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阶层流动视角下流动人口经济行为研究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作者 | 童馨乐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在我国以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起来后,地区间与城乡间发展不均衡问题日益凸显,为应对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欠发达地区人口试图通过流动来获取与发达地区人口相当的资源和收入。本书以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基于典型客观事实,从经济视角分析流动人口就业、创业、教育及阶层流动等行为,在此基础上建立收入约束下的储蓄、投资和消费行为逻辑框架,其目标为实现家庭效用最大化,遵循“人口流动-经济行为-阶层流动”这一主线,完整归纳其循环过程,并分别进行实证检验,最后探讨其阶层流动困境的破解机制,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童馨乐,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村金融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入选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兼任江苏省国际金融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金融、产业金融与区域金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等6项,在《金融研究》《农业经济问题》《南开经济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部,获《金融研究》第三届优秀论文三等奖、江苏高校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等5项,部分政策研究报告获省级领导批示。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流动人口经济行为研究的逻辑框架设计 第一节 流动人口经济行为的内涵和外延 第二节 流动人口经济行为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流动人口经济行为的文献述评 第四节 研究框架设计 第五节 流动人口经济行为的经济学解读 第六节 基本结论 第三章 流动人口基本现状分析 第一节 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流动人口的就业现状 第三节 流动人口的创业现状 第四节 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现状 第五节 流动人口阶层流动现状 第六节 流动人口经济行为的时间演化特征 第七节 基本结论 第四章 流动人口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流动人口就业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流动人口就业的理论机制分析 第三节 流动人口就业的特征性事实 第四节 流动人口就业的影响因素检验 第五节 基本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五章 流动人口创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流动人口创业 第二节 社会关系网络与农户异地创业 第三节 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户异地创业 第六章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流动人口社会地位与教育观 第二节 流动人口社会地位与子女成长教育获得 第七章 流动人口经济行为与阶层流动 第一节 流动人口阶层流动的现实背景 第二节 流动人口经济行为与阶层流动的逻辑关系 第三节 流动人口经济行为与阶层流动分析的数据来源 第四节 流动人口经济行为与阶层流动的经济解释 第五节 流动人口阶层流动困境的破解机制分析 第六节 基本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在“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 来”的倡议下,我国以东部 地区为首的部分地区率先 发展起来,地区间和城乡 间的不均衡发展问题日益 凸显。为应对地区和城乡 发展不平衡以及二元经济 结构的矛盾问题,越来越 多的落后地区人口试图通 过流动的方式来获取与发 达地区人口相当的收入与 资源。《中国流动人口发 展报告2018》数据显示, 2017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 为2.44亿人,约占全中国 人口的六分之一。人口流 动规模的增加对政府治理 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分析流动人口在异地经济 行为的内在逻辑也将为未 来一个阶段我国政府治理 工作提供积极借鉴。本书 立足于流动人口群体,首 先,基于流动人口的典型 客观事实分析流动人口就 业、创业、教育以及阶层 流动等经济行为,并在此 基础上建立较为完善的逻 辑框架;其次,采用实证 研究的方法对逻辑框架部 分提出的观点一一进行实 证检验;最后,在理论与 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当 前我国流动人口面临的阶 层流动困境,并从就业、 创业和教育三个主要层面 提出破解流动人口阶层流 动困境的政策建议。 在逻辑框架构建部分, 本书将流动人口经济行为 概括为如何在收入约束下 进行储蓄、投资和消费行 为最终实现家庭效用最大 化的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 。循着“人口流动~经济行 为一阶层流动”这一主线, 基于理论研究归纳总结出 流动人口经济行为的内在 联系机制,即:一方面, 城乡、区域差距激励着流 动人口流向异地寻求就业 、创业和教育的机会,以 实现阶层流动;另一方面 ,城乡、区域差距导致的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金 融资本和心理资本的缺失 ,也会阻碍流动人口的异 地就业、创业和教育行为 ,进而不利于其实现阶层 流动。在上述两种机制分 析的基础上,本书得出当 前流动人口因就业、创业 和教育受限产生阶层流动 困境的主要观点。 在实证研究部分,本书 基于逻辑框架设计,分别 探讨流动人口的就业、创 业、教育以及阶层流动等 四个主题。(1)在就业维 度,由于与普通的就业群 体不同,影响流动人口就 业的因素更为多样,机制 更为复杂,故本书对流动 人口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 实证研究,具体分析流动 特征对流动人口就业的影 响,如流动时间、流动范 围、流动原因等。(2)在 创业维度,首先,本书对 流动人口创业的影响因素 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学历 、能力和社会关系均为流 动人口创业的重要影响因 素,其中,社会关系对流 动人口创业的边际影响最 大;其次,本书将社会关 系进一步细化为“外地关系” 和“本地关系”,研究社会关 系网络的异质性对于流动 人口创业的影响;最后, 本书还针对流动人口群体 中的农户群体,探讨现有 城乡二元体制下造成的城 乡差距对其创业的影响。 (3)在教育维度,区别于 以往学者的研究,本书从 流动人口教育观这一视角 研究流动人口的社会地位 与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并 将流动人口的社会地位具 体化为文化地位、职业地 位、经济地位,将流动人 口子女教育具体化为成长 教育和文化教育,试图更 加详细地探讨父母社会地 位对子女受教育水平的影 响。(4)在阶层流动维度 ,本书检验了逻辑框架部 分关于就业、创业和教育 是影响流动人口阶层流动 主要因素的观点。就业、 创业、教育和阶层流动四 个层面的实证研究均支撑 了本文逻辑框架部分的主 要论点,即以增收促进阶 层跨越的流动人口在异地 因就业、创业和教育受限 导致阶层流动困境。 在破解机制研究方面, 基于理论与实证研究部分 相关结论,本书归纳总结 出当前流动人口阶层流动 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并 在此基础上试图从影响阶 层流动的先赋因素和后致 因素出发构建流动人口阶 层流动的破解机制,可以 分为政府和流动人口个人 两个维度进行考量。在政 府层面,可以从四个方面 弥补流动人口先赋因素的 不足:一是从实质上打破 户籍制度的本源性制约及 其衍生制度的直接排斥; 二是把创造就业机会与促 进流动人口就业作为国家 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三 是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入手,双管齐下,努力实 现教育公平;四是建立促 进中下层群体健康发展, 打破精英再生产格局的机 制。在流动人口层面,可 以以自我管理为中心,从 三个方面强化后致因素的 作用:一是流动人口应时 刻注意为自身保留闲余的 时间和资金,其主要目的 是培养长远的目光;二是 加强培养流动人口终身学 习和保持身体健康的意识 ;三是培养良好的家风并 使其代代传承,以促进阶 层流动。 本研究兼具学术价值与 现实价值。(1)从学术价 值上看,一是本书从一个 相对全面的视角对流动人 口经济行为的影响因素和 相互之间的内在逻辑进行 了研究,丰富了当前情境 下流动人口领域的研究内 容;二是本书基于理论机 制研究,采用微观调查数 据,分别从流动人口就业 、创业、子女受教育水平 和阶层流动四个层面研究 了当前我国流动人口面临 的种种困境,研究结果对 了解当前我国流动人口现 实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三是本书关注到了流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