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使用河南和安徽两省13个脱贫摘帽县的实地调查数据。首先,构建金融素养测定框架,对被调查的脱贫摘帽县的农户金融素养进行测度,结果显示平均得分只有4.131。其次,针对金融素养微观传导机制的研究发现,在不同的金融科技普及度水平下,农户的金融素养对金融决策的影响弹性大小不同,而且随着金融科技普及度的提高,影响弹性也在逐步攀升,这表明金融科技普及度对主观金融素养、客观金融素养具有非线性的影响结构特征。再次,基于Probit模型对金融素养和返贫阻断进行回归分析,在控制了农村贫困的背景变量后,回归结果显示主观、客观金融素养对农村返贫阻断发挥着显著抑制作用。最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提升金融素养的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 李毅,经济学博士,副教授,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副院长,湖北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在农业保险领域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各1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本领域论文10多篇,完成相关研究报告和咨询报告近10份,合作撰写相关著作3本。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三、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本书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金融素养及贫困 第一节 金融素养的起源与发展 一、金融素养概念初创阶段 二、金融素养研究兴起阶段 三、金融素养的分类 四、金融素养的特征 第二节 全球金融素养概览 一、金融素养的重要性 二、金融素养的国际比较 三、金融素养提升的国际经验 第三节 金融素养的测度 一、金融素养测度的准则 二、金融素养测度工具的设计 三、金融素养的测度方法 第四节 金融素养与贫困的关系 一、金融素养与贫困的影响机制 二、金融素养对家庭贫困的抑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实描述:对贫困地区农户金融素养的调研 第一节 调查设计与样本分布 一、调查设计 二、样本分布 三、数据信度分析 四、家庭基本情况分析 第二节 农村贫困地区金融行为分析 一、金融行为 二、金融意识 第三节 农村贫困地区居民金融决策与金融教育 一、金融知识与金融决策 二、金融教育 三、金融技能水平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平测度:对农户金融素养水平的评测 第一节 金融素养评测体系构建 一、金融意识评测 二、金融知识评测 三、金融行为评测 四、金融技能评测 第二节 农户金融素养评测模型 一、样本分布特征 二、金融素养评测模型 第三节 金融素养测算 一、公共因子的提取 二、旋转并解释因子 三、金融素养数值计算 四、农户金融素养的分布 五、金融素养对家庭收入影响的拟合:分县域样本回归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宏观视角:农户金融素养对农村返贫阻断的影响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机理阐释 一、模型假设与数学推理 二、机理阐释 第二节 金融素养影响农村返贫阻断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构建 二、实证检验与分析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处理 一、基于评测体系对主客观金融素养测度的稳健性检验 二、基于农村相对贫困的稳健性检验 三、内生性处理与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中介效应分析及检验 一、中介效应分析 二、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微观机理:农户金融素养的返贫阻断机制研究 第一节 评测方法与研究假设 一、金融素养评测方法 二、金融素养和门限模型研究发展状况 三、研究假设 第二节 数据与模型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性分析 二、变量选取与指标构建 三、对主观金融素养进行评测 四、对客观金融素养进行评测 五、主客观金融素养水平的分布式列表分析 第三节 相关性检验和模型选择 一、相关性检验 二、模型选择 第四节 实证检验结果 一、农户金融素养对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路径检验 二、农户金融素养对保险市场参与的影响路径检验 三、不同金融科技普及度下农户金融素养对金融决策的影响效应检验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政策研究:金融素养提升的重要因素与可行方案 第一节 金融素养水平区域异质性分析 一、主客观金融素养水平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金融素养异质性实证分析 第二节 分位数回归分析 一、模型构建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三、实证结果检验 第三节 金融素养提升路径分析 一、宏观层面 二、微观层面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二、政策启示及建议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