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仅是一本诗集,还是一个手无寸铁的游子走遍世界不断丢掉心中铁的故事。借助每个字里的时空碎片,作者试图以评论家的眼睛、诗人的心灵与哲人的头脑照亮正在消逝的人。
全文分为六辑,浮世之惑、存在之思、人的条件、博物志、泪珠与沙砾、恍惚集。
作者的文字不仅富有理性,且饱含诗性,呈现了一个生活落难者如何旁观自己的痛苦,一个搜星人如何记录片刻思想的诗性与欢愉。几十年间,他沉醉于仰望星空,而命运正在教会他如何照料人间的星辰,像父辈与大地一样热爱每个热气腾腾的黎明。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未来的雨都已落在未来(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熊培云 |
出版社 | 岳麓书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这不仅仅是一本诗集,还是一个手无寸铁的游子走遍世界不断丢掉心中铁的故事。借助每个字里的时空碎片,作者试图以评论家的眼睛、诗人的心灵与哲人的头脑照亮正在消逝的人。 全文分为六辑,浮世之惑、存在之思、人的条件、博物志、泪珠与沙砾、恍惚集。 作者的文字不仅富有理性,且饱含诗性,呈现了一个生活落难者如何旁观自己的痛苦,一个搜星人如何记录片刻思想的诗性与欢愉。几十年间,他沉醉于仰望星空,而命运正在教会他如何照料人间的星辰,像父辈与大地一样热爱每个热气腾腾的黎明。 作者简介 熊培云,1973年生于江西永修,毕业于南开大学、巴黎大学,主修历史学、法学、传播学与文学。曾为《南风窗》驻欧洲记者,《新京报》首席评论员,东京大学、牛津大学访问学者。现执教于南开大学,作品多次获中国国家图书馆、新浪网、《亚洲周刊》、《新周刊》、《文学报》等颁布的年度好书奖。 主要作品: 《思想国》(2007) 《重新发现社会》(2010) 《自由在高处》(2011)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2011) 《这个社会会好吗》(2013) 《我是即将来到的日子》(2015) 《西风东土——两个世界的挫折》(2016) 《追故乡的人》(2016) 《慈悲与玫瑰》(2017) 目录 自序 从众心之心到众我之我 辑一 浮世之惑 我终于挤上了火车 你是一朵乌云吗 夜半路过一朵玫瑰 把手机扔进地中海 而路灯无缘无故地站着 我想光脚走在大地上 冒着大雪去见自己 看风吹过山岗 爱是我生命里所有卑微的时辰 南方 艰难的时刻 追捕 大地 三个春天 想起我那盖世的忧愁 山居 春雪 霜降 春分 完美的一天 阿多尼斯来敲门 午夜戏剧 等待 小暑天 合欢 绝望的瞬间 其实我并不热爱自由 投降 一生不够哀悼一个人 疑惑 棉花与玫瑰 当我停止了自言自语 …… 辑二 存在之思 辑三 人的条件 辑四 博物志 辑五 泪珠与沙砾 辑六 恍惚集 后记 咳嗽的人 附录一 你是你的沧海一粟 附录二 比ChatGPT的到来更可怕的是人的消逝 序言 读者看到的是两篇序言 。原本想简单回溯“完整的 人”,并为此打好草稿。过 去这些年,如我在书中感叹 的——十年磨一剑,我将利 剑磨成了剑柄,我心中没有 恨了,不再是完整的人了。 时常觉得自己是在慈悲 与虚无之间同时走两条路。 出于对人的境遇之理解与普 遍的同情,我既无法拒绝以 慈悲之心观世,又不得不承 认生命在本质上的虚无。直 接后果是,作为一个习惯逆 来顺受的写作者,我渐渐丢 失了愤怒的能力。双眼所见 ,是每个人背负着一条沉重 的木船行进在人海。 另一个不完整的细节是 在过去的写作中我很少涉及 日常生活,更别说人类最本 质生活里的情爱与性。我知 道自己这些年是如何渐渐失 去了内心的自由的。那个原 本可以尽情尽性写作的人已 经被种种自我规训扼杀了。 而这似乎也是许多人的存在 之困,当你走上一条道路, 其他道路就会作为成本渐渐 凋亡。 近年来之所以花大量时 间写诗,与我决定寻回“完 整的人”有关。我希望自己 的文字不仅是理性的,还是 诗性的,所以又在评论之外 找回了诗歌。 之后的状况是,一场预 料之中的积劳成疾让我荒弃 了新诗集序言的写作。虽然 生病从来不是什么好事,有 时它却又像是一个古怪的偏 方,专治某些不切实际的幻 觉。当我躺在病床上,像是 独自在某个荒凉星球上醒来 ,过往生活中的种种幻象消 失了。曾经尚且在意的人世 凉薄都变得微不足道,身边 只剩下几个亲人,而心里惦 记的只有未完成的事。 世人总是叹息不知道意 外和明天哪个最先来临。其 实大家心知肚明,总有一日 明天会戛然而止,死亡如约 而至,一切悲喜都将归于永 恒的寂静与虚无。 然而我并不因此轻视虚 无,甚至认为在没有上帝的 地方恰恰是虚无可以代劳。 一方面,所谓“向死而生”, 说到底就是向虚无要存在, 这意味着我们的人生是自由 的,而且我们还有机会去赋 予人生和万物以意义。另一 方面,本质上的虚无同样会 以或明或暗的方式护佑众生 。试想,当我们挣扎于生活 的谷底,想到世事皆空,这 种来自生命源头的甚至是普 世的无望或多或少都会给人 带来安慰。与此同时,如果 时空是真实的,想想头顶上 的星空孤独地旋转了一百多 亿年,我们这些偶然且短暂 的哀伤,在此精密运行的宇 宙多么不值一提。 活着注定是一个“灵魂上 坡,身体下坡”的过程,而 疾病通常会以某种棒喝顿悟 的方式告诉我们过往生活哪 些是值得的,哪些完全是虚 掷光阴。在“生存还是毁灭” 这一终极问题面前,费力去 讨论自己活得是否完整变得 不再重要,更不要说人生也 不可能完整。所谓“你是你 的沧海一粟,你是你的万千 可能之一种”。 唯一有希望的是我们依 旧在寻找意义和控制意义。 时至今日,结构主义者或许 会说人是语言的奴隶,甚至 消失在语言的结构之中,但 不可否认我们依旧是这个意 义世界的造物主。而精通意 义巫术的诗人与艺术家们更 是以此为业。 …… 而上天给予我的最大仁 慈是在我年幼的内心深藏着 几粒诗歌的种子,并且让我 在铺满月光的水稻田里捡到 自己的灵魂。我至今依旧清 晰地记得那个明亮的夜晚。 既然“我的身体受之于父母 ,我的灵魂得之于诗歌”, 这种巅峰体验也决定了我不 可能将诗歌完全等同于普通 事物,尽管在我看来渺小的 事物本身和各种近乎呓语的 隐喻一样都有其内在的光芒 。 几个月前,当我离开医 院重新回到家里,每日清晨 五六点钟便又坐在了阳台上 。伴着窗外的风雨声或如瀑 的鸟鸣,任由思绪像拧开的 自来水管一样恣意流淌。这 是一种无比奇妙的体验,仿 佛进入一个诗意而魔幻的世 界,眼前的每个字都像在自 言自语,又像是对着世上的 每个人说话。我不知道世间 有多少个天堂,有一个天堂 就坐落在我的前额后方。 三十年前的巅峰体验又 回来了,我曾经在诗歌中开 始我的生命,此后也将在诗 歌中结束我的生命,任凭它 继续在不可捉摸的韵律中颠 簸不息。如同有些诗歌所呈 现的,我承认自己每天活在 “我是谁”的巨大恍惚里。如 果生命中尚有一点恒久真实 的东西,当是我孜孜以求的 文字。感谢它封印了我生活 中的所有痛苦,并帮我超越 于种种混乱、疏离甚至人性 的幽暗之上,继续以善的本 性抵抗命运。而我为自己设 定的诗意的边界是——我看 得见在每一颗钻石里面藏着 一座废墟,但不会将病人肺 里的结石歌颂为夜晚的群星 。 先写到这吧。像所有半 途而废的艺术品与人生一样 ,这注定又是一篇不完整的 序言。诚然从客观上说有些 人写诗是为了虚构某种美好 生活,有些人写诗是在给自 己的失意雪上加霜,而读者 在《未来的雨都已落在未来 》一书中即将看到的,是一 位生活落难者如何旁观自己 之痛苦,一个寻星者如何记 录自己零星的诗性与理性的 欢愉。几十年间,他沉醉于 仰望天空,而命运正在教会 他如何照料人间的星辰,像 父辈与大地一样热爱每一个 热气腾腾的黎明。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