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蓦然回首(一个记者眼中的本溪十年)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王重旭 |
出版社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为本溪十年回忆撰写而撰写的报告文学,内容包括“俱怀逸兴壮思飞”“敢教日月换新天”“长风破浪会有时”“霜叶红于二月花”“千树万树梨花开”“始知身是太平人”“一枝一叶总关情”“纸船明烛照天烧”“为有源头活水来”“春风送暖入屠苏”“直挂云帆济沧海”。作者从自己的身边人,身边事写起,记述自己亲身经历,回顾本溪近10年间发生的变化和发展。 作者简介 王重旭,辽宁凤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记者。著有散文随笔集《读书献疑》《读史质疑》《中国历史的屈辱》《被流放的爱国者》《如斯悟语》《中国杂文·王重旭卷》,长篇报告文学《大庇天下》《周恩义的故事》等。有作品被《随笔》《同舟共济》《读书摘文》《书摘》《作家文摘》《杂文选刊》《杂文月刊》等杂志发表和转载。在《当代》《草原》《芒种》等杂志发表中篇小说多部。 目录 序章 俱怀逸兴壮思飞 第一章 敢教日月换新天 1.美丽的蜕变 2.太子河随想 3.城市里的山居生活 第二章 长风破浪会有时 1.为你插上腾飞的翅膀 2.这是一座希望之城 3.孕育中的产业集群 第三章 霜叶红于二月花 1.不辞长作本溪人 2.红色传承 3.弥足珍贵的工业遗产 第四章 千树万树梨花开 1.人可以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2.地灵人杰 3.向往与回归 第五章 始知身是太平人 1.为了人民的嘱托 2.为了母亲的微笑 3.遍地英雄 第六章 一枝一叶总关情 1.一个不能少 2.让心灵不再“贫瘠” 3.那些可敬可爱的“第一书记” 第七章 纸船明烛照天烧 1.一场艰苦的持久战 2.吹响战疫集结号 3.这世界有那么多人 第八章 为有源头活水来 1.三个女孩的故事 2.山城名流 3.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4.润物细无声 第九章 春风送暖入屠苏 1.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2.坐上火车去桓仁 3.爱聚成海 尾声 直挂云帆济沧海 导语 本书所写内容展示出本溪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写出本溪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建设家园的美好愿望;写出本溪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本溪人民的幸福放在第一位,他们锚定的“生态立市、产业强市、人才兴市、惠民富市”的发展战略,确立的“实力本溪、活力本溪、美丽本溪、平安本溪、幸福本溪”的奋斗目标,都是让本溪的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本溪是一座老工业城市,又是一座美丽的山水城市。那里风光秀美,人杰地灵。 精彩页 1.美丽的蜕变 如果有人问你,一年有多少天?你会笑话提问的人,这么小儿科的问题,连三岁孩子都知道一年365天。可是,如果有人再问你,一年有多少好天气?你会不会张口结舌? 好天气的数量是衡量一个城市空气质量的尺子。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学会了一个词:PM2.5。什么叫“PM2.5”?科学术语太复杂,也难懂,其实说白了就是空气中含有有毒的细微颗粒,如果直径在2.5微米以下,对人的危害就较大,因为颗粒越小,越容易被我们吸入。浓度越高,所含颗粒就越多,不光视线受影响,吸入肺部的有毒颗粒也就越多。想想看,希望健康、希望长寿的美好愿望,还能实现吗? 当年大学毕业的时候,我被分配到了本溪,有人曾以“怜悯”的目光看我,怎么去了本溪?那里的空气污染多严重啊。可是,正应了那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我倒有些“怜悯”起他们来了。当然,从全国来看,我国的空气质量还是一直在变好的。 据《本溪日报》报道:2021年本溪市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3天,优良率为94%。而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87.5%。① 高兴不高兴?自豪不自豪?这就是我们本溪,一个当年卫星看不到的城市,到今天成为绿色城市,空气优良的城市。这些年,本溪人民和本溪历届政府所做的努力和付出,终于得到回报。 往事不堪回首。 1979年初,联合国环境署官员在卫星照片上惊异地发现,东经124度、北纬41度的地方,被一团烟雾笼罩着。显然这是一个极度污染的地方,经过认证,这里就是中国的一个老工业基地——本溪。 当时的本溪城市污染到什么程度呢?1988年8月27日新华社记者王言彬在《卫星看不见的城市——本溪市环境污染情况调查》一文中写道:“1979年,本溪市环保办有一个数据:本溪城区每年排放工业废气700多亿立方米,工业粉尘20多万吨,二氧化硫10多万吨。本溪的溪湖、南地、彩屯等地,每月每平方公里降尘量达200多吨。每天注入太子河的工业废水达60多万吨。”① 这么大的粉尘量,这么多的工业废气、废水、废渣,本溪的环境能好吗? 那时候,本溪人穿白衬衫的很少,因为洗不起;本溪人穿白鞋的就更少见,因为路面全是灰尘。衣服被子不能拿出去晾晒,大热天也极少开窗。屋子一天一打扫,依然满是灰尘,路边的花草树木就像丢失多日的流浪狗,没有了本来面目。本溪是建在群山之中的城市,工厂排放的烟尘,碰上刮南风的天气,就窝在城市头顶,把整个城市罩得严严实实。此时如果你登上平顶山,俯瞰城市,哪有城市的影子,真是“不识本溪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现在有朋友来,都喜欢领到平顶山,欣赏一下本溪城市的全貌,可那时候,谁好意思亮家丑啊。 有一年冬天,家乡的朋友来本溪,他好奇地问我,本溪为什么把煤渣都堆到大街上,多影响城市形象和交通啊。我苦笑一下说,老兄,你好好看看嘛,那哪是什么煤渣,那是老天爷下的雪。我告诉他,本溪环境污染严重,冬天下大雪的时候,我们各单位就出来扫雪,堆成堆,然后环卫的车拉走。来不及拉走的,落下的灰尘就把雪堆覆盖,变成这个样子了。家乡的朋友直咋舌,说,从这一点,我就不羡慕你们城里,咱老家那雪一直挺到开春,还白皑皑的呢。 本溪人不会心甘情愿地生活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的。在中央的支持下,本溪从1989年开始了艰难的“七年污染治理”,初步遏制了污染不断加剧的势头但环境治理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万事大吉的,必须痛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而政府的决心有多大,经受的阵痛有多深,换来的绿水青山就有多少。 本溪历届市委、市政府在空气环境治理上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全市上下通过精准溯源、科学预警、精细管理以及统筹推进控煤、治企、降尘、调结构控秸秆、抓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等重点工作,不断减少污染物排放。而且力度越来越大、投入越来越多。这些年从环保局的业务不断拓展,权限不断加大,管的事情越来越多就可略见一斑。 2008年12月17日,本钢一铁厂结束了近百年的炼铁生涯。吞吐了百年黑色烟雾的1号、2号高炉,以及与之配套的烧结机、焦炉设备,悄无声息地进入静默状态,往日的烟火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了。一个时代结束了,虽然人们对一铁厂的关停有些不舍,但毕竟本溪在环境保护和淘汰落后产能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015年9月22日,本溪水泥厂3号窑拆除,这意味着本溪水泥厂搬迁改造工作已进入最后的阶段。其实水泥厂的搬迁在2010年就开始了,直到五年后才全部完成,可见淘汰落后产能和搬迁污染企业的工作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这个厂的工业粉尘排放量每年高达3,024吨、二氧化硫1,500吨,严重影响本溪市的大气环境质量①。 我是2000年从东明搬到北地的,我家的房子东西通透,东望平顶山,西看太子河。可是,本溪水泥厂就在太子河的西岸,由于电除尘设备不达标以及环保设施老化等原因,这个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泥粉尘长期污染着周围地区的环境。从窗子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