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作为文化的标识(哈尼梯田景观符号研究)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郑佳佳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哈尼梯田因生活在此的各族人民“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得以塑造。人的实践活动及社会发展使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的大地景观不断变化。景观变化过程也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历程,景观不断变化的特性决定了认识与呈现景观的困难。景观标识是引导人们认识、理解与欣赏景观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的指示性符号,是纽结着地方与世界、传统与现代、行动与表征的符号系统。景观标识的设立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新形式的文化书写行为。敞开人的生活世界的语言正因为人不断反思常识、追求知识、积累智慧、探索真理等深层次发展诉求而更多地传播智慧。
作者简介
郑佳佳,女,云南文山人,民族学博士,社会学在站科研博士后,现为昆明理工大学国际学院副教授、硕土研究生导师,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从事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研究及世界民族研究。自2015年至今,先后二十余次前往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核心区元阳县开展实地调查。在《世界民族》《思想战线》《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云南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重点研究项目多项。2022年入选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2023年获云南省社会科学奖三等奖。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作为景观的哈尼梯田景观标识
第一节 景观标识及其分类
第二节 公共标识景观
第三节 旅游标识景观
第四节 程式化表现的展演景观
第五节 片段式呈现的生活景观
小结
第二章 景观标识设立的认知与实践
第一节 信息传递的认知
第二节 文化信息的加工
第三节 形式对内容的僭越
小结
第三章 景观标识的阅读与理解
第一节 表层的引导与内涵的缺位
第二节 导致误解的视觉陷阱
第三节 通往文化理解的尝试
小结
第四章 景观标识对村落的影响
第一节 景观标识的进入与传统村落的显现
第二节 内部信息的外部化表述张力
第三节 他者的进入与时空格局的改写
小结
第五章 梯田世界的变化与知识传播的创新
第一节 梯田知识生产的延时性
第二节 梯田信息传递的不确定性
第三节 梯田知识传播的创新原则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一 研究缘起
仓颉造字,使得“天雨粟
,鬼夜哭”,天地和鬼怪歇
斯底里的反应揭示着他们的
忌惮,文字的发明与运用使
人们进入了人类社会发展的
新时代。匍匐在大自然脚下
的人类因为创造了文字而使
艰辛劳动时间中获得的点滴
知识能够汇聚成溪流,汇聚
成大江大河,最终汇聚成知
识的海洋。人们曾经尝试结
绳以记事,然而那些粗陋的
符号远不足以表现深邃的思
想、难以传递复杂的信息。
也因此,文字出现前的人类
社会历史时期被笼统地称为
“史前史”(prehistory)。
人类的思想世界因语言得以
更清晰的显现,人们运用文
字实现了信息的跨时空传递
,实现了知识与文化信息的
积累、传播及交流。现代社
会中,语言文字不仅对保存
生产生活实践中的知识依然
重要,而且对多元文化间的
交流沟通意义重大。多种形
式的语言手段有助于信息的
传达、思想的交流、文化的
交融。常见的各类标识正是
特定文化向来自其他地方文
化的人群展开信息传递的方
式之一。
2015年1月,我与同学们
跟随带队老师马翀炜教授奔
赴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箐口
村进行田野调查实习。箐口
村位于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
尼梯田核心区,是作为元阳
梯田第一张“名片”得以建设
和开发的哈尼村寨。在进村
的第一时间,我就发现尽管
这个民族村落的四处都设立
着各种各样的多语景观标识
,但是标识上的语言文字内
容却错误百出。不正确的“
箐口民俗村”译文奇怪地影
射着“军事”的意味;村中的
指向标识很直接地将“村口”
按字面译写为“village
mouth”。
其实,标识错误并不仅
限于外文,同样见于汉语。
表示水力驱动的“冲击”被写
为“春击”,“勐弄土司署”的
“署”被错写为“暑”。中文标
点符号在多数情况下被写为
英文标点符号。此外,也许
为了“加深”中外友谊,男女
公厕的中英文标识也不相对
应,男厕被译为women,
而女厕则被译为men。这些
错误似乎非常不起眼,但倒
过来说,这些内容确实也并
不是要很高的语文水平才能
准确表达的。
为此,带着“标识错误是
否已在梯田景区常态化”的
问题,我跑遍梯田景区的各
大小景点收集景观标识文本
,同时我也到中外游客频繁
造访的村寨和集市详细记录
各类标识牌,整理后的材料
显示梯田景区及周边的标识
错误率竟惊人地高达90%。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对
这类原本不该出现的错误似
乎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村
民无所谓,小商铺小饭馆无
所谓,大公司无所谓,甚至
于政府相关部门也对我的疑
惑含糊其辞。
如果说村民和一些小商
贩对这些错误无所谓的话,
那么,家大业大的、管理着
梯田4A景区的云南世博元
阳哈尼梯田旅游开发有限责
任公司以及致力于梯田旅游
发展的政府相关部门同样也
对标识上的各类错误采取“
无所谓”的态度,就非常令
人不解了。当然,更为令人
困惑的还在于,当我把这样
的问题拿到学界来言说的时
候,也有学者付之一笑。因
为这类标识错误实在太多,
几乎已经成为生活中的常态
。也正是因为学界一些人类
似冷漠的态度反而激起了学
习以不把常识理所当然视为
常识的人类学专业的我的极
大惊讶。当不断犯错成为常
态的时候,并不意味着这种
犯错就是合理的。如果真的
把不断犯错成为常态视为合
理的,那就真的不仅会令人
惊讶,而且要令人愤怒了。
不论人们持有什么样的
观点,错误的标识难以清晰
而准确地传递信息是不争的
事实;传递错误信息造成不
良影响似乎也是不言而喻的
。与许多现代人麻木不仁相
反,哈尼族先民在远古的时
候就深刻认识到了信息传递
错误可能会带来的严重问题
。箐口村陈列馆内就记录着
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远古的时候,牛是
天神阿皮梅烟最关爱的动物
之一。一天,阿皮梅烟派牛
到人间传话:人,三天吃一
次饭。牛却传成了:人,一
天要吃三次饭。从此,人们
从早到晚忙着做吃的,一生
辛苦劳碌。阿皮梅烟知道后
大怒,就罚牛到人间为人们
拉犁和耙田。
牛误传信息,害得人们
终生劳碌还难以填饱肚子,
故而被天神惩罚,这类故事
也记录在《元阳民俗》里。
相传,有一次天神派牛下凡
人间传话“青草要人栽,稻
谷遍地长”。可当牛来到人
间,却把天神的话传错了,
说成是“青草遍山长,稻谷
要人栽”。说出去的话收不
回,人们必须辛苦地劳作才
能吃上粮食。因此,天神知
道后,便惩罚牛到人间给人
们拉犁种地。无独有偶,哈
尼创世史诗《窝果策尼果》
中也有类似的误传信息的记
载。传说远古时候既没有森
林也没有庄稼,为了存活下
去,哈尼先祖三兄弟商量着
到天神优姒那里讨要树种和
谷种:
三哥讨种子:“天神优姒
啊,世上没有老林种,树木
不会长;没有庄稼种,五谷
不会生。没有老林和庄稼,
野物和人不会活,请你给我
三把老林种,请你给我七把
庄稼种!”
优姒去问烟沙:“阿波阿
波,下头来了一个人,踩着
象骨进我家,来要七把老林
种,来讨三把庄稼种,给他
呢是不给他?”
三哥要讨七把庄稼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3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