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为作者在艺术学研究方面以“学理”为主题的论文选集,共含五个部分。一、从主体间性、逻辑形态、感应思维以及中西古今差异等方面对艺术学理论的研究进行学理探究。二、对艺术创造的学理进行探究,在肯定艺术的审美本质的前提下,分别以“语气”说、“张力”论、“所以声”等理论阐释艺术美的生成机制。三、从全球化潮流、跨文化交流、自身文化张力、创新能力养成等多个方面探讨艺术意义的多元建构。四、转向艺术史演变的内在逻辑,对艺术发展的非连续性、中西艺术表现的不同路向、艺术形式演变的生命本原等展开学理阐释。五、对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定位作学理思考,阐述学科独立的理由和内部构成的设想。 本书虽系论文选集,但主题集中,层次分明,逻辑严密,论理深入浅出,对于目前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建设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较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刘承华,男,江苏滨海人。1982年6月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美学学会理事。曾先后担任艺术学研究所副所长、音乐学院副院长、人文学院院长。 主要从事艺术美学、音乐美学、琴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出版《中国音乐的神韵》《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古琴艺术论》《倾听弦外之音——音乐美的文化之维》《艺术的生命精神与文化品格》《文化与人格——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次比较》《江南文化中的古琴艺术》(合作)《音乐美学教程》(主编)等十余部,发表论文120余篇。获各种省部级、厅市级教学、科研奖励7项。 目录 序 第一章 艺术学的学理机制 20世纪艺术美学理论的维度转换——从“主客间性”与“主体间性”所作的考察 自律论与他律论的区分标准和学理依据 从内涵逻辑解读中国美学的理论特点——以中国音乐美学文本为例所作的分析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学理重建 中国美学思想范式中的“感应”与“全息”——由罗艺峰《中国音乐思想史五讲》引发的思考 第二章 艺术美的生成法则 现代艺术荒诞性的审美本质——兼及艺术审美类型的逻辑关系和历史进程 以“语气”为枢纽营造音乐之美——成公亮古琴演奏理念及其与传统的遇合 “声”与“所以声”的区分及其意义——《文子》音乐审美思想诠释 潇洒与飘逸的极致——对绝句艺术的美学分析 中国艺术表现中的“含蓄”辨微 对音乐内在张力的精心营构——马友德二胡教学与演奏的核心理念 第三章 艺术意义的多元建构 全球化时代地域艺术的生存逻辑 面向“存在”与面向“存在者”——对中西艺术差异的一种哲学解释 艺术的自体守护与异体欣赏的统一何以可能?——从“多元”与“一元”的互含关系所作的论证 文化对艺术的影响机制——兼及艺术的文化学阐释路径 从“完形”看艺术审美与科学创造的深层联系 第四章 艺术演进的深层逻辑 艺术演进的非连续性与中心转移——以明清时期江苏地区琴派的盛衰变迁为例 对象被不断“展开”的历程——西方艺术表现的内在张力与演变轨迹 对象被“灌注”生命的历程——中国艺术从传神写意到韵律化的逻辑理路 在形式演变的背后——以文体为例看生命状态对艺术形式的影响 第五章 艺术学科的学理定位 找回艺术学的真正“自我”——从艺术学的独特对象所作的学科定位 从艺术与文学的关系谈艺术学门类学科的设置 序言 这是我近十多年在艺术 学研究方面的论文选集。当 我初选好论文目录之后,发 现这一段时间思考比较集中 的一个主题是“学理”,于是 将书名定为“艺术之道的学 理透视”。老子说:“道可道 ,非常道。”艺术之道就是 艺术最为玄奥、最为内在、 最不易显露的东西,它有“ 理”可循吗?存在着“学理” 吗?能够被我们言说吗?应 该说,是很难。“道”从其本 质上说,它是不可说的。但 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 道不可说,但也要说。因为 说本身虽然是遮蔽,但同时 也是解蔽;说永远只是对道 的有限呈现,但它毕竟是“ 呈现”。如果始终不说,则 世界永远不会向你“敞开”。 维特根斯坦曾因发现艺术之 美只是“家族相似”,并无统 一本质,不可言说,故而主 张人们“闭上嘴吧”,实则大 可不必。在人文科学中,只 要人类仍然在活动,历史仍 然在进行,那么对其现象的 定义就永远不会完满,只要 在特定范围和语境中能够成 立,就是有意义的。即如“ 家族相似”,虽然不存在一 个家族所有人的共有特征, 但能够指出其中部分人的某 些特征,也是有意义的。不 同的人从不同的侧面揭示出 不同的特征,如此不断累积 ,便能逐渐逼近这个家族的 真实面貌,进而比较真切地 把握这个家族的本质特征。 所以,艺术之道虽然不可说 ,但若从其一隅窥视,将其 所见记录下来,也是有意义 的。这是笔者,也是许多人 仍然不断在思考、写作的一 个缘由。 本书共计选文22篇,分 五个部分,即五章。第一章 着眼于艺术学即艺术理论研 究方面的学理。这里既有关 于一般艺术学和美学研究的 学理问题,也有部门艺术学 如音乐学研究的学理问题。 其中尤为关注的方面有:主 体间性所带来的美学理论形 态的变化、逻辑的不同类型 即外延逻辑和内涵逻辑对中 西美学理论形态的影响、中 国感应论美学思维方式的全 息论原理、中国古代美学的 学理与现代学理间的关系, 等等。但是,作为理论研究 的学理,更多的具有共同性 ,音乐学的学理与艺术学乃 至美学实际上是相通的。 第二章属于艺术创造方 面的学理。首篇主要考察审 美在艺术中的意义及其在历 史中的演变,解读现代艺术 荒诞性产生的逻辑和历史轨 迹,强调审美作为艺术本质 的重要性。然后分别从多个 维度探索艺术美生成的具体 机制及其法则,包括艺术表 现中“含蓄”的性质、内涵与 特点,音乐表现中的“语气” 说、“张力”论与音乐审美中 的“所以声”等理论命题的实 践意义。此外还收入一篇谈 绝句艺术美的论文,因为从 本质上讲,文学也属于艺术 ——语言艺术。 第三章讨论的是艺术意 义问题,主要侧重于艺术意 义的建构方式。例如地域艺 术在全球化时代的意义生成 、中西艺术在异文化背景中 的意义凸显、艺术的跨文化 交流中多元与一元之间的关 系、艺术在自身文化架构中 的意义获得,等等。为更好 地体现本章的“多元建构”, 又收入早年的一篇从“完形” 论艺术审美与科学创造之间 深层联系的文章,以突出艺 术意义建构中的科学维度。 艺术的意义不完全是艺术本 身所固有,而总是依靠一代 代接受主体和不断变化的情 境才得以建构的。 第四章是讲艺术史演变 的深层逻辑。其中有运用塞 维斯“一般进化”与“特殊进 化”理论探讨艺术演进的非 连续性及其原因,有比较中 西艺术表现的内在张力及其 历史演变轨迹,有以文学体 裁为例考察艺术形式演变的 生命本源,等等。其中“对 象被不断‘展开’的历程”与“ 对象被‘灌注’生命的历程”是 姐妹篇,连同第三章中的“ 面向‘存在’与面向‘存在者”” ,本为一次讲座(题为“对 象的展开与生命的守护—— 中西艺术表现的不同路向” )中的三个片段。这个讲座 视频早已挂在超星网上,但 其文字文本(有的部分有较 大幅度的修订)此处为首次 发表。 第五章中的两篇是对艺 术学学科定位的学理思考。 “定位”一篇是对当时为艺术 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 艺术学(2011年艺术学升 为门类学科后改称一级学科 “艺术学理论”)的学科性质 、研究对象、学科构成所作 的探讨。“设置”一篇是为争 取艺术学独立为门类学科而 召开的一个小型研讨会(北 京)而写,只是从一个方面 ——艺术与文学的关系方面 所作的论证,强调的是学科 设置应以学理性为主、现实 性为辅。此时,我所任职的 艺术学研究所同人对艺术学 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生选题的 范围等问题做过多次研讨。 为使问题能够有一个较为系 统、清晰的梳理,故写作此 篇。由于这两篇也都是从学 理入手进行讨论的,故也收 在这里。 最后想说明的是,由于 所收均为不同时间在不同刊 物上发表的单篇论文,故各 篇长短、深浅,包括注释方 式均不甚统一,收入本书时 虽然做了一些统一工作,但 为了不改变原作的风貌,修 订幅度不大,故全书风格仍 不尽统一。这是要向读者朋 友说明并致歉意的。 刘承华 2018年元旦前夕于南京 江宁翠屏山寓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