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沈家本是我国融合东西方法律文明的第一人,是集法学家、法律改革家、法律思想家和法律教育家于一身的中国近代法律文化的奠基人;沈家本又是著名的律学家,对中国传统律学的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他对经史之学的研究亦成就斐然。沈家本也是清代诗学史上的一位重要的诗人,有600余首诗作传世。 沈家本的诗歌充满现实主义色彩,他通过诗歌创作,生动细致地刻画了当时的社会状况,还原了晚清的历史变革。沈家本也是经过科举磨练的诗人,他作诗追求典实严整,诗歌艺术技巧炉火纯青。沈家本生于晚清,遭逢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变故,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祖国的忧思和对人民的关怀。 目录 可怜破碎旧山河,对此茫茫百感多——从沈家本诗歌看他的思想发展 沈家本诗作系年略稿 古典诗学与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以沈家本的杜诗接受与创新为例 “高吟坡句首频搔”——论沈家本诗歌对苏轼的接受 “诗是吾家事”——沈丙莹、沈家本父子的诗学渊源与新变 沈家本咏史怀古诗述论 从沈家本诗作探究沈家本法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人格·风景·时事:论沈家本的诗歌创作 思乡之外——论沈家本诗歌中的京城书写与家国情怀 沈家本的四种乡愁 帝国的寒冬与诗人的忧患——试论沈家本的三首禁体雪诗 沈家本《杂诗十首》末诗管窥 沈家本庚子国变中的诗歌创作 沈家本诗歌中的故土文化意象 沈家本诗歌中花的“情感美学” 沈家本山水诗歌研究 后记 序言 2022年8月19日,值沈家 本诞辰182周年,蒙中国政 法大学沈厚铎教授召集,在 湖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湖州市吴兴区司法局的大力 支持下,湖州市吴兴区妙西 镇沈家本历史文化园举办了 “乡心正不远——沈家本诗 歌研讨会”。在研讨会上, 来自北京、江苏、福建等地 的学者与湖州本地的学者相 聚一堂,对沈家本的诗歌展 开了座谈,获得了丰硕的成 果。 本次会议上学者们提交 的论文大致可分为四个主题 。其一是对沈家本诗歌的整 体性研究:沈厚铎先生的《 可怜破碎旧山河,对此茫茫 百感多——从沈家本先生诗 歌看他的思想发展》对沈家 本诗歌展开了全面梳理,探 讨沈家本在晚清民国变局中 的人生经历与思想变化,展 现其政治抱负与爱国情怀。 尧育飞的《沈家本诗作系年 略稿》参考《沈家本日记》 等多种史料,对沈家本的数 百首诗歌进行初步系年。此 两篇文章以历史为经,以沈 家本之创作为纬,文史互证 ,为后人进一步研究沈诗提 供重要参考。其二是对沈家 本诗学源流的考辨:关鹏飞 的《古典诗学与中国近代化 的起步——以沈家本的杜诗 接受与创新为例》,王纱纱 、孙广华的《“高吟坡句首 频搔”——论沈家本诗歌对 苏轼的接受》,侯金满的《 “诗是吾家事”——沈丙莹、 沈家本父子的诗学渊源与新 变》,分别从学杜、学苏及 沈氏家学出发,探讨沈家本 的诗学传承与新变,展现了 沈家本的诗学史意义。其三 是对沈家本诗歌题材的研究 :刘正武、沈月娣的《沈家 本咏史怀古诗述论》,吴坚 敏的《从沈家本诗作探究沈 家本法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杨霖的《人格·风景·时 事:论沈家本的诗歌创作》 ,李泊汀的《思乡之外—— 论沈家本诗歌中的京城书写 与家国情怀》,刘洋的《沈 家本的四种乡愁》,对沈家 本诗歌集中书写的若干题材 展开研究,深入讨论沈家本 在创作中所展现的典范人格 和思想情感。其四是对沈家 本具体诗作的赏析:郭薇的 《帝国的寒冬与诗人的忧患 ——试论沈家本的三首禁体 雪诗》,吉莉的《沈家本〈 杂诗十首〉末诗管窥》,宋 威山的《沈家本庚子国变中 的诗歌创作》,聚焦于沈家 本在庚子事变前后的具体诗 作,分析其中的创作技巧, 展现沈家本在诗歌中寄予的 家国情怀。 除以上诸篇论文外,苏 雅、董芝秀的《沈家本诗歌 中的故土文化意象》,叶紫 的《沈家本诗歌中花的“情 感美学”》,谢诗绮的《沈 家本山水诗歌研究》,三篇 文章是在湖州学院人文学院 刘正武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 。四位作者都是湖州学院的 本科学生,她们文笔优美、 才思飞扬,相信假以时日, 她们将为沈家本研究做出更 大的贡献,成为弘扬湖州优 秀地方文化的有生力量。 沈家本是中国近现代法 学的奠基人,学界以往对沈 家本的研究多集中于法学领 域,而对其文学、经学、史 学的成就则关注有所不足。 本次研讨会虽是学界第一次 就沈家本诗学而召开的专题 会议,但研究内容已涉及沈 诗的诸多关键问题,大大拓 宽了沈诗研究乃至沈家本研 究的边界。本人有幸受沈厚 铎先生委托,在编委会各位 同人的鼎力相助下,将会议 论文编为此集,以作为沈诗 研究的先声。对沈家本诗歌 的阅读与研究仍将继续,今 人必将从沈诗当中进一步挖 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一代爱国知识分子宝贵的精 神财富。 刘洋 2022年12月于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