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从中医药信息处理中的科学问题着手,着重论述了中医药健康稳态与中医药信息处理之间的关联关系。第一章主要阐述认识、现象、整体、时间四个中医药信息的主要特点,讨论稳态的表现;第二章主要从尺度与维度两个核心科学问题入手,讨论稳态构建的问题;第三章从规模、同步、组织、相似四个内涵探讨稳态实现的机制;第四章尝试分析人类与计算机的个体思维在中医药信息处理中起到的作用和获得的突破,讨论稳态认知的形成;第五章从个体与关联这两个中医药信息处理中最基本的出发点展开讨论,加深对稳态载体的认识。最后讨论了这些科学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列举尚未探讨清楚的问题,以期读者的思考与反馈。 本书是继“中医药信息学”丛书后又一次对中医药信息学的深入研究,探讨中医药信息处理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科学问题,对中医药信息学的研究者具有启发性,也可作为中医药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序五 写在前面 本书架构 第一章 信息特点:认识、现象、整体、时间 第一节 认识论 一、本体论信息和认识论信息 二、信息不对称 第二节 现象 一、现象与本质 二、不确定性与确定性 三、关联与因果 四、个体与群体 第三节 整体 一、整体和系统 二、整体和局部 第四节 时间 一、过程 二、动态演化 三、时间点 第二章 核心问题:尺度与维度 第一节 尺度 一、尺度的概念和范围 二、尺度现象与推绎 三、尺度的特性 四、尺度中的涌现 五、尺度中的稳态 第二节 维度 一、维度与规模、同步、组织、相似 二、维度与现象信息、整体信息、时间信息、认识信息 三、维度与不确定性 四、维度与机器思维 五、中医的维度 第三章 科学内涵:规模、同步、组织、相似 第一节 规模 一、规模与复杂系统 二、规模与中医药信息 第二节 同步 一、同步与自组织 二、形气神的协同与自组织 三、人体功能的随机性与协同性 四、协同学与中医体质 五、症状与同步 六、症状药物与同步 七、同步到稳态 第三节 组织 一、自组织理论 二、他组织促进自组织 第四节 相似 一、关于相似 二、取象比类 三、象思维 四、关于取象比类与象思维 第四章 思维:人类与机器 第一节 中医思维 一、发现暗知识,协调默知识 二、个人经验的重要性 第二节 人类思维与机器思维的碰撞 一、人类思维 二、机器思维 三、医学人工智能 第三节 中医思维与中医信息处理 第五章 基点:个体与关联 第一节 个体 一、患者个体 二、医生个体 第二节 关联 一、关于关联 二、中医药信息处理中的关联 三、关联模式的多样化 四、非线性系统中的关联 写在后面 参考文献 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