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割芦苇的人(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昨非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割芦苇的人》收录了昨非散文力作,全书共四辑,分别描写了乡居生活、现代城市印象、观景所感,以及现代文学的景象。主题多元、风格独特。作者从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的描写推及城市之殇的慨叹、现代生活的困境,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与体验,尝试揭示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背后的生命的本质、自身的意义。另外,作者对现代东西方经典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与解读,更是独具匠心地表达了其对人生、社会和历史诸多问题的深层次思考与感悟,发现时代的悖论,进而反思当代社会生活的处境。
作者简介
昨非,诗人、译者,现居北京。“外国诗歌精选”公众平台主笔,双语文学杂志中文主编,作品见诸国内文学期刊,另有英文诗作收录于《文韵国际诗歌奖合集》等。
目录
第一辑
暴雨
小食
修篱
梨花
割芦苇的人
献给端午的锦灰
真正的乡下人
乡居
旧文
第二辑
温州
杭州
上海
苏州
北京
第三辑
怎样看护野天鹅
锦衣夜行
在路上的身体与灵魂
樱花盛开的公园
春天,聚首的妄想
怎样让一个花园美不胜收
旅馆
在戏院
云朵
白荷
湖泊
池塘
郊区
园子
南方与北方
故都
西山两题
在废墟
第四辑
流浪者
扫烟囱的孩子
失去的艺术
虚构的鲁滨逊
文艺的惊恐范式
也论保守主义
在南部虚掷的时光
现代文学的浮华镜像
关于东南,关于檀林
蓝紫是一种招魂色
禁欲的颜色
后记
序言
爱欲与禁欲中的那喀
索斯
大概有一些时日了,
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的一
句话深得我心:“何必为
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
整个人生都在催人泪下吗
?”通常,我对人世的生
活亦常常怀有一份悲观,
任何一种外部的期待稍有
紧张,无论对人对己,都
不免视其为奢靡。
“都说人年少时,求滋
味饱暖;青年时,求美色
裘马;中年时,求友达知
己,老年时,求病去患除
。若求不得,便转而求好
死。”昨非说,“有求必苦
”。我则愿意再跟一句—
—“有执则悲”。人间世相
大体如是,印度人以世界
为无涯岸的苦海,说道,
尘世的欢愉如同朝露,而
痛苦则如剧毒的汁水,只
需啜饮一滴,就足以终结
所有的欢乐。
我如是持有,其目的
说来也不易启齿。当然,
若是人们愿意接受生活的
悖谬,且不嫌虚妄,此处
不妨假借一句鲁迅先生的
话语:“于一切眼中看见
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
救。”于是,这种与墓碣
对立的酷寒人生,反能够
意气风发、义无返顾地前
行。我们就这样行在了漫
漫无际的人世之途,出发
、回归;再出发、再回归
,与众人在各个时代一再
晤面,携带着各自一言难
尽的命运与肉身,却可以
品尝现实人生的一番深沉
隽永的滋味,品尝自身意
义的不断涌现与生成,借
以聚幻成真。
但昨非不是。昨非的
悲观有时令人疑惑她似属
一种骨子里的天性。在明
眸皓齿的青葱岁月,那些
几十年以前的旧文,昨非
一篇篇将它们写出,居然
已经是沾满人世泪水的文
字面容:写乱坟堆,写族
中逝亡的人物,写乡村戏
子的凄凉身世,写三棵死
去的草木。直至成年后,
昨非远走京城,业已隔着
时间河岸三十年,她也常
常向那边的朋友不厌其烦
地描述杭州的山林湖水时
,一抹春风的骀荡、远山
的黛色、柳丝的细软、桃
红的羞涩,与湖水的倾情
身影。而关于西湖,她脑
海里面居然会是一本旧书
中的一张老照片:秋瑾的
棺材,正由两个人扛着,
经过断桥。秋瑾被斩,先
后十葬。对于西泠桥畔的
这一幕,昨非发问:“我
不知道那张照片中显示的
是第几葬。”
至于身居异地的她,
每年春天,“在牡丹盛开
的景山公园,举目北望崇
祯皇帝自缢的山顶,便感
到寒气四起。”昨非自身
来自东南一隅的鱼米之乡
,离乡几十载,所谓故乡
,已经是比异地还要陌生
的地方,“曾经的温柔贫
寒之地;曾经流水细软,
鸟尾修长,虫鱼不可方物
”,故乡“乃为终不得回之
一方水土”。故乡频频失
守,异乡虽冠盖云集,毕
竟苦寒生分,固不免斯人
的岁月憔悴,昨非说,“
我的宿命,总是在南方向
往北方,在北方又想念南
方。时空的裂痕,于我是
永难治愈的伤,如同每每
在北方,看到别人写南方
,就感到自己要突然病倒
一样。”原本物理意义的
南来北往,因人事情分的
低沉与悲哀,再增加了人
间泪水的重量。
当然,昨非是一位天
秉和颖悟皆属罕见的朋友
,其行文与凝思,再低沉
的文字,皆如朴茂之草木
,含有启悟心灵的境界。
若论其悲观,我不知
道最初起自哪里,撇开宿
命的理由不计,无论前世
还是来生,我大概还是可
以辨识出一些模糊的文化
身影,譬如中国的有曹雪
芹和张爱玲的影子,西方
的有《圣经》与美国南方
小说的影子,而更隐秘的
、暗藏的,则是古往今来
一切第一流的诗人群体的
滋养,包括了李商隐、柯
尔律治、济慈、爱伦·坡
与毕肖普等,然由于她天
分奇高,这些文化酿就的
悲观之眼所照临的尘世,
俱被昨非化作了一篇一篇
诗一样的文章,如同化毒
结丹,呈现出了一个有光
亮的世界,借以对抗荒诞
、对抗寂寞,并且对抗宿
命,盖文章之美学不仅可
以自娱,亦可自赎,是为
古今一致的那条经典救赎
之路。昨非于文字世界中
失踪几十年后,“当时的
我突生一个欲望:重新回
到人界,重新开始书写。

于是,她在《樱花盛
开的公园》中写孤独;《
锦衣夜行》中写故乡难归
、埋身异地的万丈愁绪;
《在路上的身体与灵魂》
中,写尽人在时间中携带
肉身的那一份沉重,而抛
弃灵魂却又几乎是义无反
顾的人生世相。人世上,
“永远都是肉体抛弃灵魂
。江山代代,总是年轻鲜
活的肉体,抛弃老羸陈旧
的肉体,也抛弃腐朽变质
的灵魂”。
由此可见,昨非隐喻
出了我们凡人在凡间的累
世宿命,一茬又一茬,如
稻谷重生。手挥五弦易,
目送归鸿难,人人皆受困
于爱欲与禁欲的人性两难

……
确实,我们每一个活
人都有一言难尽的蹇困命
运,人类蔑视神谕另拜金
牛的教训,后世的人们并
不会轻易汲取沉痛的经验
,于是焉,非但幻化出人
世人生的悲剧,也诞生出
了无数的文学与哲学的作
品。昨非在书中说:
“以我们速朽的肉身来
抵抗无限的宇宙,是柏拉
图在《会饮篇》的最后议
及的,也是我们与万物存
在的理由。苏珊·桑塔格
在论及里尔克与茨维塔耶
娃以及帕斯捷尔纳克三人
关系时说,他们在互相要
求一种‘不可能的光辉’。
可这不可能的光辉,正是
我们的精神世界,是我们
走到那无限延长的阿基米
德的杠杆前端,或
导语
漫漫无际的人世之途,爱欲禁欲的人性两难,昨非揭开时间的面纱,渴望以文字之力,回击时间之虚无的重压;透过世间万物无常的变化,抒发对生命的慨叹,进而反思当代社会生活的困境。而这一精神回响,既是对其他存在之物的呼应,更是生命本质的探寻与彰显。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9: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