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分解式法学范式研究/广西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作者 | 张洪涛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从库恩范式构成和范式变革理论角度,本书以分解式法学范式为研究对象。围绕这个研究对象,首先,在导论部分,通过对综合法学混合式法学范式为了解决分解式法学范式带来的规范与事实分立等问题的四种方案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了法学范式变革研究的原因、方向、内容和目标,以便为下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其次,在上编部分,通过对现有三大法学流派形而上的追溯,研究了范式构成的形而上部分,具体包括分解式法学范式的世界观及其世界观影响下的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再次,在下编部分,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实证考察,研究了范式构成的形而下部分——范例,具体包括分解式法学教科书范例、分解式法学研究范例和分解式立法范例的实证研究;最后,在结语部分,通过对分解式法学范式的功能评价,探讨了分解式法学范式的转型——由实体主义分解式法学范式到关系主义化合式法学范式——问题,并大胆地预示法学的中国时代。 作者简介 张洪涛,1966年生,男,湖北孝感人,法学博士,广西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教于武汉大学法学院(获评副教授)、东南大学法学院(获评教授),兼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研究会常务理事、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广西谦行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等职务,主要从事分解式法学范式和化合式法学范式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及中国传统化合型法律制度(如本书的“礼法合一”)的化合式法学范例研究,力图解决中国传统化合型法律制度的“安家”问题,拟出版“安家”系列研究文丛;在《国外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法学家》《环球法律评论》《比较法研究》《法制与社会发展》《现代法学》《法商研究》《法学评论》《法律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 目录 导论 法学范式向何处去——综合法学混合式法学范式的探索及其反思 一、传统分解式法学范式“扩张性混合”方案 二、西方理论综合法学“物理性混合”方案 三、西方实践综合法学“技术性混合”方案 四、中国当代综合法学“折中性混合”方案 五、混合式法学范式之反思:法学范式的变革 六、本书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上编 分解式法学范式研究:形而上的追溯 第一章 分解式法学范式之法学世界观:实体主义 一、实体主义是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背后的共同哲学渊源 二、实体主义是法学“内部打通”的理论基础 三、实体主义也是法学“五通”文科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分解式法学范式之法律本体论——内卷化理论的视野 一、内卷化的概念、机制与概念操作化 二、混合式法律本体论的内卷化 三、法律本体论形而更上化合路径的演化 四、法律本体论形而更上化合路径的革命 第三章 分解式法学范式之法学方法论——内卷化理论的视野 一、我国形而上层面法学方法论研究的横向内卷化 二、我国形而下层面法学方法论研究的纵向内卷化 三、法学方法论形而更上化合路径的演化 四、法学方法论形而更上化合路径的革命 第四章 分解式法学范式之法学认识论 一、自然法学形而上的价值还原思维 二、规范分析法学形而下的规范还原思维 三、社会法学形而下的事实还原思维 四、实体分解式还原法律思维 五、实体分解式还原法律思维的主要功能 六、实体分解式还原法律思维的功能障碍 七、实体分解式还原法律思维功能障碍之克服 下编 分解式法学范例研究:形而下的求证 第五章 分解式法学教科书范例研究——以我国法学本科教科书为主的结构—功能分析 一、外部分解式法学教科书范例 二、内部分解式法学教科书范例 三、分解式法学教科书范例应然的结构—功能分析 四、分解式法学教科书范例实然的结构—功能分析 五、分解式法学教科书范例之超越 第六章 分解式法学研究范例研究 一、法学学术著作中的分解式法学研究范例 二、法学期刊论文中的分解式法学研究范例 三、分解式法学研究范例的主要功能 四、分解式法学研究范例的功能障碍及其克服 第七章 分解式立法范例研究 一、宏观的整个法律法规体系中分解式立法范例 二、微观的各种法律法规中分解式立法范例 三、分解式立法范例的主要功能 四、分解式立法范例的功能障碍及其克服 结语 法学的中国时代?——分解式法学范式的评价与转型 一、分解式法学范式的主要功能 二、分解式法学范式的内在功能障碍 三、分解式法学范式的外在功能障碍 四、分解式法学范式的转型 主要参考文献 序言 安家 ——“法安天下”(代序) 一、何为安家——“法安 天下”? 在儒家“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的理想社会秩 序构建中,“齐家”属于中观 社会组织层面,是沟通微观 层面“修身”与宏观层面“治 国、平天下”的桥梁,也是 链接、整合微观层面“修身” 与宏观层面“治国、平天下” 的工具,处于承上启下的枢 纽地位。因此,“安家”包括 微观层面“‘修身’:给人安家 ”与宏观层面“‘治国’:给国 安家”和“‘法安天下’:给制 度安法律之家”;其中,“‘法 安天下’的关键:给中国( 法律)制度安法律(理论) 之家”,也是笔者研究的主 旨。以下将分而论之。 (一)“修身”:给人安 家 安家是指给人安家,包 括实体和精神两个层面。 从实体意义上,家庭是 生命的摇篮,是我们漫长人 生旅途的第一站。从生命开 始到独立成人,家是我们获 取身体成长所需物质供养、 情感培养、人格涵养的地方 。即便长大成人,家还是我 们漫长人生旅途中的“加油 站”。当我们工作劳动累了 的时候,可以在家中获得体 力的补给;当我们在工作和 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时候,可 以从家中获得心灵的慰藉和 精神上的鼓励,家是重新获 取力量的首选社会支持系统 :当我们身体出现这样或那 样的障碍时,家还是我们首 选的身体“维修站”,“你病 了,家庭便是医院,家人便 是看护”。家还是人——尤 其是中国人——成就一番事 业的根基:“就农业言,一 个农业经营是一个家庭”: 现在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就商业言,外面是商 店,里面就是家庭”;现在 甚至叫“夫妻店”。“就工业 言,一个家庭里安了几部机 械,便是工厂”:现在小的 叫“家庭作坊”,大的叫“家 族企业”或“家族集团”。总 之,中国人特别强调安家才 能立业,安居才能乐业。家 还是中国人生命的终点和栖 息地。中国人老了,特别强 调落叶归根;即使是命丧黄 泉,也要回家:即便是肉体 不能回家,至少灵魂也要回 家,也要上族谱,归祖归宗 ;否则,就会无家可归。 从精神意义上。家还是 中国人感情和精神的归宿和 寄托。如果说西方人信仰的 是宗教,中国人信仰的则是 家庭。正如学者所言,“鸟 兽但知有现在,人类乃更有 过去未来观念,故人生不能 以现在为止。宗教即为解决 此三世问题者,是以有天堂 净土,地狱轮回一类说法。 中国人则以一家之三世—— 祖先、本身、儿孙——为三 世。过去信仰,寄于祖先父 母,现在安慰寄于家室和合 ,将来希望寄予儿孙后代。 此较之宗教的解决为明通切 实云云”。 总之,不论是实体意义 上还是精神意义上,对人— —尤其是中国人——而言, 人无家不稳,人无家不安, 人无家则业不兴,人无家则 业不旺,因此,中国人特别 强调成家、安家,成家才能 立业,安居才能乐业,家安 则人安,家稳则人稳,家兴 则业兴,家和万事兴;也因 此,中国人特别忌讳“不孝 有三,元后为大”‘断子绝孙” “绝种”“败家子”之类的话语 。 (二)“治国”:给国安 家 安家还指给国安家。家 不只是人——尤其是中国人 ——安身立命之处,也是国 ——尤其是中国——安身立 命之所。与给人安家一样, 给国安家也包括实体和精神 两个层面。 从实体和自然意义上, 人类社会都经历过家族社会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国与 家在西方社会出现了分离, 因此,在现代人——尤其是 西方人——看来,国是国, 家是家。尽管如此,家仍然 是社会的细胞,是构成国的 基本组织单位:离开了家, 国就不成为其国;离开了国 ,家也就不成为其家,“有 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这一点在中国人看来尤甚。 因此,“中国老话有‘国之本 在家’及‘积家而成国’之说”用 现代人的话说就是:“都说 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家 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 的奇迹。”因此,即使是现 代的中国,也非常注重安居 工程的建设。 …… 第二次是库恩范式理论 带来的横向理论飞跃。如果 说从关系主义法学范式到实 体主义法学范式进而到法学 三大流派及其演展而来的法 教义学和社科法学的理论飞 跃是一次纵向的理论打通和 飞跃,那么,库恩范式理论 带来的理论飞跃则是一次横 向理论展开和飞跃,解决的 是各种法学范式如何展开的 问题,包括哪些内容及其之 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如何:如 果说纵向的理论打通和飞跃 解决的是研究的基本骨架问 题,那么,横向的理论展开 和飞跃则解决的是研究的血 肉问题。本书就是在库恩范 式构成理论指引下,对实体 主义分解式法学范式进行了 从形而上的法学范式到形而 下的范例的横向展开和研究 ,从而使之变得内涵丰富、 血肉丰满,各内涵之间逻辑 清晰。可见,库恩范式理论 尤其是范式构成理论的引入 ,给本书的研究带来了第二 次横向的理论飞跃。 第三次是内卷化理论带 来的纵向理论飞跃。库恩范 式变革理论将科学研究划分 为常规科学研究和革命两种 情形,并将世界观的革命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