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盆景是一类“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艺术品,可以说是大自然浓缩的精华。在人们越来越强调亲近大自然的今天,出版一本通俗易学、集制作与鉴赏于一体的盆景类图书是很有必要的。 全书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入门篇,阐述树木盆景的基本特点;第二部分,素材篇,介绍树木盆景的素材来源;第三部分,造型篇,介绍如何将素材进行提炼加工,以打造出不同的造型;第四部分,技法篇,介绍如何通过修剪、蟠扎等多种技法的运用,使桩材达到所需造型;第五部分,树种篇,将树木盆景分为松柏类盆景、杂木类盆景、花果类盆景逐一进行介绍;第六部分,美化篇,介绍如何通过对盆景进行美化处理,以提高作品的观赏性;第七部分,管理篇,介绍树木盆景的日常养护管理方法。 作者简介 兑宝峰,笔名玉山。《中国花卉报》特约记者,仙珍圜论坛总版主,中国花卉协会盆栽植物分会多肉植物产业小组专家。 著有《玩转多肉植物》《盆景制作与赏析——松柏·杂木篇》《盆景制作与赏析——观花·观果篇》《掌上大自然——小微盆景的制作欣赏》《我家的奇花异草》《盆艺小品》《多肉植物图鉴》《树桩盆景造型与养护宝典》《草本盆景制作与养护》《那些相似的花儿——160种花卉的辨识养护》等书。 目录 有生命的艺术品——盆 入门篇 一、树木盆景概述 (一)树木盆景的特点 (二)树木盆景的意境表现 二、常用工具 三、盆器应用 (一)材质 (二)形状 (三)应用 素材篇 一、植物的选择 二、素材的来源 (一)山采 (二)人工繁育 (三)购买 三、素材的培养 (一)栽前准备 (二)栽桩方法 (三)栽后管理 (四)假活与假死 造型篇 一、树势与取势 二、树根的造型 (一)提根式 (二)以根带干式 (三)连根式 (四)疙瘩式 三、树干的造型 (一)直干式 (二)斜干式 (三)卧干式 (四)临水式 (五)悬崖式 (六)曲干式 (七)枯干式 (八)文人树 (九)象形式 (十)怪异式 (十一)双干式 (十二)丛林式 四、树冠的造型 (一)自然式 (二)云片式 (三)垂枝式 (四)动式 (五)枯梢式 (六)蘑菇形 五、其他类型的树木盆景 (一)树石盆景 (二)立式盆景 技法篇 一、修剪造型 (一)主要的修剪方法 (二)截干蓄枝 二、蟠扎造型 三、其他造型技法 (一)树木盆景的拿弯 (二)树木盆景的结顶 (三)舍利干与神枝的制作 (四)马眼的制作 (五)八方根的培养 (六)牺牲枝的应用 (七)徒长枝的利用 (八)嫁接应用 (九)树木盆景的附木技法 …… 树种篇 美化篇 管理篇 序言 “盆景是大自然精华的浓 缩和艺术化再现”。 随着“热爱自然,回归自 然”生活理念的深入人心, 作为“有生命艺术品”的盆景 ,开始进入越来越多人的生 活圈。闲暇之时赏玩盆景, 可以亲近大自然,体验植物 给我们带来的宁静,陶冶情 操,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本书共分入门篇、素材 篇、造型篇、技法篇、树种 篇、美化篇、管理篇等七个 部分(书名也由此而得),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树 木盆景的基础理论、常用工 具、素材来源、主要造型及 其技法、管理养护、主要树 种以及树木盆景的美化欣赏 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语言简 练而精准,所选盆景作品涵 盖面广泛,图片精美等特点 ,可供盆景爱好者参考欣赏 。 本书在编著的过程中得 到了《花木盆景》杂志社王 志宏、苏定、李琴,盆景世 界公众号刘少红,以及铃木 浩之(日本)、范鹤鸣(湖 北)、张延信(山东)、韩 琦(安徽)、杨自强(河南 )、张国军(河南)、计燕 (河南)、王小军(河南) 、王松岳(河南)、马建新 (河南)、王念勇(河南) ,刘朝阳(河南)、张晓磊 (河南)、刘晓亮(河南) 、张强(河南)等朋友的大 力支持(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特表示感谢。本书的照 片部分摄自中国(南京)第 七届盆景展、中国(安康) 第八届盆景、中国(番禺) 第九届盆景展、第三届全国 网络会员盆景精品展(扬州 ),以及郑州市园林局、郑 州市花卉盆景协会、河南省 花卉协会盆景分会所举办的 盆景展中。书中盆景作品的 题名、植物名称及作者(收 藏者)名字以展览时的标牌 为准,但对有明显错误的植 物名称进行了纠正;对于同 一件作品在不同展览所标署 的不同作者名字,以拍照时 的展览标牌为准;对于一些 盆景界约定俗成,但并非是 植物正式名字的树种,标注 了其中文正名;其科、属按 最新的植物分类学标注,并 注明原来所在的科、属,以 方便读者查阅。 水平有限,付梓仓促, 错误难免,欢迎指正! 兑宝峰 2023年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