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真想让我爱的人读读这本书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作者 (英)菲利帕·佩里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如果你人生中有未完成的事件——来不及告别的人,得不到的回应,未被满足的需求,内心没有解决的冲突——试试在房间中放两把椅子,你坐其中一把,另一把留给未完成事件中的人(或者是你的一部分自我)。想象那个人坐在空椅子上,把你的感受、情绪和想法都告诉他。然后,你再坐在他的椅子上,想象你现在变成了他,用你想象他会对你说的话,来回应你刚才坐的那把椅子上的人,也就是你自己。
童年时的我们为了保护自己,发展出了相应的适应能力和防御机制,比如乖巧、懂事、警觉、讨好。然而,当我们长大成人后,儿童式的生存机制不再适用于成年人的生活,甚至会带来创伤和阻碍,留下一桩桩“未完成的事件”。
在这本温暖人心的书中,心理治疗师菲利帕·佩里用温柔又犀利的回答,帮助读者看见自己,觉察自己,给未完成的事件逐一画上句号。
感谢童年时代拼力保护我们的自己,现在,让我们用成年的力量,再重新养育一次童年的自己。
作者简介
菲利帕·佩里,担任心理治疗师二十年,也是《红》杂志的答问专栏作家,自由写作者,电视与广播节目的主持人。
她参与制作了几部纪录片,包括为BBCRadio4制作的《儿童说谎的真相》(The Truth about Children WhoLie)、《情感时代》(The Age of Emotion)、《屈辱》(Humiliation),以及为BB的《性与谎言》(Sex,Lies&LoveBites:The Agony Aunt Story)、《如何成为超现实主义者》(How To Be A Surrealist With Philippa Perry),另外著有《心理治疗图解》(Couch Fiction:A Graphic Tale of Psychotherapy)、《如何维持情绪健康》(How to Stay Sane)。
现与身为艺术家的丈夫葛瑞森·派瑞(Grayson Perry)一起住在伦敦,育有一名已经成年的女儿弗洛(Flo)。
目录
前言
1.爱的本质是被看见
我们之所以能和特定的人发展友谊甚至爱情,往往是因为被看见的强烈体验。
真正的归属感不需要你改变自己
为什么有时候建立关系如此艰难?
不确定的情感状态反而令人上瘾
对友谊降低预期
你以为自己喜欢的类型未必就是你真正喜欢的
听人劝的后果
因为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
如果一段关系里没有性
臣服的力量
你还剩多少自我来维系这段关系?
2.如何有效争论:处理个人生活和职场中的冲突
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心焦虑,也不试图改变你,那该多么美好。
争论模式1:思考,感受,行动
争论模式2:问题不在于我,而在于你
争论模式3:好人VS坏人
争论模式4:事实VS感受
争论模式5:卡普曼戏剧三角
争论模式6:回避冲突
争论模式7:当冲动占上风时
在命令和请求之间
不要害怕结束关系
破裂与修复
3.面对变化:如何带着未解决的冲突生活
我们对变化的恐惧往往源于那些未解决的冲突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打破“应该思维”
改变始于觉察
允许自己悲伤
变老是没有机会练习的
爱的代价是悲伤
4.满足感:回归内在本质,找回安心、平静的自己
人们总是习惯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把失败归咎于外部因素
做自己的观察者
战胜你内心的批评者
谁是你的替罪羊
任何时刻都会成为过去
内部参考和外部参考
决定幸福的不是厨房,是厨房里的人
后记
致谢
序言
作为从业多年的心理治
疗师,我一直认为,治疗师
不应该只在自己的小圈子里
讨论理论,而是要把有用的
心理学知识传播给大众。从
这些年我收集到的来访者的
困惑和问题中,我了解到人
们最关心生活的哪些方面以
及最想寻求哪些间题的答案
所以,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把
心理学概念和我的观点、经
验分享给更多的人。我的写
作目标是用更简明易懂的方
式来分享这些人生智慧,希
望大家都能从中获益。
我既是心理治疗师,也
是回答读者问题的专栏作家
,在这本书中,我把我对间
题的回答做了一个汇总,包
括工作中收到的问题,还有
日常互动、与人交流、参加
活动时听到的问题。
我很喜欢你们的问题,
它们都很具体,从中能看到
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每个人
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但我
发现在差异中又存在着一些
固定模式和共性,我可以将
常用的策略与技巧应用到这
些问题上。每个问题都给我
一些新的启发,通过阅读这
本书,相信你也能有所顿悟

我们从童年开始形成信
念系统,发展出适应能力,
帮助我们应对早期的环境。
有时我们甚至意识不到自己
正在运用这些系统,根据最
初的世界观来做决策和与人
相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
们逐渐认识更多的人,体验
更广阔的世界,我们的信念
系统和应对方式不再如年少
时那般适用,而是让我们陷
入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你了
解自己早期的信念系统和适
应系统,能够清楚地觉察到
它们在哪些方面对你有帮助
,哪些方面又需要尽快调整
。我们对自我的觉察就像在
地图上找到自己所在的位置
,如果不知道起点,就无法
弄清楚如何到达想去的地方
。重要的是要了解我们是如
何对外界发生之事做出反应
的:愤怒是怎么来的?我们
为什么总要猜测别人的想法
?我们是怎样进行内心对话
的?当我们弄清楚自己在做
什么以及如何做时,我们才
会知道自己需要改变什么。
人们第一次接受心理治
疗时,通常都只是想聊聊别
人,因为大部分人觉得自己
的问题是由别人引起的。每
次我都会这样说:我们对别
人无能为力,但我们有能力
控制自己。许多人都不知道
,我们是有这种能力的:我
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反应方式
和回应方式,也可以改变自
己的信念系统、习惯性反应
以及对事情重要程度的判断
。当然,改变需要时间,新
习惯的养成也需要时间,但
我们可以尝试着一点点做出
改变。要知道,我们对生活
的掌控力要远远超出我们的
想象,我们有能力控制自己
的想法以及想法的走向,即
使在我们最无助的时候,我
们依然有能力选择自己的思
维方式,选择如何“管理”自
己的身体以及如何与他人相
处。这里所说的“管理”身体
是指觉察到自己身体的哪些
部位持续紧张,哪些部位过
度劳累。比如,现在感觉一
下你的下领,肌肉是松弛还
是紧张?再感觉一下你的呼
吸,是深还是浅?
有时我们可能会问自己
一些无用的问题,比如我们
总是在问“为什么”,因为我
们是意义的构建者,要从叙
事中寻找意义。“为什么某
人要和我分手?”“为什么我
的孩子不听话?”“我为什么
这么不开心?”我们需要故
事和解释,如果不能了解原
因,就会产生很大的心理负
担。但遗憾的是,问自己“
为什么”不会有任何帮助,
真正的解决之道是学习“如
何做”。
这本书将分四个部分讲
解“如何做”,包括“如何去
爱”“如何争论”“如何面对变
化”“如何获得满足感”,你
可以把它们当作单独的问题
去看,但其实它们是相互关
联的。
作为心理治疗师,我发
现每个人都在按照自己的方
式和节奏成长,每个人都想
做自己或尝试着成为真正的
自己,而不是由别人告诉自
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所
以,我会按照这样的原则给
你提供方法。我认为一个好
的建议应该是这样的,就是
把你已经认识到但还没办法
说清楚的事情,用清晰的语
言给你描述出来。没有人能
保证自己永远正确,包括我
在内。如果你遇到一个认为
自己总是正确的人,那你要
提高警惕,因为“永远正确”
的人会以某种方式把你带到
错误的路上。
如果需要我给出一个建
议,我想把苏珊?杰弗斯'
博士的建议送给你,她曾说
过:你本来的样子已经足够
好,你是一个强大而且富有
爱心的人,你走的每一步都
是在学习和成长。
换句话说,你可以接纳
你现在的样子。当某些事对
我们有影响时,我们可能不
知道它是如何起作用的,了
解这一点会对我们有帮助。
我们总是善于给自己制造问
题,我经常听到有人说:“
我不太会处理人际关系。”“
我是一个糟糕的朋友。”“我
不够聪明。”“我性格内向。
”……你一定也听过或说过
这样的话吧?其实,我们不
需要这样评判自己。是,我
们都犯过错误,但这些错误
并不能代表我们。我们可以
从中学习,然后再犯新的错
误,再继续学习。我们总是
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和需要
的是什么,所以,当我们达
成心愿时又发现这不是自己
想要的。我们可以及时纠正
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然后
做出新的决策。这
导语
本书切中当下最热议题:2024年伊始,社交平台上最热的讨论是“这届年轻人,开始流行重新养自己”,就是用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父母养育的方式,重新养育一次自己,接纳自己、支持自己、看见自己、疗愈自己。作者认为,童年时的防御机制和适应策略并不能应对成年人的复杂世界,童年时父母错误的养育模式会给成年后的我们带来创伤和阻碍,也是诸多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形成的根源。这本书通过回答数十个来访者的问题,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现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哪些受到了童年经历的影响,从而能够走出童年自我,进入成年状态。
后记
这本书的书名也许会让
人产生错觉。是的,这是一
本你想让每个你爱的人都读
一读的书,因为关系不是由
一个人建立起来的,而是需
要两个人沟通和维护。我们
不是只做好自己就行,还要
准备好适应我们爱的人(和
我们不喜欢的人)。另一方
面,当我们做出改变时,也
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当我
们更满足时那些爱我们的人
可能也会如此。我们与自己
的关系也会影响我们与他人
的关系。我们改变不了别人
,虽然我们可以影响他们,
但每个人最终都要对自己的
选择和行为负责,我们唯一
真正有能力影响的人就是自
己。所以,我希望读这本书
的人是你。
我们无法控制生活中的
方方面面——无法选择自己
出生的家庭,也改变不了被
亲近的人背叛的事实。生老
病死,天灾人祸,一切都不
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但我们
始终有能力控制的是我们与
自己的关系。这意味着我们
可以选择如何照顾自己的身
体,选择内心对话的方式,
选择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
当下做出反应、如何表达和
回应。
在这本书中,我写了人
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伴随而
来的困难。没有一段关系是
一帆风顺的——我说的不仅
仅是亲密关系,任何实实在
在的关系都会出现你必须处
理的分歧。我们都需要关系
,尽管维护关系并不容易。
我们可以把别人的反应当作
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看
到自己,并在此基础上形成
自我认知。也许当你打开这
本书的时候,你对那些你不
太喜欢的人的看法已经改变
了,你能更多地理解他们在
这个世界上的生存方式。有
时候我们觉得别人很讨厌,
很可怕,可能只是因为他们
对待生活的方式和我们不同
。我们如果不学会处理差异
,就会要么一直和人对抗,
要么失去自我,不断被他人
消耗。在我们的人生中,变
化是不可避免的,我希望讲
变化的那一章能帮助你在变
化出现的时候做好准备。虽
然我们不可能一直都快乐,
但如果我们允许自己感受自
己的情绪,我们就能在生活
中找到一些满足感。
现在流行一种做法,就
是给自己的某种行为模式或
心理状况归类,比如“我是
某某型依恋”,或者“我的内
在童年创伤类型是某某某”
。人们急于剖析自己,把这
些术语当作自己的标签,不
再花时间探索自我,这样做
是很危险的,也不会让自己
变得更好。我们要从各个层
面了解自己、他人和世界,
有时找到问题的原因并做出
诊断是有用的,但有时这是
一种自我设限。读这本书的
时候你会注意到,我收到问
题的时候没有马上给出诊断
,你也不要在读完这本书以
后立刻对自己做出诊断。、

要更加了解自我,更好
地应对生活,并不意味着时
时刻刻都要进行内省,这样
做是对我们的感受以及我们
对他人的影响负责。在飞机
上我们要先戴好自己的氧气
面罩,才能去帮助别人,但
这并不妨碍我们倾听和理解
别人的体验与观点。如果你
的内省让你变得更加偏执,
更喜欢评判别人,比以前更
孤立,那么它可能是有害的
。如果内省给你带来更紧密
的连接、更良好的沟通、更
安稳和谐的生活,让你觉得
和别人更亲近,那么我希望
你能坚持下去。自我关怀很
重要,它不是自私或自我放
纵,它可以帮助你消除所有
与他人亲近的障碍。
我们都在不断进步,永
远不会停止改变。多学习一
些心理学理论,看看在哪些
特定时刻可以应用到自己身
上。这本书中的一些理论会
对你很有用,也许你内心深
处一直都明白但没办法用语
言表达出来。有些理论也许
你现在还接受不了,或者觉
得不适合你,这也没关系。
我不能保证读完这本书
就能“改变你的人生”,这一
点我从一开始就想说清楚。
如果你能改变旧的行为模式
和沟通方式,并且养成新的
习惯,那就证明书中的一些
内容对你有用。我希望这本
书能激励你审视你的信念系
统和你看待生活的方式,帮
助你决定哪些可以保留(希
望是大部分),同时给你提
供一些思路,让你知道哪些
新的习惯对你有益。我水平
有限,如有错漏之处,希望
能得到你的谅解。在我的上
一本书《真希望我父母读过
这本书》的后记中,我说“
原谅自己并意识到我们都尽
了最大的努力,可以让亲子
关系更美好、更牢固”。在
这本书中,我想说,原谅自
己的错误,也原谅别人的错
误。如果这本书没有谈到你
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请给
我发邮件,我会尽我所能回
答你——要么在我的专栏里
,要么在另一本书里。
精彩页
我们的社会文化越来越强调独立的重要性,对于“现代独立女性”的刻板印象也无处不在,但我认为,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地独立:从收割粮食到物流运输,从自来水的供应到房屋的建造,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依赖他人。认为人生存于世可以完全独立,那是错误的观念。就像我们需要别人提供饮用水一样,我们也需要别人的陪伴——即使有些人总是试图通过训练来摆脱这种需求。
和其他生物不同,作为人类,我们在出生的时候,各方面都不成熟,都是在与我们生命早期的照顾者的关系中发展起来的——我们的自我意识、身份认同、需求和个性特征是基于我们被照顾的方式而形成的。精神分析学家、儿科医生唐纳德·温尼科特(Donald Winnicott)说:“从来没有婴儿这回事,只有婴儿和母亲。”也就是说,当你看到婴儿的时候一定会同时看到照顾他的母亲。人类是一种需要连接的生物连接让我们觉得自己是更广阔的世界的一部分。这种连接通常是与人的连接,也可以是与想法、环境、物品的连接。
我曾经接待过许多寻求心理治疗的来访者,我发现,无论他们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其根源都来自他们的关系:过去的关系影响了他们的信念系统以及他们与自己的关系,或者他们被与他人的关系所困扰。所以,我决定从我们如何与他人建立连接开始写这本书,因为这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一个人在临终之前才会醒悟,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关系,这种关系通常是指与他人的关系。 人是很复杂的,拥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比如日常习惯、家人之间的互动方式、语言、行事方式等,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很复杂的。我们都有不同的信念系统以及相互合作的方式,需要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你和他人构建良好的关系。要做到这点绝非易事,这就是本章希望能解决的问题。
感受到与他人的连接,是人的本能需求。我们不仅需要与他人连接,还需要与想法、物品和环境连接,我们需要感受到自己归属于某种事物——通过有意义的深谈、公共汽车站的闲聊,或者通过读书、看电视。这就是我们沉迷手机的部分原因:手机为人们提供了与他人保持连接的便捷途径,能够让人释放大量多巴胺(一种让我们“感觉良好”的激素)。
然而,如果我们与外界唯一的连接方式是电子设备,我们就有可能陷入抑郁,因为我们需要更积极的连接方式,让我们与另一个人之间产生相互影响。如果缺乏这样的连接,我们的心理健康将会受到损害。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的连接非常重要,我们都希望有人能带给我们良好的感觉,需要有人认同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在别人眼中看到更好的自己。生活中的人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从中看见自己。别人对我们的反应,就是检验和平衡我们心理健康的方法之一。
但要注意的是,过度连接也有危险。要解释这一点,有个很形象的比喻:好比我们有许多挂钩,如果没有主动伸出挂钩,其他人就无法“挂”上来,与我们产生连接,我们也无法与任何人连接,那我们就会感到被孤立,觉得孤独。但如果我们伸出所有的挂钩,毫无选择地连接上所有人、所有事,那么个体的连接就失去了意义,我们要不断地应对一个又一个人,从一个想法跳转到另一个想法,努力地想抓住其中有意义的那个。当你能轻易地连接所有事物时,你会发现最终你和任何事物都没有连接。我们在生活中都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们精力分散,你很难跟上他们的节奏,也很难和他们好好相处,因为你总觉得他们没有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你身上。这就是所谓的狂躁状态,有时狂躁是有益的,对有些人来说,它能激发创造力,但从长远来看,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
P9-1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7: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