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改变世界的种子(精)
分类
作者 易中懿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普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长期从事科研管理和农业工程、农业经济领域科研工作,第一作者现为江苏省农科院农业科普团队带头人。全书围绕“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的精神主线,选取28个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农作物种子,讲述种子与人类携手成长、改变世界的传奇故事,揭示“小种子大能量”背后隐藏的科学原理与冷知识,探访科学家们与种子不得不说的那些事儿,感受体验一段有关作物生命缘起与轮回的非凡之旅。
目录
第一章 水稻——梦之初心
那些年,水稻的起源之争
乘风破浪的“稻米之路”
越来越重要的稻米
小米粒里的大乾坤
热爱大米的一万个理由
中国人的饭碗革命
第二章 玉米——论王者的荣耀
从“胳肢窝”长出的高产粮食
身世成谜的天外来物
玉米味的美洲早期文明
初到中国,很疯狂
从饱腹之物到美味佳品
“跳跃基因”问世:一场30余年的独自等待
向白色污染宣战
第三章 小麦——天生的征服者
一粒小麦,点亮文明
充满艰辛坎坷的“小麦东游记”
真的是先有米饭,才有面条
告诉你,百变小麦的小秘密吧
中国碗里的那些令人骄傲的中国麦
第四章 大豆——奋“豆”出奇迹
颠覆自我,成就自我
被舍弃的“饭”到离不开的“肉”
豆油向左,豆粕向右
中国大豆,一定要争气
第五章 大麦——A面“苦行僧”,B面“快乐仙”
从中东踏上“主粮苦旅”
世界屋脊的珍贵口粮
全世界来一起“嗨”啤
第六章 高粱——砥砺生长,酿苦涩为醉酒香
先锋作物,生存之王
单宁——种子的小心机,白酒的入魂香
红色高粱:燃烧的革命之火
勇于挑战,不忘初心
第七章 豌豆——它可不仅仅是李时珍笔下的“柔弱宛宛”那么简单
既“经适”又“独立”
中国的“荷兰豆”,荷兰的“中国豆”
孟德尔的豌豆属于全人类
第八章 油菜籽——了不起的“加油站”
芸蓁属混乱的一家子
“中国菜油”是如何“炼”成的
为人们的美味、健康“加油”
为机器加油,为新能源加油
会移动的人工花海
第九章 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花生的传播之路:便宜的零食
《落花生》的启发: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吃花生也过敏!为何总发生在西方
宁可无肉,不可无豆
第十章 棉花——朝花开天下暖
我欲随风飞翔,抑或乘风破浪
“绵羊树”上可不仅仅只有“羊毛”哦
怒放的工业革命之花
棉田里的战争
棉花在中国的传播和崛起
中国植棉史上的“人虫大战”
第十一章 马铃薯——“土”即是胜利
它是种子又不完全是
被颜值耽误的实力派
划时代的新主食
压垮爱尔兰的马铃傳
填饱世界人民的肚子
这样的马铃薯不能吃
第十二章 大蒜——咫尺之间,香臭两重天
大蒜种子在哪里
扒蒜,扒的是什么
我来,我见,我征服
蒜到底是香的还是臭的
大蒜:我与灵药的距离
第十三章 辣椒——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对不起,我是辣椒,不是胡椒
辣,是什么
中国人的辣椒革命
第十四章 香蕉——消失的种子
未曾谋面的香蕉籽
香蕉的全球化之路
香蕉真的可以当“饭”吃
第十五章 胡椒——辛辣的贸易传奇
胡椒,罗马求和的代价
浸透鲜血的胡椒贸易
中国的胡椒往事
胡椒的那些“特异功能”
序言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
世界”。大约一万年以前,
人类与种子这段迷人、坚实
、恒久的合作关系就开始了
。人类发现落人泥土的种子
可以发芽、开花、结实,种
子就成了人类的主要食物来
源。从那时起,人类便从由
依赖自然赐子的狩猎、采集
生活逐步过渡到以种植和家
畜饲养为主,农业活动成为
人类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并
维持社会生存的最主要经济
活动。纵观农业文明史,小
麦、大麦、燕麦等麦类作物
从西亚两河流域城走向全世
界,中美洲则是玉米、马铃
薯、花生等作物的诞生地,
中国以稻作农业与黍粟农业
两套独立的原始农业系统孕
育了世界上唯一连续演化发
展的中华农耕文明。
人类与种子似乎始终秉
持着这样的默契与共识——
想要改变世界,首先要从改
变自身开始。随着时间的推
移,我们的祖先不断选择,
将那些由于基因自然变异看
上去表现出众(例如高产、
优质、抗病虫)的个体保留
下来,第二年接着种。就这
样,最开始的野生植物变成
了我们今天栽培的作物,这
个过程就叫作“驯化”,也就
是“原始育种”,可以称为人
类育种(1.0时代)。
但在随后的漫长岁月里
,作物的改良进程十分缓慢
,直到19世纪中叶至20世
纪初,达尔文和孟德尔学说
的相继问世,才引发了20世
纪作物遗传育种的大发展。
在这一百多年间,育种家和
育种公司有计划地通过人工
杂交来实现重组株高、产量
、品质、抗性等优良性状来
进行新品种改良,简称杂交
育种(2.0时代)。众多里
程碑式事件可以说是星光闪
耀:20世纪50年代,美国
著名育种家诺曼·布劳格
(Nor-man Borlaug)培育
出了矮秆、半矮秆小麦品种
,引发了“第一次绿色革命”
;20世纪70年代,以袁隆
平院士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
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大幅
度提高了水稻产量,为中国
和世界的作物增产与粮食安
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然而,杂交育种主要还
是依赖于表型选择和育种家
的经验,就好像是在成千上
万的盲盒里开出符合人类需
求的有益变异,工作量大、
效率低、周期长,培育一个
新品种一般需要10年以上。
20世纪中叶,DNA双螺旋结
构的发现,及其以后DNA分
子标记技术与转基因技术的
发展与成熟,促进了以分子
标记辅助育种和转基因生物
技术育种为代表的分子育种
(3.0时代)的到来,大大
提高了育种的规模和效率。
今天,伴随着现代生命科学
、生物育种技术和大数据、
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基因
编辑、转基因、全基因组选
择等生物技术
(Biotechnology,BT)与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
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交叉融合
,形成了以BT+IT为典型特
征的智能设计高效农业生物
育种技术体系,驱动现代育
种技术快速变革迭代,孕育
着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农
业生物育种进人了智能设计
育种(4.0时代)。在基因
层面,育种家根据基因型进
行选择,可以准确地知道特
定基因变异造成的表型变化
,从而精准高效地培育出更
为优异的品种。可以说,生
物育种是育种产业的一把利
剑,也是打赢种业翻身仗的
关键,我们必须要用生物育
种技术攥紧中国种子。
如今,在这样一个知识
讯息日益快餐化、碎片化、
娱乐化的时代,江苏省农业
科学院这支集合了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不同
学科背景的年轻科普创作队
伍,花了两年的时间,沉心
静气、下足功夫,为我们带
来了一本严肃认真但又有趣
好读的原创科普读物。本书
将告诉我们种子改变世界的
故事,实际上也是人类社会
自身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的
探索之路。相信你一定会有
愉快的体验和奇妙的收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6:2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