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展报告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作者 艾四林、吴潜涛
出版社 研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对北京高校马学科与思政课的建设发展方方面面情况做了总结和报告,这个报告即是向高校的,也是面向社会、面向读者的。本书一方面可以帮助主管部门和各高校全面把握北京高校马学科与思政课的建设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为相关部门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强马学科和思政课建设的相关政策提供不同层面的决策参考。

作者简介

艾四林,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兼秘书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组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共4册)编委会主任以及《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年度发展报告》《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年度发展报告》主编。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学研究,出版有《艾四林论文选》《新时代如何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共产党宣言>导读》《哈贝马斯》《民主正义与全球化》等著作,主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丛书》《建党时期马克思主义文献丛编》《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通考》等200余卷,在国内外报刊发表文章近200篇。

吴潜涛,现任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内容简介

《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是在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的指导和支持下经过半年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年度发展报告。《报告》主要围绕学科年度发展概况、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教学方法改革、社会实践、教学保障、教学评价八个方面,从数据解读、取得成绩、存在问题、对策建议四个维度对2020年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梳理。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 001

一、调研概况 / 002

(一)调研说明 / 002

(二)参加调研高校的基本情况 / 003

二、加强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

重要举措 / 004

(一)稳定推进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 004

(二)实时开拓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课”新内容 / 004

(三)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005

(四)积极开创百年党史学习新形式 / 005

(五)多措并举提升北京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 / 006

(六)协调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与思政课平台建设 / 007

三、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新进展 / 008

(一)学位授权点数量进一步增加 / 009

(二)配齐建强教师队伍取得新进展 / 009

(三)大思政课建设稳步推进 / 009

(四)科研成果丰硕 / 010

(五)人才培养成效明显 / 010

(六)教学保障建设取得新进展 / 011

(七)教学评价更加科学 / 012

四、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存在的

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 / 012

(一)充分发挥学科优势 / 013

(二)配齐建强教师队伍 / 014

(三)坚持首善标准推动大思政课建设 / 015

(四)提升学科国际影响力 / 016

第二章 教师队伍 / 019

一、数据展示与解读 / 020

(一)专职教师队伍情况 / 020

(二)兼职教师队伍情况 / 038

(三)新进教师队伍情况 / 042

(四)职称晋升情况 / 052

(五)相关规定与要求 / 053

二、主要成绩 / 072

(一)量质兼顾,推动教师队伍配齐建强 / 072

(二)综合发力,促进教师队伍结构持续改善 / 074

(三)精准施策,着力培育教师队伍的核心素养 / 081

三、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 087

(一)强化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 / 087

(二)提高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水平 / 088

(三)创新思政课教师考核评价机制 / 089

(四)筑牢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激励机制 / 089

第三章 科学研究 / 091

一、调研数据展示与分析 / 092

(一)著作出版 / 092

(二)论文发表 / 096

(三)课题项目 / 104

(四)科研获奖 / 113

(五)转载情况 / 114

(六)成果采纳情况 / 115

(七)学术交流活动 / 116

二、科学研究进展 / 117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118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131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144

(四)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 159

(五)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165

(六)中国近现代基本问题研究 / 177

(七)党的建设研究 / 186

(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 / 197

三、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 205

(一)强化政策供给,持续促进学科可持续发展 / 206

(二)坚持学术创新,持续扩大本学科学术视野和学术

影响力 / 208

(三)关注党和国家的重要问题,加强重大理论和现实前沿

问题研究,着力发挥科研成果咨政育人作用 / 210

(四)完善学术研究梯队,鼓励学术对话与学术争鸣 / 212

第四章 人才培养 / 215

一、数据展示与解读 / 216

(一)实际招收的博士研究生基本情况 / 216

(二)实际招收的硕士研究生基本情况 / 220

(三)实际招收的本科生基本情况 / 224

(四)学制 / 224

(五)研究生导师 / 226

(六)科学研究 / 228

(七)毕业去向 / 229

二、主要成绩 / 231

(一)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 / 231

(二)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 / 232

(三)服务社会能力进一步增强 / 232

(四)就业质量进一步提高 / 234

(五)研究生学术交流进一步增加 / 234

(六)继续评选研究生“双百奖学金” / 239

(七)本科生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 / 239

三、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 / 239

(一)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 / 240

(二)加强学科教材建设 / 240

(三)建设专业就业信息服务平台 / 241

第五章 教学方法改革 / 243

一、数据展示与解读 / 244

(一)教学方法采用情况 / 244

(二)教学手段运用情况 / 248

(三)考核方式改革情况 / 252

二、主要成绩 / 255

(一)聚焦百年党史教学主题,回应历史三问思想困惑 / 256

(二)用京华大地生动实践打开“大思政课”,拉近理论现实

距离 / 258

(三)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助力思政大课,释放传播规模效应 / 259

三、主要问题和对策 / 260

(一)推进思政课质量提升工程,打赢思政课质量攻坚战 / 260

(二)用好历史鲜活素材,让思政课讲出历史智慧 / 262

(三)用好现实教科书,让“大思政课”更接地气 / 263

第六章 社会实践 / 267

一、数据展示与解读 / 269

(一)本科生社会实践 / 269

(二)研究生社会实践 / 274

二、主要进展与成就 / 279

(一)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社会实践常态化长效化 / 280

(二)社会实践途径丰富,学生积极性提高 / 281

(三)社会实践成果丰硕,育人成效显著 / 283

(四)抓住建党百年重要节点,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实践体系 / 285

三、相应问题与对策 / 286

(一)加强资源统筹,健全齐抓共管育人格局 / 287

(二)完善评价机制,强化过程监督与评价考核 / 288

(三)健全配套机制,强化思政课实践育人保障 / 290

(四)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管理水平 / 293

第七章 教学保障 / 295

一、数据展示与解读 / 296

(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 296

(二)二级机构建设 / 301

(三)专项经费落实 / 312

(四)教学管理 / 314

二、主要成绩 / 347

(一)党政领导听课和讲授思政课常态化,制度和机制建设

有保障 / 347

(二)教材建设取得成就,教材育人有保障 / 350

(三)深入贯彻思政课新方案,创新课程体系,课程育人

有保障 / 352

(四)多方协同推进大中小一体化思政课建设,“大思政课”

建设有保障 / 353

三、主要问题及对策 / 354

(一)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

保障 / 354

(二)强化民办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保障,完善“大思政课”

建设格局 / 354

(三)完善评价机制,深化主体责任 / 355

第八章 教学评价 / 357

一、数据展示与解读 / 358

(一)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结构概况 / 359

(二)思政课评教的相关情况 / 366

(三)教学相关获奖情况 / 378

(四)新闻媒介报道情况 / 380

二、主要成绩 / 382

(一)紧扣课堂效果与教学效果两个评价范畴 / 382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社会化评价效果显著 / 384

(三)高度关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评价 / 384

(四)助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评价 / 386

三、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 387

(一)强化教学评价教育价值理念,突破偏重管理价值

评价理念 / 387

(二)构建跨校际的教学评价标准,增强同类高校教学

评价功能 / 388

(三)建立健全线上教学评价机制,提升线上教学的教育

实效性 / 389

(四)增加对教学方法的教学评价,密切教学评价主客体

的关系 / 389

附 录 / 391

后 记 / 40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53:53