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为“聚集诱导发光丛书”之一。本书由活跃在聚集诱导发光与分析化学交叉前沿研究领域的多位科研工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科学研究成果与经验,对聚集诱导发光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进行全面详细的描述。主要内容包括:荧光基本原理和聚集诱导发光探针介绍、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用于化学传感与分析、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用于生物传感与分析、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用于公共安全分析及基于聚集诱导发光的分析新方法与新技术等。 本书力求前沿性、新颖性和实用性,可供分析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生物化学、环境化学等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及高等院校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参考。 作者简介 赵娜,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学院,2010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2011~2013年于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入职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主要研究方向为聚集体发光性能调控及其生物医学应用,构筑了一系列高性能有机聚集体发光分子,揭示了构筑单元对聚集体发光性能的调控规律,实现了多种亚细胞器的精准成像、相关生物学过程的动态监测及高效的肿瘤治疗。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入选2017年陕西省高校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身份在Coord.Chem.Rev.,ACS Nano,Chem.Sci.,CCS Chem.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参编英文著作及中文教材各1部。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荧光原理概述 1.1.1 荧光与荧光分析 1.1.2 荧光探针 1.1.3 荧光探针的工作机制 1.2 聚集诱导发光 1.2.1 聚集诱导发光现象及机理 1.2.2 聚集诱导发光探针 参考文献 第2章 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用于化学传感与分析 2.1 金属离子 2.1.1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 2.1.2 过渡金属离子 2.1.3 其他金属离子 2.2 阴离子 2.2.1 氰根离子 2.2.2 卤素阴离子及含卤阴离子 2.2.3 硫阴离子及含硫阴离子 2.2.4 含氮氧阴离子 2.2.5 含磷阴离子 2.2.6 其他阴离子 2.3 气体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2.3.1 气体 2.3.2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2.4 酸度 参考文献 第3章 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用于生物传感与分析 3.1 核酸 3.1.1 脱氧核糖核酸 3.1.2 核糖核酸 3.2 氨基酸和蛋白质 3.2.1 氨基酸 3.2.2 蛋白质及其构象 3.2.3 酶及其活性的检测 3.3 生物小分子 3.3.1 糖类 3.3.2 腺苷和磷脂 3.3.3 活性氧 参考文献 第4章 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用于公共安全分析 4.1 食品安全分析 4.1.1 食品安全问题 4.1.2 食品分析技术 4.1.3 聚集诱导发光分析技术 4.1.4 小结与展望 4.2 爆炸物检测 4.2.1 爆炸物安全隐患 4.2.2 爆炸物检测技术 4.2.3 聚集诱导发光爆炸物检测技术 4.2.4 小结与展望 4.3 指纹识别 4.3.1 指纹和常见的指纹识别技术 4.3.2 聚集诱导发光指纹识别技术 4.3.3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5章 基于聚集诱导发光的分析新方法与新技术 5.1 聚集诱导电化学发光 5.1.1 聚集诱导电化学发光的检测原理与性能优化 5.1.2 聚集诱导电化学发光在分析中的应用 5.2 聚集诱导化学发光 5.2.1 聚集诱导化学发光的检测原理与性能优化 5.2.2 聚集诱导化学发光在分析中的应用 5.3 聚集诱导发光-纳米孔新技术 5.3.1 聚集诱导发光-纳米孔新技术的检测原理与性能优化 5.3.2 聚集诱导发光-纳米孔新技术在分析中的应用 5.4 总结 参考文献 关键词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