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王制到民时(秦汉月令演变研究)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霍耀宗 |
出版社 | 山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先民对自然节律的把握,其源起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通过对《夏小正》《诗经·七月》《逸周书》《管子》《吕氏春秋》十二纪,以及各种出土材料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自先秦开始,民众对月令经验的总结和积累日益深厚,官府“以时序政”的模式不断成熟,知识精英也从不同层面推动月令文化品质的提升。这为《月令》被采择编入《礼记》,实现由诸子百家言向经学的跃升奠定了基础。汉代倡行“以经治国”,在行政改良、法制损益、礼制改革等方面,不断援引《礼记·月令》,从而将天子施政的立意,从朴素的“因自然”提升到神圣的“顺天意”高度。然而,随着国家力量的变迁、社会结构的演化,地方豪族不断兴起,并逐步取代基层官吏,成为地方社会日常生产的组织者、生活的管理者。他们组织依附民及族民,依时有序地开展农业生产、手工副业、商品买卖和文化教育等。这种转变在《四民月令》中得到具体而集中地呈现,此后,一系列“地方岁时记”不断涌现。由此,秦汉月令实现了从“王制”到“民时”的演变。 作者简介 霍耀宗,山东淄博人,中国史博士,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讲师,主要从事秦汉史研究。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月令流变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时间认知与月令源起 第二节 甲骨卜辞中的月令经验 第三节 《诗经·七月》与月令体例雏形 第四节 诸子对月令的思辨与设计 第五节 月令图式的成熟 第二章 月令的经学化 第一节 以时序政的传统 第二节 政治转折与诉求 第三节 月令的别样功能 第四节 博士制度的完善 第三章 月令与汉代政治改良 第一节 月令与汉代行政改革 第二节 月令与汉代法制损益 第三节 月令与汉代礼制变更 第四节 “因自然”与“顺天意” 第四章 农家月令发端 第一节 官府驱民趣时及弱化 第二节 豪强渐兴与循时役民 第三节 从王官时政到民间岁时 结语 参考文献 序言 月令反映了先民对自然 节律的认知和把握。自先秦 开始,人们为了存续发展, 便着力总结时令经验,编撰 了诸如《夏小正》《诗经· 七月》《管子·四时》《吕 氏春秋》十二纪等文本,并 将其引入政治运作和社会管 理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具 有月令色彩的制度规范和政 策律令。在此基础上,经过 不断吸纳整合,以《礼记· 月令》为代表的成熟月令图 式最终成型。 它以天人关系为核心思 想,依循自然节律对天子起 居、官府行政、礼仪祭祀、 司法实践以及民众生产生活 进行程序化表达,强调“毋 变天之道,毋绝地之理,毋 乱人之纪”。可以说,月令 图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有 效论述了天子与天意“合一” 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为天子 循天治国,进而实现天人合 一,以及保障社会节奏与自 然节律契合,提供了系统的 理论依据和参照标准。 深邃的哲思、别样的体 例、极强的工具性推动月令 在秦汉时期获得了突破性发 展。当天下一统已然成为社 会现实,如何使四时合序, 天地合德,成为备受统治者 关注的问题。在不断尝试过 程中,月令迅速引来时人的 兴趣和关注。因此,戴圣编 纂《礼记》时,便收录《月 令》于其中,使之脱离诸子 百家言而一跃为经学,并在 以经治国的时代背景下,不 断被统治者采纳和援引,改 革礼制以承继天命,改良行 政以体现天命,损益律令以 保障天人合一,从而将朴素 的“以时序政”,由“因自然” 提升到“顺天意”的高度,为 自身统治笼上一层神圣的意 蕴,《月令》遂在汉政中留 下了深重的影响。但是,随 着汉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 ,官府控制社会,驱民趣时 的功能渐趋弱化,地方社会 生产生活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由基层官吏向地方豪族的 让渡,出现了带有《月令》 基本特征,但以地方社会民 间生产生活为中心的《四民 月令》。 月令在秦汉时期的这种 演变,不仅体现了一种文本 及其地位、影响的变迁,也 涉及天人关系、经学与政治 、秦汉社会结构等诸多方面 ,是考察传统文化与中国历 史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学术 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同时, 月令中也包含有丰富的自然 科学认知,在人与自然关系 有些紧张的当下,这些对于 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关 系,缓解社会矛盾,构建和 谐社会,也可以提供一定的 思路和借鉴,因而这一问题 的研究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 现实意义。此外,秦汉月令 研究虽然在前贤时哲的努力 下,已经取得诸多成就,但 仍存在一些聚讼纷纭的疑问 ,而史学研究理念和方法的 推陈出新,特别是相关出土 资料的不断发现与整理,为 辨析解答相关疑问,推动秦 汉月令研究走向深化,提供 了便利和支持。因此,在综 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长 时段的眼光,对秦汉月令的 形成、地位的变迁、功能的 演变、影响的拓展等问题进 行系统的考察,显得很有必 要。 一、国内外研究回顾 学界对于秦汉月令问题 的研究,一直保持着相当的 热情,各种成果不断涌现。 当然,在这其中,既有开拓 创新之见,也有陈陈相因之 处,既存在着共鸣,也不乏 异议。概而言之,学界研究 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一)辨析月令渊源流 变 月令的源起流变、成熟 完善和经学跃变是一个历史 的过程。自汉以来,历代学 者对此尤为关注,用力极深 ,不过,受研究材料、视角 和时代等因素的影响,对这 一问题的见解莫衷一是,呈 现治丝益棼之势。但是,对 这一问题的把握关乎全局, 不容忽视。学界为此从各方 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将月 令流变问题解作几个方面, 分别加以廓析,以期打破僵 局。 首先,对于月令源起问 题,学界关注到月令意识与 月令文本的差别,并强调意 识的出现要早于文字文本。 胡厚宣在《释殷代求年于四 方和四方风的祭祀》中认为 甲骨卜辞中的四方和四方风 ,反映了殷人的时令观念, 但这只是一种趋势和萌芽, 相对系统明确的月令配伍制 度,应当还未出现,通过与 《山海经》《尚书·尧典》 比对分析之后,他进一步提 出“从甲骨文山海经演变, 直到尧典,才把东南西北四 方和春夏秋冬四时明白地相 配合起来”。这一研究思路 和观点受到学界的关注和继 承。于省吾《岁、时起源初 考》对此表示赞同。李学勤 也在《商代的四风与四时》 中认为,四方风的记录反映 了古人的历象知识,证明了 时人己经意识到季候变迁、 风向变化、昼夜长短与社会 生活的密切关系,所以,对 四方风的记录,不可单纯地 视为神话,而应透视其中的 时令意识和宇宙观。金春峰 在《汉代思想史》中论述《 月令》源起时,明确提出这 一问题可以追溯到殷商,他 关注到甲骨文中“已有五方 观念并发现有小麦拔节到抽 穗期间整整一旬的气象记录 。这个记录的特点正是把天 气与农业生态即天与人,从 实用价值的角度联系起来。 卜辞的五方观念也是与农业 相联系的”。同时,他强调 月令图式终居于中国文化和 思维的主导和统治地位,对 我们民族的文化产生了重要 影响。陈振中进而对月令意 识的源起进行了初步探讨, 认为它与当时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