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美学经典著作是西方美学乃至世界美学研究的顶峰、制高点,也是学习和研究美学、美学史和文艺学的必备图书。
译者曹俊峰出自蒋孔阳先生门下,毕生研究康德美学,德文造诣颇深,兼通俄文、英文。他根据普鲁士王家科学院版《康德全集》编译本书,并参照俄文版及英文版,做了大量译注工作,保证了译本的准确性、学术性与权威性,使本书成为了解和研究康德美学完备的读本。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美以及美的反思(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作者 | (德)伊曼努尔·康德 |
出版社 | 金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康德美学经典著作是西方美学乃至世界美学研究的顶峰、制高点,也是学习和研究美学、美学史和文艺学的必备图书。 译者曹俊峰出自蒋孔阳先生门下,毕生研究康德美学,德文造诣颇深,兼通俄文、英文。他根据普鲁士王家科学院版《康德全集》编译本书,并参照俄文版及英文版,做了大量译注工作,保证了译本的准确性、学术性与权威性,使本书成为了解和研究康德美学完备的读本。 作者简介 伊曼努尔·康德(德语: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著名德意志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唯心主义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 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是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调和了勒内·笛卡儿的理性主义与法兰西斯·培根的经验主义,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康德有其自成一派的思想系统,并且有为数不少的著作,其中核心的三大著作被合称为“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三部作品有系统地分别阐述他的知识学、伦理学和美学思想。《纯粹理性批判》尤其得到学术界重视,标志着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本体论转向认识论,是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巨著,被视为近代哲学的开端。此外,康德在宗教哲学、法律哲学和历史哲学方面也有重要论著。 康德哲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认为将经验转化为知识的理性(即“范畴”)是人与生俱来的,没有先天的范畴我们就无法理解世界。他的这个理论结合了英国经验主义与欧陆的理性主义,对德国唯心主义与浪漫主义影响深远。康德的道德哲学理论也十分著名。此外他还曾针对太阳系的形成提出第一个现代的理论解释,即康德-拉普拉斯假设。 目录 再版序 译者前言 序言:为什么要重译出版康德美学著作 对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 第一章 关于崇高感和美感的不同对象 第二章 关于人的崇高和美的特性 第三章 关于男人和女人在崇高和美上的区别 第四章 关于分别建立在崇高感和美感之上的民族特性 《对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反思录 实用人类学(节选) “人类学”反思录 论美感 关于鉴赏 “逻辑学”反思录 《判断力批判》第一导论 判断力批判 序言(初版,1790年) 导论 上卷 审美判断力的批判 第一部分 审美判断力的分析 第二部分 审美判断力的辩证论 下卷 目的论判断力的批判 第一部分 目的论判断力的分析论 第二部分 目的论判断力的辩证论 附录:目的论判断力的方法论 序言 这本译文集出版于18年 之前,2013年再版,此为 第三版,作为编译者本人当 然很高兴,这要感谢中图网 ·七楼书店的各位编辑,他 们“不埋没一本好书,不错 过一个爱书人”的精神令人 崇敬,译者在此亦当深表谢 忱。关于翻译本书的缘起以 及迻译的具体情况,原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马新 国先生为本书所写的“序言” 和笔者的“译者前言”中已说 得很清楚,兹不赘述。但译 者想趁此机会向读者交代几 个与康德美学相关的理论问 题,因为阅读此书的主要是 研究美学、文艺学、西方美 学史或专攻康德哲学的大学 本科生、研究生、高校教师 及其他爱好者,为了帮助这 些读者抓住要领,译者愿意 把偶然所得的一点粗浅体会 敬献于大家面前,一则供批 评指教,二则或可有些许引 玉之效,三则亦可权充导读 。 康德美学是西方美学乃 至世界美学的一个顶峰,一 个制高点,也可以说是学习 和研究美学、美学史和文艺 学的人必经的一个炼狱,未 经这座八卦炉的三昧真火, 就难得炼成火眼金睛,不仅 在此领域中无从判定真理和 谬误,甚至可能连自己所说 所写究系何意也不甚了然, 这是因为未经康德哲学这个 炼狱,就有可能缺乏怀疑精 神、批判精神、分析精神、 识别矛盾的精神、追本溯源 的精神、决不盲目的精神、 理论上不容含糊的彻底精神 (马克思:“理论只要彻底 ,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 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独立不依的精神,就可 能满足于理论上的一锅糊涂 粥。 那么,什么是康德美学 著作中最为重要,同时又对 我们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呢 ?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 一、关于鉴赏判断的先 天原理。康德三大《批判》 都各有其根本问题和先天原 理。《纯粹理性批判》的根 本问题是“先天综合判断如 何可能”,康德为此提供的 原理是:事物被分成现象和 物自体两个方面,现象通过 感官提供认识的质料,主体 能力(感性、知性、理性) 提供认识形式(时空、概念 和范畴),二者互相结合就 构成了既有经验内容又有普 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实 践理性批判》的根本问题是 “先天的道德判断如何可能” ,其先天原理是:人有实践 理性,亦即自由意志,这种 能力可先验地为人的行为立 法,制定道德法则,道德法 则作为绝对命令能够而且必 须运用于人的行为,人类的 道德就有了不可动摇的规范 ;《判断力批判》的根本问 题是“先验的审美判断是否 可能、如何可能”,其先天 原理就是自然的形式的合目 的性。康德把先验的目的论 作为反思判断力的先天原理 提出来:审美的反思判断力 的先天原理是主观而形式的 合目的性,亦即无目的的合 目的性;目的论的判断力( 《判断力批判》下卷)的先 天原理是客观而实质的合目 的性,也就是自然的合目的 性(主要是有机界)。所以 ,目的论问题是第三个《批 判》的拱心石,是全部论述 的核心,是这部著作的深层 底蕴,因此务必请读者细心 领会全书关于目的与合目的 性的论述。就我所知,这一 点常常被读者朋友所忽略。 我们应当清楚地意识到“美 的分析”中的四个要点不是 平等的,按其重要性排列起 来,应该是:第一,无目的 的合目的性,因为这是鉴赏 判断的先天原理;第二,审 美无利害;第三,鉴赏判断 具有无概念的普遍性;第四 ,鉴赏判断具有无概念的必 然性。 二、关于康德美学的起 源。关于康德美学思想的由 来,美学史界有一个普遍的 看法:康德的美学理论是由 批判哲学体系的需要而产生 的。具体说来大约是这样的 :康德于1781年出版了经 过12年悠久岁月的沉思而写 成的《纯粹理性批判》, 1788年出版了同样经过多 年酝酿的《实践理性批判》 ,前者是批判的认识论,论 述的是自然概念,目的是为 数学和自然科学奠定哲学基 础;后者是批判的伦理学, 论述的是自由概念,目的是 为道德判断制定不同于幸福 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先验的道 德法则。这样,在康德看来 自然和自由这两个领域的根 本问题已被阐明,陷入困境 的形而上学已得到拯救,但 同时康德却发现,在他的框 架内,认识和伦理两个领域 各自独立,似有鸿沟横亘于 其间,难以弥合;但哲学应 该是统一体,分裂的状态不 应持续下去,必须找到一个 中介把二者联结起来。康德 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秉承当时 欧洲哲学界的普遍看法,认 为人的心灵机能有三种,即 认识能力、愉快和不愉快的 情感和欲求能力,与之对应 的是知性、判断力和理性, 它们之间有固定的关系,认 识能力和欲求能力处于两端 ,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居中 ,能把认识和伦理连成一体 ,这样从自然概念向自由概 念的过渡就成为可能。前两 个《批判》已把认识和伦理 问题搞清楚了,如果处于中 间地位的判断力的性质、功 能、活动方式和先天原理也 能得到透彻的认识,哲学的 统一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于是而有《判断力批判》之 作,康德美学即由此而来。 这个看法因为出自康德本人 的表述,已被视为美学史上 的一个铁案,似乎已无可置 疑。但笔者认为即使康德自 己的说法也未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