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即F1车手周冠宇的母亲,温情而理性地讲述了周冠宇这些年一路走来,她的深切感受和其中发生的种种难忘的故事。周冠宇7岁开始接触赛车世界,12岁在母亲的陪同下毅然搬去英国追逐内心的赛车梦,最终成为新一代顶尖的F1车手。母子二人在陌生的语言环境下,同时还要分别面对孤独苦闷的生活和繁重训练的多重挑战。经过无数个日夜的淬炼,周冠宇在强者辈出的赛场中一步步精进,最终突破极限、超越自我,成为如今F1赛场上唯一的中国车手。全书也展现了一位年轻的成功车手背后源源不断的母爱,以及周冠宇所有家人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奉献,作者还为当代年轻父母如何教育出优秀的下一代提供了参照与建议。 而周冠宇的F1逐梦路也为无数具有潜力的新秀打造了一套未来中国职业车手进阶F1的高标准模板。他也在赛场内外用自己的方式让世界看到一位更加多元、丰富、自信的新一代中国运动员的形象。 作者简介 姜晓颖,上海人。同时也是主人公的母亲,一直陪伴其成长,曾陪同12岁的周冠宇前往英国学习赛车技能,见证了周冠宇从开卡丁车到最终成为F1车手的每个关键时刻,始终是冠宇专业团队里的重要成员。 目录 NOE 生命的互相映照 New Boy, New Era 恰逢其时 父与子 没有梦想,只有喜欢 皆可尝试,但须选择 那一点微不足道的辛苦 直面血淋淋的伤口 身为母亲的自觉 车轮滚滚向前 第一次站上领奖台 大满贯之后如何进退 一边是赛车,一边是学业 去另一方天地看看 英伦小试身手 这是一个理所当然的决定 轮到我做选择了 机会都是自己争取来的 生命的互相映照 TWO 梦想静谧又轰隆 谢菲尔德和草莓车队 摇篮沙漠里的两棵梭梭树 自信是一项被严重低估的素质 专注自己,做好分内的事 强大内核是怎么炼成的 孤独的守望 变身“战地记者” 团聚的小幸福 只有冠军才能被看见 2013年拿了双料冠军 忙碌的2014年 谁还没个“儿法梦” 关于法拉利青训 机会来临的时候一定要抓住 THREE 积跬步已至千里 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从一个小镇到另一个小镇 什么都好就是吃不饱 比赛就是最好的训练 蒙扎大满贯,十六岁生日狂喜 以年度亚军的成绩 从F4毕业 追星成功 F3首秀如旭日初升 昙花一现之后逐渐沉寂 千万别说自己不行 队伍强弱差别在哪里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流水一样的少年 新赛季也没有奇迹 连续三站登上领奖台 是高光也是魔咒 “冲冠保三”的致命诱惑 FOUR 这么近又那么远 波城夺冠 距离榜首就差一分了 运气也是比赛的一部分 你并不会失去所有 我们就是你的“软猬甲” 每个人都有 自己的南墙要撞 另辟蹊径 一拍即合的缘分 雷诺的眼光 又是一年烽烟起 希望还是可以有的 哪里都有可怕的街道赛 豁然开朗的感觉真好 失去了最好的朋友 以你之名 疫情之困 心碎的奥地利之战 让我跨过“第三名”吧 索契夺冠 重凝战魂 FIVE 乘风破浪会有时 长江后浪推前浪 F2远比我们想象的好看 巴林正赛夺冠 吹响冲锋号角 摩纳哥二冠 巴库就是天然带剧本的 悲喜交加的银石大战 席位之争一触即发 裂缝透出来的微光 进入大佬视野的重要性 绳在细处断 我们赢在专一和坚定 那个被电话吓哭的午夜 荣光不仅属于个人 巴林首秀:那漫天的璀璨烟火真美啊 一年仿佛经历了无数年 全家亲历银石事故 每临大事有静气 “周十三郎”的挣扎与救赎 夜幕越暗衬得星光越亮 二十年后梦圆上海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他平安 写在最后 导语 任何时代的破冰者都值得被记住!4.21F1上海站,周冠宇和中国的车迷将迎来自己真正的F1主场,新书同期上市。 独家、全程披露F1赛车手“中国周”的成长经历! 从母亲角度讲述天才赛车手周冠宇的成长经历,从种子萌芽到实现梦想,个人成长和优质教育理念完整呈现。 25岁天才车手周冠宇逐梦故事的背后,是长达20年的时间、精力、金钱与努力的全方位投入,是一个对孩子倾尽全力付出的家庭以及优质教育理念的全程展现。除此之外,也是一位母亲全程的陪伴,给予一个只身闯荡世界的孤勇者在zui需要支持的时光中始终同行的力量,这是生命的互相映照,也是爱的底色。 后记 行文至此,一种经过岁 月沉淀的温暖而平静的力量 充盈于我心间。 想起第一次带冠宇去看Fl 的时候那颗在他心中种下的 种子,如今也逐渐成长为枝 繁叶茂的大树,我也在期待 着未来这棵参天大树一直向 阳生长。 独行者是孤独的,越往 前走越孤独,很多人走着走 着就放弃了。 这一路走来,有些路段 并不平坦,甚至充满了曲折 险阻。成为母亲的旅程也并 非一帆风顺,我看到了孩子 的每一步成长,同时也看到 了自己的成长。在经年累月 的陪伴中,我变得更加坚强 、更有耐心,也更加理解了 爱和包容的意义。 独辟蹊径的过程很艰辛 ,没经验、无引领,经历风 雨的时候没有支撑和遮挡。 但我还是想感谢能够陪伴在 冠宇身边,和他一起面对的 所有困难和逆境。因为身为 母亲,在见证孩子生命绽放 的过程中,我也找到了无限 的力量和意义,也因此收获 了一个更独立、坚强、勇敢 ,甚至有着无限潜能的自己 。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 特之处和价值,每个人也都 有独属于自己的特性,于是 我们成长为形形色色的不一 样的人。在陪伴冠宇和女儿 的这些年里,我一直尊重和 接纳他们的个性,也希望他 们在这个世界上成为自己想 成为的人,无论风雨如何, 我都会始终站在他们身后, 随时张开臂膀,准备给予他 们一个温暖的拥抱。 冠宇是幸运的,为人父 母的我们也很幸运。今日站 在梦想的峰顶回看来时路, 不仅有我们整个家庭不计回 报的付出,还有社会各界不 同阶段的托举。除了养育孩 子有所成就本身就很幸福之 外,这一路随行也为我们自 己的人生开启了新的篇章。 我相信未来这份幸运能以另 一种形式回馈给社会,或许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生命的意 义和爱的底色吧。 精彩页 01.New Boy,New Era 1999年5月30日,我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是个男孩,取名冠宇。 千禧年前后,一切都充满希望。朴树的《New Boy》里唱着“奔腾电脑”和“Windows98”,电视和广播里传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消息,计算机浪潮正在开启一个新的时代,中国的体育运动和体育产业也即将迎来崭新的篇章。 冠字很幸运,生在那个意气风发的年代。 很快,F1与中国和上海的缘分也到了,不知不觉中拨弄起很多人命运的琴弦。 F1是“一级方程式赛车世界锦标赛”的简称。作为一项世界顶级赛事,F1与中国的关系一直都不比奥运会与中国的关系更近,若是没有北京申奥的成功、没有同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契机,上海能不能在一年后拿到2004年F1中国大奖赛的承办权?我不知道,但我确信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上海在这件事上的胜算。 不论是F1中国大奖赛,还是奥运会的申办,本质上与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一样,都是自觉闭塞太久的中国人对融入国际社会、开拓国际视野的期盼和努力。正是因为有了这份期盼和努力,时代才会变得朝气蓬勃,进而影响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每个中国人。 幼小如冠宇,青年如我和我先生,不论生活还是工作皆得益于此。 …… 02.恰逢其时 对冠宇来说,更幸运的是在最适当的年龄赶上了F1中国大奖赛在上海举办。再早一些,他会因为年纪太小无法获得对那次大赛足够多的感受和体验,无法形成对那次大赛足够深的印象和记忆;再晚一些,他可能就没有充足的时间去亲自感受并确定自己的喜好。 2004年9月,冠宇五岁零四个月,在上海的金秋时节第一次与F1中国大奖赛亲密接触。 对他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F1是不是首次在中国、首次在上海举办本身没有什么意义,这是成年人附加进去的东西,但是自己第一次现场观看F1却是意义重大的。不说这么顶级的国际赛事,像他这样大的孩子,就算是去体育场或者大学里现场观看一场足球赛,也是值得和小伙伴津津乐道的事情。 不过对成年人来说,比如对我和我先生,“首次举办”的意义就不一样了。 我先生喜欢车,F1对他来说就被赋予了更重大的意义,除了对开放的意义、对经济的意义、对汽车行业的意义,甚至还涉及科学技术层面的探讨。作为爱车之人,能在家门口看一场这种级别的比赛,是一件光想想都会内心激动的事情。 而我以前对车没多大兴趣,也不喜欢开车,我对“方程式”并没有什么概念,后来在先生的科普下,才知道了F1的含义就是“一级方程式赛车世界锦标赛”。F1上海站对我的吸引力也来源于“顶级赛事”和“首次举办”这两个点。但更重要的是,我能和先生带着小冠宇全家出行,一起去观看这样一项就在家门口举办的顶级赛事,不出意外的话,我们能收获一个非常愉快且难忘的周末,几重因素叠加,F1对我的意义也尤为不一样了。 于是我们早早地订了票,带着冠宇一起躬逢其盛。现在回想起来,二十年前在上海举办的F1中国大奖赛不仅在冠宇心中播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对我和我先生也产生了独特的意义。 没有这次和F1的亲密接触,冠字心里不会播下那颗种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