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碎片折射的光(当代文化名人寻访记)(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常敬竹
出版社 文化发展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一颗露珠,也能晖映太阳的光辉。
一片树叶,也能解读日月的轮回。
寻访那些曾经以己身照耀新中国文艺建设之路的前辈,体味老一代文学艺术家的人生与精神力量。七十余位文化名家,一张照片,一幅手迹,一段岁月。全书情节细腻,内容感人,图文并茂,是那一代老艺术家的珍贵回忆录,其中可以感受到这些文化名人的品质和风骨,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史料价值。
作者简介
常敬竹
山东临朐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长期从事警卫部队文化宣传工作,大校军衔。著有诗集《中南海情思》《生命中不可忽略的时光》,纪实文学《中国历代智囊人物·李斯》《新四军初创与征战》《战地女杰》等。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图书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李可染画院书法篆刻院研究员、清华大学张仃艺术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等。
目录
序言 一位寻访者的足迹
第一辑
楼适夷,从左联走来的世纪老人
臧克家,白发依旧不呼翁
张中行,朴素一生真名士
萧乾,奋力跑完生命的最后一圈
杨绛,难忘那一面之缘
季羡林,崇尚简朴的国学大师
冯亦代,“七重天”上度春秋
严文井,光阴如白驹过隙
吴祖光,生正逢时
汪曾祺,生活总是充满趣味
郑敏,最后一片叶子在风中飘动
管桦,门前一片青青竹
牛汉,铁骨柔情的汉子
吴小如,传承北大文脉
屠岸,文坛谦谦君子
冯其庸,努力拓展生命的宽度
贺敬之,书家原本是诗人
成幼殊,那幸存的一粟
高莽,是“杂家”也是大家
文洁若,文章皆岁月
灰娃,愿命运依然见证
李準,中国文坛的“老黄牛”
顾蕴璞,“隐居”在未名湖畔
谢冕,苦过才知甜滋味
邵燕祥,归去仍是少年
叶廷芳,用独臂撑起一片天空
第二辑
贾兰坡,找寻失踪的北京人化石
吕骥,从延安走来的音乐大师
张岱年,性情温和的哲学大家
任继愈,传承古人之风
爱泼斯坦,在中国见证时代变迁
欧阳山尊,中国话剧的守望者
谢添,“倒行逆驶”的书法家
徐肖冰与侯波,爱到深处情更浓
凌子风,带着很多梦想离去
盛婕,舞坛美丽的常青树
马少波,乐耕园里一戏翁
陈强,反派演员的六次历险
于蓝,时代为她打下红色烙印
廖静文,我代表悲鸿活在这个世界上
于是之,晚年失语的话剧大师
赵友兰,了却辛之未竟的心愿
谢飞,传承红色血脉与家风
第三辑
周怀民与计燕荪,半路夫妻翰墨缘
王朝闻,朝闻道夕不甘死
萧淑芳,百花无言最寄情
力群,那串在风中回响的木铃
溥松窗,从“松风画会”走来的皇室画家
黄苗子,大师自称小票友
华君武,让人在笑声中顿悟事理
彦涵,用激情谱写壮美人生
罗工柳,“不怕死”的油画家
吴劳,一蓑烟雨任平生
张仃,家在山中“大鸟窝”
娄师白,白石艺术的传承者
方成,在人间播撒欢笑
周令钊,为开国大典绘制毛主席画像
古元与蒋玉衡,一对老实夫妻
王琦,在黑白世界里求索
齐良迟,画界尊称“齐四爷”
韦启美,镌刻在墓碑上的自画像
李铎,在书写中体味快乐
侯一民,用画笔记录时代
袁运甫,“大美术”理念的践行者
刘文西,黄的是土红的是心
刘勃舒,画马的热心“伯乐”
田铺,为花鸟传神写照
韩美林,永葆一颗纯真的童心
杜大恺,“光华路学派”的传灯人
王铺,看似寻常最奇崛
孔紫,足迹、心迹、画迹
后记 寻觅抑或挽留
序言
常敬竹先生是老伴儿萧
乾和我的忘年交。20世纪
90年代,他光临寒舍,当时
我们正在赶译《尤利西斯》
。我们热情地接待了他,我
带他参观了我们各自的书房

1997年萧乾因心肌梗死
住进了北京医院,常先生经
常来探望老伴儿,萧乾为他
抄录了自己的座右铭:“尽
量讲真话,坚决不说假话”
。1999年1月27日,萧乾先
生在北京医院病房里度过九
十大寿时,常敬竹先生带着
鲜花与蛮大的寿字老早就赶
到病房,帮助我们接待来宾
,还为这次祝寿活动的全过
程拍摄了照片。及至萧乾先
生于1999年2月21日仙逝,
他参加了告别仪式,并为我
们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老伴儿萧乾驾鹤西游后,我
们依然保持着很好的友谊。
我年事已高,他对我十分关
照,帮我解决了一些困难与
问题,我也经常向他提供与
推荐优秀的图书资料。
常先生18岁时,从山东
农村的家乡参军,来到北京
。部队的生活是紧张的,生
机勃勃的。他开始学习文学
写作,1991年考入解放军
艺术学院文学系,逐渐展露
才华,出版了几部诗集与纪
实文学作品。他先后几次在
军内外荣获了奖项,逐渐成
长为一名作家。
大约在1995年,《人民
日报》(海外版)约请他为
报纸采写文化名人的文章,
此后多年,他深入京城大街
小巷,为近百位文化名宿拍
摄照片,撰写文章。或许是
他身上山东人正直善良的秉
性,使他与许多文化老人成
了朋友。老作家严文井先生
生前肠胃不好,经常腹泻,
他每次去看望,严老都让他
给带黄连素。作家王愿坚先
生住院时,医生禁止吸烟,
王愿坚先生就让他偷偷把烟
带进病房。画家张仃先生住
在门头沟山上,他去送生活
用品,还每年张罗为张先生
过生日。柳亚子的女儿柳无
非去世时,家人选用他拍摄
的照片做遗照……
这些近距离的接触与交
往,使常先生真切了解文化
名人的日常生活,倾听到他
们的真挚心声,见证了他们
有些作品的创作过程,感受
到他们的人格魅力。常先生
还用手中的笔和相机,为他
们留下了一份份难得的文字
与照片记录。对他本人而言
,这是一份常人难以企及的
宝贵人生经历。对读者而言
,为我们了解这些文化艺术
名人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口
。对当代文化史而言,他的
这些努力则为后世提供了许
许多多碎片化的鲜活资料。
岁月犹如一条浩浩长河
,从未停止奔流。人世间的
代谢亦是如此。随着时间的
流逝,许多文化艺术大家先
后离我们而去,然而,人类
文化记忆的链条却环环相扣
,从未中断过。也正是因为
有众多像常敬竹先生这样热
爱文化艺术的人,付出辛勤
汗水,致力于记录文化名人
身影与脚印,才使得我们的
文化艺术大观园如此芬芳艳
丽。
基于这一点,我们应该
向常敬竹先生致敬,还应该
向他学习。
导语
本书是作者常敬竹先生历时三十年,与一大批文化艺术名人日常交往的真实记录。作者从一百多位交往对象中遴选出数十位文学、美术、戏剧、电影等名家,每人一篇介绍文章,一张肖像照片,一幅书画手迹,编撰成书,文章、摄影全部出自作者之手,书画手迹全部为名家亲赠。
后记
2020年年初,我离开工
作岗位,原本早就想好的到
各地走走,谁知计划赶不上
变化,遭遇了一场波及世界
的疫情。在家里待久了,总
要做点事情才行。这时,我
想到了把从前撰写过的有关
文化名人的文章汇总到一起
,出版一本书。
其实,选编这样一本集
子的想法,对我来说由来已
久。
早在1995年《人民日报
》(海外版)连载我与作家
董保存合作撰写的《江淮出
师》中的部分章节,其间与
该报编辑杨鸥相识,在她的
约请下,我开始断断续续地
为这家报纸撰写当代文化名
人专访。由于我人在军旅,
属于个人写作的时间并不多
,加之本人写作并不勤奋,
幸亏有杨鸥的不断敦促,才
使我的写作活动持续了下来

漫长的岁月里,我利用
工作之余,身背相机,带着
采访本,或是乘坐公交,或
是骑着单车,穿行在北京的
大街小巷中,驻足于高楼平
房前,轻轻叩动一扇扇陌生
的门扉,出现在一位位名家
学者身边。这些学界前辈在
各自的领域里都有着很高的
成就和建树,有的社会知名
度很高,有的却并不为世人
所熟知。他们人生经历大不
相同,性格也有着天壤之别
,但对于我来说,每一个人
都是一本厚重的大书。作为
一名倾听者、记录者,我在
并不富裕的时间里,努力让
自己走进他们的心里,一点
一点地感受他们博大丰富的
内心世界。
正是因为这样的缘由,
我同这些人有了一面之交,
也同其中的许多人一见如故
,在后来的时间里成为很好
的忘年交,但无论如何,正
是在这年复一年的寻访中,
在一次次与采访对象的交谈
交流中,我的心灵也在潜移
默化地受到熏陶,对生命、
艺术、情感和苦难等诸多重
大人生命题的思考慢慢变得
深入。
出于文章发表和个人爱
好,我在采写过程中,为他
们每个人都拍摄了照片,同
时请他们在我随身携带的册
页上留下了手迹。这些手迹
中有的是他们喜爱的诗词名
言,有的是他们的座右铭,
也有的是他们率意而为的结
果。他们中的许多人都不是
专门的书法家,有的人甚至
因为年龄和研究专业的关系
,并不习惯使用毛笔,而且
许多人都是在无准备的情况
下完成的,因此这些手迹都
是原生态的,是他们性情习
惯的真实体现,正所谓字如
其人。
在经历了人生的波折与
辉煌之后,他们中的许多人
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有
的人甚至长期在医院的病床
上同疾病进行着顽强抗争。
近些年来,当我从报刊电视
上得知季羡林、张岱年、任
继愈、吴祖光、汪曾祺、周
而复、张仃、华君武等先生
先后离世的消息时,心中总
会产生莫名的忧伤。我深知
生老病死是人生不可改变的
自然规律与法则我所能做的
,就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真
实地记录下来,尽可能地为
这个时代留下一道道美丽的
人生风景。
人的生命只是一个或长
或短的过程,有生就有死,
在这条法则面前所有人概莫
能外。既然曾经来到过这个
世界,总会留下生命的印记
,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有
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快被人
忘却,也有的会被长久记忆
。这些记忆有的属于家人亲
友,有的属于社会,属于时
代,甚至属于历史。
这些文化艺术名家,是
创造精神产品的特殊人群,
他们的作品,以及他们的人
生轨迹和艺术活动,是应当
被记录的。很多年来,我所
做的正是这样一份努力,充
满艰辛,却也自得其乐;微
不足道,却也小有收获。
记得南宋词人蒋捷《一
剪梅·舟过吴江》中有这样
的诗句:“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在岁月的河流中,很多东西
付诸水流,逝去无痕,也会
有另一些东西被时代挽留和
记忆。前辈文化大家终将远
去,这是不可更改的自然法
则。一些新的文化大家正在
创造新的辉煌并逐渐进入我
们的视野,这同样是不可更
改的规律。我们的国家和民
族也正是在这样的传承与接
力中走向未来。
本书采用照片及手迹均
为本人拍摄和集藏,因年代
跨度大,与受访者或其亲属
联系实属不易,但那份美好
的情感记忆我会永存心中,
在此对他们表达真诚的谢意
,如有故人或其家属对书中
内容存有疑问,可通过出版
社与我联系。此书的面世,
得到了王萌女士等众多友人
热情相助,文化发展出版社
领导、责任编辑一丝不苟、
严谨细致的职业态度与工作
作风,令我印象深刻,在此
一并表示感谢。
愿这些小小的有些散乱
的碎片,折射出微光,照亮
苍凉岁月,温暖我们的心灵
精彩页
我曾数次拜见文坛老人楼适夷,却没有过一句交谈,因为那时他已经不能讲话了。
北京协和医院洁白安静的病房里,92岁的楼适夷侧身躺在病床上,极度消瘦的身躯蜷曲在薄薄的白被下,面色呈现出一种病态的红润,与两道雪白的长寿眉形成强烈的反差。他的气管已被切开,吸氧机在不停地工作着,床前一些叫不出名的仪器不停地闪烁着数字和曲线
楼适夷早年就患有肺气肿病,没有及时治疗落下病根,晚年时常发病,已经是协和医院的“常客”了。1995年10月,90岁的楼适夷因为呼吸衰竭再次住进了协和医院,由于气管被切开,已经不能进食和说话,医护人员只好把配制好的营养液通过鼻腔输入他的食管,以维持他的生命。
躺在病榻上的楼先生平日里有什么话要对老伴说,会通过转动的眼睛和幅度很小的手势来表达。毕竟是几十年的夫妻了,黄炜总能准确地猜出老伴的用意,每当这时,楼先生的脸上会绽放出些许笑意。这样的精神交流,大概也只有心有灵犀的夫妻才能做到吧。
听说我要给楼先生拍一组照片,黄炜用手轻轻理顺楼先生额前那缕稀疏的白发,并伏身在楼先生耳边,提醒他:“常同志要给你拍照片,眼睛睁大些,精神些。”楼先生显然是听懂了,使劲把眼睛睁大了。终究是长年躺在病床上的人,楼先生的眼睛里已经没有什么神采。在按动快门的瞬间,我的心里突然有些酸楚,作为世纪的同龄人,楼先生的身后留有一串十分辉煌的足迹。他的名字对如今的年轻人来说或许有些陌生,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编辑史上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早在五四时期,楼适夷在上海结识了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作家,开始创作诗歌、小说、剧本、评论,还学习外语,着手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他接受革命思潮,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联,秘密从事进步文化活动,并成为这一时期同鲁迅先生密切交往者之一。现在语文课本中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写到的林莽便是他的化名。当时左联五烈士遇难的真相,就是通过楼适夷编辑的《文艺新闻》公之于众,才引发社会震惊和关注的。楼适夷在左联召开的会议上、在鲁迅先生家中、在内山书店一次次与鲁迅先生见面,聆听教诲,汇报工作,领受任务。甚至在他被捕入狱时,还通过书信请鲁迅先生为他开列了长长的阅读书目。他在狱中翻译的许多文章也都是通过秘密渠道辗转送到上海,经由鲁迅帮助联络发表的。鲁迅先生十分赏识楼适夷的文学才华,赞赏他的翻译作品没有“翻译腔”,是像写中国小说一样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很能打动读者。
楼适夷与鲁迅先生在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这也是左联与鲁迅先生联络的一条不被关注的重要渠道。
黄炜对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情:1952年楼适夷的老领导冯雪峰发表了一篇《回忆鲁迅》的文章,讲述了陈赓“唯一”一次面见鲁迅的经历,其中写道:
那是1932年,大约夏秋之间,陈赓同志从鄂豫皖红四方面军来到上海,谈到红军在反对国民党围剿中的战斗的烈、艰苦和英勇的情形,大家都认为如果有一个作家把它写成作品,那多好呢?于是就想到鲁迅先生了。……几天之后,鲁迅先生还请许广平先生预备了许多菜,由我约了陈赓和朱镜我同志到北四川路底的他的家里去,请陈赓同志和他谈了一个下午,我们吃了晚饭才走的。(冯雪峰《回忆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P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0: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