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杜甫的历史图景(盛世683-755)(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王炳文
出版社 岳麓书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如果将唐史研究比为一场考试,那么杜甫几乎是在把答案展示给你看,只不过他的手势和暗号需要解读。”
对于诗圣杜甫,从来不缺少研究,但大都侧重讲述的是杜甫的后半生,前半生却很少有深入考证,造成杜甫人生前三四十年被关注不多,而这恰恰是他思想和认知的形成发展期。
本书是国内少有的聚焦杜甫前半生的史学作品,以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将杜甫置于8世纪的家族、社会、政治斗争以及地缘格局中,考证并还原出一幅杜甫当日所目睹、所身处的盛世历史图景。
作者简介
王炳文,1986年生,甘肃庆阳人,兰州大学历史学学士、清华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后。现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唐代政治史与中古民族史。在《中国史研究》、《光明日报》、《中华文史论丛》、《史学月刊》、《唐研究》、《新史学》(台北)等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杜甫家世 683-711年 杜甫出生之前
一、洛阳县丞
二、吉州之案
三、修文学士
四、审言之死
五、长子杜闲
第二章 少年时期 712-720年 杜甫一岁至九岁
一、杜甫幼年
二、姑亲裴氏
三、姨亲郑氏
四、姚宋时代
五、王翰入京
第三章 初游文场 721-725年 杜甫十岁至十四岁
一、集贤书院
二、张杜旧事
三、燕公之子
四、李邕入计
五、封禅泰山
第四章 京兆贡士 726-730年 杜甫十五岁至十九岁
一、张说罢相
二、李邕下狱
三、吴越之行
四、忤下考功
五、独辞京尹
第五章 兖州趋庭 731-738年 杜甫二十岁至二十七岁
一、奉天县令
二、李祎北伐
三、惠妃武氏
四、张李之争
五、兖州趋庭
第六章 东都二年 739-743年 杜甫二十八岁至三十二岁
一、蜀地旧事
二、杜闲之死
三、杜家之变
四、严齐之会
五、东都二年
第七章 天宝长安 744-746年 杜甫三十三岁至三十五岁
一、李杜相遇
二、历下之会
三、坡陀青州
四、驸马潜曜
五、汝阳府邸
第八章 帝国周边 747-750年 杜甫三十六岁至三十九岁
一、韩公筑城
二、胡人禄山
三、河陇风云
四、安西都护
五、鲜于仲通
第九章 羯胡构逆 751-755年 杜甫四十岁至四十四岁
一、延恩献赋
二、高适入幕
三、天马天狗
四、率府参军
五、禄山起兵
附录一 图表
唐代长安坊市图
唐代洛阳坊市图
唐代主要官阶表
主要人物生卒时间线
附录二 杜甫年表
凡例
杜甫年表
后记
序言
杜甫的前半生与大唐的
盛世
杜甫(712-770)的诗歌
,在中国妇孺皆知。随着《
长安三万里》的热映,诗人
、诗史、诗歌再次进人观众
们的眼帘,李白、高适、杜
甫的事迹也都栩栩如生。
本书就是一本别开生面
的“杜甫传”,其中也包括与
杜甫有关的高适等人。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
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
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
甫《忆昔》诗是中学课本的
学习内容之一,但对于杜甫
早年的历史,人们其实所知
不多。除了少数文学专家之
外,一般文学爱好者只能从
唐诗中寻觅诗人史实。可是
杜诗怡怡略于早期而详于晚
期。于是,多数读者只能望
诗兴叹。
王炳文博士的《杜甫的
历史图景:盛世》(以下简
称“杜甫”)这本书则不一样

本书从杜甫的外家崔氏
讲起,追溯到崔氏的家族、
高宗去世后诡秘的政治形势
,追溯到杜甫的父亲杜闲、
爷爷杜审言的早年生活,追
溯到杜甫诞生的环境。杜甫
在短短一生中,与外家过从
甚密,这是作者从杜崔氏的
家族写起的重要原因。他的
外家诸舅在关中、剑南乃至
湖南都有分布,他们是杜崔
氏的从父、从祖兄弟。作者
认为,杜甫在仕宦、生计、
人事等多个方面,都获得了
外家崔氏的重要帮助。因此
,终杜甫五十九年的生命旅
程,他的崔姓舅亲可以说相
伴始终。
杜甫出生于开元前一年
(712),作者写到安禄山
造反的755年,所以“盛世”
二字,适当其名。书中详细
地梳理了唐代盛世的事实,
内容分为“杜甫家世”“少年
时期”“初游文场”“京兆贡士
”“兖州趋庭”“东都二年”“天
宝长安”“帝国周边”“羯胡构
逆”共九章。作者下笔的重
点不是杜甫的游历,而是杜
甫的时代;不是杜甫的生活
,而是为什么会出现杜甫,
杜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生
轨迹。
文字老辣而生动,是本
书的一个特点。与李白、高
适相遇那一段,见于第七章
“天宝长安”的第一节“李杜
相遇”:
初次相见的李白与高适
颇为投缘,三人在宋州城中
找了家酒肆,边饮边叙。言
谈之间,高、李二人展示出
的文藻才华令杜甫大为喜悦
。酒酣之际,三人走出酒肆
登上吹台。据传先秦著名乐
师师旷曾在此演奏音乐,而
这一古迹到唐代似乎已在汴
州和宋州间存有争议。如果
按照唐人方志《元和郡县图
志》的记载,当时官方认可
的吹台在汴州开封县,也就
是说,李、高、杜三人游了
一处“伪古迹”,他们登上的
更有可能是县城南郊兔园里
的吹台。免园是梁孝王旧园
,其中的吹台又名文台。但
这并不妨碍他们的怀古之情
,从杜甫关于宋州“名今陈
留亚”的说法来看,沐、宋
这两个密迩相邻的古州本就
经常被人们拿来谈论比较。
不管怎样,在天宝三载
这个深秋或初冬的日子,从
宋州城中酒肆相扶而出的李
、高、杜三人醉眼迷离,沿
街往城南而去,登上了免园
中的吹台,极目远眺,怀古
抚今。台东的平原杂芜遍野
,极力伸展向天边,那是芒
砀山的方向,大风吹动,孤
云飘走,空余一片雁鹜相呼
,清冷而悲壮。
虽然引用的是杜甫后来
的回忆诗作,但是作者重建
的是杜甫当年的过从。
……
任何一个古典文明都是
农业文明,其周边都面临着
游牧部族的侵扰。这并非不
同部族间的文化问题,也不
是农业与畜牧业之间的生活
水平问题,这是不同的文明
之间的生存问题。游牧民族
号称马背上的民族,有着自
己的优势:快速的行动、远
程的攻击、变动不居的居所
。对于一个以农耕为主的中
原政权来说,如果说秦皇汉
武有意开疆扩土的话,唐朝
盛世即开元天宝年间,则主
要是保家卫国。
唐太宗到高宗武后时期
,对于东北部和西北地区有
所开拓,正北部的边防也达
到了极致。这体现在开元之
前,就是边疆节度使体制的
逐渐形成。节度使体制不是
为了进攻,而是防守。这是
由开元天宝的边境形势决定
的。既然防守,就必须久镇
,既然久镇,就要改组原来
的边防屯驻体制,这都是环
环相套的动作。可惜,这套
边防体制因为安禄山的起兵
而失败了。安禄山的发迹不
是贯彻守卫原则,而是扮演
了进攻的一方。他据此邀功
,却断送了大唐盛世江山。
《杜甫》这部书所描述的时
代,其实正好经历了这一变
动的历史时期。
总之,作者的初衷是希
望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将
杜甫置于8世纪的家族、社
会、政治斗争以及地缘格局
中,考证并还原出一幅杜甫
当日所目睹、所身处的历史
图景。这个初衷是实现了的
。这需要对于事实的洞悉,
对于杜甫的熟稔,能够对杜
甫前半生(712-755)涉及
的人事进行极其细致的钩稽
与考证。本书作者是我的学
生,又曾跟随杜诗研究名家
谢思炜教授从事博士后工作
,具备历史学和文献学的研
究能力。此书读来不觉烦琐
,不觉枯燥,饶有兴味,值
得推荐。
是为序。
张国刚
2023年7月末于北京清华
导语
重走诗圣杜甫的前半生,再现大唐盛世的历史图景。从伟大的诗人身侧出发,抵达一个伟大的时代。
杜甫是家喻户晓的伟大诗人,对他的研究和讲述很多,但重点大多集中在他的后半生,对他的前三四十年关注不足。本书聚焦过往传记未深入开掘的杜甫前半生,关注其思想认知的形成发展期,看杜甫如何成为杜甫。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9: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