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2019年年底,作家GMB正在潜心研究英国20世纪60年代“最危险的人”——精神病学家布雷思韦特,此时他收到了一个装着5个笔记本的包裹,上面记录了一名年轻女性的故事:1965年,伦敦,她怀疑布雷思韦特杀死了自己的姐姐韦罗妮卡,于是假扮成精神病人,化名“丽贝卡”,前往他的咨询室一探究竟,但她很快意识到,事态的发展渐渐超出自己的掌控……一番思索后,GMB决定将笔记本的内容和自己对布雷思韦特的研究作为一本书出版,忠实呈现给读者。2021年,包裹的寄件人主动提出和他见面,然而他发现,这一切的真相远在他意料之外…… 在这本书中书里,真实人物和虚构角色轮番登场,历史事件和想象情节交织一片,我们不能相信任何人、任何事,包括自己的判断。 目录 序篇 第一本笔记 布雷思韦特研究之一:早年生活 第二本笔记 布雷思韦特研究之二:牛津时期 第三本笔记 布雷思韦特研究之三:杀死你的自我 第四本笔记 布雷思韦特研究之四:安格路事件 第五本笔记 布雷思韦特研究之五:逃离 第二版补充说明 致谢 导语 入围戈登·伯恩奖、奈德·凯利奖短名单,入围布克奖、都柏林文学奖、英国历史作家协会金冠奖长名单,获《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卫报》高度评价。 一本真假不辨、难以定义的书中书,2条主线×3个人称×5本笔记=N种解读。悬疑小说、纪实文学、医生手记、历史小说、个人传记、心理剧……《寻找丽贝卡》都是,也都不是。本书沿两条线展开,一条是对精神病学家布雷思韦特的研究,一条是化名“丽贝卡”的女孩的日记。看似互不相干,实则暗暗交织;看似真人真事,实则亦假亦真。三个人称都在向读者诉说,但不到最后一刻,请不要相信任何一个。 重回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一睹战后风云变幻的伦敦。垮掉的一代、披头士乐队、反精神病学运动、摇摆的六十年代、以赛亚·伯林、德克·博加德、《蝴蝶梦》、《局外人》……作者对英国历史信手拈来,将真实的时间空间、市民生活、流行文化、社会思潮等无缝嵌入故事之中。他精心的布景让人不禁恍惚,仿佛本书的每一个字都真实发生过。 后记 2019年年底,作家GMB正在潜心研究英国20世纪60 年代“最危险的人”——精神病学家布雷思韦特,此时 他收到了一个装着5个笔记本的包裹,上面记录了一名 年轻女性的故事:1965年,伦敦,她怀疑布雷思韦特杀 死了自己的姐姐韦罗妮卡,于是假扮成精神病人,化名 “丽贝卡”,前往他的咨询室一探究竟,但她很快意识 到,事态的发展渐渐超出自己的掌控……一番思索后, GMB决定将笔记本的内容和自己对布雷思韦特的研究作 为一本书出版,忠实呈现给读者。2021年,包裹的寄件 人主动提出和他见面,然而他发现,这一切的真相远在 他意料之外…… 在这本书中书里,真实人物和虚构角色轮番登场, 历史事件和想象情节交织一片,我们不能相信任何人、 任何事,包括自己的判断。 书评(媒体评论) 作者“GMB”的文本有着雄辩、难以捉摸而又 尖刻风趣的调性,并层层交叠着何为真实、何为自 我的问题。——2022年布克奖评委会 本书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和罗伯托·波拉 尼奥的小说有很多共同之处,在他们的小说中,虚 构的人物经历了文学史上的动荡时期,看上去一切 仿若真人真事。这是一本有趣的小说,充满了对战 后几十年英国人智识与社会生活的巧妙演绎、翻转 和比喻。——《纽约时报》 凭着层层的伪装和仿真,这部小说表明,我们 的人格远比我们认为的更容易动摇。——《纽约客 》 这是一部扭曲而又邪恶、幽默的犯罪小说,对 理智、身份和真相的本质进行了思考。 ——戈登?伯恩奖评委会 这样高深的主题可能会让人以为这是一本需要 苦思冥想的难啃的书。事实上,这本书令人着迷、 过瘾。它有趣、狡诈,情节完美,持续以令人满足 的方式揭开──或隐藏──那些秘密。它唤起了我 们的同情心和一个失落的文化时代。扰乱、误导读 者的同时,又能给其带来巨大的乐趣,这很少见。 ——《泰晤士报》 这是一幅一位女性和她的精神治疗师的肖像画 ,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已无关紧要,故事的双线都 如此扣人心弦,我就像一条上钩的鱼。——《观察 家》 麦克雷的小说在各个层面上都令人备受震动。 这是一个精心设计、令人费解的猜谜游戏;一个对 精神崩溃的专题研究,带有黑色幽默,平静克制而 又令人动容;一幅描绘极端自我主义者的迷人肖像 。——《明星论坛报》 巧妙而又迷惑性极强……伯内特富于技巧地捕 捉着笔下人物的心声,让本来费神难解的智识游戏 变得生动而又趣味横生。——《电讯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