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景观书写与身份构建(谢默斯·希尼诗歌研究)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和耀荣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在希尼诗歌中,通过记忆、历史和语言呈现的景观确立了希尼爱尔兰人、爱尔兰诗人、爱尔兰天主教徒、英语诗人等多元身份标识,同时为在北爱尔兰的现实矛盾中处理身份问题带来更广阔的视野,开启了一个有益于交流和讨论的空间。诗人也试图以历史的融合性打开政治的边界,呈现一种既能回应北爱尔兰的现实矛盾又能体现诗歌艺术审美价值的新的写作范式,致力于在文学作品中建立一个面向未来的想象世界。同时,诗歌中多元身份的建构创造了一个超越民族和宗教二元对立的,包含不同文化、不同政治、不同意识形态的空间,促进了诗人的艺术创作,为世界上承受文化分裂的文学创作者的写作提供了新的范式。
作者简介
和耀荣,女,1987年生,云南丽江纳西族人。英语语言文学博士。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英国诗歌诗学、美国小说,在国内外刊物公开发表论文近十篇。主持厅级等项目两项。
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述评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第一章 继承与疏离:谢默斯·希尼诗歌中的景观与记忆
第一节 景观与记忆之关系
第二节 记忆中的故乡:谢默斯·希尼诗歌中的自然景观
第三节 记忆中的传统:谢默斯·希尼诗歌中的劳作景观
第二章 暴力的“客观对应物”:谢默斯·希尼诗歌中的景观与历史
第一节 景观与历史之关系
第二节 困境的象征:谢默斯·希尼诗歌中的沼泽尸体景观
第三节 暴力的循环:谢默斯·希尼诗歌中的北欧历史景观
第三章 开放与多元:谢默斯·希尼诗歌中的景观与语言
第一节 景观与语言之关系
第二节 景观与语言的联姻:谢默斯·希尼诗歌中的地名诗
第三节 超越身份的藩篱:谢默斯·希尼诗歌创作中的语言景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序言
由于诗歌中优美的抒情
和具有深度的伦理思考,谢
默斯·希尼(Seamus
Heaney)于1995年被授予
诺贝尔文学奖。同时,这两
个价值和功用维度(抒情诗
般的美感和伦理深度)也成
为中外批评者评价希尼诗歌
的焦点。20世纪中叶以来,
由于宗教矛盾和政治冲突,
北爱尔兰几乎没有宁静的时
刻,英爱纷争、北爱内部宗
派斗争激烈。由于出生在这
样一片政治敏感、民族和宗
教冲突不断的土地,评论家
以至读者总是不自觉地给希
尼贴上“爱尔兰诗人”的标签
,把他刻画为爱尔兰民族主
义的斗士。希尼自身也一直
思考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的身
份问题,并通过诗作中的景
观书写呈现其多元身份选择

21世纪以来的景观研究
呈现出多元化、跨学科的特
征。虽然景观是一种客观存
在,但是景观具有文化特质
,与意识形态、民族情愫、
身份认同等紧密相关,并参
与政治、文化和身份的构建
。景观不仅仅是观赏的对象
,还是可以被解读的文本,
体现了社会中主体身份形成
的过程。同时,景观是一种
审美、习俗和意识形态秩序
的体系,在政治、阶级和民
族身份的构建中发挥了重要
作用。在希尼诗歌中,他有
意通过记忆、历史和语言呈
现了北爱尔兰莫斯巴恩乡下
的自然景观、北爱尔兰农民
和手工劳动者的劳作景观、
远古时期埋藏在沼泽中的尸
体景观、维京人入侵爱尔兰
岛时留下的历史景观以及地
名诗景观等,这使其成为诗
人表达身份选择的途径,即
希尼通过诗歌中的景观书写
找到了一种超越“非此即彼”
二元对立思维的写作范式。
在新的写作范式中,希尼既
不否定自己客观的民族身份
和文化身份,又在不同文化
、不同历史、不同信仰中进
行协商和沟通,构建了一个
兼顾现实责任和艺术审美且
开放、多元的写作空间。
本书从景观的角度入手
,对希尼诗歌中通过记忆、
历史和语言呈现的景观进行
具体的文本分析,探索希尼
诗歌中不同的景观呈现所承
载的不同文化含义及其在身
份构建中的作用。本书由“
绪论”、主体部分的三章和“
结语”构成,其主体部分三
章的内容如下。
第一章“继承与疏离:谢
默斯·希尼诗歌中的景观与
记忆”,研究诗作中通过记
忆呈现的景观、其文化内涵
以及在身份构建中的作用。
首先,阐述了景观与记忆之
间的关系。记忆隐藏在景观
中,并通过景观表征来呈现
,使景观成为承载记忆的重
要方式,且人们通过记忆重
塑景观来构建新的身份与民
族认同。其次,分析了希尼
诗作中通过记忆呈现的自然
景观。自然景观发挥身份构
建的作用主要有三种方式:
第一,通过呈现具有普遍象
征意义的景观意象来唤起共
同的记忆,表达其价值认同
和身份归属。第二,通过呈
现处在对立面、令人不愉悦
的“黑暗”景观意象来表达身
份上的疏离。第三,用景观
隐喻来重塑民族性格。最后
,分析了希尼诗歌中家庭成
员和爱尔兰传统艺人的劳作
景观——掘煤炭的祖父,挖
土豆的父亲,搅拌奶酪的母
亲,占卜者、打铁和修补屋
顶的匠人们构成了一幅幅具
有爱尔兰特色的劳作景观。
一方面,劳作成为希尼继承
传统的最佳方式,并与诗歌
创作活动形成类比。希尼对
“挖掘”这一劳作传统的继承
,由一种方式不同但精神实
质相同的生存之道所代替,
“挖掘”这一动作永恒存在,
劳作的传统从祖辈到父辈再
到希尼,从古至今始终未变
。另一方面,希尼对劳作景
观的“旁观者”式的描写不可
避免地体现了对爱尔兰传统
文化的疏离。通过回忆呈现
的自然景观和劳作景观,表
达了诗人对古朴爱尔兰传统
既继承又疏离的状态,构建
了诗人爱尔兰人的身份认同
,同时诗人超越爱尔兰人这
一客观身份的限制,进入一
个包含不同文化的想象世界

第二章“暴力的‘客观对应
物’:谢默斯·希尼诗歌中的
景观与历史”,以景观和历
史的关系作为出发点来研究
希尼诗歌中通过历史呈现的
景观。首先,阐述了景观与
历史的关系。景观、历史和
人类处在一个互动的关系中
,景观承载着不同时代的历
史和文化信息。同时景观是
物质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最
持久的联系之一,是历史进
程的忠实记录者,是记录和
体现人类活动印迹的历史文
本。通过历史呈现的景观承
载了当时的文化象征,并传
承延续其被赋予的内容和意
义。其次,分析了诗歌中呈
现的沼泽尸体景观。希尼读
了丹麦人类学家、考古学家
格列布(P.V.Glob)的著作
《沼泽地人》(The Bog
People),该书记载着埋藏
在沼泽里、在古代用于祭祀
的尸体。诗人从中得到启发
,找到了在现实困境中诗歌
创作的新素材和主题。沼泽
尸体景观作为历史的记录和
北爱尔兰困境的象征,为希
尼的诗歌写作找到“客观对
应物”,现实和历史对比,
诗人借助历史题材迂回地回
应现实的北爱尔兰暴力冲突
。最后呈现了北欧历史景观
。在公元800年前后,维京
人来到爱尔兰岛,侵占盖尔
人的领土,掠夺其钱财。但
是,伴随着侵略和掠夺,维
京人建设和改造了爱尔兰岛
。由此,在爱尔兰的历史上
留下了许多具有维京特色的
景观。希尼诗歌中的北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2 23:3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