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江山红叶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周勇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的一部散文集,这部集子有五个板块,分七个部分,都与作者的经历和职业相关。
第一板块《江山走笔》,是对重庆自然山水、人文风物的描写,抒发对养育之地的感恩之情。
第二板块两个部分,重在记述学术人生。《驽马十驾》主要记录了我在历史学领域里求学为学的经历;《阳光跋涉》则反映了作者从幼年起在人生不同阶段走过的学术道路。大体以时间为序编排。
第三板块《巴渝城记》,是感悟重庆城市历史的文字,也大体以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为序编排。
第四板块记述那些指引作者成长的老师、前辈,以及与师友们的交往。分两个部分,《经师人师》中的人物都是作者的老师、前辈,均已故去;《异国友朋》中则是作者和外国师友们的学术交流与友情。
第五板块《亲情无限》,顾名思义,只为家人所作,眷恋亲情。
作者简介
周勇,重庆人,下过乡,当过兵,做过工,上过学,读过史,习过文,教过书,从过政。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五个一工程”理论文章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国家社科规划项目奖、省部委社会科学一二等奖获得者。现任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城市史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史研究会会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红岩精神研究》《重庆通史》《重庆开埠史》《重庆抗战史》等,编有《复兴文库》(10册)《重庆人文丛书》《先声》《记忆重庆》等,策划拍摄纪录片《大后方》《沧浪万里长》《城门几丈高》《千秋红岩》等,散文《江山红叶》入教育部编中学语文读本。
目录
江山走笔
江山红叶
金佛杜鹃
又见金佛杜鹃
黄葛礼赞
青龙横空出阿依
“走”出一片新天地
重读“风流”
驽马十驾
我的川大我的老师
我的第一本书和最近一本书
40年的探寻——我与《长江三峡及重庆游记》
“不应忘记”—执着追寻重庆大轰炸的真相
为城市存史——参加到开拓城市史研究的行列中
雷鸣之前的闪电——为城市贡献第一部《重庆通史》
岁计满满——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事业的开拓
耕耘“红岩精神”——在宋平同志指导下收获了《红岩精神研究》
学术共影像同光——开启影像史学研究新领域
阳光跋涉
改变我人生的两本书
我家住在解放碑
冻桐花——我的梅子垭岁月
集体经历与历史记忆
九院与成字360部队
我的爱国主义教育“第一课”
戊戌清明祭
我之为“师”
“换笔”换出春天来
云山万里相逢荧屏
春天的种子
又见重庆的别样风景——写在《城门几丈高》首播结束之际
己亥清明祭:跨越40年的相聚
相聚在“天下第一乡都”
感恩——写在“11·27”七十周年之日
《江山红叶》别记——我所经历的巫山脱贫史
坚守学术作育英才
巴渝城记
重庆人:要豪放,不要粗俗
重庆历史上的三次“直辖”
江山之城与江山品格
记录重庆前进的步伐
根在湖广
庚子后方“疫”记
木洞漫步
读图江山之城
经师人师
杜连,吉高
师承
给胡昭曦先生的信
厚爱
老师 学者朋友——我的老师隗瀛涛先生
隗家的酒香
亦师亦友——再忆老师隗瀛涛先生
著史育人先驱者
章师,吾师
小鹏同志
我所认识的孟广涵
异国友朋
读懂中美并肩抗战历史的一扇门
从史迪威故里向西望去——忆史迪威将军长女南希
不要忘了延安精神——访谢伟思
对话基辛格
傅高义先生远去的背影
为了与战时首都的重逢——促成美国奥斯卡奖纪录片《苦干》回归
难忘相模湖
更泛沧浪万里长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
亲情无限
老家磁器口之“六问”
我们家“春天的故事”
父亲的遗产
爸爸教我读书学习
庚子清明忆
父亲与新闻出版二三事
荷花开了
心仪已久印象高原
济民永春
从“爱众”到“济民”的青春记录
永德昌荣共守传
邮与传
后记
序言
我的散文《江山红叶》
写作和在重庆发表,时在
2007年底。2009年由《人
民日报》发表;同年,入
选国家教育部主编的“义务
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读本》(七年级下
册)。入选时标题改为《
三峡红叶》。该文成为重
庆直辖以后,因描写重庆
美景而编入国家中学语文
教科书的唯一作品。
2009年春节前夕,受重
庆市委市政府委托,我去
给年逾百岁的艺术大师晏
济元先生拜年。先生闻此
喜讯,十分高兴,为我题
写“江山红叶晏济元百一十
一岁题”。故此次出版个人
文集《江山红叶》,特用
晏济元先生手书作为封面
题字。
导语
这是周勇先生的第一部散文结集,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创作的散文。作者以丰厚的知识素养和娴熟的文字功力,感情饱满地书写壮丽的山川镜像、广博的人文风物、人生路上所遇到的人和事,表达了他对乡土的情思,对自然生命的礼赞,对亲情友情的摹写。周勇先生秉持情有所动而笔有所动的原则,不作无病呻吟;追求以白描的方式抒情达意,而不刻意堆砌词藻花里胡哨;善于以史家的情怀去描述历史的细节,而不从当下的意向去改变历史的意蕴。作者的文章率性潇洒,字里行间流露出一股自然之气,不做作,不矫情,作品中裹挟着人文的情怀和恣意的笔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怀,用极富个性的语言、充满诗意的情怀,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幅关乎人、事、物、景、情的画卷,给人以深思和启迪,是一部非常有温度,令人动容的作品。
后记
这是我写的一些具有散
文、随笔意味的文字。承
蒙重庆出版集团的雅意,
从中选出一些,结集出版

我生在重庆,长在重庆
,上过学,下过乡,当过
兵,做过工,教过书,研
过史,从过政,至今仍孜
孜于历史文化事业。
这部集子有五个板块,
分七个部分,都与我的经
历和职业相关。
第一板块《江山走笔》
,是对重庆自然山水、人
文风物的描写,抒发对养
育之地的感恩之情。
第二板块两个部分,重
在记述我的学术人生。《
驽马十驾》主要记录了我
在历史学领域里求学为学
的经历;《阳光跋涉》则
反映了我从幼年起在人生
不同阶段走过的学术道路
。大体以时间为序编排。
第三板块《巴渝城记》
,是感悟重庆城市历史的
文字,也大体以历史事件
发生的时间为序编排。
第四板块记述那些指引
我成长的老师、前辈,以
及我与师友们的交往。分
两个部分,《经师人师》
中的人物都是我的老师、
前辈,均已故去;《异国
友朋》中则是我和外国师
友们的学术交流与友情。
第五板块《亲情无限》
,顾名思义,只为家人所
作,眷恋亲情。
我不是作家,也从来不
做作家梦。即使当年高考
,我的语文成绩全省第四
,我也有自知之明,不是
那块当“作家”的料,于是放
弃了报考“中文系”的志愿,
而改报成绩不尽理想的“历
史系”,在“历史学”的道路
上一直走到今天。
我对此类非学术性文章
,尤其是散文的理解,与
当今有些作家似乎并不完
全一样。文章要有感而发
,情有所动而笔则随之。
情发乎于心,加上适当的
文字描述,自然便会动人
。因此我曾说,文章不是
写出来的,而是从心里流
出来的。
收在这部集子中的篇什
都不是奉命文章,也决不
是“硬写”——为写而写的文
字。故无须矫揉造作,绝
不刻意堆砌词藻,因此谈
不上“美文”。
但从内心里,我却是努
力追随大师、大家的——他
们精于观察,感悟独到,
以白描的方式抒情达意,
诉说心灵,以史家的笔触
描述历史的细节,人木三
分。因此,只需文从字顺
,明白如话,娓娓道来,
就已动人万千了。
或许正是这样的追求,
这部书中的不少文字在报
刊发表过。有些篇什每每
为人所爱,或被诵,或入
乐,或进电视,或入画图
,直至散文《江山红叶》
入选教育部中学《语文》
标准教科书,而为莘莘学
子研习诵读。其中也有一
些是第一次发表。
《江山红叶》是我的第
一部个人文集,而且是第
一部非学术性文集,由我
本人自选自编。
我将进入“古稀之年”,
但却“不知老之将至”。这个
第一部,可窥我少于示人
的一面,权当“而今迈步从
头越”吧。
周勇
2023年4月1日于十驾庐
精彩页
江山红叶
长江三峡,我们的家园。千百年来,我们生于斯,长于斯,耳鬓厮磨似乎不能再熟悉了。文人墨客关于三峡的歌赋诗词何止千百,名篇佳作,流光溢彩。然而,吟咏冬日三峡的却是不多,尤其是对三峡冬日精灵的评点和咏叹,更是凤毛麟角。
2006年冬,我来到渝东门户巫山县。那一天,上天对我似乎格外眷顾,难得的冬日阳光洒了一江一船。蓦然抬头,一抹红色抢入了我的眼帘,遂舍舟登岸,追寻而去。攀缘悬崖绝壁,穿行荆棘丛林,跋涉荒山野岭,脚巴手软,心惊胆战。正惊怵间,眼前景色美轮美奂:大江之上、峡谷两岸、远山近岭、层林尽染。哦,三峡红叶——藏匿千年的精灵!
一片纯朴厚重的红叶,一弯浓妆淡抹的三峡。这一刻,我忽然发现,我们需要重读新三峡,发现新三峡,进而发展新三峡。翌日,一则电视新闻从这里发出,壮美峡江的冬日景象,霎时惊动国人,誉满华夏。
2007年冬,我又到三峡,再见峡江红叶。
天下红叶,并无二致,无非是秋日之作,以红惹人。然而这一刻,站在峡江边上,十二峰下,瞿塘峡中,我似有新悟:天下红叶,虽红无二致,却千姿百态,各领风骚……
北京的香山红叶,天下闻名。得益于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的吟咏和描摹,元帅外交家陈毅曾咏出“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的名句。深厚的文化滋养使香山红叶有了人文之美。 日本的京都红叶,享誉世界。得益于日本民族对细节的精心设计,尤其是对庭园布置的奇思妙想,每一片红叶的姿态看似自然,却并非天成,而是匠心独运的结果。我不能不叹服京都红叶的精致之美。
四川藏地的米亚罗,也有一片红叶,这是近年来推出的新景区。它生在藏地,与寺庙、经幡相映成趣,米亚罗的红叶便有了神秘之美。
我更爱三峡的红叶—一个养在深闺、人尚未识的精灵,一个追随秋天的冬日精灵。它虽无西山红叶的文气墨香,也没有京都红叶的精雕细琢,更没有米亚罗红叶的神秘粗犷。
然而———
三峡红叶有男儿的雄壮。重峦叠嶂,莽莽苍苍,如长城连绵,逶迤千里;虽身在荒野,却心雄万夫,如斜阳西沉,铁血雄浑。
三峡红叶有女儿的柔美。红,是她的本色;秋,是她的本季。卓尔不群,俏不争秋,寒冬绽放,为肃杀的冬日挽住秋天的斑斓,为不舍的峡江拥留温暖的光芒,翘首迎望新春的曙光。
三峡红叶有傲岸的气质。虽为草芥,却不甘平庸;伫立悬崖,傲视大江;云山烟雨,相拥夔门,染尽“天下雄关”气势,世人不能轻慢。
三峡红叶有执着的精神。壁立于神女峰下,执着地守望,看江流千古,演绎吟哦。不弃不离,不急不躁,不卑不亢,一份信念存于心中:任世事沧桑,终是英雄的寰宇。 三峡红叶,吮吸大江精髓,依傍石壁千仞,独具山魂水魄。雄视古今,环顾世界,舍我其谁?
美哉,三峡红叶,江山之美。
壮哉,红叶三峡,江山品格。
《人民日报》2009年11月21日
P3-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