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民间法(第32卷)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作者
出版社 研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民间法》不仅集结了国内优秀中青年学者,内容上更兼具法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深度和广度。
本书旨在反映民间法研究最新学术动态,在理论研究上探索法治秩序的多元化关照和自发型秩序的描述及其制度性反思,在实践中针对民间规则、民族习惯法、民间法文化等进行研究,鼓励从法社会学、法人类学等学科角度反思各种自发行为,以促进法治建设的民族精神阐发、体现法治的人文关怀,从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推动中国法治建设。
本书是《民间法》第32卷。
目录
总序/原序
主题研讨:民间法与国际法
论善意原则在投资仲裁中的适用
太空国际规则博弈的主要动向及对策研究
ISDS机制中强制调解的制度构建与中国因应
安全例外条款之善意原则的理论证成与适用展开
FIDIC合同条件的国际商事惯例属性及适用研究
习惯国际法存在吗?——一个国际法理论上的深究
学理探讨
婚恋纠纷限制死刑政策适用的法理审视与规范路径
从防卫到正当防卫——论正当防卫制度建构的民间法基础
论政府采购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冲突与协调
价值论视域下民间规范融入地方立法的方法
“公序良俗”原则引入金融审判的机理与路径
制度分析
民法典适用背景下民事案例指导制度的完善路径
民国同业公会与官方在盐业纠纷解决中的互动——以赤水盐船业公会档案为考察中心
道德冲突的法律解决——以人体生殖系基因编辑科技伦理风险防范为例
高校校规中开除学籍制度的完善研究
帮会规则中的兄弟名分拟制——以“哥老会”为例
权威更迭与规范多元——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S县的纠纷解决
经验解释
雪活酬赏:宋代人命案件司法裁判惯例举隅
习惯在婚约财产纠纷领域的司法适用——以《民法典》第10条为视角
民事纠纷立法留白的规范逻辑:习惯到习惯法跨越的法社会学考察
习惯观念下司法的均衡功能——以普通法司法技艺的协商性实践过程为例
刑事司法视域下民族习惯的功能厘清与体系定位
眼见不一定为实:明清寡妇守节的官方塑造与民间运作
域外经验
法律多元主义与民间团体自治规范——基于日本山口县自卫队军官共葬合祀案的分析
民间法与法律多元主义:现代社会中法律人类学的问题与方向
年度报告与会议综述
中国司法改革年度报告(2022)
“数字社会与民间法”学术会议综述
未来无限:法律人类学的传播与反思——《法律与人类学手册》出版研讨会综述
序言
自文明时代以来,人类
秩序,既因国家正式法而成
,亦藉民间非正式法而就。
然法律学术所关注者每每为
国家正式法。此种传统,在
近代大学法学教育产生以还
即为定制。被谓之人类近代
高等教育始创专业之法律学
,实乃国家法的法理。究其
因。盖在该专业训练之宗旨
,在培养所谓贯彻国家法意
之工匠——法律家。
诚然,国家法之于人类
秩序构造,居功甚伟,即使
社会与国家分化日炽之如今
,前者需求及依赖于后者,
并未根本改观;国家法及国
家主义之法理,仍旧回荡并
主导法苑。奉宗分析实证之
法学流派,固守国家命令之
田地,立志于法学之纯粹,
其坚定之志,实令人钦佩;
其对法治之为形式理性之护
卫,也有目共睹,无须多言

在吾国,如是汲汲于国
家(阶级)旨意之法理,久
为法科学子所知悉。但不无
遗憾者在于:过度执著于国
家法,过分守持于阶级意志
,终究令法律与秩序关联之
理念日渐远离人心,反使该
论庶几沦为解构法治秩序之
刀具,排斥法律调节之由头
。法治理想并未因之焕然光
大,反而因之黯然神伤。此
不能不令人忧思者!
所以然者何?吾人以为
有如下两端:
一曰吾国之法理。专注
于规范实证法学所谓法律本
质之旨趣。而放弃其缜密严
谨之逻辑与方法,其结果舍
本逐末,最终所授予人者,
不过御用工具耳(非马克斯
·韦伯“工具理性”视角之工
具)。以此“推进”法治,其
效果若何,不说也知。
二曰人类秩序之达成,
非惟国家法一端之功劳。国
家仅藉以强制力量维持其秩
序,其过分行使,必致生民
往还,惶惶如也。而自生于
民间之规则,更妥帖地维系
人们日常交往之秩序。西洋
法制传统中之普通法系和大
陆法系,不论其操持的理性
有如何差异,对相关地方习
惯之汲取吸收,并无沟裂。
国家法之坐大独霸,实赖民
间法之辅佐充实。是以19世
纪中叶、特别20世纪以降,
社会实证观念后来居上,冲
击规范实证法学之壁垒。修
补国家法律调整之不足。在
吾国,其影响所及,终至于
国家立法之走向。民国时期
,当局立法(民法)之一重
大举措即深入民间,调查民
、商事习惯,终成中华民、
商事习惯之盛典巨录,亦成
就了迄今为止中华历史上最
重大之民、商事立法。
可见,国家法与民间法
,实乃互动之存在。互动者
,国家法借民间法而落其根
、坐其实;民间法藉国家法
而显其华、壮其声。不仅如
此,两者作为各自自治的事
物,自表面看,分理社会秩
序之某一方面;但深究其实
质,则共筑人间安全之坚固
堤坝。即两者之共同旨趣,
在构织人类交往行动之秩序
。自古迄今,国家法虽为江
山社稷安全之必备,然与民
间法相须而成也。此种情形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因
之,此一结论,可谓“放之
四海而皆准”。凡关注当今
国家秩序、黎民生计者,倘
弃民间法及民间自生秩序于
不顾,即令有谔谔之声,皇
皇巨著,也不啻无病呻吟、
纸上谈兵,终其然于事无补

近数年来,吾国法学界
重社会实证之风日盛,其中
不乏关注民间法问题者。此
外,社会学界及其他学界也
自觉介入该问题,致使民间
法研究蔚然成风。纵使坚守
国家法一元论者,亦在认真
对待民间法。可以肯定,此
不惟预示吾国盛行日久之传
统法学将转型,亦且表明其
法治资源选取之多元。为使
民间法研究者之辛勤耕耘成
果得一展示田地,鄙人经与
合作既久之山东人民出版社
洽商,决定出版《民间法》
年刊。
本刊宗旨,大致如下:
一为团结有志于民间法
调查、整理与研究之全体同
仁,共创民间法之法理,以
为中国法学现代化之参照;
二为通过研究,促进民
间法与官方法之比照交流,
俾使两者构造秩序之功能互
补,以为中国法制现代化之
支持;
三为挖掘、整理中外民
间法之材料,尤其于当代特
定主体生活仍不可或缺、鲜
活有效之规范,以为促进、
繁荣民间法学术研究之根据

四为推进民间法及其研
究之中外交流,比较、推知
相异法律制度的不同文化基
础,以为中国法律学术独辟
蹊径之视窗。
凡此四者,皆须相关同
仁协力共进,始成正果。故
鄙人不揣冒昧,吁请天下有
志于此道者,精诚团结、互
为支持,以辟法学之新路、
开法制之坦途。倘果真如此
,则不惟遂本刊之宗旨,亦
能致事功之实效。此乃编者
所翘首以待者。
是为序。
陇右天水学士谢晖
序于公元2002年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8: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