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追索了现当代著名学者对古典意象理论的不同理解路向,细致辨析了各种理解之间的异同。在此基础上运用西方的语言哲学理论——主要侧重从语言同一设置的角度,对意象理论进行了比较有创新性的研究。此一研究比较早地将同一性问题引入意象问题的研究,在这一新的理论视角关照下,对语象、心象与意象的关系、象与意的关系、意象的内在私有问题等进行了比较集中的论述,拓展了意象理论研究的新的维度和空间。 作者简介 高吉国,1981年生,山东茌平人。文学博士,现为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文学批评学,外国文学及文论。 现为中国文学理论学会会员,湖南省文学评论学会会员。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意象内涵的界定 第一节 意象是不是一个汉译的西方概念 第二节 意象的源头及内涵 第二章 三境与语象 第一节 意境与三境 第二节 语象的再定义 第三章 象与意之关系新探 第一节 古典“象”理论的梳理 第二节 象的语言现象学切分 第三节 意与象的关系再定位 第四章 意象与语词关系新探 第一节 学界的主流观点 第二节 对主流观点的质疑 第三节 语言成象 第四节 语词与意象关系新论 第五章 意象的私有与同一性问题 第一节 意象的私有 第二节 同一性理论概说 第三节 同一性与意象 第四节 意象的理解 结语 参考文献 序言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和 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自20 世纪初从古代文论中抽绎出 来,在中西文化交融的背景 下,中国古代文论自身发展 的历史脉络和西方的近现代 理论视角对意象这个概念( 包括亲缘较近的“意境”)进 行了大量富有成果的学术研 究。一些研究成果被学界普 遍接受,进入了高校教材并 通过课堂为大众接受。可以 说,意象是极富中国特色和 文化底蕴的概念,同时也与 国外相关理论术语有内在的 共通和一致之处。 关于意象,许多前辈在 诸多论题上做出了极其出色 的研究,这对后来者一方面 构成了极大的挑战,同时也 逼迫着后来者不断开发新的 理论工具参与其中。本书的 重点不在于对意象的古代文 论资源重新发掘,而在于探 索用新的理论资源介入意象 研究。前者的研究自有其意 义,但主要是增加了知识的 存量,对整个意象研究的知 识图景改观不大。后者的研 究由于引入新的理论资源, 可以激发意象概念本身更丰 富的意蕴,从而在知识的增 量上有所贡献。本书想要着 力探讨的一个问题是:语言 分析如何应用到意象研究中 ?为此,我们需要先行梳理 关于意象的研究脉络,再从 其中找出与语言分析特别是 同一性理论相关联的地方进 行论述。 在具体的研究中,我们 会着手处理以下问题:(1 )如何界定内涵歧义的意象 ;(2)物境、情境与意境 的关系、语象与意象的关系 ;(3)意象与语词(概念 与语词)的关系;(4)私 有意象问题;(5)同一性 理论与理解问题。本研究力 图在问题的具体展开中与现 有的理论对话,并在此基础 上能从个别地方开展略有新 意的论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