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普洱茶的知识体系较为复杂,初学者不易快速形成对普洱茶品质的判断能力。本书以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体系和葡萄酒评分体系为参考,依据普洱茶原料、工艺、陈放三大基础要素,叠加香气、滋味和体感三大品鉴要素,结合运用科学定量分析和经验定性分析方法,创建了一个基于消费者视角的普洱茶评价体系。本书对影响普洱茶品质的诸多核心要素进行了详尽分析,且可读性较强,有助于读者构建或提升选择普洱茶的判断力。 作者简介 坤土之木,本名青云,证券业人士,长期关注健康、文化消费趋势研究。自幼与中医结缘,一直执着于寻找好喝的“中药”。机缘巧合触及普洱茶,在普洱茶十年的滋养中,深感普洱茶融合健康、文化与中医元素,遂成此书。 目录 出场人物 甲 食肉君与品茶客 乙 精选普洱待指南 丙 普洱史上那些事 丁 茶区茶山与名寨 戊 重中之重论原料 己 制茶工艺半日谈 庚 长期转化看陈放 辛 香气口感与体感 壬 普洱评价新体系 癸 试评茶品七八款 后记 序言 坤土之木,是我的博士 后学生,我们研究信托将近 二十年,很是用功,也有很 多成果。 他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学 生,常常“不务正业”,自称 是财务健康和身体健康领域 的“跨界人士”,普洱茶是他 首推的健康伴侣。记得十年 前,他兴冲冲地拿普洱茶跑 来见我,鼓吹了一通养生功 效,半是规劝、半是强求要 我喝。念他真诚,我认真喝 了几次,不过没坚持住—茶 汤中阵阵“稻草”气息,让人 闭眼……幸好,茶文化“输 出”暂停了,我和普洱茶的 缘分好像也打住了。 事情在不经意间有了变 化。2022年夏天,我们师 徒二人黄浦江边相聚,讨论 中国的信托制度。正题说罢 ,他又提起普洱茶。话题初 开便吸引了我:茶类选择偏 好因何而来? 他说起多年的思考:中 国是茶叶起源地,长期主流 是绿茶;全球范围销量最大 的是红茶;边疆各民族多喜 欢黑茶和普洱茶;最近二十 余年,国内开始流行普洱茶 和黑茶。茶类选用是人们一 时的偏好吗? 他说,决定茶叶选择的 关键因素是饮食结构,是身 体在日常伙食结构下的自然 选择:肉食摄入多的群体偏 好高茶色素的茶类,如红茶 、黑茶和普洱茶;肉食摄入 少的群体偏好高茶多酚的茶 类,如绿茶和黄茶。国人从 很少喝普洱茶到接受普洱茶 ,生活水平改变、肉食摄入 量猛增是最主要的原因。他 用一堆饮食结构数据和一项 关于熟茶功能的国外研究, 用时代背景下的人口结构、 饮食结构所决定的健康需求 ,说明了高茶色素茶现实与 未来的长期价值。 过去,我曾经注意过古 今中外茶类使用和传播路径 ,但没有过多去想背后的原 因,今天有了一个算是合理 的解释:生活,就是原因! 日常的生活与饮食习惯让普 洱茶成为前人健康的必备; 它也预示了一个前景:在生 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未来,普 洱茶特定的功能对人们健康 的帮助也许会远超想象! 满是“稻草”味的普洱茶 能流行吗?他说,十年前古 树熟茶还不多见,当年拿来 的是新茶,前几泡会有明显 的渥堆味道—“稻草”气息, 需要一些冲泡技巧,才能让 味道好起来。他像模像样地 摆起架势,为我泡了一款茶 龄近十年的熟茶。专门多洗 了两泡,我尝后感觉,味道 真的很不错! 普洱茶看起来有些复杂 ,不懂行的人怎么选择适合 的品质呢?他笑容满面,十 分得意地吹嘘他的成果:“ 普洱茶品质选择解决方案。 ” 疫期宅居,他把普洱茶 品质选择的知识做了整理, 开发出一个评价方法,立志 帮助世人选茶。他的成果就 是呈现给各位读者的这本书 。 认识、熟悉、选择、使 用普洱茶,是件很有意思的 事情。 希望饮茶跟随时代的进 步,成为生活中的好习惯, 伴着文化、随着生活、陪着 健康,为自己,为家人,为 了大家。 希望这本书能对大家有 所帮助。 是为序! 原中国银监会非银行金 融机构监管部主任高传捷 2023年元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