多看法,竟和初稿完
全不同。
增加小注的用意,是为
了告诉读者以出处,因为从
初稿刊行以后,曾有许多朋
友来信询问史料来源,甚至
有人怀疑叙述的真实性。为
了免除个别答复的困难,索
性注明史料所从出,做到无
一事无出处的地步。当然,
在浩如烟海的故纸堆中,要
逐一注明来源,是极其费事
的。一年多时间,竞有三分
之一用在小注上,往往为一
条小注,翻阅几十百本书,
浪费一两天时间。
写作的方法,是对每一
问题先搜集材料,编为长编
,第二步写成专门论文,第
三步综合几十篇专门论文,
再融会贯通写成本书。以此
,这本书可以说是二十年来
所写关于明初史事几十篇专
论的结集。这几十篇专门论
文,在战前发表的主要有下
列各篇:
一九三二年 《胡惟庸党
案考》 《燕京学报》十五

一九三四年 《明代的锦
衣卫和东西厂》 天津《大
公报·史地周刊》十三期
一九三五年 《明成祖生
母考》 《清华学报》十卷
三期
《明代之农民》 天津《
益世报·史学》第十二、十
三期
《明代靖难之役与国都
北迁》 《清华学报》十卷
四期
一九三六年 《明初卫所
制之崩溃》 南京《中央日
报·史学》第三期
《元代之社会》 《清华
大学社会科学》一卷三期
《元帝国之崩溃与明之
建国》 《清华学报》十一
卷二期
《十六世纪前之中国与
南洋》 《清华学报》十一
卷一期
一九三七年 《明代之军
兵》 中央研究院《社会科
学研究所社会经济史集刊》
五卷二期
“七七”以后,有:
一九三八年 《元明两代
之匠户》 《云南大学学报
》第一期
一九三九年 《明代之粮
长及其他》 同上第二期
《明代汉族之发展》 昆
明《中央日报-史学》第三
十三期
一九四○年记《明实录》
中央研究学院《历史语言研
究所集刊》
一九四一年 《明教与大
明帝国》 《清华学报》十
三卷一期
一九四三年 《记大明通
行宝钞》 《人文科学学报
》二卷一期
《历史上君权的限制》
《云南日报》,星期论文
《明太祖传》 胜利出版
社出版
回到北平以后,用全力
写本书,中间为了路引的问
题,写《传·过所·路引的历
史》,载《中国建设》五卷
四期;关于明初教育,写《
明初的学校》,发表于《清
华学报》十四卷二期;和《
论皇权》、《论绅权》等文
,发表于《观察》、《时与
文》等刊物。
严格地说,这本书的写
作时间,至少应该从一九三
二年算起,以十六七年的长
时间,所成就的只此戋戋,
写完以后想想,实在感觉惭
愧,惶恐。
题名作《朱元璋传》,
用意有二:其一是为和作废
的初稿《明太祖》和《从僧
钵到皇权》有所分别。个人
感情对前两本书实在太坏了
,简直在痛恨,对这一本比
较以为对得起这个题目,这
个时代。其二,旧时代旧史
家对皇帝有太多禁忌,习惯
以皇帝庙号作称呼,今天这
种禁忌已经不存在,大可不
必自找罪受,不如用原来名
字称呼,还给他以人的地位
。并且,按史法说,朱元璋
在作皇帝以前,就称以死后
追谥庙号,岂非不通之至,
而且在洪武三十一年中,据
事直书,也不应该以洪武三
十一年以后的称号来硬栽他
!简单合理,全书概用朱元
璋来称呼朱元璋,书名因之
就题作《朱元璋传》。
最后,还应该感谢上海
《文艺复兴》、《中国建设
》、香港《国讯》、《南京
学识》、北平《知识与生活
》和《中建》半月刊诸刊物
,曾经发表本书一部分的好
意。
期待着读者的指责和纠
正。
一九四八,八月十二日
于清华园西院十二号
精彩页
第一章小流氓
一、小沙弥
元至正四年(1344年,元顺帝妥懂帖木儿在位的第十二年),淮河流域的人民遭受了苦难。旱灾,蝗灾,加上瘟疫。
好几个月没有见过雨了,栽下的苗晒得干瘪枯黄,大地裂成了一条条的龟缝。到处在求雨祈神,老年人恭恭敬敬向龙王爷磕头,孩子们戴着柳枝圈圈蹿出蹿进。正在焦急没收成时,又来了弥天漫地的蝗虫,把穗上稀稀的几颗粟粒吃得一干二净。地方上有年纪的人都在唉声叹气,哭丧着脸,说几十年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年成,这日子着实过不得了。
不料祸不单行,疫疠大起,钟离太平乡的人,接二连三地病倒。已经吃了多少时候的草根树皮了①,病一起就挺不住,开头只觉得浑身无力气,接着是上吐下泻,不到一昼夜便断了气。起初大家还不理会,到了一个村子里一天死去了几十个人,家家死人,天天死人的时候,明白这是上天在降罚,散布瘟疫来收人,才着了慌,不管“在数的难逃”的老话,还是逃命要紧,各村庄的人携儿带女,只要有亲戚朋友家可投奔的,连家里的病人都顾不得了。不过几天工夫,太平乡数得出的十几个村子,便闹得人烟寥落,鸡犬声稀,显出一片凄凉黯淡的景色。
孤庄村朱家,朱五四官名叫世珍的,一大家人,不过半个月,死了三口。五四六十四岁了,四月初故去,三天后,大儿子重四学名叫兴隆的也死了,到二十二那一天五四的老伴陈二娘又死了。五四的二儿子重六(兴盛)和小儿子元璋(原名兴宗,小名重八),眼看着大人一个个倒下,请不得郎中,抓不到药,只急得相对痛哭。尤其为难的是:家里没有一贯钞,一钱银子,买不了棺木,更谈不上坟地。田主呢?几年的主客,想来总该施舍佃户一块埋骨之地,谁知不但不理会,反而“呼叱昂昂”。邻舍们都觉得难受,伤心。正没计较处,同村人刘继祖不忍心,慨然舍了一块地⑤,两兄弟磕头谢了,真是一头有了着落。但是,衣衾呢?棺椁呢?还是没办法。只好将就把几件破衣裳包裹了,抬到坟地草葬。两兄弟一面抬,一面哭,好容易抬到了,还未动手挖坑,突然间风雨交加,雷轰电闪,整个天像塌下来似的。两兄弟躲在树下发抖,约够一顿饭时,天霁雨晴,到坟地一看,大吃一惊,尸首不见了。原来山脚下土松,一阵大水把坡上的土冲塌了,恰好埋了尸首,薄薄的一个土馒头,俗语叫作“天葬”。三十五年后,朱元璋写《皇陵碑》时,还觉得伤心:“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觳浆!”
父母的大事虽了,过日子呢?没留下一寸土,一颗米,元璋饿了些日子,到处找零活做。谁知大户人家都已逃荒逃瘟去了,贫民小户自己都在挨饿,怎么雇得起人?到处碰壁,懒洋洋地不愿回家,一径到村外给他父母上坟。蹲在新长着青草的坟边,沉思如何来打发日子,对付肚子。
他长得躯干魁伟,黑黑的脸,下巴比上颚长出一寸多,高高的颧骨,却又大鼻子,大耳朵,就整个脸盘看,恰像一个横摆着立体形的山字,脑盖上一块奇骨隆起,像一个小山丘。粗眉毛,大眼睛,样子虽看着叫人不喜欢,却怪匀称,怪威严而沉着。
小时候替人看牛放羊,最会出主意闹着玩,别的同年纪的甚至大几岁的孩子都习惯地听他指挥。最常玩的一个游戏是做皇帝,你看,虽然光着脚,一身蓝布短衣裤全是窟窿补丁,他却会把棕树叶子撕成丝丝,扎在嘴上做胡须,找一块车辐板顶在头上当平天冠,弄一条黄布包袱披在身上,土堆上一坐,自己做起皇帝来了。捡一些破木板,让孩子们毕恭毕敬地双手拿着,当作朝笏,一行行,一排排,整整齐齐地三跪九叩头,同声喊万岁。
又最会做坏事。有一天,忽然饿了,时候早又不敢回家,怕田主骂。同看牛的周德兴、汤和、徐达许多孩子也都嘴馋起来了。大家越说饿,真的肚子咕噜得越凶。这个说有一碗白米饭吃才好呢。那个又提真想吃一顿肉,一个又说肉是财主们吃的,不知道是什么味道。个个的嘴都说得流涎。猛然间元璋一喊有了,大家齐声说什么?元璋笑着说,现放着肉不吃,真是呆鸟!大家还不明白。元璋也不再说话,牵过一条花白小牛娃,放牛绳捆住前后腿。周德兴看了,赶紧抄着斫柴斧子,当头就是一斧。汤和徐达也来帮忙剥皮割肉。别的孩子们捡烂柴树叶子,就地生起火来。一面烤,一面吃,个个眉飞色舞,兴高采烈。不一会儿,一条小牛娃只剩一张皮一堆骨头一根尾巴了。这时太阳已经落山,山脚下村子里,炊烟袅袅在半天空,是该回家的时候了。蓦地一个孩子省悟了,小牛吃了如何回主人的话。大家都面面相觑,想不出主意,担不起罪过,正在着急,互相埋怨,乱成一团的时候,小一点的孩子竞哇声哭了出来。元璋一想,主意是自己出的,责任该担起来,一拍胸脯算我的事。也真亏他想,把皮骨都埋了,把小牛尾巴插在山上石头空缝里,说是小牛钻进山洞里去了,只留下尾巴,拉了半天不出来。孩子们齐声说好。当晚上,元璋挨了一顿毒打,被赶回家。虽然吃了苦,丢了饭碗,也深深得到孩子们的信任,大家都甘心当他做头脑。P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