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我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眼前的屏幕生活。我们的工作、娱乐、社交和学习都是数字化的。在疫情大流行期间,所有事务都被远程化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数字化又向前跨了一步。 本书作者通过采访相关领域各方面的专家,探讨了日常生活中一系列由数字化衍生出来的现象,例如,原有的性别、种族、民族、教育和社会阶层方面的不平等,是如何融入到技术的设计和部署中去的;数字媒体如何塑造我们对体育、娱乐和新闻的消费等等。通过这种全新的方式,帮助读者来理解数字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角色,呼吁我们把注意力从分散的设备和App上转移到成系列的人工产品和实践经验上,因为正是这些产品和实践经验造就了数字化环境,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作者简介 李明君,文学硕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西方文明史、英国历史、美国历史、华裔美国文学、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研究,主持或参与“语言能力发展的构建过程研究”“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亚裔美国文学中身份认同与文艺批评理论研究”“汤亭亭作品的华裔共同体建构研究”等省部级科研项目。获黑龙江省高等学校第三届“教学之星”外语金课团队大赛二等奖,出版译著《数论史研究——第2卷,丢番图分析》(合译)。 目录 1 三种环境,一种生活 数字化环境的四个特征 概论 第Ⅰ部分 基础 2 媒体化 3 算法 4 种族与族裔 5 性别 第Ⅱ部分 制度 6 育儿 7 学校教育 8 工作 9 约会 第Ⅲ部分 休闹娱乐 10 运动 11 电视娱乐节目 12 新闻 第Ⅳ部分 政治 13 错误信息与虚假信息 14 选举运动 15 激进主义 第Ⅴ部分 创新 16 数据科学 17 虚拟现实 18 太空探索 19 数字化环境中的基石与裂痕 基石 裂痕 致谢 作者、译者简介 延伸阅读 序言 本书源于我们在2018年3 月到2020年6月为著名的西 班牙语新闻网站——《经济 日报》(Infobae)——所 撰写的一系列专栏文章。我 们的初衷是对学者进行访谈 ,探讨日常生活中与技术相 关的问题。相关学者所研究 的问题包括:人们如何使用 数字媒体工作、学习、运动 、投票、社交、获取新闻和 娱乐资讯等。但我们在撰写 专栏文章期间发现了令人惊 讶的问题,尤其是数字媒体 应用中,诸如,电子游戏是 否会诱发暴力行为、工作中 采用即时通信是否会弱化等 级观念、社交媒体中虚假信 息的泛滥是否会影响选举的 公正性,等等,这些显然没 有全面地展示该类问题。当 今社会,数字技术不断发展 ,渗透并塑造了日常生活的 方方面面,已经成为一种环 境,而不是一系列孤立存在 的技术。诚然,在对学者访 谈中探讨特定技术所产生的 具体效应,虽然有利于丰富 我们的知识,但是过于关注 特定技术,可能会导致“一 叶障目”的风险。因此,本 书采用全新的视角来解读数 字化环境,诠释它在日常生 活的方方面面中所发挥的作 用,进而剖析对文化、社会 、政治的影响。 本书的各章精选了部分 专栏文章,并进行了调整、 扩充和翻译。每章的主题都 是一个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技 术话题。我们所选择的话题 旨在呈现各个层面的社会生 活的多样性的观点,但无意 自诩能够做出全面的解读。 此外,针对每章的主题,我 们对近期出版过相关书籍、 发表过相关文章的同仁进行 了访谈,以确保内容兼顾多 种研究角度和文化身份。我 们在广泛的、一致的框架内 探讨这种多样性,并将任何 值得尊重的异议转化为引人 深思的话题,而非尚待解决 的矛盾。本书取材于15个学 科的60位学者的访谈记录。 不过,本书所涵盖的话题和 角度仍然有限,望诸位读者 见谅。 我们广泛地引述了对诸 位同仁的访谈,目的并非是 转述他们的观点,而是让他 们的声音得到充分表达。正 如专栏的一位读者在推特中 所说的,我们旨在为话题提 供“多元化”的声音。因此, 我们在撰写过程中采用报告 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 一系列访谈问题引出诸位同 仁的评论,然后将多方面的 看法整合为一个条理清晰的 叙述。 毫无疑问,本书受到了 我们来自南半球这一身份的 影响。经历过20世纪末到 21世纪初的动荡期,我们在 思想和政治上变得成熟。那 时,我们的祖国阿根廷摆脱 了惨无人道、血腥的独裁政 权,迎来了民主的春天。这 是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上最有 影响力的恢复司法范例之一 。过去,我们见证过国家主 导的审查制度、压迫手段以 及为了生存目的而进行的自 我审查的禁锢;如今,由于 该地区人权运动的发展,个 人和社会都受惠于民主与法 治。这一历程深刻地影响了 我们的观点,即知识工作在 社会生活中发挥何种作用。 因此,本书以兼容并蓄的方 式着力展示各种不同的视角 ,避免弱化多样性。此外, 民主并没有解决拉丁美洲长 期存在的贫困和不平等问题 。因此,辨识这些问题在数 字化环境中所呈现的方式也 是本书论述的重点。基于这 样的历史时空背景,我们的 立场奠定了本书的基调。最 后,本书的出版离不开众多 学者的慷慨贡献。在刊载他 们的研究成果的同时,本书 谨向参与此次难忘的创作之 旅的学者和众多学术界同仁 表示诚挚的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